2020年徐州市將基本形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交通 十三五 農村 農業 中國江蘇網 2017-04-25

本報訊(記者 楊旭東 通訊員 郭愛華)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瞭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圍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全國老工業基地振興示範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宜業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的建設目標,加大惠民利民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安全便捷、暢達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支撐和引導徐州建成面向國際、聯繫全國、輻射淮海經濟區的“交通中心”。

未來四年,徐州將以交通樞紐為核心,優化交通基礎設施空間佈局,著力優結構、促銜接,構築立體式、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體系,重點建設綜合交通10張網、3類節點、4個口岸功能區。

其中10張網分別是:高速公路網。續建完成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京滬高速公路徐州段擴建工程,加快推進臺兒莊至睢寧高速公路、豐縣至沛縣、徐明高速北延等高速公路規劃建設,到“十三五”末,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482公里。

幹線公路網。推進518國道、104國道睢寧南段、237國道豐縣段、250省道邳州段、268省道、270省道等公路建設。續建並完成徐沛快速通道(272省道)、徐州經駱馬湖至連雲港公路(344省道)、310國道全線一級公路改造等項目建設,規劃建設徐州到安徽蕭縣快速通道,續建完成徐州市區三環路快速化改造、003省道建設,啟動206國道改線,推進黃河故道沿岸公路(324省道)、沛縣、邳州、豐縣、新沂、睢寧繞城公路等項目。實施G104、322省道徐豐公路、251省道邳睢公路等路段路面改善工程。續建普通國省道140公里,力爭新開工540公里,快速化改造145公里,實施路面改善工程600公里。在繞城公路及周邊區域,積極推進公路和城市道路在規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協調與匹配,對道路斷面型式、設計速度等進行優化銜接,並對相關道路節點進行改造提升,進一步完善路網“最後一公里”。

農村公路網。以單車道通村公路多方案拓寬改造和縣鄉道危橋改造為重點,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重點完成750公里縣道改造,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4000公里,力爭完成全市農村公路上尚有需要拆除重建的危舊橋樑1000餘座。

水運主通道、主網絡。強化幹線航道對區域重要樞紐的支撐功能,加快建成基本形成“三通四達”的水運網。建設內河億噸大港,進一步發揮徐州水運主樞紐的作用。

高速快速鐵路網。大力提升城際間鐵路連通水平,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到2020年新增時速200km以上的高速快速鐵路里程262公里,高速快速鐵路運營里程達317.3公里。開工並完成符夾線電氣化改造,力爭開工新長鐵路新沂段電氣化改造。

城市軌道網。建成徐州地鐵1號線,開工建設徐州地鐵2號線、3號線,重點推進徐蕭路、迎賓大道、馬場湖等6個城市換乘樞紐建設。

城市快速路網。加快主城區連接高鐵站區、高速公路主要互通出入口的放射線建設,實現高速快速路體系成網。

改善支路循環系統,著力解決城區主幹路網的結構性失衡問題。

續建完成徐州觀音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提高機場運營保障能力,加快新沂機場建設,力爭完成銅山、賈汪、邳州通用機場佈局和選址。

建設“綜合交通信息網”,實現交通與旅遊、公安、商務等數據信息共享。

在此基礎上,加快包括綜合客運樞紐、綜合物流樞紐和公交場站三類節點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藉助已有的航空一類口岸,公路集裝箱海關監管區,依託雙樓港保稅物流加快建設水運二類口岸功能區,開展鐵路臨時口岸功能區開放申報工作,儘快形成四個口岸功能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