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升級構建禪城“強中心”新格局 五年推動100個升級項目

交通 經濟 投資 新能源 佛山日報 2017-04-03
城市升級構建禪城“強中心”新格局 五年推動100個升級項目

綠樹成蔭,紅磚小道,亭臺樓閣點綴其間。健身廣場上,各種健身器材齊全,老人甩著腿,小孩扭著腰,歡樂祥和。幾年來,王借崗公園建園植綠,鋪路建廣場,從一個透著山野氣息的“村姑”出落成一個嫋嫋婷婷的“大家閨秀”。

一葉知秋。王借崗的變化,只是禪城城市蛻變的一個片段。從城市升級到城市升值,5年來,禪城推進100個升級項目,完工的68項累計投資536億元,撬動社會投資約1340億元,城市環境不斷提升,經濟競爭力不斷增強。

城市升級構建禪城“強中心”新格局 五年推動100個升級項目

建成通車的魁奇路東延線,為禪城區東部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佛山日報記者甘建華攝

以軟硬環境打造提升城市價值,以城市升級為產業提供載體空間,以產業後勁支撐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禪城5年間走過的路徑,既是對城市升級之初“不是塗脂抹粉,而是強筋骨”的答卷,也是對市委5年前交給禪城區“強中心”任務的答卷,同時也是禪城在遭遇中心城區困境後向何處去的回答。

打開城市空間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沿著魁奇路東延線,跨過奇龍大橋,通過佛山一環東線和廣珠西線高速,從禪桂中心驅車直通廣州南站只需20分鐘。自此,禪城打通了交通壁壘,對接廣州、深圳兩個國家中心城市,連接高鐵經濟帶。

這離不開禪城城市升級的交通路網建設。作為佛山中心城區,與廣州並不接壤,註定禪城在廣佛同城化中,必須付出更多努力。

“區位是創出來的,禪城沒有南站,沒有機場,但是我們可以‘借’。這種區位一旦藉助交通打通,馬上就會形成一種價值觀,廣州南站也可作佛山的南站,廣州機場、碼頭也是如此。”禪城區委書記劉東豪說,禪城要藉助快速交通主動融入整個珠三角經濟活躍區,打破原來地理上的劣勢。

5年來,禪城堅持“強中心”之路,投資140億元,統籌推動城市“北聯、南接、東提、西進”,憑藉全面打通的門戶,創造新區位,打開新空間,主動融入廣佛同城化、珠三角一體化,強化禪城在佛山強中心戰略佈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構築“通的中心”。

5年來,禪城傾盡全力打通重大交通節點。季華路快速化改造,綠景路東西延線、魁奇路東西延線建設,大幅提升禪城道路交通網絡的承載能力,為東西兩翼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桂瀾路南延線、季華北路、禪港西路等,完善禪城南北向路網結構,聯動兄弟區域。

城市升級構建禪城“強中心”新格局 五年推動100個升級項目

綠韻繽紛的亞藝公園。近年禪城大力提升城市綠化,城市環境更加宜居。/佛山日報記者周文琪攝

5年來,禪城不遺餘力編織地鐵網絡。沿廣佛地鐵一路向南,瀾石站至新城東站,佛山強中心戰略的一老一新,親密擁抱。然而這只是開始,未來將有8條地鐵、1條城際軌道途經禪城,禪城將與廣州海珠、荔灣等區域構成“半小時生活圈”。

通過城市升級這隻“魔術手”,禪城稀缺的空間正在不斷挖掘,進而從生地變成熟地、熱土。兩三年前“登臺”的綠島湖、智慧新城的禪西新城板塊還在成長,去年“亮相”的奇槎片區、石灣西片區也不讓風頭,正進入全面開發時代。

佛山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重點將禪城區、南海東部、順德北部打造成為廣佛都市圈核心區。這一提法使作為佛山“強中心”的禪城,終於與南順兄弟一樣,進入廣佛都市圈核心區的“朋友圈”。

一通百通。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與廣州攜手打造大灣區核心區,正是佛山靶向所在。這意味著,既是佛山“強中心”,也是廣佛都市圈核心區的禪城,終於打開通向世界城市群舞臺的通道。

新週期、新空間、新使命,變區位優勢為區位使命,禪城的擔子依然很重。如何在打開城市新格局後,注入新經濟、新產業;如何把握區域競合的平衡,推進創業、創新關鍵要素跨區域流動,求索廣佛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合作新路徑,關於禪城的猜想,才剛剛開始。

城市升級構建禪城“強中心”新格局 五年推動100個升級項目

匯聚轉型動能釋放新經濟活力

3月22日,卡姆丹克南控(佛山)電力總部正式落戶禪城。這一項目總投資1.5億美元。談及落戶禪城的緣由,卡姆丹克董事長劉香峰說:“禪城的環境與廣州相差不大,能便捷利用廣州的資源,但人力、場所、生活成本都要低得多,是拓展華南市場的好地方。”

過去5年間,將禪城作為佈局華南市場中心的企業不在少數。從華美眾源、科力遠等生命健康、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到同向機械手、風發智能電機等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再到世紀互聯、浪潮雲計算中心等大數據企業,紛紛入駐禪城。

作為行業、技術的尖兵,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既希望有中心城市的環境、配套和便捷以吸引人才,同時希望成本更低。在這樣的邏輯下,通過城市升級打開空間、優化公共服務的禪城成為他們的選擇。

這正是禪城推動城市升級的可貴之處:以二線城市的資源稟賦,打造了一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城市服務配套,營造了具有比較優勢的創業、創新環境,讓各種新生力量在禪城這片既古老又年輕的土地上蓬勃發展。

隨著城市升級推進,禪城打開產業空間。通過改舊城、建新城,禪城將城市廢舊物業改造為信息平臺、創客空間等生產性服務業平臺,以主題產業園為抓手,構築起與城市相融的都市型現代產業體系和優勢產業集群,打造出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創新經濟新動能的生態圈。

東平河“一河兩岸”的禪西新城,已成為佛山都市型產業最重要的基地。這裡以智能、節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電商園區,支撐著佛山乃至珠三角的傳統產業轉型。北部城北片區,南部季華商務帶,石灣西片區,以及東部奇槎片區,則成為了現代服務業、科技密集型產業的集中地。

過去5年,每年數百億元的重點項目落戶禪城;去年,禪城引入重點項目44個,投資總額超500億元。引入項目的速度、規模在禪城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今天,禪城還將舉行信息產業推介活動,再一次自信地說出自己的好。

如今,當佛山邁向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禪城要打造首善之區,既要成為“製造業強區”,也要成為“服務強區”。前者代表了禪城對製造業的信心:以高端裝備製造支撐珠三角製造業轉型升級,築牢根基;後者則代表了產城互動的更高目標:以城市向心力和服務優勢,吸引、留住人才,支撐產業,服務製造業。

城市升級構建禪城“強中心”新格局 五年推動100個升級項目

禪城一門式改革不斷深化,市民愈發感受到辦事的便利。/佛山日報記者周春攝

共享升級成果建設幸福家園

事實上,城市升級以來,除了道路、環境等硬件建設,禪城一直在同步推動城市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教育集團化均衡發展、基層醫院接受市級醫院託管、公交TC等多項改革、城市管理網格化和村居建設……軟件的同步升級,支撐著城市服務功能、效率的提升,也成為城市必不可少的一環。

2月11日,數十萬人行通濟,位於五峰四路的禪城區社會綜合治理雲平臺指揮中心忙而不亂,大屏幕上顯示著周邊各處攝像頭捕捉的實時畫面,與人流量熱力圖一道構成指揮決策的依據。這場萬眾參與的大型活動在雲平臺的指揮調配下順利進行。

這只是禪城區以信息化實現城市綜合治理的一個側面。

2015年末,禪城區啟用社會綜合治理雲平臺。在該平臺上,城市管理、治安防範、消防安全等1412項社會管理和行政執法事務,大至行通濟、跨年迎新等人流密度大的活動,小至丟失沙井蓋、亂擺賣,均可實現處理“秒級響應”。

劉東豪曾表示,要通過改革做深做實,讓廣大市民享受更便捷的生活。以信息化觸動的多項改革創新正在實現這一目標。

一門式改革不斷深化,越來越多市民在自主辦理、材料複用中感受到辦事的便利,實現“將簡單帶給群眾,將複雜留給信息系統”,而一門式沉澱的民生大數據分析成果,也已在社區民生服務推送等方面得到應用。

這種以公共服務的需求為導向進行改革的思維,貫穿禪城城市升級乃至城市治理的過程中。

禪城五年城市升級以來,以“家·禪城”的情懷,深入實施民生幸福工程,全面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推動提升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從而滿足多層次公共服務需求,推動全區居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雙提升”。

推進文化建設,禪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數字化、社會化,打造城鄉十分鐘文化圈;打造優質教育方面,禪城通過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區”和“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教育水平可與廣州的越秀、深圳的福田等一線城市的傳統教育強區比肩。

城市的蛻變,也正在改變市民的生活。以教育為例,幾年前,時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聲:“身邊優質學位不夠,孩子上不到好的學校。”幾年過去了,抱怨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附近又建了新學校,可以選擇的學位越來越多了。”

是的,沒有什麼,比“家”更能寄託人們對於一切溫馨與幸福的嚮往。禪城,不只是禪城人的禪城,更是佛山人共同的禪城。歸根結底,禪城一切關於改革創新、“強中心”的努力,都是為了喚起首善之區的向心力,收穫人們對幸福城市家園的“心愛”。

文/佛山日報記者王曉丹、鄧磊 通訊員禪升宣

記者觀察

首善之區的創業創新機會

一座城市,什麼最可貴?

這個追問,看似宏大,卻又勾連每個人的選擇。追尋答案,也要回歸到真實而鮮活的城市個體。高樓林立的壯闊恢宏、小橋流水的精緻秀美乃至歷史文化的韻味悠揚,雖然打動人心,但真正讓懷揣夢想的個體,義無反顧湧入的關鍵,更在於成長的機會,幸福的嚮往。

從城市升級一路走來,五年城變,禪城的可貴正在於此。從空間升級到產業升級,從生態升級到文化升級,歸根到底,禪城全面提升城市面貌和品質,就在於煥發城市活力,彰顯“強中心”城市價值;就在於再次發掘創業創新的機會,重新發現千年古城的可能性。

這樣的邏輯,也將貫穿於禪城打造首善之區的主線中。這樣的道路,已經被無數城市證明。縱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正是由於提供了諸多可能性,才會持續不斷地吸引那麼多人湧向那裡,才能以極快的速度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才會成為引領中國城市群一路向前的標杆。

一切,都在可能之中!人們為什麼會去城市投資,因為他們期望這裡有小資本變為大資本的可能;人們為什麼在城市裡日夜奔波,因為他們期待這裡有從最底層逐步上升到高層的可能;人們為何願意承受城市種種艱苦的條件,因為他們相信城市裡幸福生活的可能。

正是這種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流動的機會與可能性,才造就了城市磅礴的生命力。

那麼,志在打造首善之區,禪城的機會與可能性,究竟在哪裡?它建構於交通門戶全面打通後,拉開的城市空間裡;它根植在佛山製造向佛山智造轉型升級時,鋪就的市場沃土中;它存在於一系列大手筆投入後,全方位躍升的城市環境與公共服務裡。

毋庸諱言,儘管禪城憑藉從城市升級走向升值的孜孜努力,匯聚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到這裡嘗試更多的可能,但在一線城市的籠罩下,禪城先天的不足,註定後天不得不付出更多努力。放眼城市競合的當下,這樣的努力,何嘗不是適逢其時?

不難發現,隨著創業、創新成本日漸高漲,一線城市的人才、技術和資本等創新要素外溢窗口已經打開。禪城的機會就在於,如何激發更多城市可能性,進一步彰顯城市價值,讓人們深切感受到,選擇禪城所付出的“機會成本”,遠遠小於選擇周邊城市甚至一線城市。

從城市升級到城市升值,再到城市治理,佛山“強中心”的巨大想象空間已經打開。也只有讓更多的人獲得自由發展、向上生長的機會與可能,走過千年歲月的禪城,才能成為洋溢青春氣息,充滿創造活力的首善之區,這樣的禪城,我們相信並期待著。

(佛山日報記者鄧磊)

編輯:陳美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