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公社大樓”,如今變成年輕人拍照“網紅地”

建築 攝影 傢俱 設計 歷史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07-07

一棟樓,就是一個時代。“這可是當年北京最高的樓。”倘若你走進坐落在廣渠門內大街14號的安化樓,任找一個居民聊聊這棟樓的歷史,他都必將向你提上這麼一句。事實上,安化樓曾擁有的歷史榮光遠不止於此,它的肩上曾承載著一個時代內北京人民甚至全國人民心中的理想生活的模樣。

曾經的“公社大樓”,如今變成年輕人拍照“網紅地”

時針撥回到60多年前,那個高喊著“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樑”的年代。圍繞著“共產主義需要什麼樣的建築”的話題,福綏境大樓、北官廳大樓、安化樓這三座赫赫有名的“公社大樓”拔地而起,成為北京的樣板工程。據大樓的設計者之一回憶,大樓的每一處設計都凝聚著對共產主義理想生活的設想:“要把職工特別是婦女從繁瑣的家庭勞動中解放出來,更好地投入生產,大食堂必不可少,各家各戶都不用開火做飯”、“雖然一切有供應,總得有個買針頭線腦的地方吧?每層最好再設個小賣部”……

最終落成的安化樓,建築面積為2.03萬平方米,共設有288個居住單元,佈局為“U”字形,主樓9層、附樓8層,樓內的每一層走廊內都裝有5盞吊燈,走廊及住間內鋪花瓷磚地,大樓的正門為3扇墨綠色木製大門,下方設有8級花崗岩臺階,近百平方米的門廳則完全按照“公共建築的標準”設計,進門處還設有兩根大紅柱子,鋪有暗紅水磨石地。

從現在的眼光看,安化樓的很多設施細節頗有些布爾喬亞的味道。大樓中央有兩部電梯,是新中國建築史上首次將電梯引入居民樓的設計,歐洲的老式電梯有著一道木門還有一道推拉式鐵柵欄門,頗為講究;每戶的洗手間也都預留了安裝浴缸的位置,相當寬敞。不過,另一方面,安化樓的設計也處處透著公社化的影子,所有的戶型均不設廚房,層高達3米2,主樓一層大廳是大食堂,最高層則被規劃為“將來可以在這裡跳舞、開會”的俱樂部。

在當年堪稱“奢華”的安化樓,也引來外界的種種傳聞與遐想,公社大樓更成了眾多百姓格外向往的居住地。史鐵生在《九層大樓》中熱情地對公社大樓如此描寫:“在它尚未破土動工之時,老師就在課堂上給我們描畫它了:那裡面真正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有煤氣,有暖氣,有電梯;住進那裡的人,都不用自己做飯了,下了班就到食堂去,想吃什麼吃什麼;那兒有俱樂部,休息的時候人們可以去下棋、打牌、鍛鍊身體;還有放映廳,天天晚上有電影,隨便看;還有圖書館、公共浴室、醫療站、小賣部……總之,那樓裡就是一個社會,一個理想社會的縮影或者樣板,那兒的人們不分彼此,同是一個大家庭,可以說他們差不多已經進入了共產主義。”

不過,與外界傳聞的“高幹樓”不同,當年住進安化樓的居民來自各行各業。既有王瑤卿的入室弟子、京劇名家王玉蓉,近代“四大名醫”孔伯華的兒子、同仁醫院名醫孔嗣伯,率領國民黨五十二軍五十八師在營口起義的國民黨少將王家善,也有做木匠的、蹬三輪的、送煤的這樣的普通工人。那個年代,掙錢多的和掙錢少的,級別高的和級別低的,彼此沒有區別,鄰里互相幫助,充滿時代特色。

不過,如今再次步入這座充滿歷史傳奇與時代烙印的大樓,卻能明顯感覺到歲月無情下,大樓散發出的單薄、蒼老甚至孤寂感。在每一層沒有抽油煙機的公共廚房內,玻璃窗已經發毛,油煙成絲般蜷曲在牆壁上、門窗上,甚至天花板上,留下一道道往下淌的痕跡。用塑料袋包裹好的瓶瓶罐罐也難免粘上厚厚的油漬與灰塵,若非灶臺上擺著仍有水漬的鍋碗瓢盆,很難想象這裡確實仍在被使用。採光並不大好的通道內常年黑黢黢的,擺放著陳年的舊傢俱與各種雜物,原本甚為寬敞的樓道內則能看到堆積的舊床墊。

但大樓的蒼老中仍處處透著生機。大樓拐角處的窗臺上能見到被照顧得綠意盎然的綠植,走廊內還有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布沙發,連成排的電錶間還掛著作為裝飾的毛絨玩具和紙星星。年輕人則將這裡作為拍照的“網紅地”,一個個穿著復古服裝的女孩子在走廊邊、木門前擺著各種造型,老外們則打著手電筒細細參觀著這座大樓的歷史痕跡,老人們則在一樓的門廳外乘涼,聊著天回憶曾經的有趣往事。沉寂深處,也能窺見人間煙火的溫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