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建築 閩江 婆羅洲 火鍋 豪宅生活 2017-08-03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和特殊的印記。北京有宮牆衚衕,火辣的老北京火鍋和街角的擼串兒;上海有外灘百樂門,魔性的濃油赤醬和地鐵站裡腳步匆匆的尤物達人。

而福州有什麼呢?或許是揮之不散的茉莉花香,或許是大街小巷裡的魚丸湯,還有那餐桌上的蝦油味兒。當然,肯定還少不了林徽因喜愛的煙臺山,那裡是福州最柔軟性感的地方,也藏著福州人心中暖暖的鄉愁。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煙臺山全景,綠樹成蔭,有山有水,像是福州的肺,充滿活力。攝影不詳】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登向煙臺山頂的小路,每一個臺階都刻著歲月的痕跡,一定有很多故事等著我們去講述和傳承。(攝影/唐希)】

很多人覺得福州是一個很“淡”的城市,口味淡、生活也很平淡,生活在福州的人似乎過得都特別悠閒特別慢。煙臺山就是一個福州縮影,每一個角落都瀰漫著福州“慢生活”的氣息:深巷裡時常悠盪著隱約的鋼琴聲;銀杏樹下坐落著是古老安靜的教堂;西式建築在某一個樹後露出屋簷;曾經住在那裡的老人有的會彈琴,有的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一處處的“淡”,卻流露著濃濃的福州味兒。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馬廠街的曲折巷弄(攝影/池志海)】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現在的塔亭路53號,還是能看到沈紹安蘭記脫胎漆器店舊日氣派的門面。老人們喜歡把傢俱搬到門前,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享受慢時光生活。(攝影/池志海)】

除了福州味兒,煙臺山還一直很洋氣呢。清末五口通商以後,福州倉山區煙臺山一帶商貿活動繁榮,傳教士進入後不僅帶來了教堂和醫院等帶有公益性質的機構,西式教育也逐漸在煙臺山發展開來,即便是在百年之後的今天,也依舊影響著煙臺山的氣質。這裡匯聚著軍人、教授學者、老倉山人和各地來的大學生……西洋文化和老福州文化融合在一起。日常裡的煙臺山更是獨有一番韻味,像是一位經歷過風華的女人,淡妝濃抹總相宜,歲月的痕跡使她的美更真實。法國作家保羅·克洛代爾住在樂群路上時,就在日記裡寫到:“這裡有著玫瑰和蜜的顏色的地方……”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1890年樂群樓。樂群樓是一座二層磚木結構的西式建築,1859年落成,是福州最早的洋人俱樂部,為各國領事及商人聚會娛樂的場所。20世紀50年代,在福州的外籍人士被驅逐出境後,樂群樓被闢為民宅,外廊均用磚封死,作為房間,外觀嚴重破損,唯有入口門樓尚可辨認(攝影不詳)】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樂群路上的“萬國俱樂部”樂群樓當年燈紅酒綠,舞會party不停歇。圖為1933年在樂群樓舉辦的一場聖誕前的假面舞會(來源:佐藤明雄)】

因此,有人千里來尋它,為了一品這一抹“淡”得濃郁的福州味,為了一聞這一縷混著蜜的玫瑰香。有人只是旅行的過客,而有人一來就是大半輩子,從他的青蔥歲月待到兒孫滿堂。他們為什麼在他們最好的時光裡選擇了這座城市這片土地?他們怎麼看待生活的地方呢?又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倉前路全景,綠叢中的房屋鱗次櫛比,此時當夕陽西下,日落黃昏。回望走過的路,你才會看到煙臺山“瓊花玉島”的美景。沐浴在金色的夕陽裡,山在島上,樓在樹中。鬱鬱蔥蔥的綠樹裡露出的紅磚樓,教堂的尖尖的屋頂,無不能讓你聯想到鼓浪嶼。(攝影/池志海)】

小奕是上海人,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福州,同時跟幾個朋友在煙臺山附近開了個自己的工作室。當初選擇福州的理由也很簡單:“福州不是一個很前衛的城市,但這裡卻能帶給我各種靈感。它作為沿海城市,是最早通商的五口之一,有開放的一面;同時城區位於盆地之內,被群山環抱,又有保守的一面。城中有很多舊街區與老社區縱橫,到處都藏著無限的可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煙臺山裡許多美麗的老建築被改造成咖啡館、書吧和各種文創工作室。許多外來的年輕人用著自己新鮮的生命力將煙臺山的花火重新點燃。年輕時的小奕覺得他曾經只是把福州當做是生命當中停留的一個地方,但直到買下房子,那股新福州人的滋味才躍然心上。“它讓我有一種歸屬感、親近感,讓我不自覺地想和它過一輩子。”是啊,縱使大都繁華,卻怎麼都不及百年煙臺山的濃郁與清幽。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西林小築,已經被人改造成咖啡館,屋內構築與古建築絲毫沒有違和感,老物件、舊書香、木地板、大窗臺,處處流露出文藝情懷。老洋房提供氛圍和想象,文青帶來活力和創意,文藝和復古懷舊在此彼此滲透、融合,讓老洋房煥發鮮活的光彩。(攝影不詳)】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夜幕下的中洲島 安靜、神祕,島的對岸就是煙臺山,如今它的周邊已是高樓聳立,燈火通明 。夜晚,你還能深吸口氣,走到江邊的倉前公園,吹著江風,可眺望雄偉的三縣洲大橋,氣派的中洲島,還有那波光粼粼的閩江。(攝影不詳)】

一晃,幾十年眨眼過,老何亦不再是當年那個初闖福州的西安小夥子,他自己倒是常常調侃,我就和煙臺山的原住民沒啥兩樣。問他為什麼要住在這裡,他說:“外來在福州打拼的年輕人,比較適合選擇在這裡。當時選擇在買在煙臺山附近也是因為這裡的房價比較便宜,要工作或者買東西過個橋就可以。不過現在也不需要了,周邊的配套都跟上了,不管是上班還是生活都非常方便。而且從整個城市的佈局來看,煙臺山那片屬於倉山的老學區了,周邊又是百年師大,文化氛圍濃厚,小孩在這兒讀書長大,再好不過了。”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改造前的麥園路,它到民國時期則是商鋪宅院毗鄰,從高級服裝定製到機票購買,一應俱全,生活配套已是相當現代。(攝影/池志海)】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早在一百多年前,煙臺山人家的孩子,無論貧富貴賤,都能在正規的學校裡接受新式教育。公園路上的外國語學校前身便是三一學校,漫步在這條路上,仍能想象出,百年前走過這裡,白衣長衫的翩翩少年們。(攝影/池志海)】

老何是一個媒體人,福州的大街小巷都走過。他滿足地吸了一口空氣,“嗯,煙臺山有老福州的味道。”還真是,復園路的林森公館到亭下路的天安堂,穿街過巷間,破落的老建築藏著老福州的煙火氣。還有那緊閉門窗充滿神祕感的老洋房,每到一處都是隔世的驚喜。“三坊七巷很好,可說到原汁原味,確不及煙臺山。”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夢園外的夢梯,據說夢園主人葉見元是馬來西亞婆羅洲華僑,他說到夢梯:“踏著它就能走進夢一般美好的時光裡。”(攝影/池志海)】

在時光的消磨裡,在福州這個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裡,煙臺山青春的身影漸漸老去,但美好依舊,未來可期。有著歲月的洗禮,有著萬科一磚一瓦的修復,它只會更加地包容四方,去喚醒無數的有緣人,留下,見證,成長,一起把生活,織染成七彩的光暈。

明明只是一瞬間的過客,卻最終在煙臺山活出了一把鄉愁

【江南橋望煙臺山,可見江南橋、安瀾會館、晉豐當鋪、樂群樓、英國領事館、福建美豐銀行等一系列標誌性建築。(來源:華辰拍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