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建築 上海灘 錦江國際 裝修 導覽大師 導覽大師 2017-11-06

曾經有人說,如果你想要在一天讀懂上海,那就去茂名南路吧!


茂名南路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全長1275米,南北走向,北起延安中路與茂名北路相接,南至永嘉路,是一條有深厚歷史背景的馬路。茂名南路始建於1919年,為法租界公董局修築,以比利時大主教邁爾西愛的名字命名邁爾西愛路,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法租界,以廣西省桂林之名改為桂林路,那時候茂名南路北端的茂名北路以廣東省茂名縣之名改為茂名路。到1946年,茂名路改叫茂名北路,而“桂林路”則改叫了茂名南路。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茂名南路的南段是與衡山路、新天地並稱為上海三大酒吧區的街區之一,在永嘉路至復興中路之間集聚了一批各具世界各地風味的酒吧、咖吧和休閒茶坊,其中不少在旅滬外國朋友中享有盛名;茂名南路的北端則多是品牌服裝專賣店,主要集中在南昌路以北的道路兩側,因有許多以服裝定製為特色的店鋪而成為上海的特色商業街區之一。茂名南路上還有歷史悠久的錦江飯店、花園飯店、蘭心大戲院等優秀歷史建築,這是一條既保留著傳統的建築藝術,又充滿著現代時尚感的休閒街。

茂名南路57號 蘭心大戲院

茂名南路57號的蘭心大戲院,是上海開埠至今歷史最久的劇場之一,蘭心(Lyceum)是英文的譯音,意思是學院或文藝團體,蘭心劇院最初建在圓明園路,由英僑集資創建,是英僑愛美劇社演出話劇的地方,後因火災劇院毀壞,1931年在茂名南路現址重建新院。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這是一座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3層建築,外貌和結構模仿美國近代形式,立面採用橫豎輪廓線,外牆棕色面磚,二樓正面有3只券窗,三樓是並列的3只框窗,都有鐵欄杆陽臺,窗欄、窗框和牆角都用假石裝飾。內牆和平頂的花紋線腳細巧,彷彿藝術宮殿一般,曾被譽為遠東劇場建築的一顆明珠

1931年2月蘭心劇院重新開業,由蘭心董事、英國駐滬領事白利南主持開業典禮,主要以話劇、歌舞劇為主,兼營電影。當年的蘭心劇院堪稱上海頂尖的“貴族劇院”,是各國駐滬領事、各界名流的聚會場所,當時“外僑不看戲,看戲去蘭心”。劇院內設計精細,無論你坐在何處,你的視線看到的都是舞臺的正中。一聲輕輕的嘆息,全場各個角落都能聽得清清楚楚。除了演出廳,還備有貴賓廳、咖啡廳、化妝間等配套設施,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蘭心是首屈一指的現代化劇場,相當於今天的上海大劇院。蘭心大戲院還是上海乃至中國現代戲劇的搖籃,曾被譽為“遠東第一”的上海租界工部局樂隊在這裡常駐演出,梅蘭芳、周信芳、秦怡、趙丹等老一輩藝術家也曾在此登臺表演。

1952年蘭心改名上海藝術劇場,成為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和青年話劇團的專用演出場所。1991年,恢復蘭心大戲院的名稱,並重新裝修改建。蘭心劇院曾多次接待國際歌舞團體演出,並接待過許多外賓及國家領導,至今仍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

茂名南路58號 花園飯店原法國總會

茂名南路58號花園飯店的裙樓,曾是在滬法國僑民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會員制俱樂部——法國總會,與外灘英僑的上海總會和福州路的美國花旗總會並稱“上海三大總會”。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早在清光緒29年1903年,德國僑民集資在這裡購買了33畝土地,建造了一座鄉村俱樂部,由德籍著名建築師倍高設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成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地產,改為凡爾登花園,大門開在霞飛路。後來,法國人把花園的西北部賣給了沙遜的華懋地產,於1926年在這裡新建了一座長方形2層,部分3層的新樓,大門改到茂名南路,這就是法國總會。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南向的中央和西部,有突出圓形立面,其餘為陽臺式長廊,頂層平面四周圍以水泥欄杆,形成屋頂花園,建有2座瞭望亭。對稱的線條、精美的雕飾、豪華的轉門,極具氣勢的羅馬式廊柱,使外立面帶有復古的巴洛克特徵,內部設計則採用當時巴黎最盛行的“藝術裝飾”風格。當時建築面積1.24萬平方米,佔地4.12萬平方米,樓前大草坪分有20多個草地網球場,為上海優秀近代建築典型代表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也享有較高聲譽,稱其為法國人遺留在上海最華麗的建築並不為過。

抗戰期間總會被日本軍隊徵用,抗戰勝利後成為美國駐華海軍俱樂部。解放後,最初由上海市體育運動總會使用,1953年改為市政協文化俱樂部,1960年劃歸錦江飯店,改為錦江俱樂部,又俗稱“58號俱樂部”。

1990年花園飯店開業,由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投資,與錦江(集團)聯營公司合作建設,日本東京大倉飯店經營管理,是上海最早的外資品牌酒店之一。建築高123.61米、共34層,佔地面積3.7萬平方米,花園綠地高達2.8萬平方米,綠地面積如此之大,在上海的高星級賓館中十分少見,稱為花園飯店,實至名歸。

花園飯店的總統套房先後入住過數十位國家元首和國際名流:德國總理科爾、法國總統希拉剋、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美國前總統布什、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等都曾到過這裡。

茂名南路59號 錦江飯店

錦江飯店由3幢近代優秀建築及新南樓和小禮堂等樓宇組成,是一家花園式五星級飯店,佔地面積3.9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6.4萬平方米。主建築為北樓和中樓。13層的北樓華懋公寓始建於1929年,18層的中樓原名茂名公寓始建於1934年,還有茂名公寓附屬的建築西樓,這三幢建築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錦江飯店的地皮最早屬於瑞記洋行的創始者德籍猶太人安諾德家族。這個家族早在咸豐四年1854年就來到上海“淘金”,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們被迫改為英國國籍,成為英籍猶太人。大戰後,他們買下了北起今錦江飯店北樓,南到淮海路國泰電影院的一大片黃金地塊。但不久生意大虧,地塊抵押給沙遜洋行。1926年新沙遜洋行組建了華懋地產公司,在這裡建起了3幢公寓。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1948年董竹君買下華懋公寓;1950年,將其與錦江川菜館、錦江茶室合併創設錦江飯店;1951年6月正式開業。1959年建成小禮堂,可供300人開會或觀看演出;1965年建成南樓。

錦江飯店設有商務中心和購物一條街,28套採用歐式傳統與現代風格相結合的房間,72套獨立的公寓套房,飯店的餐飲始於20世紀30年代,曾多次到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進行烹飪和宴會服務表演。

錦江飯店自開業至70年代,一直是上海規模最大的涉外賓館。之後,也仍是重要的接待中外貴賓之處。曾先後接待100多個國家的近30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其中有美國總統尼克松、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等。

錦江飯店北樓原華懋公寓

20世紀30年代,隨著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的發展,地價日益提高,為了節省土地,在市內出現了近代高層公寓,這些高層公寓一般在10層以上,每層由若干套間組成,大樓內有電梯、煤衛、暖氣、熱水,樓下有小塊綠地和停車場。這些高檔公寓當時多數是外國人租用,像百老匯大廈、河濱公寓、畢卡迪大廈、枕流公寓等都是這樣。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華懋公寓建於1929年,與外灘的華懋飯店即沙遜大廈同年建成,在當時是上海最高的大樓,與海關大樓、華懋飯店都是上海灘最高的超過50米的建築。華懋公寓共14層,高57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築面積21202平方米,風格為傳統的哥特式建築。建築平面“一”字形,北面凸出兩部分。外觀採用褐色面磚間,白漿勾線。立面鋼窗排列整齊,為英國傳統風格。設計時對地基考慮不足,沉降達2米多,原建築底層今成地下室。1989年9月,以優秀近代建築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華懋公寓早先是英國旅客居住,抗戰勝利後杜月笙從重慶回到上海,曾長期住在華懋公寓。

錦江飯店中樓原峻嶺公寓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錦江飯店的中樓峻嶺公寓始建於1934年,又稱茂名公寓,原為華懋地產公司投資建造,公和洋行設計。建築面積23985平方米,高78米,外形仿照的是當時世界流行的美國摩天大樓樣式。主立面以垂直線條作為分割,很清晰地分成中、東、西三部分。中部主樓高18層,東西兩部分呈對稱階梯式逐漸跌落,整個建築氣勢宏偉,真的好似峻嶺一般。屋頂有花園和陽臺,可以眺望遠處的風景。全樓用防火材料砌成,貼以棕色面磚,入口處部分採用大理石裝飾。內部裝飾多采用幾何圖案,屬現代裝飾藝術派風格。

錦江飯店的西樓原是茂名公寓的附屬建築,建成於1934年,建築面積10227平方米,標高18米。大樓設計別緻,由6幢3層的炮臺式公寓組成,內部裝飾與中樓雷同。

當年沙遜集團的華懋地產公司在這裡買地、建樓共花去425萬元,建成後每年的房租可收到33.7萬元,13年就可以收回投資並淨得整幢大樓。那時能住進這裡的都是身份高貴或具有強大經濟實力的人。抗戰後日本政客和商人多了起來,抗戰勝利後,公寓一度被美軍後勤司令部接管。蔣經國、曾在1936年任上海市市長的俞鴻鈞,美國陳納德“飛虎隊”的數百名飛行員都曾在峻嶺公寓住過。

1956年峻嶺大廈歸市房地部門管理,改名茂名公寓,將一部分房間分配給高級知識分子居住。著名作家靳以、唐弢、峻青,翻譯家孫大雨、文藝評論家孔羅蓀、著名醫師周誠滸等都曾在峻嶺住過。錦江飯店建立後,是錦江飯店中樓。

茂名南路112、124號希勒公寓/鍾和公寓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鍾和公寓建於1930年,鋼筋混凝土結構,現代派風格,建築立面簡潔,外牆貼淺米黃色面磚,牆面平整,開窗講究,整體沒有過多的裝飾,僅在窗洞周圍做仿石裝飾線腳,陽臺出挑較大,頂層也以淺線腳做裝飾。

茂名南路143、151號 阿斯曲來特公寓今南昌大樓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南昌路、茂名南路的交叉口東北角有座V字形的大樓,在南昌路和茂名南路上各有2個出口,這裡曾是上海灘赫赫有名的阿斯特屈來特公寓(AstridApartments),今天叫南昌大樓。南昌大樓始建於1933年,永安地產公司投資修建,由外籍設計師列文設計。

南昌大樓兩面鄰街,一樓原來是車庫,二層以上是住宅,每戶都有半挑半凹的陽臺,屬於現代建築,簡潔而大方。外牆採用奶黃色面磚貼面。在大門入口的門楣和頂部尖塔,以及簷部、門廳地坪、門窗鐵花等處,都具有裝飾藝術派風格。

在廚房和客廳的連接處有3個多平方的獨立備菜室,那是為了招待客人,主人家的廚師可以把菜燒好放到備菜室中,再由傭人端上。沿街的處於南昌路和茂名路路口的“V”型南昌大樓的後面,可以說是被南昌大樓包裹著的是一幢四層樓的保姆樓,在南昌大樓的每個廚房裡,都會有電鈴的設計,從這裡可以和住在後面的“下人”聯繫,隨叫隨到。保姆樓裡終日沒有陽光,每個房間都是標準的7個平方。因其保姆樓和公寓樓分開和主僕分明的設計,南昌大樓當時被人稱為“等級森嚴的公寓”。

茂名南路163弄

茂名南路163弄,是茂名南路上唯一有花園的弄堂,這裡曾是一條臥虎藏龍的弄堂。

弄堂呈不規則工字型,共有11個門牌,其中有7個是帶花園,只有弄堂底的6號到9號是沒有花園的長條聯體建築。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讀懂上海的一天:茂名南路

3號樓原屬1937年中華民國司法行政部部長的謝冠生。6號樓內,租下一二樓的就是錦江飯店老闆、解放後連續擔任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的董竹君。但這條弄堂裡最知名的,當屬6號樓3樓曾住過的一位傳奇“上海小姐”:王韻梅,據說當年開著小汽車來看這位王小姐的,能從她家門口排隊到弄堂外的馬路上。1946年,江淮發大水,上海難民救濟協會為籌措救濟款,舉辦了一次特殊的選秀活動:“上海小姐”選舉,而這位王姓上海小姐的傳奇故事,據說就是王安憶小說《長恨歌》中王琦瑤的原型。


如果你想要在一天讀懂上海,那就去茂名南路吧,我隱隱覺得明白了它的道理,但卻說不清楚為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