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古村鎮保護與發展的文化場域建構

建築 大學 西雙版納 文物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4-13

作者: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段超;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孫煒 洪毅

內容提要:近年來,在保護與發展少數民族古村鎮的進程中,也存在著古建築受損、非物質文化消解、古鎮空心化、開發過度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威脅了古村鎮的活態傳承和可持續發展。保護與發展少數民族古村鎮的關鍵是保護古村鎮的文化場域。因此,要立足於自然場和社會場兩個方面,科學地保護和建構少數民族古村鎮的文化場域。

標題註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研究”(12&ZD018)。

少數民族古村鎮作為少數民族最基本的生活空間,是民族文化得以賦存的重要場所。有鑑於少數民族古村鎮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社會價值,相關保護與發展工作近年來蓬勃開展。然而,幾乎與“發展”同步,少數民族古鎮也受到了較大的破壞:古建築損毀、非物質文化消解、開發過度等。面對這些問題,學術界廣泛討論,紛紛進駐民族古村鎮蹲點調研,提出了各種對策,如督促政府出臺《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建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錄制度、倡導數字化保護[1]和生態保護[2]等。無疑,這些策略對保護少數民族古村鎮都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採用何種方法保護少數民族古村鎮,一定要立足於古村鎮文化場域的保護和建構。

“場域”是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闡述他的社會實踐理論時特別推崇的核心概念。他提出的“場域”,指環繞在行動者社會實踐過程中的一個關係空間網絡[3]。在社會生活中,場域無處不在。但就文化而言,影響文化的不僅有社會場,還有自然場。因為“人作為自然—社會的雙重存在物,是在自然場與社會場相互交織的環境中創造文化的”[4]。“‘自然場’指人的生存與發展所賴以依託的自然界;‘社會場’指人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結成的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4]10自然場和社會場域共同起作用,決定著文化的生存、文化的類型,並且成為特定文化事象的基礎。如草原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得以生成的自然場截然不同,自然環境變化,相關文化類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各民族之所以有千姿百態的民族特色,也因為彼此的社會場各不相同。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古村鎮,絕不僅僅是保留一棟建築、一條街,而是應以文化場理論為觀照,從自然場、社會場的保護和建構入手,全方位地保護少數民族古村鎮,使少數民族古村鎮能夠以生態化、活態化的方式傳承下去。

一、少數民族古村鎮保護、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各界為推動少數民族古村鎮的保護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自2003年起,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開始共同組織評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鎮”,至今已公佈了六批共528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分佈範圍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①。其中約有1/5是少數民族古村鎮。2012年,文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實施了“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工程,迄今評選出1561個傳統村落,相當一部分分佈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僅貴州和雲南就有586個[5]。2009年,國家民委與財政部推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經過5年試點,2014年9月,國家民委公佈了首批340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6]。與國家的推動相呼應,學術界也紛紛從建築學、民族學、歷史學、地理學等學科特色出發建言獻策,推動少數民族古村鎮的保護和發展。這些舉措和研究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各界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古村鎮的決心,其中的倡議代表著古村鎮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在少數民族古村鎮的保護和發展中仍然有諸多問題和現象,需要我們特別關注。

(一)一些古村鎮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

少數民族古村鎮是歷史形成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概而言之,或是地處古代交通要道,或是古代區域政治經濟中心,或是古代軍事要塞等,因此能夠繁榮一時,積澱了深厚的文化。但是隨著交通改道、地區政治經濟中心變遷,軍事地位下降等,這些少數民族古村鎮的發展也緩慢下來,又因所處位置比較偏僻,受社會變遷的影響較少,恰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一樣,得以歷數百年而保留了下來。然而,在當今社會,一些少數民族古村鎮受到了較大沖擊,甚至湮滅消失。

1.因為水利工程開發或大型企業建設而消失。如重慶龔灘古鎮自三國蜀漢設縣以來,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保存完好且頗具規模的明清建築群,集山、水、建築、民族風情為一體。2004年國家規劃審議通過了建設烏江彭水水電站的項目,千年龔灘古鎮因此沉入水中。龔灘古鎮的消失並不是孤例,坐落在沅江邊上的湖南省洪江市託口鎮,民國時期形成了“九街十八巷,一巷一碼頭”的繁華局面,有“湘西小南京”之稱。然而,隨著託口水電站的建設開發,這座保留完整的古鎮也將成為歷史。

2.因為年久失修損毀、坍塌而消失。在傳統社會中,古鎮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成一個文化單元,延續著輩輩相傳的民族文化。然而,在現今社會中,領略了現代文明的居民會覺得古村鎮的各項設施陳舊,不適合現代生活,一旦攢夠了足夠的錢就有可能放棄舊居,另擇地方修蓋現代新房。古村鎮中的建築多為土木結構,在常年的風吹雨打中,本就需要經常維修保養,被捨棄後很快就會變成斷垣殘壁。那些沒有搬離的居民在翻修舊房屋時,若無政府補貼支持,也往往更願意使用便宜的現代材料,從而改變了原有建築的民族風情。

3.因為火災等原因而消失。古村鎮文物建築多數為土木結構,耐火等級普遍較低,易燃燒。一些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缺少消防規劃,或者現有消防規劃不符合實際需要,甚至缺乏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還有一些文物建築管理、使用單位擅自在建築內開辦營業性場所,建築消防設施設置不規範,用火用電量大,消防安全管理混亂;再加上內部通道狹窄,一旦發生火災,大型消防車無法進入受災核心區,也會影響救災。2014年初,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縣獨克宗古城、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報京侗寨相繼發生火災,受損嚴重。

(二)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變遷

少數民族古村鎮是中國古村鎮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的獨特性在於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村鎮風格不一樣。如西雙版納傣族“將村寨視為一個具有人格的居住空間,寨子有頭有腳,有心臟有靈魂”[5]79。傣族建寨要先立“寨心”,寨心是村寨的標誌,通常立一塊石頭或一木樁。侗族村寨的核心是“鼓樓”,聳立在村寨中央位置。其他還有很多圍繞貿易場所“四方街”進行佈局的古村鎮,如麗江古城等。少數民族古村鎮除了建築佈局各不相同以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文化也差別很大,如傣族的“潑水節”、土家族的“女兒會”,侗族的“大歌”等等。正是有了這些風格迥異的文化,少數民族古村鎮才能多姿多彩。然而時至今日,受全球化、城鎮化的衝擊,少數民族古村鎮的文化面貌開始發生變化,新蓋房屋少了民族特色,民族民俗文化後繼乏人,民族節日參加者越來越少,鄉規民約無人知曉。與之相對應的是,現代文明源源不斷地襲來,使少數民族古村鎮面臨著文化消亡的危機。

(三)非物質文化消解變異

少數民族古村鎮作為一種“活態”的文化遺產,傳統的生活方式、民風民俗、技巧工藝、價值觀念等非物質文化也是重要的遺產內容。然而,隨著現代文明的湧入,少數民族文化受到了較大的衝擊:傳統節日變成了單純的聚會、寺廟裡沒有了敬仰之心、歌場對歌變成了套路表演、集市裡的商品在全國其他地方也都可以買到,一切都徒有其表。出現這種情況,既和古村鎮居民的生活變遷有關,同時也和一些部門領導或古村鎮開發者對非物質文化重視不夠有關。物質文化遺傳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是互為表裡的關係。在保護、開發古村鎮時,只注重保護有形的物質文化,而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作為點綴,不去深入發掘古村鎮的民族文化內涵,造成少數民族古村鎮缺乏靈魂,非物質文化消解變異嚴重。

(四)古村鎮空心化

所謂“空心化”是指少數民族古村鎮仍然存在但原居民人丁稀少的現象。出現這一情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受社會發展的影響,村鎮居民不願繼續居住在舊宅裡,而選擇異地安家。另一種是古村鎮被公司承包開發後,公司勸離原居民,使古村鎮向更適合商業賺錢的模式發展。一般而言,能夠被商業公司選中作為旅遊開發的少數民族古村鎮,往往是民族文化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但是,若將古村鎮與原住民分離,沒有了原居民的古村鎮會變得冷冰冰,除了商業的喧鬧外沒有任何溫度;而搬離了祖居地的原住民在實踐民族文化時也失去了物質載體,變得毫無說服力。在古村鎮中,雖然開發公司會用各種方法臨摹、演繹民族文化,但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表演,既不是原真文化,也遠離了保護髮展少數民族古村鎮的初衷。

(五)開發利用過度

在各種保護少數民族古鎮的方法中,保護性開發最常被提到[7]。此舉既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吸引原居民留在當地,維持文化的傳承,同時又可以實現文化資本向經濟資本的轉移,實現古村鎮的可持續性開發。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少數民族古村鎮的旅遊開發逐漸興盛起來,但是隨之也開始出現利用過度的新問題。一些地區片面追求GDP,重開發輕保護,新增景點不顧忌原有古村鎮的民族風格,盲目修建大型的現代娛樂設施,經營上過度商業化,絕大多數空間都被用來當作賣場,而所賣的東西也缺少當地民族特色。顯然,這種重開發、輕保護的做法破壞了古鎮的歷史文化面貌。

上述少數民族古村鎮保護髮展中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現象,雖然對古村鎮的破壞各不相同,但總結起來都可歸為對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場域的破壞。因此,保護少數民族古村鎮,必須從保護和構建文化場域著手。

二、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場域的保護和構建

保護和構建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場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現存的文化場域,要著力保護,有損壞的要進行科學修復。與此同時,也要結合實際情況,用發展的眼光建構新的文化場域。

(一)對少數民族古村鎮現存文化場域的保護

保護少數民族古村鎮的文化場域就是愛護環繞在古村鎮周圍的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對那些現狀較好的街道、街區,以及古民居、古建築,不能再盲目拆建、無序開發,對其中遭受自然損壞的物質文化內容,要綜合建築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的力量,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科學修復,儘可能地採用原材料、原工藝,使用原結構。同時,對物質文化的所有者加強環保和消防安全教育,防患於未然。雲南大理劍川的沙溪古鎮(寺登)對現有文化場域的保護就做得非常好。沙溪古鎮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村鎮,20世紀以前一直被人們忽略,2001年由瑞士專家推薦,沙溪古鎮被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列入世界100個瀕危遺址名錄。從2002年開始,由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大學(ETHZ)空間與景觀規劃研究所(IRL)代表瑞士發展合作署(SDC)推動,劍川縣人民政府支持,開展了沙溪古鎮的研究與修復工程,該工程得到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和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等國際機構的支持。經過專家們4年的努力,古鎮得到了較好的修復。2004年修復工程獲得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的傑出成就獎;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傑出貢獻獎[5]5。

當然,對現存文化場域的保護,不僅要注意到古村鎮的物質文化內容,還應注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少數民族居住在獨具特色的民族村寨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傳承著民族文化,其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無不是民族文化的展現。這些傳統的生活方式,有很多還在繼續,需要得到尊重和認同。

(二)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場域的建構

1.對建構文化場域的認識。被破壞的或消失了的文化場域可以通過建構得以恢復。建設新的文化場域是傳統文化的再現,是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是文化再生產理論的應用。人類有許多再現文化的成功實例,如岳陽樓、黃鶴樓等都已經多次重建,人們對此也已經接受。

建構文化場域的關鍵是體現科學性。在建構過程中,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價值不能被改變。要吸納少數民族古村鎮利益相關者共同承擔責權利,充分發揮各方力量的作用共同參與構建文化場域。要充分認識到不同古村寨自然場和社會場的區別,綜合歷史、現實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構出村寨獨特的文化場域,體現出差異性。同時也要多樣化地建構文化場域,處理好傳統與當代、已有與新建、神聖性與娛樂性、實用性與象徵性之間的關係。

2.文化場域建構的方法。第一,根據歷史記載建構場域。少數民族古村鎮大多具有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歷史。地方史志等資料中對古村鎮的形成、歷史淵源、古鎮的特點、古鎮的文化都有較多的記載,可以以此為參照,建構相關文化場域。但要注意的是,根據歷史記載建構場域,並不是簡單地復原歷史,而應選擇古村鎮文化最輝煌的時期,建構古村鎮最獨特的文化面貌。此外,還要善於利用歷史教訓,引導社會反思。如在少數民族古鎮歷史中,總會有一些破壞民族文化、破壞民族團結的人或事情,給民族文化的傳承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在建構文化場域時,若能有針對性地揭露這些歷史教訓,也能達到教育大眾珍惜文化的作用。

第二,圍繞古村鎮核心文化建構場域。每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核心文化,這個核心文化既有物質載體,也有民族精神內涵。少數民族古村鎮作為民族文化的集中呈現地區,也應圍繞核心文化構建場域。在古村鎮中,核心文化往往會有一些物化的標誌。如傣族的“寨心”、侗族的“鼓樓”等。這些標誌不僅是地理座標,也是少數民族村寨的標誌。如侗族村寨中凡有特殊事情或有慶典,需要集合全寨人民時,首領“款首”就登樓擊鼓,號召全寨民眾齊聚鼓樓共同商議全寨大事。即使是現在,鼓樓因為位居侗族村寨中心位置,且地勢較平坦,又成為了村民日常休閒娛樂和節日聚會的場所。還有一些作為地區政治中心形成的古鎮保留有歷史文化遺蹟,也屬於古鎮核心文化內容。如王村古鎮的土王宮、鳳凰古鎮的南方長城等。

第三,圍繞現存傳統文化事象、民眾文化生活建構場域。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是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裡,按照當時當地的地理環境和自己的文化特點修建自己的居住場所,從而形成了許許多多風格迥異的村鎮。村鎮居民的房屋建築、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文化藝術以及宗教信仰等,都體現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建構文化場域必須充分尊重民族的文化事象特點。

民族文化繼承傳統,又向前發展。保護少數民族古村鎮也應與時俱進,不能盲目排斥現代文明。因此,在建構文化場域時也要考量便利民眾文化生活的因素,如增加公共設施,完善基礎設施等。只有這樣才能留得住人,進而調動居民的積極性,使古村鎮的保護和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第四,圍繞傳統文化活態傳承建構場域,將古村鎮與民眾生活融為一體。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蘊含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文化場的構建離不開原居民,不能將民俗、宗教從民眾生活中剝離開來,而應培養原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覺,使原居民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當然,對於某些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文化內容,也要積極改造。如土家族“女兒會”的形成是因為在傳統社會中,男女交往不便,故而設置了特定時空為男女交往提供條件。時至今日,自由戀愛已成社會風尚,男女交往沒有了阻礙,開展“女兒會”的初衷已經不復存在,但是這個已經流傳了三百多年的民俗不應該被丟棄。近些年,恩施市做了許多有益的思考與實踐,如今,已把“女兒會”與相親相結合,將“女兒會”辦成了一個融節慶、文化、經貿、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民族盛會。

第五,古村鎮現代街區與傳統街區並存。少數民族古村鎮既要保護又要發展,有人認為這是兩難的矛盾,因為保護就是要儘可能地保留原有文化內容,而發展就是改變,勢必破壞原有文化。其實,保護和發展的矛盾並不是不可避免。法國、希臘等國家就很好地處理了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如可以在不改變整體格局、建築外觀等的前提下,改造內部使用功能;還可以像法國的巴黎和我國雲南的沙溪古鎮一樣,讓新增人口另建新街區,使現代街區和傳統街區並存。

第六,加強古村鎮四周的生態建設。中國古代選址修寨建鎮對環境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少數民族生產、生活對自然環境的依賴程度更高,因此,少數民族古村鎮的選址與佈局都有特別的講究。如西雙版納傣族人通常選擇近水田的丘陵地帶或依山修建村寨。民間有“寨前漁,寨後獵,依山傍水把寨立”、“泡沫跟著波浪走,傣家跟著水流走”等諺語[5]77。哈尼族也有族訓“種田要在山下,生娃娃要在山腰。”[5]80從今天人居環境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對自然環境的要求就是強調生態環境與人居的相互協調,這些理念也已成為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構新文化場域也要重視古村鎮四周的生態建設,不僅追求自然環境的優良,也要追求人工環境的自然化。

三、保護和建構文化場域要遵循的原則

在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場域的保護和建構中,需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一)總體佈局,分步實施

保護和建構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場域,涉及的利益主體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多。因此,應該總體佈局,分步實施。具體來說,首先要樹立正確理念,制定構建文化場域的具體方案。要充分認識到文化場域在保護髮展少數民族古村鎮中的巨大指導意義,懂得保護和建構文化場域的方式方法,並聘請相關學者、專家,根據少數民族古村鎮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構建方案。其次,根據方案,從自然場和文化場全面實施文化場域的構建。如優化生態環境;確定出核心文化和文化核心區;把有價值的民族建築定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重點保護;發展公共設施;實現居民生活建築內部現代化等。再次,要制定法律法規,加強管理,引導文化場域的持續保護和構建,制止破壞文化場域的行為,保障少數民族古村鎮的可持續發展。

(二)體現民族文化特色

建構場域需要大手筆,整改少數民族古鎮的面貌,使之體現傳統與現代,保護與發展,城市與鄉村的協調統一。但同時,也要從細節著手,使民族文化特色在不知不覺間滲透進古鎮的每一個角落。建構文化場域最忌千村一面,萬鎮同貌。每一個少數民族古村鎮都歷經了成百上千年的風霜,因此,構建少數民族古村鎮的文化場域一定要抓住民族特點和文化特點。如寺登村房屋建築多有木雕格子門、木雕窗花和對聯,“既是劍川白族木雕技藝和文化發達的最好註解,也充分體現了儒家‘耕讀文化’對白族地區的深遠影響。”[5]175修復後的寺登村古巷道和民居建築,基本保持了這樣的建築形式和文化特點。

(三)注意不同文化場域間的有機聯動

千百年發展過程中,少數民族古村鎮中遺存的文化可能屬於多個民族,多個時期。因此,在建構文化場域中要注意區分,並展示不同文化之間的有機聯繫。以湖南里耶鎮為例,裡耶是一個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土家族人口占75%,其餘還有漢、苗、白、侗、回等民族[8]。因此,裡耶古鎮有豐富的土家族文化,如吊腳樓、八部廟、婆婆廟、土王祠等,土家織錦、土家歌舞、土家飲食也是隨處可見。與此同時,裡耶還有漢族興修的文昌閣、萬壽宮、關帝宮、龍吟寺等。從年代上看,現代的裡耶古街形成於清代,古街古香古色,商鋪鱗次櫛比。但2002年考古學家在裡耶發現了戰國古城和3萬多枚秦簡,這批秦簡屬於官署檔案,共20多萬字,非常珍貴。此外,裡耶鎮附近還發現了西漢古城址和數以千計的漢墓群、戰國古墓群,更加豐富了裡耶的文化內容。建構裡耶古鎮的文化場域,不能不考慮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

再以德宏州、西雙版納州等地的建築為例,當地不同民族的建築在佈局和風格上均有各自的特點[9]。可見,同一地,文化擁有者不同,文化面貌也不相同。

(四)徵求文化擁有者的意見

少數民族古村鎮文化的擁有者是世代居住在古村鎮裡的原居民,他們創造了當地文化,是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人,同時還是文化保護的主體。構建文化場域需要古村鎮居民的充分參加,尊重他們的意見,鼓勵他們共同參與保護古鎮傳統文化。古村鎮的文化傳承特別強調“活態傳承”,即在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當中進行保護傳承。既然古村鎮文化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進行構建時一定要徵求村民的意見。

(五)發揮內生動力與外生(市場)動力的共同作用

少數民族古村鎮的保護髮展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推動。不僅需要國家的投資、當地政府民眾的參與,同時也需要市場的推動力。近年來,國家加大了保護髮展少數民族古村鎮的力度,但是中國少數民族古村鎮眾多,國家的力量有限,因此在國家提供政策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建設的同時,也有必要引進社會力量,利用市場提供發展資金和動力。以旅遊業為例,少數民族古村鎮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以轉化為旅遊資源,吸引中外遊客,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可以為古村鎮的進一步保護髮展提供保證。當然,在引進市場力量時,要加強監督,避免過度商業化的現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