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叢臺區出了個妙招,破解了老舊小區改造難題!

建築 社會 邯鄲新聞網 2017-04-07

清明假期,叢臺區全區上下異常繁忙。

“創城”工作不停歇,各街道拆違治亂不鬆懈,呈現出幹部群眾齊上陣的景象。

私搭違建拆掉了,露出了樓宇的原本尊顏;任性的地鎖除去了,讓出了寬敞的道路;一塊塊菜地、一個個棚架退出了公共空間……

邯鄲叢臺區出了個妙招,破解了老舊小區改造難題!

土山街社區工作人員清理衛生死角

邯鄲日報記者胡曉華攝

4月2日,記者到叢臺區採訪,切身感受到叢臺區濃厚的創城氛圍。叢臺區區委書記靳祿兵告訴記者,3月20日,全市創建文明城市百日攻堅行動開始後,叢臺區堅持“起步即高潮、開戰即決戰”的理念,把創城中最難的老舊小區拆違作為突破口,以動為先,組織黨員幹部齊上陣,發動群眾廣泛參與,迅速掀起全面改造提升老舊小區高潮,統籌違規廣告集中治理、集貿市場整治等各項工作,既整體推進,又按照時間節點有序開展,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全力打好創城攻堅戰。

叢臺區區長李學軍表示,攻堅調度會後,叢臺區樹立緊迫意識,迅速行動起來,採取“三先一後”工作法,調查摸底先行,自行拆除先行,居民理解先行,聯合執法在後,推動老舊小區面貌改造提升及各項工作開展。

調查摸底先行,備考用上“繡花功”

“土山街社區違建27處,地鎖17個;東門外社區違建6處,地鎖3處,菜地9處。”這是記者在中華街道辦看到的掛圖作戰表。3月21日,中華街道成立調查組,逐戶摸排,建立檔案,在底數清、情況明的基礎上,建立《中華街道拆除違建掛圖作戰表》,將每個小區內的任務量以違建、地鎖、菜地形式細化分解,掛圖作戰。3月21日,聯東街道、社區廣大幹部走進小區,進行廣泛的調查摸底,並在社區內所有違章建築上噴上了拆字。

採訪時,副區長耿溫東表示,精細是文明創建的精髓。叢臺區作為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主戰場”,強化“於細微處見精神”的理念。創城就是一場考試,他們拿出“穿針引線”的“繡花功”,大到小區改造提升的謀劃推進,小到社區違建數量的摸排,一草一木的綠化佈局,各個階段,各個環節,都像創作藝術品一樣,精雕細琢。

連日來,該區以鄉、街道為單位成立16個工作組對全區338個老舊小區有礙觀瞻的違章建築、菜地、廣告牌等全面摸底,共排查出違建1090處、地鎖1416個、廣告牌816個,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

自行拆除先行,為改造提升“騰空間”

小區違章建築犬牙交錯,是改造提升最大的“攔路虎”。3月22日,該區堅持“以動為先,思想先行,自拆為主,依法拆除為輔”的思路,強力推進,迅速掀起拆違高潮。

“小區內所有私搭亂建,請3日內自行拆除,逾期不自行拆除的,將由執法部門進行集中拆除。”在永和里社區的公告欄裡,記者看到3月23日張貼的這樣一份通知書。根據摸底排查的底數,各社區發放《限期拆除私搭亂建通知書》3322份,要求違建業主限期完成拆除工作並恢復原狀。各社區根據各小區不同的情況確定了不同的期限。

聯東街道永平裡小區16號樓2單元6號居民隨某房子東邊原有一間小房,小房裡放著一臺跑步機,隨某看到門口公告欄上張貼的限期拆除通知後,主動拆除小房,並將跑步機無償捐給社區。叢臺南門3號樓居民閻某平時乾點小生意,日常雜物較多,看到限期拆遷通知後,積極配合工作,在小區率先將自建的小房拆除。

對一些不情願拆違的業主,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耐心做工作。對有自拆意願,但違建拆除和清空難度大、任務重的業主,該區實行人情化操作,幫助自拆,安排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與違建業主結對,幫忙找人員、找設備、找安置地方,解決群眾的後顧之憂,使大家拆得安心、搬得安心。海聯樓楊某家中雜物較多,長期佔用小區內一處40平方米的空間,此次拆違以來,楊某不配合社區工作。社區工作人員每日與他談心,向其通報社區拆違進度和決心。5天后,該戶居民看到小區內僅剩下自家一處違建,終於答應三日內全部清運完畢。目前,社區正在對其進行幫拆幫運。

截至目前,該區已拆除違章建築800餘處、地鎖1180個、廣告牌669個,清理菜地4000餘平方米,完成總任務的80%以上。

居民理解先行,眾人蔘與“火焰高”

“堅決依法徹底整治違法建築,切實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全民動員,打好拆除違法建築攻堅戰。”採訪時,無論在中華街道、聯東街道,還是叢西街道的老舊小區內隨處可見。“亂搭亂建亂人心,違法建築違民意”,“杜絕髒亂差,倡導潔齊美”,記者在聯東街道迎賓社區黑板報上看到了這樣的標語。

聯東街道主任常新山告訴記者,聯東街道第一時間提出開展宣傳發動,連夜印製公開信和宣傳條幅,進行廣泛宣傳。僅3月23日一天時間,街道和各社區工作人員就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共計5000餘份,張貼公告1000餘份,懸掛宣傳條幅100餘份,更換黑板報上的宣傳標語50餘塊。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是順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實事。在推進提升改造中,該區各街道、各社區工作人員延長工作時間,開展夜訪、週末訪違建業主活動,確保把政策講細、講透,目的講明、講清,點燃了群眾參與改造提升的激情,群眾紛紛自覺投入到拆違綠化中,“要我幹”變成了“我要幹”,你家拆除地鎖,我家栽樹綠化,他家打掃衛生,呈現出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可喜局面。和平街道以聯興苑小區為試點,大家一齊動手,拆違、清除垃圾,並在騰出的空地上栽種綠植和花卉,既壓縮了違建反彈空間,又美化了環境。

拆違時,小區拆除了大量違章建築,清理出了大片空地。綠化、美化需要資金,4月1日上午,叢臺區21名市政協委員自發組織,你五千,我五百,紛紛慷慨解囊,共計捐款27500元。

廣大志願者也積極投入到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中來,向陳年垃圾宣戰,把小區邊邊角角的垃圾、雜物全部徹底清理乾淨。

聯合執法在後,強制拆除變為“我要拆”

四季青街道沁園社區內私搭亂建非常嚴重,並且部分居民牴觸情緒較大。面對此種情況,該街道毫不畏縮,組織公安、城管、社區及辦事處人員成立近50人的隊伍,對該小區進行集中攻堅。截至目前,沁園小區拆除違建38處,面積約650平方米。3月31日,叢東街道聯合城管、公安等多方力量,全面發力,強力推進叢臺路43號院老舊小區拆違攻堅行動。礦山院3號樓一戶居民對拆違工作持觀望態度,社區開展統一行動後,這戶居民看到強大的工作態勢,同意對自己私搭的5平方米小房進行拆除。

對逾期不拆除的業主,該區採取“社區+城管+房管+公安”的聯合執法方式,依法強制拆除。同時,該區按照“以點帶面,以強拆促自拆”的原則,16個鄉鎮、街道分別組織1次集中拆違行動,對違建戶形成強大壓力和震懾力,促使其自行拆除,實現了“要我拆”到“我要拆”的轉變。拆違行動至今,沒有發生任何群體性事件,也沒有新增一處違建。

李學軍表示,在創建文明城中,叢臺區全員參與,全民上陣,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大改善、城市環境大整治、文明素養大提升。目前,全區呈現出人人蔘與、全民共創、比學趕超的濃厚創城氛圍。

邯鄲日報記者 李輝 孟令衛 通訊員 宋會娛

編輯:韓璞月煒

邯鄲叢臺區出了個妙招,破解了老舊小區改造難題!邯鄲叢臺區出了個妙招,破解了老舊小區改造難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