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工程——探訪建設中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高鐵站'

""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工程——探訪建設中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高鐵站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建設正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 通訊員李達攝

作為雄安新區第一個開工的重大交通建設項目,雄安高鐵站建設備受矚目。2018年12月1日,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開工建設。7個多月過去了,這座設定工期只有兩年、明年即可竣工的客站,堅持建設綠色、智能、精品客站的目標要求,正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建設。

雄安高鐵站建設進展如何?有哪些亮點?記者前往塔吊林立的火熱施工現場探訪,深入瞭解工程進展情況。

質量第一

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

7月5日,雄安高鐵站施工現場,熱火朝天而又井然有序。來來回回的灑水車將路面浸溼,避免了揚塵。與此同時,圍繞著施工場地,無數臺自動噴淋裝置不停地噴出水霧。智能環保動態監測、揚塵監測及自動噴淋等,為綠色施工提供了保障。

從雄安高鐵站項目部到施工現場,“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十六字標語時時可見,處處體現著京雄城際鐵路建設的核心理念,即要打造精品京雄、綠色京雄、智能京雄。

“建成之後將便利沿線群眾出行,對提高雄安新區對全國的輻射能力,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王星運介紹,雄安站國鐵站場總規模為11臺19線,其中京港臺場為7臺12線,津雄場為4臺7線。雄安站為橋式站,主體共5層,以地面層進站為主、高架層進站為輔,地面夾層出站。

項目施工要克服場地小、交通難等問題,主體結構工程有多項技術難點需要突破,處處充滿挑戰。

雄安高鐵站基坑面積大、深度高,超長超厚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要求高。此外,該工程大部分空間為高大空間,且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大,框架樑最大截面為1.7米×3.9米,最大跨度為30米,高支模系統設計及安全控制是工程一大難點。

鋼結構用鋼量大,鋼板厚度最大80毫米,鋼結構分段重量最大約36噸,鋼結構的運輸、安裝、焊接也是工程控制重點。

“施工現場村莊、耕地較多,且雄安新區核心區與站房同步建設,工期緊、任務重、要求高。”雄安站房指揮部綜合辦公室主任汪浩洋表示,項目所在地相關部門以及老百姓都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得項目進展順利。

創新設計

追求自然空間感和“光谷”效果

在項目指揮部,醒目地張貼著雄安高鐵站的設計效果圖。氣勢恢宏、極富現代感、典雅時尚,是這座未來之城的客站給人留下的難忘印象。

追求創新的設計理念。雄安站主體建築造型舒展,屋頂及立面形式有機組合。主立面採用玻璃幕牆體系,體現現代化客運樞紐建築的通透、開放。通過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展現建築的現代感,使其成為雄安新區未來的綠色生態交通中心。

備受期待的客站可謂設計亮點多多。

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光谷”設計。屋頂拉開的縫隙,在解決橋下候車廳採光通風問題的同時,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光谷”。“光谷”將京雄、京港臺場與津雄場天然分割,同時也成為室外景觀庭院,作為上下貫通的採光通廊,將自然光線和景觀引入室內。

清水混凝土技術的應用,是雄安站房的創新點之一。通過該技術,既體現出混凝土天然質感,又產生光潔的效果,令車站內部空間寬敞通透,充分展現建構一體的理念。在施工現場不遠處,有一座1∶1的清水混凝土樑柱,遠觀色澤柔和自然,走近觸摸,非常光滑細膩。

雄安高鐵站技術人員楊月新介紹,國鐵候車廳、城市通廊等的結構樑柱,採用清水混凝土技術。有些樑柱造型複雜,如何保證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是工程重點和難點之一。這就要求清水混凝土每道工序施工精益求精,在鋼筋綁紮中,要確保鋼筋原材無任何鏽蝕及汙漬,對每道模板接縫要精雕細刻,不能漏一點水泥漿,以保證清水混凝土的整體觀感效果。

“在斑駁搖曳的光影裡,混凝土的美被無限放大,跟隨自然光線的變化,展現獨特的空間美學。”楊月新引用了國內一位建築設計師的話來表達對清水混凝土建築的喜愛。

以高鐵樞紐為核心,依託東西向軸帶體系,構建立體化、網絡化的地下空間網絡,實現功能多樣、便捷高效、舒適宜人的地下空間體系。

“智慧”理念

體現在工程建設每一個環節

進入施工場地,智能門禁系統把住第一道安全關。通過智能門禁系統、勞務實名制管理、人員軌跡追蹤系統,對人員進行有效管理;通過質量問題信息化管理,對現場質量整改問題現場採集、填寫,生成整改通知單,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提醒;通過高支模變形監測、智能塔吊防碰撞監測、深基坑安全監測等對現場安全有效預控,實現安全全流程管理。

在距離項目施工現場以東1公里的地方,5月份新建成了一座廠房面積7500平方米的大型智能化數控鋼筋加工廠。進入廠房,裡面是一色的自動化設備,鋼筋成型加工生產線全部選用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化、自動化加工設備,分為線材加工區、棒材加工區、機械連接加工區。

“樑的上排鋼筋保證在3排以內,基於鋼柱軸線對稱排布,內隔板位置對應調整,鋼筋接駁器對應調整。”隨著設計方領導的指令,雄安高鐵站項目工程師馮帥對著大屏幕上投影的三維節點模型,熟練地操作起來。模型在他的操作下,鋼板、附件不斷調整,不到5分鐘就調整到與指令一致。

這是BIM技術在高鐵站建設中的應用場景。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總工程師王巖帶領BIM技術團隊,定期召開基於可視化模型的深化設計研討會議。“隨著BIM技術在鋼結構施工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日漸成熟,通過BIM模型,我們可以直觀看到複雜的立體節點信息,也可以方便地對其進行修改和調整,對於構件的工程量、材質信息也可以很方便地統計出來。”

BIM技術的應用,有力地保障了高鐵站的建設。利用BIM的三維可視化性,使施工現場平面佈置與現場一致;通過BIM三維模型的建立模擬,對各主要階段的交通組織、大型設備配置、材料堆場、臨建設施使用是否合理進行管理,使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進行。

此外,還可實現質量管理優化、安全管理優化等。利用BIM技術所具有的可視化和碰撞檢測功能,將問題和缺陷的發現交給BIM軟件去實現,提高了圖紙會審的精度和效率。(記者張偉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