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趕考”路上的河北·雄安新區篇|高質量規劃建設“未來之城”'

"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將建設成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具體定位包括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

8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主題新聞發佈會,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雄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金昌,以及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公共服務局局長傅首清,圍繞“堅守初心,奮勇擔當,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未來之城’”主題,對雄安新區的規劃及建設進行了介紹。

"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將建設成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具體定位包括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

8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主題新聞發佈會,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雄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金昌,以及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公共服務局局長傅首清,圍繞“堅守初心,奮勇擔當,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未來之城’”主題,對雄安新區的規劃及建設進行了介紹。

新時代“趕考”路上的河北·雄安新區篇|高質量規劃建設“未來之城”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7月25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

目標

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 現代化城市

田金昌說,建設雄安新區,預計到2020年,對外骨幹交通路網基本建成,啟動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全面建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先期項目落地。

到2022年,啟動區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城區雛形初步顯現,科技創新項目、高端高新產業加快落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初見成效;起步區重大基礎設施全面建設;部分特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起步建設,新區城鄉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

到2035年,基本建成綠色低碳、開放創新、信息智能、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城市功能趨於完善,新區交通網絡便捷高效,現代化基礎設施系統完備,創新體系基本形成,高端高新產業引領發展,優質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白洋澱生態環境和區域空氣質量根本改善。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成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顯著,為解決“大城市病”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規劃

“1+4+26”高質量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田金昌說,目前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深度融合的“1+4+26”高質量規劃體系基本形成(“1”即雄安新區規劃綱要,“4”即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26”即10個重點專項規劃和16個一般專項規劃)。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標準體系、規劃技術指南和城市建築風貌、綠色建築設計、城市傢俱等系列導則同步完成,引領了國內城市規劃的發展方向;由雄安新區引領制定的首個國際標準“智慧城市參考架構標準”,為國際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範本。

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規劃逐步開展。對新區全域33個鄉鎮、637個村開展調研,完成“一鎮一村一冊”成果,初步確定了一系列特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的開發邊界和規模。先行啟動了智能小鎮、康養小鎮、文創小鎮三個試點特色小城鎮和一批試點美麗鄉村規劃編制工作。

疏解

100餘家知名企業落戶新區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雄安新區的首要功能定位。目前,藉助京津優質資源,逐步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

新區55所學校、48家縣鄉醫療機構與京津機構建立對口幫扶關係,北京幫扶的4所學校雄安校區正式掛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分別與雄縣幼兒園、雄縣第二小學、容城小學、安新二中開展教育援助辦學)。

吸納和集聚京津及國內外創新要素資源,先後有20餘家央企、40餘家金融機構、100餘家知名企業落戶新區。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清華大學智能實驗室、互聯網產業園、中關村科技園等一大批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截至目前,登記進駐雄安新區的企業達3069家,大多來自北京。首批入駐市民服務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業90%來自北京。

規劃“四縱兩橫”高速鐵路、“四縱三橫”高速公路交通路網,加快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目前,雄安站已全面進入到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京雄鐵路河北段路基工程地基處理全部完成;京雄高速進場施工;雄安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建設項目力爭年底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實現雄安至北京金融街“一小時”通達目標。

"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將建設成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具體定位包括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

8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主題新聞發佈會,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雄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金昌,以及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公共服務局局長傅首清,圍繞“堅守初心,奮勇擔當,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未來之城’”主題,對雄安新區的規劃及建設進行了介紹。

新時代“趕考”路上的河北·雄安新區篇|高質量規劃建設“未來之城”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7月25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

目標

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 現代化城市

田金昌說,建設雄安新區,預計到2020年,對外骨幹交通路網基本建成,啟動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全面建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先期項目落地。

到2022年,啟動區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城區雛形初步顯現,科技創新項目、高端高新產業加快落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初見成效;起步區重大基礎設施全面建設;部分特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起步建設,新區城鄉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

到2035年,基本建成綠色低碳、開放創新、信息智能、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城市功能趨於完善,新區交通網絡便捷高效,現代化基礎設施系統完備,創新體系基本形成,高端高新產業引領發展,優質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白洋澱生態環境和區域空氣質量根本改善。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成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顯著,為解決“大城市病”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規劃

“1+4+26”高質量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田金昌說,目前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深度融合的“1+4+26”高質量規劃體系基本形成(“1”即雄安新區規劃綱要,“4”即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26”即10個重點專項規劃和16個一般專項規劃)。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標準體系、規劃技術指南和城市建築風貌、綠色建築設計、城市傢俱等系列導則同步完成,引領了國內城市規劃的發展方向;由雄安新區引領制定的首個國際標準“智慧城市參考架構標準”,為國際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範本。

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規劃逐步開展。對新區全域33個鄉鎮、637個村開展調研,完成“一鎮一村一冊”成果,初步確定了一系列特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的開發邊界和規模。先行啟動了智能小鎮、康養小鎮、文創小鎮三個試點特色小城鎮和一批試點美麗鄉村規劃編制工作。

疏解

100餘家知名企業落戶新區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雄安新區的首要功能定位。目前,藉助京津優質資源,逐步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

新區55所學校、48家縣鄉醫療機構與京津機構建立對口幫扶關係,北京幫扶的4所學校雄安校區正式掛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分別與雄縣幼兒園、雄縣第二小學、容城小學、安新二中開展教育援助辦學)。

吸納和集聚京津及國內外創新要素資源,先後有20餘家央企、40餘家金融機構、100餘家知名企業落戶新區。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清華大學智能實驗室、互聯網產業園、中關村科技園等一大批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截至目前,登記進駐雄安新區的企業達3069家,大多來自北京。首批入駐市民服務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業90%來自北京。

規劃“四縱兩橫”高速鐵路、“四縱三橫”高速公路交通路網,加快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目前,雄安站已全面進入到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京雄鐵路河北段路基工程地基處理全部完成;京雄高速進場施工;雄安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建設項目力爭年底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實現雄安至北京金融街“一小時”通達目標。

新時代“趕考”路上的河北·雄安新區篇|高質量規劃建設“未來之城”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建設正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資料圖

城建

建設綠色、智能、創新城市

田金昌說,塑造新時代城市風貌,雄安新區堅持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構建“一方城、兩軸線、五組團、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萬頃波”的起步區空間意象和城澱相望的啟動區格局。

構建“公交+自行車+步行”的出行模式,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80%,起步區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90%。從源頭上防治交通擁堵,路網規劃採用窄路密網的模式,整體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為12公里,核心區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為15公里,保證讓慢行路徑有更多的選擇。

建設綠色、智能、創新城市,推廣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使用先進環保節能材料和技術工藝標準進行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建設數字城市,築牢綠色智慧城市基礎。

構築全天候、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起步區防洪標準為200年一遇,五個外圍組團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其他特色小城鎮防洪標準原則上為50年一遇。提高城市抗震防災標準,構建全時全域、多維數據融合的城市安全監控體系。

生態

恢復白洋澱“華北之腎”功能

雄安新區以控源、截汙、治河、補水為重點,持續推動白洋澱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汙染物實現“雙下降”。白洋澱湖心區水質穩定達到四類,澱區水域面積逐步擴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重拳打擊排汙行為,整治“散亂汙”企業1.3萬家,治理納汙坑塘606個,清理河道澱區垃圾400餘萬立方米,整治入澱排汙口1.1萬個,清理漁業養殖741處8萬餘畝,圍堤圍埝水產養殖設施全部清除完畢,唐河汙水庫一期工程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順利完成。

2019年計劃再生態補水4億立方米。引黃入澱補水通道建設完成,已開通啟用。

同時,今年預計實施6大類45個白洋澱治理工程項目,並於2020年底前全部完工。78個澱中村、澱邊村垃圾、汙水、廁所改造一體化綜合治理工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2019年年底前完成驗收並達標運營。預計到2020年,白洋澱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將得到明顯改善,生態涵養功能不斷增強,水體水質明顯改善。

此外,2019年雄安新區成為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並將建設國家級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目前已累計造林17萬畝,栽植苗木超1200萬株,今年20萬畝造林項目正在實施。

未來雄安,城區將實現森林環城、溼地入城,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街道100%林蔭化,新區全域森林覆蓋率將由設立新區前的11%提高到40%,白洋澱“華北之腎”功能將得到恢復,藍綠空間佔比將穩定在70%左右。

民生

構建社區、鄰里、街坊三級生活圈

田金昌說,為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雄安新區優化公共服務,積極引進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構建社區、鄰里、街坊15分鐘、10分鐘、5分鐘三級生活圈。

研究制定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障、社會救助、教育體系等系列政策措施,實施了一批醫療、教育、交通等民生項目。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高標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售並舉的新型住房制度。

解決群眾現實問題,開展“雙創雙服”和萬人培訓、萬人就業“雙萬”工程,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累計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培訓勞動力40萬人次。

文化

做好新區鄉愁文化保護與傳承

傅首清介紹,雄安新區對新區鄉愁文化進行保護和利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8年初進行全域普查,摸清鄉愁文化底數,共登記物質類鄉愁遺產2367處,非物質類186項。

同時,努力做好鄉愁文化保護與傳承,委託相關專業機構對首批即將搬遷的村莊內物質類鄉愁遺產進行保存現狀的複核調研,形成了保護方案,並開展收集和整理鄉愁物件、確認和落實鄉愁空間元素、籌建鄉土記憶館等工作。

此外,攝製《鄉愁·雄安》紀錄片,並出版《記得住鄉愁——今天與明天之間的雄安》攝影集、舉辦“記得住鄉愁”攝影展,完成了對新區起步區和高鐵片區73個重點村的“鄉愁”遺產點VR航拍和攝錄工作。

(燕都融媒體記者 呼延世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