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建築 阮儀三 文物 八哥 掌中淄博 2017-06-16
「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文/淄博晚報記者譚曉娟 圖/通訊員張紅霞

「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的周村大集(資料圖)

“趕大集”,這個詞兒本身就透著熱鬧、歡欣,“趕”在這裡有簇擁前往的意思,然而,這簇擁卻又不是正月十五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浪漫高冷,這是最接地氣的熱鬧豐富,是讓吃穿住用的尋常日子過得更有滋有味的所在,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跟著大人趕大集吧?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趕大集”曾帶給我們多少快樂的回憶!

農曆五月十四,跟著省內外的媒體去周村大集“採風”,原以為周村大集和其他大集一樣,也不過是擴大版的早市,然而到了那裡,還是“吃了一鯨”——周村大集的規模之大、物資之豐富有趣確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有人說這是一幅當代版的“清明上河圖”,遙想周村大集當年,應該正是摩肩接踵、商賈雲集,趕車的、挑擔的,貨物被打包運往全國各地,那種繁忙的盛況,不愧“旱碼頭”的威名。

「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的周村大集(資料圖)
「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從大街西行幾百米,我們就來到周村大集的花草市場。正值茉莉花開的季節,整條街都瀰漫著茉莉花的幽香,還有梔子花、三角梅、月季、桂花、杜鵑……當然也少不了姑娘們最愛的“多肉”,文人墨客最愛的蓮花,一缸缸的排著,魚戲蓮葉間,就是不買只逛也覺賞心悅目。轉到文昌閣路,往北是鳥市,白玉、八哥、文鳥、金翅……不說這兒的鳥兒有多少了,一位賣鳥籠子的大爺就擺了近百個鳥籠子,賣鳥食的大姐更是擺了十幾個麻袋、各種顏色的鳥食在交易,這景象,真叫一個“壯觀”。有些跟著大人來的兩三歲萌娃,站在賣蟈蟈和賣兔子的攤位前不走了,蹲在那裡看得起勁,有的拽著大人,拿手指著——“買”……這多像我們小時候的樣子呢!匯龍街內街是魚市,還沒轉進去就遇到一家三口捧著一缸魚出來,老爹雄赳赳捧著缸,兩歲多的小男娃跟著媽媽一臉滿足。在這裡,幸福變得如此簡單。

「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雖然是分了花鳥魚蟲寵物古玩等幾大類,但周村大集上並不僅僅只有這些,不然,怎麼能叫“大集”?賣籠屜布的、賣老式木提盒的、賣艾灸的,賣壓麵條機等各種“神器”的穿插其中……對了,還有擺了一口鍋在熬膏藥的!圍了不少“粉絲”,只見攤主老韓用木棒從鍋裡蘸了膏藥往一張草紙中央塗個圓、把紙一合,就是一貼膏藥,治腰腿疼,哪兒疼貼哪。管用嗎?有幾個老顧客現身說法:管用!“我這胳膊疼得抬不起來,貼了五天就行了!”老韓說,這是父親傳給他的“祕方”,每逢大集他都來,這膏藥第一次收錢,治不好再來免費取就是了,總之包好。一個老奶奶蹲在鍋邊自己動手往紙上抹膏藥,她不是像老韓一樣塗一個圓,她是塗滿了整張草紙,塗得特別厚……古玩市場上人略少,據說因為不是週末,很多“玩家”來不了。一個賣紫砂和茶寵、水晶的小夥子告訴記者,他來周村大集兩年多了,每逢四、九都來,生意不錯。此外,他還去趕高密大集、平度大集、膠州大集……為了進貨,他要去宜興、連雲港、新疆,過去他在“體制內”,後來因為愛好就幹上了這行,走南闖北的,他對目前的狀態很滿意。忽然想起了那個業內橋段——“你幸福嗎?”當然,我沒有問他。

資料顯示,“周村大集”歷史悠久,最早形成可追溯至明崇禎九年,規定農曆四、九為大集日。嘉慶年間的《長山縣誌》中記載:“周村,在南二十里,三八日小集,四九日大集。”

「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當天的大集上,一隊人馬特別醒目,前面兩個“差役”負責鳴鑼開道,中間一位身穿長袍馬褂的“官吏”,後面兩個“差役”高舉兩塊紅木牌,分別寫著“周村開市”和“今日無稅”。這是為了紀念和還原一段寶貴的歷史——清初,周村鄉賢李化熙以刑部尚書致仕還鄉,為保集市繁榮、造福鄉里,以一家之力獨擔市稅,從而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商人來此經商,商貿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周村後來被稱為“三齊重鎮”的歷史地位。自此“天下第一村”、“旱碼頭”、“金周村”的美名廣泛流傳。 1904年,周村和濟南、濰縣同被清政府闢為商埠,周村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再次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時間商賈雲集,貨物豐茂,“五行八作”一應俱全:“糧行、絲行、布行、雜貨行(五行),絲綢、漿麻、銅器、木器、腿帶、剪鎖、氈帽、飾品(八作)”,其盛況竟超過了省會濟南。

「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時至今日,我們從周村街道的名字上尚能感覺到“東方商埠”的昔日風華。周村商業街道的名字,是以經營的內容來命名的,比如說,賣油的街道稱為油坊街,賣魚的街道稱為魚市街……集市的繁榮為城市的形成創造了可能,一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戶,其經營模式開始由行商向坐賈轉變,他們在集市附近建房開設店鋪,逐漸形成了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兩側以商貿、居住為主要功能的各時期的古建築。2002年,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阮儀三、羅哲文、鄭孝燮來周村古商城考察,稱這裡為:“中國活著的古商業街市建築博物館群。”

“周村大集”是周村商貿經濟歷史沿革的一個縮影,是展示周村傳統商貿習俗的重要載體,也是承載周村人文情感的地方。因為種種原因,周村大集一度蕭條乃至消失。2014年9月,周村古商城管委會通過多方努力在匯龍街片區恢復周村大集中的花市、魚市、鳥市、寵物市、古玩市五大區域,總佔地面積達9千平方米。經過兩年來的運行,周村大集與地方民俗、旅遊巧妙融合,目前已聚集了近500個攤點,除了本土的老百姓,還吸引了來自濟南、天津、青州等地的客商前來交易。周村大集的興旺促進了地域間的文化交流,加強了文旅融合發展,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也使“旱碼頭”在新時代繼續威名遠揚。

「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薦讀」周村大集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