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決定運勢?你身處什麼樣的建築,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9期,原文標題《與人共生的建築》

按照前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教授戈德哈根的理論,我們身處什麼樣的建築,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我們看見的世界,決定了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文/維舟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9期,原文標題《與人共生的建築》

按照前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教授戈德哈根的理論,我們身處什麼樣的建築,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我們看見的世界,決定了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文/維舟

住房決定運勢?你身處什麼樣的建築,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美國學者莎拉·戈德哈根

建築為什麼冷冰冰的?

我們中國人都很清楚環境對人的影響和塑造力量,所謂“孟母三遷”,而孟子自己也說過“居移氣,養移體”。不過,通常而言人們更多關注的畢竟是社會環境,對居住空間的潛移默化影響,是估計不足的——也許只有在裝修房子的時候才會偶爾考慮一下。多年前有位朋友曾和我說過,家裡有孩子的話,最好不要讓空間顯得太侷促逼仄,否則這會對孩子的空間感知乃至精神發育都造成影響。

現在看來,她說的是對的。畢竟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各種人工建造的環境中,這勢必會對人的情感和認知產生影響。普適計算之父馬克·維澤曾說過:“最高深的技術是那些令人無法覺察的技術,這些技術不停地把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直到你無從發現為止。”如果是這樣,那建築設計可說就是這樣一種影響人於無形之中的高深技術。然而長久以來,建築學界對此卻並未在意,美國學者莎拉·戈德哈根在《歡迎來到你的世界》中批評:正由於在制訂公共政策、建造和改造空間的過程中,漠視建成環境,其結果是導致人們的生活正變得極度貧乏,並且由於現在建築的設計使用壽命都長達70年,這可能還會影響好幾代人的生活。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9期,原文標題《與人共生的建築》

按照前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教授戈德哈根的理論,我們身處什麼樣的建築,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我們看見的世界,決定了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文/維舟

住房決定運勢?你身處什麼樣的建築,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美國學者莎拉·戈德哈根

建築為什麼冷冰冰的?

我們中國人都很清楚環境對人的影響和塑造力量,所謂“孟母三遷”,而孟子自己也說過“居移氣,養移體”。不過,通常而言人們更多關注的畢竟是社會環境,對居住空間的潛移默化影響,是估計不足的——也許只有在裝修房子的時候才會偶爾考慮一下。多年前有位朋友曾和我說過,家裡有孩子的話,最好不要讓空間顯得太侷促逼仄,否則這會對孩子的空間感知乃至精神發育都造成影響。

現在看來,她說的是對的。畢竟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各種人工建造的環境中,這勢必會對人的情感和認知產生影響。普適計算之父馬克·維澤曾說過:“最高深的技術是那些令人無法覺察的技術,這些技術不停地把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直到你無從發現為止。”如果是這樣,那建築設計可說就是這樣一種影響人於無形之中的高深技術。然而長久以來,建築學界對此卻並未在意,美國學者莎拉·戈德哈根在《歡迎來到你的世界》中批評:正由於在制訂公共政策、建造和改造空間的過程中,漠視建成環境,其結果是導致人們的生活正變得極度貧乏,並且由於現在建築的設計使用壽命都長達70年,這可能還會影響好幾代人的生活。

住房決定運勢?你身處什麼樣的建築,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歡迎來到你的世界》

她引用大量例證說明:與居住在更寬敞房屋中的孩子相比,住在雜亂而擁擠的房屋中的孩子整體發育明顯遲緩;坐在天花板更高的房間裡,人的思維更具創造性,因為這使他們感到不那麼受限制;綠色空間充足、接觸自然的機會多,能對人產生直接而明顯的治癒效果,甚至讓病人在術後痊癒速度快很多;更重要的是,光,尤其是自然光,可以促進培養良好的情緒與溝通習慣,減少人的壓抑與攻擊傾向。不難理解,正是因為這樣,療養院才都設置在自然風光優美的地方,而現代醫院也都要設計成光線充足、通透的環境。

當然,這很容易遭受的一個質問是:這樣低密度、大空間的設計,恐怕成本也會更高吧?回答也是否定的:巧妙的設計未必花費多,哪怕預算緊張的項目,也有辦法創造性地利用紋理、材料、顏色等要素,引發我們更好的認知體驗;反過來,現在一些糟糕的設計也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因為根本就缺乏對人類如何體驗建成環境的考慮,沒有在意居住者的情感需求,以至於僅僅顧及房屋的功能性,卻不顧及美學體驗。事實上,很多郊區別墅及其人工修剪的園林景觀雖然花了很多錢,但仍然像是流水線生產出來的“軟景觀”(softscapes),更容易令人萎靡而非振奮。因為完全沒有複雜性的環境,只會讓人感覺乏味到想要逃離。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建築學意義上,因為它實際上涉及我們如何對待人本身。在漫長的歷史上,人們建造房屋不過是就地取材,談不上什麼美學上的自我意識,只是為了有一處遮風避雨的所在。到了工業革命之後,建築也變成了流水線上製造出來的工業品,一代代的現代建築學大師,都認為“建築是機器”,考慮的重點是其組件的標準化和模塊化,強調任何複雜的建築都可以由此構築。這種思路當然有其優點,但缺陷則和現代工業品一樣:它要求人適應機器,而不是機器適應人。到了後工業時代,這樣的理念已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挑戰,因為我們現在認為,“生成”優越於“製造”,建築也不應該是一個冷冰冰的無機物,它應該更謙卑地融入滿足人需求的“有機體-環境互動”模式。

這方面的反思,其實由來已久。1965年,建築與設計理論家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就在《城市不是樹狀結構》(A City is Not a Tree)中提出,人工規劃的城市都是“樹狀”結構,與自然生長的城市相比,它太過簡單,因而具有致命的缺陷:“在任何有機體內,過度的規劃以及與內在要素的解離,就是將來毀滅的最初征兆。”現代城市大大背離了自然,很多美國城市的公共環境都已變成荒蕪、空洞的沙漠化地帶,其結果是投入快速通行的空間越多,而作為交流的空間卻越分散而無力。

合理的設計更省錢

美國現代景觀設計之父奧姆斯特德也早就注意到,“給樹木留出能夠使它們自然且優美地生長的地方”,可以在無形中形塑大城市居民的精神和性格,而“鐵柵欄對人的影響永遠都不可能是好的”,一座被這樣圍起來的公園只是“對待公眾像對待囚犯及野獸一樣”。他斷言:“在大城市中,一個人的眼睛如果只看到大量人造事物,或那些人工環境下的自然事物,不可能不產生有害的影響。它首先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系統或神經系統,最終會影響到人的整個身體健康。”正因如此,近百年來,舊金山等城市花費巨資,不斷克服歷史上錯誤的城市建設策略,恢復和重建濱水休閒區域、綠地空間。就此而言,合理的設計其實是更“省錢”的,因為糾正錯誤的規劃和設計,到頭來要花費多得多的資金。

怎樣才叫好的建築?簡單地說,它應該以人為本,與人共生,順應自然。建築不可避免地是人造物,但它可以成為環境的一部分,尊重人們內在的自然依賴性。在這個意義上,正如本書所言:“設計是一種社會工具。建成環境塑造著社會環境。”這最終導向一個更具複雜性、有機形態的景觀,也就是一個符合人類體驗原則的“豐富環境”。這不僅僅是一個美學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社會解決方案,因為城市居民越是能享受享有綠色植物、自然光線、露天場所,就能越好地解決問題,改善人際關係。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本書中列舉的“建築”,絕大部分都是公共建築,這是在東亞社會傳統的建築思想中較為匱乏的。蘆原信義曾在《街道的美學》一書中批判說,日本住宅的基本思想過分注重在家的內部建立起井然的秩序,在一幢建築裡保持內部秩序,但卻對建築的外部不關心,造成了作為城市景觀來說極為貧乏的街道。在這一點上,內向、關注家園的中國人其實也一樣,傳統中國村鎮很少有像西方那樣大型的公共建築,即使有,往往注重的也不是其美學含蘊或生活便利性,而是作為社會權力的展示。至於“建築是機器”這樣的思想,在中國的影響也不像在西方那麼深遠,由此或許可以說,對當下的中國來說,建築設計急需改變的,與其說是強化其有機體、複雜性的一面,倒不如說先改善其互動性和參與感。

由於不同地方的人受各自差異化的文化影響,審美體驗和認知感受也勢必不同,這就為多樣化的設計開闢了可能。不過,一個隨之而來的棘手問題是:在建築學專業領域,對“好的設計是由什麼構成的”這一問題明顯缺乏一致意見;不少國家的研究也發現,專業人士與外行人員的設計口味也可能相去甚遠。一項更符合人居環境的設計,最終卻很可能無法在競標中勝出,因為決策者在意的可能是“氣派”和“時尚感”,而不是“與自然共生”。雖然建築學界早就意識到,蜿蜒或不規則的臨街面能增加街道的圍合感,並對運動中的觀察者提供不斷變換的視角,帶來多元豐富的感受,然而,在現實中,最終出現的卻可能是整齊劃一的街面。說到底,這就遠遠不僅只是建築學的問題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