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 增進民生福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調研行

人民群眾獲得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果的最好檢驗。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三省一市攜手並進,共同編制實施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聚焦“民生共享”,從生態保護到民生工程,擴大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推動公共服務制度接軌,促進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全力打造長三角幸福美好生活新家園。

聯防聯控 共護碧水藍天

藍天常在、綠水長流,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

長三角地區是藍天保衛戰三大重點區域之一。黃浦江畔,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大樓,已成為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江蘇、浙江、安徽省級環境監測中心的預報員,每天將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發往這裡。

信息共享、會商空氣質量,是我省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生態環保聯防聯控的重要內容。“三省一市以全面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為核心,努力做足‘聯’字文章,區域生態協同保護進入新階段。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三省一市聯合實施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方案,深化重汙染天氣區域應急聯動,完成區域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目標和任務。

在三省一市共同努力下,長三角區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區域內41個城市去年PM2.5年均濃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33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79.5%,同比提高9.2個百分點。今年第一季度,區域環境質量同比穩中有升,PM2.5平均濃度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

長三角環保合作,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從海拔1629米的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六股尖發源,新安江逶迤東流,匯入錢塘江。千百年來,一江新安水,情牽皖浙兩地人。從2012年起,皖浙兩省在新安江流域實施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從源頭保護水質,走互利共贏之路。新安江已成為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

“兩省通過兩輪試點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環境效益,成功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新安江樣板。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兩省試點已進入第三輪,在繼續堅持“穩中向好”原則下,進一步突出精準施策,探索多元化的補償方式,推進杭州市與黃山市在園區、產業、人才、文化、旅遊、論壇等方面深入合作。

聯防聯控,長三角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正在加速推進。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謀劃新項目新機制,加快完善協同監管機制,提升協作水平,打造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樣板區,共建綠色美麗長三角。

優質供給 關愛居民健康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衛生健康服務作為政府公共服務重要領域,在跨區域城市群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保障作用。滬蘇浙皖正致力於打造長三角醫療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發揮醫療資源的協同合作優勢,在優質資源下沉、共同衛生、互聯互通、異地就醫、醫保結算等方面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

盧洪洲是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助理、內科學博士生導師。他情牽家鄉安徽,2017年牽頭成立上海安徽經濟文化促進會醫療專家委員會,匯聚上海三級甲等醫院中的皖籍著名專家教授,利用優勢醫療資源,對安徽縣級醫院進行對口幫扶,推動滬皖醫療合作。該團隊每年都舉辦活動,組織專家深入安徽基層,通過現場義診、培訓講座、手術演示等方式,助力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水平,使得當地疑難重症患者就近在縣醫院就可以治療。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衛生健康領域合作邁出新步伐。近日,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共聚上海,簽署三省一市衛生健康合作備忘錄。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柔性流動機制、中醫專科聯盟、長三角罕見病實驗診斷協作中心等呼之欲出,助力推進長三角地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三省一市在衛生健康領域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在公共衛生服務、醫療資源一體化等方面實現政策銜接、資源共享、優質供給,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基層,讓更多患者受益。

互聯互通 創造普惠便利

去年12月25日,杭黃高鐵正式通車。從徽杭古道到杭黃高鐵,浙皖兩地的一體化發展展開新的篇章。放眼三省一市,“軌道上的長三角”和世界級機場群加快建設,區域內“1小時至3小時生活圈”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長三角“串門”更便捷,區域性異地門診拉卡結算,“一網通辦”讓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一體化的紅利正不斷釋放。

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先導和支撐。去年,我省區域鐵路網絡建設和機場建設不斷加快,建成黃山至杭州高鐵,新增鐵路運營里程80公里;開工建設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高鐵;積極推進商合杭、合安九等在建項目建設;會同江蘇省積極推進合新高鐵、寧淮城際等項目前期工作。我省初步形成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為中心的“一干四支”機場發展格局,新橋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大關。

打通與蘇浙兩省的“斷頭路”,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我省加快推進項目實施。與浙江省相接的寧宣杭寧國至千秋關段已於2015年建成通車;與江蘇省相接的溧陽至寧德安徽段、寧宣杭狸橋至宣城段,已分別於2016年、2017年建成通車。黃山至千島湖高速公路安徽段已開工建設,寧國至安吉高速公路安徽段啟動了前期工作。長三角普通國省道省際“斷頭路”貫通了2條、開工建設了4條。

交通互聯、信息互通,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企業和群眾。合肥、蕪湖、宣城與滬蘇浙六地市聯合成立G60科創走廊實體化運作的聯席會議辦公室,積極推進“一網通辦”等改革舉措,做實“一網受理、九城通辦”。今年4月19日,合肥、上海兩地城市軌道交通二維碼乘車實現互聯互通。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體化發展,聚焦普惠便利,在醫療、教育、文化、旅遊、檔案等領域持續優化區域公共服務供給;創新採取品牌輸出、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入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推動公共服務互認共享;提升社會保障服務便利化水平,擴大社會保險異地互認,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等,提升群眾獲得感。(記者 夏勝為 胡旭 鄭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