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銳評丨重罰1.7億後,“代工廠”江淮汽車路在何方?

7月6日,江淮汽車晚間發佈公告稱,近日收到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為排放造假,公司累計被罰款共計1.7億元。

車友銳評丨重罰1.7億後,“代工廠”江淮汽車路在何方?

格外諷刺的是,6月21日,江淮汽車剛剛收到新能源汽車補貼款7876萬元。而僅僅半個月後,其就因排放造假受到了1.7億元的鉅額罰款。無疑,這對於江淮汽車的公司形象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而“天價”罰款的開出,不僅讓江淮收穫了車企排放的全國最大罰單,也讓中國消費者意識到,原來排放造假並不只發生在國外,國內的某些車企同樣“不乾淨”。

對此,車友頭條聯繫到了江淮輕卡品牌部的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暫不接受任何採訪,以公司公告為準。

江淮汽車“二進宮”

事情源於去年4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對江淮牌HFC5043XXYP71K1C2V車型的一次抽檢。

當時檢驗報告顯示,車輛識別代碼分別為LJ11KBBD0H8029128、LJ11KBBD6H8029103、LJ11KBBD0H8029159的三輛新車檢測結果中的車載診斷系統(簡稱“OBD系統”)功能性檢測不符合《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車載診斷系統技術要求》標準要求,屬於機動車生產企業對汙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的行為。

隨即,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決定,責令江淮汽車針對汙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的行為,並對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的違法產品停產整治。同時,沒收違法所得879836.54元,並處貨值金額(貨值金額84740800.00元)二倍罰款169481600元,共計一億七千萬零三十六萬一千四百三十六元五角四分。

車友銳評丨重罰1.7億後,“代工廠”江淮汽車路在何方?

對此,車友頭條特意採訪到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他表示,在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大幅下降的當下,江淮作為其中一員,原本上半年的銷量就已經下滑,而如今隨著造假事件的曝光,勢必對其下半年的銷量產生更大的影響。

事實上,這早已不是江淮汽車第一次捲入排放造假的事件中。早在2014年,部分地區率先實施國四排放標準時,江淮重卡就因其通過修改車輛合格證上發動機的型號和編碼,以國三冒充國四的行為,被央視“焦點訪談”節目曝光。

與此次的大方承認不同,當時的江淮汽車卻將“鍋”迅速甩給了經銷商,並且表示公司今後會嚴格管理銷售渠道。而如今又一次東窗事發,究竟當時是誰在造假,相信大眾自有判斷。

罰款+虧損 江淮汽車面臨重壓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在此之前,排放造假,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顯得有些遠。

而事實上,這是因大眾“排放門”而從2015年開始被全球汽車行業所關注的現象。當時大眾將銷售的一部分柴油車安裝了專門應對尾氣排放檢查的失效裝置,可以智能識別檢測狀態,使該汽車在車檢時能夠順利通過檢查。但是在正常駕駛時,這些汽車排放的汙染物嚴重超標,有數據顯示最大汙染甚至達到了美國法定標準的四十倍,最終他們被開出了數百億歐元的大罰單。

但是顯然,大眾的“任性”是有資本的,畢竟它常年佔據全球汽車銷量榜前列,有錢賺也就有錢賠。而對於江淮而言,1.7億元的罰款顯然讓它有些吃力。

根據2018年財報,江淮汽車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0.92億元,同比增長1.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7.86億元,同比下降282.02%;銷售各類整車及底盤46.24萬輛,同比下降9.48%。同時,今年第一季度,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500萬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4400萬元左右,同比減少69%。

車友銳評丨重罰1.7億後,“代工廠”江淮汽車路在何方?

為了能夠維持公司的正常運營,江淮汽車2018年公司有息借款同比增加34.50億元,致使原本已經入不敷出的江淮汽車,資產負債率再度增加。

借款尚未還清,鉅額罰款又從天而降,這對目前只能依靠政府補貼勉強度日的江淮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商乘並舉” 路在何方?

眾所周知,憑藉商用車起家的江淮汽車,近年來一直高舉“商乘並舉”的大旗,希望能夠將其在商用車方面的經驗與優勢,轉嫁到乘用車之上。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銷量慘淡的乘用車,還是慘遭罰款的商用車,都沒能達到江淮汽車的預期。

車市低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之合資品牌持續發力,讓原本就位於邊緣地位的江淮汽車銷量更是持續下降。

前四個月江淮汽車產銷量合計分別為16.77萬輛、16.4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3.55%、12.93%。5月和6月則出現了反彈,同比分別增長21.65%和11.47%,但功勞卻只能歸於新能源,而燃油車依然下滑嚴重。

沒有拿的出手的產品,是江淮汽車如今遇到的最大問題。還記得曾經月銷過萬的瑞風S3嗎?目前其已經跌至月銷量2000餘量;第一款緊湊型SUV瑞風S5,今年前5個月累計銷量不到2000輛,已經處於停產的邊緣;而至於與大眾共線生產,被寄予厚望的瑞風S4,月銷量更是下滑至不到千輛……

車友銳評丨重罰1.7億後,“代工廠”江淮汽車路在何方?

於是,迫於銷量下滑、營收下降的壓力,產能過剩的江淮汽車尋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代工。在先後與蔚來和大眾的合作中,江淮汽車無一例外地淪為了“代工廠”。雖然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江淮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短期來看能夠使其獲益,但是長遠來看,無疑將會對其品牌影響力造成負面影響。

蘇暉也認為,對於江淮而言,代工只能是一種過渡,並不能作為長遠之計。他認為,尤其是為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代工,承擔的風險更大,”目前造車新勢力面對的市場壓力也非常大,如果它能成功,那麼代工這條路還走得通。但是如果它失敗了,那麼代工的壓力就更大了。“

由此看來,原本就已經負債累累,入不敷出的江淮汽車,不知道這筆鉅額罰款會不會成為壓倒它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此,蘇暉表示,如果江淮汽車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拋棄過去的老傳統,進行創新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只有自身不斷強大,才能獲得長遠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