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可待!國產發動機多項重大突破,第五代渦軸發動機方案敲定

近期以來,我國陸續在航空航天發動機的研製上取得許多重大成就,掰著手指頭數一數:

3月5日,由我國航天四院研製的兩百噸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成功完成地面試車,屆時該發動機將裝備到改進型“長征”-11號運載火箭上。該發動機是目前我國裝藥量和推力最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

指日可待!國產發動機多項重大突破,第五代渦軸發動機方案敲定

“長征”運載火箭家族中首款固體燃料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400kg、地球近地軌道運載能力700kg的“長征“-11號(CZ-11)運載火箭

3月24日,由我國航天六院研製的五百噸級氧煤油發動機的燃氣發生器—渦輪泵成功完成聯動試驗,標準著該型發動機的技術難點被成功突破,為我國未來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夯實了基礎。

指日可待!國產發動機多項重大突破,第五代渦軸發動機方案敲定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生產的殲-20隱身戰鬥機

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上,4月初,我國某渦輪研究院主打的“強耦合複雜非線性高空艙環境模擬測控關鍵技術和應用”,順利完成了國家科技成果鑑定任務。就在同一時間,中國最大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臺基地在四川綿陽建成。高空模擬臺能對航空發動機在高空工作的進排氣進行充分模擬,是航空發動機研製過程中最重要的測試裝備之一。官方也透露消息稱,渦扇-15發動機完成了地面高空臺測試,首批產品將在最多5年時間裡定型。屆時,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的動力將因渦扇-15的誕生而更加充沛,其軍用推力據推測為15噸,能讓殲-20擁有真正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指日可待!國產發動機多項重大突破,第五代渦軸發動機方案敲定

從照片上可以看出,中國“四代中推”項目的總設計師黃維娜也在團隊當中(二排左二)

隨後,四川公佈了第22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擬表彰名單,其中某渦輪院研製團隊也在其中。根據名單對團隊的介紹得知,該團隊在某型發動機上的研製取得了重大突破,結合團隊合影身後的照片(上圖)推測,該型發動機正是沈飛殲-31(FC-31)戰鬥機未來的配套發動機——渦扇-19,這就該型發動機即將問世,裝備到殲-31(FC-31)上,進而讓該機最終有更大的可能性成為中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戰鬥機。

指日可待!國產發動機多項重大突破,第五代渦軸發動機方案敲定

渦扇-19發動機屆時將為沈飛的殲-31(FC-31)戰鬥機正名

就在近日,有一則關於航空發動機的振奮消息經由中國著名航空發動機專家、某空軍研究院院士披露。他稱,中國第五代渦軸發動機的詳細設計方案,經過國家多個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已經初步完成,屆時該發動機的性能也將身處全球先進行列。

根據公開的信息得知,第五代渦軸發動機融合了中國於近些年來,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獲得突破的各項新核心技術,比如將採用我國自主研製的陶瓷基複合材料部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目前最先進的XF9-1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同美國F-22隱身戰鬥機採用的F119-PW-100發動機整體性能所差無幾,一些指標甚至超過美國產品)也採用的是該材料部件,然而我國的陶瓷基複合材料應用範圍則比日本產品更為豐富。

其優點是可以讓第五代渦軸發動機燃燒室和渦輪部件等關鍵部件的質量更輕,功重比較上一代渦軸發動機高出一倍,但並沒有增加渦前溫度,該溫度比XF9-1更低。因發動機類型和應用平臺不一致,導致渦軸發動機研製難度儘管比技術檔次一樣的渦扇發動機略低,但也反映出其設計思想比XF9-1更先進,同時也表明中國航發的總體研製水平也即將趕上美國。(利刃DARK)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