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甲骨文 旅行 基督教 離騷 論語 西周 草書 武丁 英語 體育 小漢字見大歷史 2019-06-03

一、語言中的「時空隱喻」:「道路」與「人生」

在人類的各種語言中,都有相同的「時空隱喻」,用「空間」的概念去表達「時間」。

比如:

  • 英語:「long 、short」、「before、after」。
  • 漢語:「長、短」、「前、後」。

這些詞彙的本義都是表示「空間」的概念。

但是,我們經常用這些「空間概念」去表示「時間概念」,比如:

  • 「a short time」——一小段時間
  • 「Before Christ」、「After Christ」——基督出生以前(公元前)、基督出生以後(公元后)

當我們說「回首過去,展望未來」,表示:

  • 「過去的時間」在「身後」,
  • 「未來的時間」在「前面」。

這種「認知隱喻」,使得非常抽象的時間變得十分具象,在我們頭腦中變成「一幅畫」。

在人類語言的「時空隱喻」中,很多時候「道路、旅程」都會和「人生」連接在一起,比如:

《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聖經·馬太福音》耶穌說:I am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又如:

  • 「the way of life(人生之路)」
  • 「the journey of life(人生之旅)」。

這都是英語中很常見的「時空隱喻」。

在「認知語言學」的「隱喻模型」中,有「源域」和「目標域」兩個「域」,用「源域」去認知理解「目標域」,叫做「映射」。

「人生(本體)」和「道路\旅行(喻體)」的「結構隱喻」,歸納起來最常見的有下面幾種:【1】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人生和道路的隱喻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人生和旅行的隱喻

這種通過「道路、旅行」去理解、詮釋「人生」,是人類十分普遍的認知概念,在人類的各種語言中都存在「時空隱喻」之一。


二、漢字「德」的造字意圖

理解人類語言中常見的「時空隱喻」:道路與人生,我們就能很容易理解漢字「德」的造字意圖。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

我們常說漢字是「表意文字」,漢字字符除了用象形表意以外,也能代表的某些概念。

用這些字符概念進行組合,創造新的漢字,也就是所謂的「會意」和「指事」。

說一個比喻:古文字「木」是「一棵樹」的「象形」符號,這個字是靠自身象形圖案表意: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但是,在漢字「橡、桃」、「杖、櫃」、「析、柔」中,「木」不是靠「象形」來表意,而是用「木」這個「概念」來表意,也可以說是偏旁「木」,是「木」的各種性質的一個「集合概念」:

  • 「橡、桃」中的「木」表示是一種「樹木」植物。
  • 「杖、櫃」中的「木」表示是木製的工具、器物。
  • 「柔、析」中的「木」表示「木」可以被加工、鍛造。
《說文》:「柔,木曲直也。」段玉裁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

漢字古文字「德」由三個符號構成:「行、直、心」。

這三個符號都不是靠符號本身的象形表意,而是靠符號所代表的概念表意。

「德」的甲骨文從「行」從「直」: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古文字的「行」像俯視的「十字路口」之形,因為「行」表示的是一種運動的狀態,不等於「人在走路」。

因為這個概念太抽象,只有用「十字路口」這個象形來表意,這是一種很自然的聯想。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行」簡化寫法為雙人旁「彳」,為了強調「運動」的繁化寫法就是加「止」,也就是「辵」,「辵」字的隸草體演變成楷書的「走之底:辶」。

「行、彳、辶」在古文字不怎麼區分。比如:「道」的古文字從「行、辵」都可以。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從「行」的「道」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從「行、止」的「道」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從「辵(彳、止)」的「道」

漢字「直」從「目」從「丨」,造字意圖很明確:目光瞄出一條直線,木匠師傅常見的動作,表示「直視」,引申表示「正直、曲直」之「直」。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所以,甲骨文的「德」有從「行」、從「彳」兩種寫法,是簡體和繁體的關係: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我們可以將簡體其隸定為「徝」: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這個字的造字意圖很明確:人行在路,目光直望向前,表示「前進」,引申義也可以表示「進攻」。

如:《甲骨文合集559》:「王徝土方」,「武丁攻打土方」的意思。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上古音中沒有「捲舌音」,「直、德」的上古音都是「舌頭音」,讀音差不多。

所以,「直」在「徝(德)」字不但能表意,而且能表音。

因此,甲骨文的「徝(德)」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徝」通「陟」,表示「直線前進」的意思。

我們知道,「德」完全是周人創造的一個概念,商人是沒有「德」這種觀念的。

周人的政治觀是「以德配天」「以德治國」,提倡做有德的謙謙君子。

上文說了,人類的語言中普遍存在「人生」和「道路」的隱喻,周人正是利用這個「隱喻」原理,將「徝」字「直線前進」的概念加以引申,並加上意符「心」字理據化,,創造了道德的「德」這個概念。

西周金文中表示「道德」之「德」字,正是從「徝」從「心」: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德」字從造字意圖來說,「人在路上,目光直望,向前前進」,強調一個「行直」,表示「人生之正道」,引申表示「行為之正直」。

所以,「德」字的造字意圖可以概括為「行直為德」,以「時空隱喻」的原理造字。

西周早期表示人名的「德」,沒有加「心」,跟甲骨文一樣。如: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西周中期以後,無「心」的「德」就基本上很少見了。

「德」字的演變過程:【2】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作為象形字的「心」,本義是「心臟」,古人認為人的思維器官是心臟而非大腦,所以,跟「感情、思維」有關的漢字基本上都從「心」。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西周早期的《大盂鼎》銘文稱「文王正德」,強調周人取得政權的合理性:「以德配天」,「以德服人」: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大盂鼎》中的「正德」二字: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在上古時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概念還不是很普及,商人是通過宗教祭祀,來維持自己政權合法性。

周人是利用「德」這個概念,來營造自己滅商取而代之的合理性。

所以,《尚書·多士》中周公在訓斥殷遺民的時候說「惟聽用德」,周取代商是「有德代無德」,就跟「殷革夏命」一樣。


三、結論

林語堂先生在其英文著作《吾國吾民》一書中,認為漢語的「德」幾乎是一個無法用英語翻譯的概念。

如果林語堂先生懂古文字的話,應該可以將「德」這個概念用英語說清楚:

漢字「德」由「行直」引申表示「正直」。因此,「德」有「德行、品行」之說。【3】

另外,「德」有一個異體字:悳:從直從心,形聲兼會意:「正直之心」,強調一個「正直」之「直」。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悳」字最早見於春秋時代金文,演變過程【4】。

漢字源流:「行直」為「德」,「道路」與「人生」的隱喻

最後,我們將以上論述做一個總結:

殷人無「德」之觀念,殷商甲骨文中「德」字無「心」,實為「徝」字,通「陟」,表示「直線前進」,

周人在「徝」字的基礎上,利用「空間隱喻」加以引申,加「心」旁造「德」字,

其造字意圖可以說是「德出於行」:「行正道,,心正直」為「德」。

漢語中的「道德」概念,從「道、德」二字的造字意圖就可以看出:都是基於「人生」與「道路」的空間隱喻引申而來的。

--------------

參考文獻

  1. 秦程程. (2013).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 “人生” 的概念隱喻. 現代語文 (學術綜合版) , (7), 67.
  2. 李學勤(2012),《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頁136
  3. 漢語大字典編委會(1992),漢語大字典,第二版,湖北辭書出版社,頁904
  4. 同注3,頁92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