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呼吸道用藥臨床效果的建議

1.準確診斷

找出病因選擇敏感高效的藥物。臨床上支原體病、大腸桿菌病、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一系列的細菌病、病毒病都可以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標本兼治,注意控制病原,並配合一定的解表藥物,才能獲得較好療效。當畜禽患急性支氣管炎時,若病畜咳同時帶有大量漿液性鼻液,並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時,則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應以抗菌藥物控制感染為主,同時選用刺激性較弱,促進分泌的祛痰藥如氯化銨以及中藥桔梗、遠志等進行治療。

祛痰藥一般在飼前空’腹服用效果顯著。當痰的黏度增高,難以咳出時,應選溶痰藥或噁心性祛痰藥,如氯化銨、桔梗、遠志、碘化鉀、愈創木酚甘油醚,以及其他刺激性祛痰藥,如松節油、桉葉油等,後兩藥宜蒸汽吸入或相互配合進行治療。

2.注意給藥種類、途徑、劑量和療程

由於呼吸道疾病一旦表現較為明顯時,就很難控制,尤其是禽類,病菌分佈在氣囊部位,因氣囊部位的血管較少,使得許多抗菌藥較難達到該部位,而不能很好的控制疾病,因此、治療呼吸道病要選擇合理的給藥途徑,用藥時最好是飲水和噴霧給藥相結合,可達到更好的療效,用藥時一定要有足夠的療程。

3.藥物的合理配伍

根據藥物的結構合理選用對病菌敏感的藥物,作用位點相同的藥物聯合使用會產生拮抗作用,例如治療大腸桿菌不能選用同樣作用於50S亞基的藥物,酰胺醇類的氟苯尼考和大環內酯類如泰樂菌素等、其他類的泰妙菌素、林可胺類如林可黴素聯合用藥。作用位點不同的如四環素類作用於30S亞基和酰胺醇類藥物氟苯尼考,其他類的泰妙菌素、沃妮妙林作用於50S 亞基,聯合用藥則產生協同作用。根據藥物的作用機制,靜止期殺菌藥,氨基糖苷類如丁胺卡那黴素與快速抑菌藥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大環內酯類如泰樂菌素、林可胺類如林可黴素。

4.臨床療效評價指標

許多廠家根據養殖戶所認為的療效標準——用藥後咳嗽不明顯,就認為有療效,結果產品中加人大量的西藥鎮咳藥,使得痰液不能較好的排出體外,雖然表面上不表現臨床症狀了,但由於沒有消除發病的根本原因,反而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5.密切關注獸藥的耐藥性

一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養殖環境愈來愈惡化。細菌耐藥性越來越嚴重造成疾病混合感染現象較為普遍。給準確的診斷造成了很大困難。由於疾病診斷的不準確性,造成選用藥物不當,從而出現治療結果的不理想。為了防止耐藥性的影響要輪換用藥,交替用藥,協同用藥相結合,避免重複用藥,延誤治療時機。

6.加強飼養管理

許多呼吸道疾病是飼養管理不善造成的。例如:通風不良,有害氣體超標以及應激,飼養密度過高,帶雞消毒應用強刺激性藥物,疫苗免疫不當等原因引起的。應謹記防重於治的原則,平時做好畜禽的飼養管理工作,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反生,呼吸道治療過程中積極改善飼養環境,促進畜禽儘快恢復健康,從而避免重複感染,交叉感染等,從而降低養殖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