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

他用3年半時間以全A成績完成了博士畢業要求的18門課程和一篇高水平博士畢業論文;他的綠卡申請遞交一週內就獲得了美國移民局批准;他參加工作第一週就用自己的薪酬買了一輛嶄新的奔馳;他工作兩年就提升為項目負責人管理5個博士;他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而回國;他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回國三年後,他完成了兩項國家科技課題。他的名字叫鄧露。

最年輕博導三年後交出的答卷

豎在海上的風力發電組件如何才能平衡不被風吹倒?大橋在最大負荷或者單邊最大負荷時如何設計出最佳力學值?來到湖南大學三年後,鄧露對這兩個國家級科研課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

他用3年半時間以全A成績完成了博士畢業要求的18門課程和一篇高水平博士畢業論文;他的綠卡申請遞交一週內就獲得了美國移民局批准;他參加工作第一週就用自己的薪酬買了一輛嶄新的奔馳;他工作兩年就提升為項目負責人管理5個博士;他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而回國;他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回國三年後,他完成了兩項國家科技課題。他的名字叫鄧露。

最年輕博導三年後交出的答卷

豎在海上的風力發電組件如何才能平衡不被風吹倒?大橋在最大負荷或者單邊最大負荷時如何設計出最佳力學值?來到湖南大學三年後,鄧露對這兩個國家級科研課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來到湖南大學後,鄧露組建了一支由5名年輕老師、2名博士生、9名碩士生、4名本科生組成的研究團隊,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拿下了兩個與橋樑結構的安全和振動相關的國家級研究項目,這些研究成果將為我國橋樑的安全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時,他還積極開展與國內企業的科研合作,解決我國重要工程領域內的科學技術難題。例如,他正與湘電風能公司合作一項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為攻克海上風力發電這一關鍵領域的技術難題在努力。

湖南高校分數最高的學生基本上都在湖南大學土木學院,也就是鄧露所在的地方。鄧露的團隊裡,他指導的本科生就已經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發表論文,據說,“這是許多教授都難以達到的水準”。

“一個人要想改變社會,就必須先適應社會。”鄧露說,雖然現在的工作環境與他在國外的環境不可同日而語,但他早有心理準備,他不想要求過多,只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贏得相應的配備。

鄧露在湖南大學“教授樓”裡擁有一間約6平米的辦公室,這已經是湖大正教授的最高待遇。鄧露每天要在這間辦公室待10小時以上,“對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已經很滿足了,要說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在湖南大學建一個海洋研究所”。鄧露很認真地說。

習慣堅持、習慣努力、習慣優秀

鄧露,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在2012年3月火爆網絡。這位1984年5月出生的大男孩,作為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成為湖南大學土木學院教授和博導,力學研究中心主任。

他出生於湖南省雙峰縣三塘鋪鎮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他本人看起來娃娃臉,個頭約摸一米七,身著黑色夾克、棕色皮鞋和淺色牛仔褲的他,不像想象中耀眼得會讓人有距離感,相反地,他普通、低調、謙卑。

"

他用3年半時間以全A成績完成了博士畢業要求的18門課程和一篇高水平博士畢業論文;他的綠卡申請遞交一週內就獲得了美國移民局批准;他參加工作第一週就用自己的薪酬買了一輛嶄新的奔馳;他工作兩年就提升為項目負責人管理5個博士;他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而回國;他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回國三年後,他完成了兩項國家科技課題。他的名字叫鄧露。

最年輕博導三年後交出的答卷

豎在海上的風力發電組件如何才能平衡不被風吹倒?大橋在最大負荷或者單邊最大負荷時如何設計出最佳力學值?來到湖南大學三年後,鄧露對這兩個國家級科研課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來到湖南大學後,鄧露組建了一支由5名年輕老師、2名博士生、9名碩士生、4名本科生組成的研究團隊,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拿下了兩個與橋樑結構的安全和振動相關的國家級研究項目,這些研究成果將為我國橋樑的安全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時,他還積極開展與國內企業的科研合作,解決我國重要工程領域內的科學技術難題。例如,他正與湘電風能公司合作一項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為攻克海上風力發電這一關鍵領域的技術難題在努力。

湖南高校分數最高的學生基本上都在湖南大學土木學院,也就是鄧露所在的地方。鄧露的團隊裡,他指導的本科生就已經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發表論文,據說,“這是許多教授都難以達到的水準”。

“一個人要想改變社會,就必須先適應社會。”鄧露說,雖然現在的工作環境與他在國外的環境不可同日而語,但他早有心理準備,他不想要求過多,只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贏得相應的配備。

鄧露在湖南大學“教授樓”裡擁有一間約6平米的辦公室,這已經是湖大正教授的最高待遇。鄧露每天要在這間辦公室待10小時以上,“對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已經很滿足了,要說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在湖南大學建一個海洋研究所”。鄧露很認真地說。

習慣堅持、習慣努力、習慣優秀

鄧露,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在2012年3月火爆網絡。這位1984年5月出生的大男孩,作為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成為湖南大學土木學院教授和博導,力學研究中心主任。

他出生於湖南省雙峰縣三塘鋪鎮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他本人看起來娃娃臉,個頭約摸一米七,身著黑色夾克、棕色皮鞋和淺色牛仔褲的他,不像想象中耀眼得會讓人有距離感,相反地,他普通、低調、謙卑。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在2012年12月 14日,湖大舉行“我喜愛的鄧露老師講座”,在提問環節,有一位學生表示自己高中時馬馬虎虎,現在卻很迷茫。鄧露的回答讓聽講座的學生們鬨堂大笑,“你馬馬虎虎就考上了湖大,證明你還是很有潛力的啊!”

鄧露繼續說道:“你要知道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想要做什麼事情,你可以制定一個一個短期目標然後逐步去實現自己大的長遠的目標。人就是要不斷超越自己!如果你經不起電遊的誘惑,只能說明你願意以後像別人一樣甘於平庸。”

講座結束後,湖大的同學們的感觸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一個:“鄧露老師習慣堅持、習慣優秀、習慣努力,而我們不能堅持、缺少目標,沒有動力。”

最苦的時候最踏實

鄧露的成功,應該從他對自己進行未來規劃並不斷實現說起。大學前兩年,他的成績基本保持年紀第一,之後獲得了去香港理工大學交流學習一個學期的好機會,全校只有3個名額。在香港理工大學交流的那個學期,學習上取得了A的最終平均成績。

返校後,他申請了出國留學的機會,為了增大錄取的把握,鄧露決定爭取發表一篇科研論文。這一段時間應該是鄧露大學時代最緊張的時期,他每天的學習時間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1點。最終的努力當然沒有白費,他的英語考試都取得了滿意的成績,科研點子也獲得了學院的支持,並最終進行了試驗並把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論文上了,還獲得了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

大四上學期,他申請的9個國外大學有7個給了錄取通知,其中包括斯坦福這樣的名牌大學,並且有3個學校給了全額獎學金。大學畢業的時候,鄧露還獲得了詹天佑土木工程學會全國高校優秀畢業生獎。在短短的本科四年裡,鄧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幕幕難以上演的奇蹟,但他卻都歸功於他的幸運。

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很重要

鄧露大學四年的努力獲得了回報,他接受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全獎,於2005年8月入學開始師從Steve Cai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實現了兒時最大的一個夢想。

2009年2月,也就是入學後3年半的時候,鄧露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而大部分留學生需要5-6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過程。在此期間,鄧露還發表了約20篇論文,其中包括8篇一作國際知名期刊論文,博士論文的成果也被一家出版社發表了成了專著。

在博士論文答辯一年前的General Exam答辯上(一般設定在博士論文答辯之前一年左右,供學校檢查博士生的研究進度),所有的評委老師都這樣評價:鄧露先生現在取得的研究成果足已滿足甚至超出了博士論文答辯的要求。而鄧露回憶道:我的導師在畢業時給我的評價上也如是寫到,鄧露博士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兩個博士生之一。

"

他用3年半時間以全A成績完成了博士畢業要求的18門課程和一篇高水平博士畢業論文;他的綠卡申請遞交一週內就獲得了美國移民局批准;他參加工作第一週就用自己的薪酬買了一輛嶄新的奔馳;他工作兩年就提升為項目負責人管理5個博士;他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而回國;他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回國三年後,他完成了兩項國家科技課題。他的名字叫鄧露。

最年輕博導三年後交出的答卷

豎在海上的風力發電組件如何才能平衡不被風吹倒?大橋在最大負荷或者單邊最大負荷時如何設計出最佳力學值?來到湖南大學三年後,鄧露對這兩個國家級科研課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來到湖南大學後,鄧露組建了一支由5名年輕老師、2名博士生、9名碩士生、4名本科生組成的研究團隊,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拿下了兩個與橋樑結構的安全和振動相關的國家級研究項目,這些研究成果將為我國橋樑的安全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時,他還積極開展與國內企業的科研合作,解決我國重要工程領域內的科學技術難題。例如,他正與湘電風能公司合作一項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為攻克海上風力發電這一關鍵領域的技術難題在努力。

湖南高校分數最高的學生基本上都在湖南大學土木學院,也就是鄧露所在的地方。鄧露的團隊裡,他指導的本科生就已經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發表論文,據說,“這是許多教授都難以達到的水準”。

“一個人要想改變社會,就必須先適應社會。”鄧露說,雖然現在的工作環境與他在國外的環境不可同日而語,但他早有心理準備,他不想要求過多,只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贏得相應的配備。

鄧露在湖南大學“教授樓”裡擁有一間約6平米的辦公室,這已經是湖大正教授的最高待遇。鄧露每天要在這間辦公室待10小時以上,“對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已經很滿足了,要說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在湖南大學建一個海洋研究所”。鄧露很認真地說。

習慣堅持、習慣努力、習慣優秀

鄧露,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在2012年3月火爆網絡。這位1984年5月出生的大男孩,作為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成為湖南大學土木學院教授和博導,力學研究中心主任。

他出生於湖南省雙峰縣三塘鋪鎮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他本人看起來娃娃臉,個頭約摸一米七,身著黑色夾克、棕色皮鞋和淺色牛仔褲的他,不像想象中耀眼得會讓人有距離感,相反地,他普通、低調、謙卑。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在2012年12月 14日,湖大舉行“我喜愛的鄧露老師講座”,在提問環節,有一位學生表示自己高中時馬馬虎虎,現在卻很迷茫。鄧露的回答讓聽講座的學生們鬨堂大笑,“你馬馬虎虎就考上了湖大,證明你還是很有潛力的啊!”

鄧露繼續說道:“你要知道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想要做什麼事情,你可以制定一個一個短期目標然後逐步去實現自己大的長遠的目標。人就是要不斷超越自己!如果你經不起電遊的誘惑,只能說明你願意以後像別人一樣甘於平庸。”

講座結束後,湖大的同學們的感觸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一個:“鄧露老師習慣堅持、習慣優秀、習慣努力,而我們不能堅持、缺少目標,沒有動力。”

最苦的時候最踏實

鄧露的成功,應該從他對自己進行未來規劃並不斷實現說起。大學前兩年,他的成績基本保持年紀第一,之後獲得了去香港理工大學交流學習一個學期的好機會,全校只有3個名額。在香港理工大學交流的那個學期,學習上取得了A的最終平均成績。

返校後,他申請了出國留學的機會,為了增大錄取的把握,鄧露決定爭取發表一篇科研論文。這一段時間應該是鄧露大學時代最緊張的時期,他每天的學習時間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1點。最終的努力當然沒有白費,他的英語考試都取得了滿意的成績,科研點子也獲得了學院的支持,並最終進行了試驗並把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論文上了,還獲得了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

大四上學期,他申請的9個國外大學有7個給了錄取通知,其中包括斯坦福這樣的名牌大學,並且有3個學校給了全額獎學金。大學畢業的時候,鄧露還獲得了詹天佑土木工程學會全國高校優秀畢業生獎。在短短的本科四年裡,鄧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幕幕難以上演的奇蹟,但他卻都歸功於他的幸運。

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很重要

鄧露大學四年的努力獲得了回報,他接受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全獎,於2005年8月入學開始師從Steve Cai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實現了兒時最大的一個夢想。

2009年2月,也就是入學後3年半的時候,鄧露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而大部分留學生需要5-6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過程。在此期間,鄧露還發表了約20篇論文,其中包括8篇一作國際知名期刊論文,博士論文的成果也被一家出版社發表了成了專著。

在博士論文答辯一年前的General Exam答辯上(一般設定在博士論文答辯之前一年左右,供學校檢查博士生的研究進度),所有的評委老師都這樣評價:鄧露先生現在取得的研究成果足已滿足甚至超出了博士論文答辯的要求。而鄧露回憶道:我的導師在畢業時給我的評價上也如是寫到,鄧露博士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兩個博士生之一。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鄧露覺得自己最得意的還是自己在對綜合能力的培養上取得的收穫。

他曾嚮導師主動提出由他來組織實驗室成員(大約10來人)定期討論研究進展,也定期組織大家一起給大家分享學習研究經驗。通過這些鍛鍊,鄧露在組織、表達和交流和其他方面的能力獲得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在學習和科研方面取得的不錯的成績以及積極自信的心態,使鄧露在後來經濟情況非常不景氣的2008年找到了非常滿意的工作。

機會總是眷戀有準備的人,在大多數同學都在為畢業論文忙碌的最後一年,鄧露已經早就完成了畢業論文的內容,最終,他收到了3個公司的聘用書,其中包括後來工作的公司:當時全球企業排名第一的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擔任高級研究工程師。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也讓鄧露感到非常欣慰,給他聘用書的另外一家大公司的老總也給予了他非常高的評價:你是我們公司今年唯一一位無需參加現場面試就給了聘用書的面試者,我們非常欣賞你並非常期望你能加入我們的團隊。

後來答辯委員會負責人在宣佈鄧露答辯結果的時候還開了一個玩笑:鄧露先生,答辯委員會一致決定,如果你把你工資的部分拿出來給我們這些委員會教授作為酬勞的話,我們就考慮讓你通過今天的博士答辯,要不然你讓我們這些工作了多年的教授太難為情,因為你的起薪比我們現在的工資還要高。

這裡聚集了一批世界上最優秀的專業人才,並且有非常先進和科學的管理制度能充分發掘這些人才的特長。這3年內,我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7項研究項目,並且在進入公司的兩年之後被提拔成為了項目組的負責人,這是對一個年輕工程師的非常大的鼓勵和最佳獎賞。”

回國,我從來都沒有過任何猶豫

2011年8月,鄧露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2012年3月,鄧露正式簽約湖南大學而回國。而在次之前,他已經獲得綠卡,這個在一般的博士生需要七八年左右才能獲得的綠卡,鄧露在申報一週內就獲得通過。鄧露離職後,埃克森美孚的負責人曾對鄧露說:我們隨時歡迎你回來!

“別人問我為什麼放棄在美國這麼好的待遇而回國的時候,我從來都沒有過任何猶豫。美國的工作生活條件是很好,而且我獲得的發展機會也是大多數人非常羨慕的,但那不是我追求的目標。我非常高興也感到很幸運,國家給我們這些海外學子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平臺和機會讓我們可以安心回國工作,因為這正是我畢業工作之後一直期盼著的。

鄧露回國後,國家給予了他200萬科研經費,50萬生活補助,湖南大學給予了200萬科研經費和30萬安家費,並擔任湖南大學教授、博導、土木工程力學系主任。

“至於為何選擇了高校而非企業,是因為我認為在高校我能發揮更大的能量。我不但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科學研究上做出一些成績,同樣重要的是我還能影響一批和我一樣非常渴望進步的年輕人。”

“因為這裡是我的根,是我努力工作的真正動力所在。”鄧露說。

本文來源:《湖南青年》

"

他用3年半時間以全A成績完成了博士畢業要求的18門課程和一篇高水平博士畢業論文;他的綠卡申請遞交一週內就獲得了美國移民局批准;他參加工作第一週就用自己的薪酬買了一輛嶄新的奔馳;他工作兩年就提升為項目負責人管理5個博士;他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而回國;他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回國三年後,他完成了兩項國家科技課題。他的名字叫鄧露。

最年輕博導三年後交出的答卷

豎在海上的風力發電組件如何才能平衡不被風吹倒?大橋在最大負荷或者單邊最大負荷時如何設計出最佳力學值?來到湖南大學三年後,鄧露對這兩個國家級科研課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來到湖南大學後,鄧露組建了一支由5名年輕老師、2名博士生、9名碩士生、4名本科生組成的研究團隊,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拿下了兩個與橋樑結構的安全和振動相關的國家級研究項目,這些研究成果將為我國橋樑的安全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時,他還積極開展與國內企業的科研合作,解決我國重要工程領域內的科學技術難題。例如,他正與湘電風能公司合作一項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為攻克海上風力發電這一關鍵領域的技術難題在努力。

湖南高校分數最高的學生基本上都在湖南大學土木學院,也就是鄧露所在的地方。鄧露的團隊裡,他指導的本科生就已經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發表論文,據說,“這是許多教授都難以達到的水準”。

“一個人要想改變社會,就必須先適應社會。”鄧露說,雖然現在的工作環境與他在國外的環境不可同日而語,但他早有心理準備,他不想要求過多,只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贏得相應的配備。

鄧露在湖南大學“教授樓”裡擁有一間約6平米的辦公室,這已經是湖大正教授的最高待遇。鄧露每天要在這間辦公室待10小時以上,“對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已經很滿足了,要說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在湖南大學建一個海洋研究所”。鄧露很認真地說。

習慣堅持、習慣努力、習慣優秀

鄧露,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在2012年3月火爆網絡。這位1984年5月出生的大男孩,作為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成為湖南大學土木學院教授和博導,力學研究中心主任。

他出生於湖南省雙峰縣三塘鋪鎮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他本人看起來娃娃臉,個頭約摸一米七,身著黑色夾克、棕色皮鞋和淺色牛仔褲的他,不像想象中耀眼得會讓人有距離感,相反地,他普通、低調、謙卑。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在2012年12月 14日,湖大舉行“我喜愛的鄧露老師講座”,在提問環節,有一位學生表示自己高中時馬馬虎虎,現在卻很迷茫。鄧露的回答讓聽講座的學生們鬨堂大笑,“你馬馬虎虎就考上了湖大,證明你還是很有潛力的啊!”

鄧露繼續說道:“你要知道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想要做什麼事情,你可以制定一個一個短期目標然後逐步去實現自己大的長遠的目標。人就是要不斷超越自己!如果你經不起電遊的誘惑,只能說明你願意以後像別人一樣甘於平庸。”

講座結束後,湖大的同學們的感觸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一個:“鄧露老師習慣堅持、習慣優秀、習慣努力,而我們不能堅持、缺少目標,沒有動力。”

最苦的時候最踏實

鄧露的成功,應該從他對自己進行未來規劃並不斷實現說起。大學前兩年,他的成績基本保持年紀第一,之後獲得了去香港理工大學交流學習一個學期的好機會,全校只有3個名額。在香港理工大學交流的那個學期,學習上取得了A的最終平均成績。

返校後,他申請了出國留學的機會,為了增大錄取的把握,鄧露決定爭取發表一篇科研論文。這一段時間應該是鄧露大學時代最緊張的時期,他每天的學習時間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1點。最終的努力當然沒有白費,他的英語考試都取得了滿意的成績,科研點子也獲得了學院的支持,並最終進行了試驗並把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論文上了,還獲得了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

大四上學期,他申請的9個國外大學有7個給了錄取通知,其中包括斯坦福這樣的名牌大學,並且有3個學校給了全額獎學金。大學畢業的時候,鄧露還獲得了詹天佑土木工程學會全國高校優秀畢業生獎。在短短的本科四年裡,鄧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幕幕難以上演的奇蹟,但他卻都歸功於他的幸運。

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很重要

鄧露大學四年的努力獲得了回報,他接受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全獎,於2005年8月入學開始師從Steve Cai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實現了兒時最大的一個夢想。

2009年2月,也就是入學後3年半的時候,鄧露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而大部分留學生需要5-6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過程。在此期間,鄧露還發表了約20篇論文,其中包括8篇一作國際知名期刊論文,博士論文的成果也被一家出版社發表了成了專著。

在博士論文答辯一年前的General Exam答辯上(一般設定在博士論文答辯之前一年左右,供學校檢查博士生的研究進度),所有的評委老師都這樣評價:鄧露先生現在取得的研究成果足已滿足甚至超出了博士論文答辯的要求。而鄧露回憶道:我的導師在畢業時給我的評價上也如是寫到,鄧露博士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兩個博士生之一。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本圖來源:網絡

鄧露覺得自己最得意的還是自己在對綜合能力的培養上取得的收穫。

他曾嚮導師主動提出由他來組織實驗室成員(大約10來人)定期討論研究進展,也定期組織大家一起給大家分享學習研究經驗。通過這些鍛鍊,鄧露在組織、表達和交流和其他方面的能力獲得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在學習和科研方面取得的不錯的成績以及積極自信的心態,使鄧露在後來經濟情況非常不景氣的2008年找到了非常滿意的工作。

機會總是眷戀有準備的人,在大多數同學都在為畢業論文忙碌的最後一年,鄧露已經早就完成了畢業論文的內容,最終,他收到了3個公司的聘用書,其中包括後來工作的公司:當時全球企業排名第一的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擔任高級研究工程師。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也讓鄧露感到非常欣慰,給他聘用書的另外一家大公司的老總也給予了他非常高的評價:你是我們公司今年唯一一位無需參加現場面試就給了聘用書的面試者,我們非常欣賞你並非常期望你能加入我們的團隊。

後來答辯委員會負責人在宣佈鄧露答辯結果的時候還開了一個玩笑:鄧露先生,答辯委員會一致決定,如果你把你工資的部分拿出來給我們這些委員會教授作為酬勞的話,我們就考慮讓你通過今天的博士答辯,要不然你讓我們這些工作了多年的教授太難為情,因為你的起薪比我們現在的工資還要高。

這裡聚集了一批世界上最優秀的專業人才,並且有非常先進和科學的管理制度能充分發掘這些人才的特長。這3年內,我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7項研究項目,並且在進入公司的兩年之後被提拔成為了項目組的負責人,這是對一個年輕工程師的非常大的鼓勵和最佳獎賞。”

回國,我從來都沒有過任何猶豫

2011年8月,鄧露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2012年3月,鄧露正式簽約湖南大學而回國。而在次之前,他已經獲得綠卡,這個在一般的博士生需要七八年左右才能獲得的綠卡,鄧露在申報一週內就獲得通過。鄧露離職後,埃克森美孚的負責人曾對鄧露說:我們隨時歡迎你回來!

“別人問我為什麼放棄在美國這麼好的待遇而回國的時候,我從來都沒有過任何猶豫。美國的工作生活條件是很好,而且我獲得的發展機會也是大多數人非常羨慕的,但那不是我追求的目標。我非常高興也感到很幸運,國家給我們這些海外學子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平臺和機會讓我們可以安心回國工作,因為這正是我畢業工作之後一直期盼著的。

鄧露回國後,國家給予了他200萬科研經費,50萬生活補助,湖南大學給予了200萬科研經費和30萬安家費,並擔任湖南大學教授、博導、土木工程力學系主任。

“至於為何選擇了高校而非企業,是因為我認為在高校我能發揮更大的能量。我不但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科學研究上做出一些成績,同樣重要的是我還能影響一批和我一樣非常渴望進步的年輕人。”

“因為這裡是我的根,是我努力工作的真正動力所在。”鄧露說。

本文來源:《湖南青年》

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博導,他說“我習慣了優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