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的簡稱“鄂”來源於鄂王城


"

湖北的簡稱“鄂”來源於鄂王城


湖北的簡稱“鄂”來源於鄂王城


鄂王城城址位於湖北大冶市金牛鎮鄂王城村胡彥貴灣,距大冶城區46千米。傳為西周時期,楚國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於此建城而得名。城址依崗地而建,呈南高北低狀,坐西朝東向,有內城和外城之分,內城係指鄂王城。城址為土築城牆,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400米,周長1553米,佔地面積約112500平方米。城垣保存尚好,有缺口7處,其中兩處為城門。垣外有護城河遺蹟。城內南部發現夯土臺基,面積約2000平方米,遺存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築材料遺物。城外西部及西南、西北崗地分佈有成群的封土墓,已探知墓區21處,古墓229座。年代為東周、唐宋、明清時期。出土有戰國時期楚國金幣,青銅銘文戈、鐵削刀及大量生活陶器皿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鄂”作為地名,最早見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楚世家》雲:“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越),乃至於鄂”。此“鄂”應於鄂國有關。

“鄂”字甲骨文、金文寫做“噩”,古代與咢、愕、諤通用。據《史記·殷本紀》記載:“(紂)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及至商紂王殘殺九侯,鄂侯“爭之瞗,辯之疾”(眼珠不轉地盯著紂王,跟他激烈爭辯),結果被紂王殘殺,鄂國也因此被迫南遷。西周時期成為周王朝屏藩南土的一個重要方國。西周中晚期,周王室日漸衰微,鄂侯馭方率南淮夷、東夷共同叛周,西周王朝下達的“裂伐鄂侯馭方,無遺壽幼”征伐令。據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禹鼎》(1942年在陝西省岐山縣出土)銘文記載,周王朝派出武公率西六師、殷八師伐鄂,俘虜了鄂侯馭方。周厲王平定鄂國叛亂後,為了替代其屏藩南疆的作用,將兩個舅父封在南陽為申、呂之國,把鄂國王族(在今河南南陽新店鄉夏響鋪)置於周王朝統治範圍內。

至於湖北鄂王城則與楚國熊渠有關。公元前877年,楚國熊渠趁周王室衰弱之機,開疆拓土,相繼攻打庸國(今湖北竹山縣)、揚粵(楊水一帶的越人),並封長子康為句亶王,次子紅為鄂王,三子執疵為越章王。此“鄂”應在鄂國(都今湖北隨州安居鎮)附近。熊渠稱王后不久,因畏於周厲王的征伐,自動去王號。及至周厲王滅鄂後,鄂國故地被曾國(隨國)佔領,曾國成為漢東第一大國。鄂王熊摯紅受曾國威脅,乃向東發展,將鄂王治所遷至鄂王城(原屬鄂城縣馬跡鄉,見《湖北通志.古蹟.武昌縣》載:鄂王城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馬跡鄉。1955年11月劃入大冶縣)。到春秋戰國時期成為鄂君的封地(為楚靈王之弟子皙的封邑,楚懷王之弟啟的封邑)。從西周熊渠時鄂王熊摯紅;到春秋楚靈王時鄂君熊子皙;再到楚懷王時的鄂君熊啟,“鄂”邑一直是楚國的重鎮,一座普通城池而已。秦一統天下後,把鄂王城附近設置為鄂縣。三國時,因鄂王城東南約10千米處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分武昌縣為武昌、鄂兩縣,鄂縣治所在今大冶市西畈(金牛鎮),隋開皇九年(589年)並鄂縣入武昌縣,鄂王城逐漸衰落。


"

湖北的簡稱“鄂”來源於鄂王城


湖北的簡稱“鄂”來源於鄂王城


鄂王城城址位於湖北大冶市金牛鎮鄂王城村胡彥貴灣,距大冶城區46千米。傳為西周時期,楚國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於此建城而得名。城址依崗地而建,呈南高北低狀,坐西朝東向,有內城和外城之分,內城係指鄂王城。城址為土築城牆,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400米,周長1553米,佔地面積約112500平方米。城垣保存尚好,有缺口7處,其中兩處為城門。垣外有護城河遺蹟。城內南部發現夯土臺基,面積約2000平方米,遺存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築材料遺物。城外西部及西南、西北崗地分佈有成群的封土墓,已探知墓區21處,古墓229座。年代為東周、唐宋、明清時期。出土有戰國時期楚國金幣,青銅銘文戈、鐵削刀及大量生活陶器皿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鄂”作為地名,最早見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楚世家》雲:“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越),乃至於鄂”。此“鄂”應於鄂國有關。

“鄂”字甲骨文、金文寫做“噩”,古代與咢、愕、諤通用。據《史記·殷本紀》記載:“(紂)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及至商紂王殘殺九侯,鄂侯“爭之瞗,辯之疾”(眼珠不轉地盯著紂王,跟他激烈爭辯),結果被紂王殘殺,鄂國也因此被迫南遷。西周時期成為周王朝屏藩南土的一個重要方國。西周中晚期,周王室日漸衰微,鄂侯馭方率南淮夷、東夷共同叛周,西周王朝下達的“裂伐鄂侯馭方,無遺壽幼”征伐令。據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禹鼎》(1942年在陝西省岐山縣出土)銘文記載,周王朝派出武公率西六師、殷八師伐鄂,俘虜了鄂侯馭方。周厲王平定鄂國叛亂後,為了替代其屏藩南疆的作用,將兩個舅父封在南陽為申、呂之國,把鄂國王族(在今河南南陽新店鄉夏響鋪)置於周王朝統治範圍內。

至於湖北鄂王城則與楚國熊渠有關。公元前877年,楚國熊渠趁周王室衰弱之機,開疆拓土,相繼攻打庸國(今湖北竹山縣)、揚粵(楊水一帶的越人),並封長子康為句亶王,次子紅為鄂王,三子執疵為越章王。此“鄂”應在鄂國(都今湖北隨州安居鎮)附近。熊渠稱王后不久,因畏於周厲王的征伐,自動去王號。及至周厲王滅鄂後,鄂國故地被曾國(隨國)佔領,曾國成為漢東第一大國。鄂王熊摯紅受曾國威脅,乃向東發展,將鄂王治所遷至鄂王城(原屬鄂城縣馬跡鄉,見《湖北通志.古蹟.武昌縣》載:鄂王城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馬跡鄉。1955年11月劃入大冶縣)。到春秋戰國時期成為鄂君的封地(為楚靈王之弟子皙的封邑,楚懷王之弟啟的封邑)。從西周熊渠時鄂王熊摯紅;到春秋楚靈王時鄂君熊子皙;再到楚懷王時的鄂君熊啟,“鄂”邑一直是楚國的重鎮,一座普通城池而已。秦一統天下後,把鄂王城附近設置為鄂縣。三國時,因鄂王城東南約10千米處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分武昌縣為武昌、鄂兩縣,鄂縣治所在今大冶市西畈(金牛鎮),隋開皇九年(589年)並鄂縣入武昌縣,鄂王城逐漸衰落。


湖北的簡稱“鄂”來源於鄂王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