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亞洲,“一帶一路”——今年的上海影視雙節,這3個關鍵詞最醒目。

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也得益於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牽頭成立的“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今年112個國家和地區、3964部影片報名參加電影節,其中有53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和地區的1875部影片,幾近半數。若無“一帶一路”串起,若非積極努力地推進交流合作,這些並非影視產業大國、強國的“小眾”影片,很難亮相電影大市場、為中國觀眾所知。影視作品本是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張望、愉快對話、加深瞭解的一扇好窗口,“世界影視”不該只是好萊塢。相比於以為自己價值觀獨大、用一條成熟工業流水線量產標準品傾銷全世界的做法,一個致力於提供更多“窗口”和看得見不同風景“房間”的電影節開放平臺,對於世界文明進步,顯然更具意義。

透過影視節,也能看見亞洲力量的生長:今年的電影節展映板塊竟有5個亞洲國別電影系列展,分佈於金爵入圍片、亞洲新人獎提名片及各個展映單元的更多;論壇裡有新設的亞洲電影沙龍,電影市場裡還有“聚焦伊朗”和“聚焦泰國”的產業對接項目。如此匯聚與張揚,展現的不只是亞洲文明的紛繁多樣,還有這塊古老大陸不容忽視的整體崛起。

沒有哪一屆上海影視雙節,像今年這樣大寫了“中國主場”,讓我們對中國電影滿懷期待: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光影記憶、時代經典”單元,展映14部影片,從1949年出品的《三毛流浪記》到《家》《羊城暗哨》《霓虹燈下的哨兵》《廬山戀》《青春萬歲》《建國大業》……每一部,都能喚起我們對於中國電影的美好記憶,連綴成線,則是對新中國電影走過道路的回望與提示。從一部電影循環放映、舉國同看,到年產電影超千部、國產片佔到全國票房總額的六成、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電影大國,中國電影業已經走出了很遠很遠。

然而,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今年的上海影視雙節上不只有回憶,還有這樣一批華語新片,比如入圍金爵獎的故事片《春潮》和紀錄片《大理的聲音》,比如直面教育焦慮的《學區房72小時》、講述捐獻器官難題的《天上的孩子》、聚焦城市邊緣人的《搭鞦韆的人》、根據阿來中篇小說改編的《少年桑吉》、描寫中國芭蕾少女倫敦境遇的《冬去春又來》……它們未必成熟、完美、高票房,但我們能夠從中看到認真努力的態度、立足現實的勇氣、清新多樣的題材與形式探索。

70年,我們慢慢長成了擁有大市場、大投資、出品影片數量眾多的電影大國。現下與未來,走上真正的電影強國之路,已是必然。強國,口號喊不成、大錢砸不成、功利急不成,惟有靠著一部部電影、一代代影人的努力,伴隨著觀眾文化消費需求提升和像電影節這樣的平臺、各類市場的發育健全,一步步積累,水到渠成。

在這中間,願中國的電影、電影人和電影節,都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7日 17 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