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構建生態產業格局

省委書記張慶偉同志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以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為抓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創新實施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念好山水經、冰雪經,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和空間格局。通過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和會後的學習思考,使我更加堅定了保護好生態資源的決心,充滿了信心,轉型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標也進一步明確,就是要發揮生態資源優勢,走綠色發展之路。

加林局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擁有大森林、大溼地,這是大自然恩賜的寶貴財富,也是今後發展的重要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轉型發展的金字招牌,也是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更是最大的發展潛力。保護好、利用好這片青山綠水是加林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轉化利用,變自然優勢為經濟優勢、變資源優勢為資本優勢、變比較優勢為競爭優勢,這樣就有了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資本和底氣。

抓好生態保護,關鍵在於處理好生態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關係。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保護好綠水青山,才會有金山銀山。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原則,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克服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對立起來的思維,下大決心、花大氣力改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資源利用方式、空間佈局、生活方式,決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要動員全局力量,打擊破壞森林、溼地、河流的違法行為。當前,要做好甘河上游生態保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並做好森林防火各項工作。生態的保護,不是一日之功。生態文明建設註定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要保持定力,一年接著一年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步步為營、久久為功,為轉型發展注入持續不斷的動力。

保護優先,並不是不要發展。在保護中發展,就是要突出綠色生態這塊金字招牌,要把著力點放在綠色生態產業上,放在發展循環經濟上,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和空間格局,對加林局來說,就是要進一步加快生態旅遊和森林生態食品產業發展,通過大發展、快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充滿思辨的科學論斷為龍江振興發展指明瞭一條發揮資源優勢的現實路徑。我們要圍繞生態休閒、健康養老、度假旅遊等產業方向發力,以大力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景區開發為突破口,啟動生態旅遊開發帶動戰略,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以“百泉谷”為品牌,舉全局之力,打造旅遊精品工程,核心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跨越性進展,開展了立體式宣傳,百泉谷生態旅遊風景區品牌開始被人們逐步熟知。旅遊是一個涉及多個行業、社會關聯度高的產業,發展需要一個好的環境,需要全局幹部職工和社會的廣泛支持。發展旅遊產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靠一兩個部門去做,而要靠全局合力和社會力量去做,要靠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力量去整合。目前,加林局旅遊業發展處於提高硬件水平、完善配套設施、市場化運作並重的階段,在經營體制上、社會融資上、市場開發等方面遇到的困難不亞於旅遊開發起始時面臨的難處,因此,加林局決心將旅遊開發放在我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的大環境中去考慮,加強領導,凝聚社會各界力量,齊心合力做大旅遊產業。在百泉谷總體旅遊規劃指導下,吃透設計理念,突出自身特點,兼顧環境協調,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堅持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的原則,努力做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總結吸取國內外一些旅遊景點在開發建設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堅決避免盲目開發和低水平重複建設,杜絕破壞性開發;服從規劃不等於事事依賴規劃,在具體建設過程中還要加強對景觀設計的精雕細琢,於細微處見精髓,在毫末之處見匠心的景區才是真正的精品;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要突出“以人為本”這一核心原則,在這一前提下要凸顯個性、體現特色、提升品位、形成規模,在“行、遊、食、宿、娛”等各個要素環節上都做到配套完善、管理到位。

發展冰雪經濟,有資源優勢、有歷史底蘊、有經驗積累。2016年冬季,加林局在地委、行署、林業集團公司的支持下,首開大興安嶺南部大型冰雪遊園活動先河,建設了集冰雪娛樂、冰雪雕塑作品觀賞、文化體育活動展演於一體的綜合興安冰雪遊樂園,60天營業時間裡實現收入110萬元。但加林局的冰雪資源寶藏只展示了“冰山一角”,優勢遠未得到充分釋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黑龍江在利用冰天雪地發展旅遊方面有一定優勢,但現在也有競爭了,不能守株待兔,固步自封,現在是在市場激烈競爭中求發展,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可以說,冰雪經濟大產業、大發展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把冰雪經濟做大做強,加林局還有很大的空間、市場和作為。一提到冰天雪地,人們就會聯想到天寒地凍惡劣的自然條件,但這恰恰是大自然給予大興安嶺的寶貴財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讓人們對所謂的“劣勢”有了全新的認識。無論是冰天雪地營造的極致景觀,還是寒地黑土孕育的綠色食品,冰天雪地恰恰是大興安嶺特有的發展優勢。冰雪產業作為成長較快的新興產業,為轉型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冰雪旅遊是冰雪經濟的核心產業,也是融合其他冰雪產業的重要載體,不僅直接產生效益,而且關聯度高、帶動性強。要挖掘冰雪文化內涵,賦自然以生命,寓景觀以文化,練內功、蓄能量,揚長避短,依託冰雪產業空間的拓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讓寒地黑土“長出”黃金萬兩,讓冰天雪地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為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礎,“冰天雪地”同時也降低了一些病蟲害的風險,“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共同造就了我省寒地黑土的優勢。大自然可以“靜等花開”,挖掘生態優勢不能“坐享其成”,而是要緊緊跟上發展升級的大勢,凝聚生態共識,堅持“生態方法論”,奮發有為,開拓進取,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加林局選擇的“三種一養”品種,沙棘、榛子、金蓮花種植和蜜蜂養殖都兼具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個屬性。在生態效益上具有改良土壤、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流失、恢復森林植被、改善生態環境的功能;在社會效益上具有產業開發扶貧、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職工收入、拉動經濟增長和相關行業的發展;在經濟效益上具有一次性投資,長期受益,效益顯著的特點。我們要繼續挖掘潛力,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繼續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的自然優勢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經濟效益,實現職工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在省黨代會精神指引下,加林局將牢牢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構築生態建設的“綠色譜系”,激發轉型升級的“綠色動力”,擦亮競爭發展的“綠色名片”,把廣泛的“生態共識”轉化為積極的“生態行動”。砥礪前行,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生態優勢充分發揮、綠色生態產業富局惠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