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黃山旅遊 經濟 交通 投資 收藏 市場營銷 酒店 旅行 京津冀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9-05-19

在我國,景區仍是人們外出旅遊的首選,發展前景十分樂觀。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景區開發運營模式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國內各大上市景區企業紛紛進行轉型升級以順應整個行業的發展,同時,隨著消費升級,景區不再是單一的靠門票、索道之類的收入,而是有了更多二次消費的挖掘空間,項目投資集中度也越來越高。未來,景區企業將逐漸深耕細分市場。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1、旅遊景區產業圖譜

旅遊景區的上游主要包括景區規劃、營銷公司,這兩類公司主要是從事各類景區的前期規劃設計以及後期的營銷推廣,以此提高景區的知名度。

旅遊景區主要包括四類:自然景區、人文景區、主題景區、社會景區,從近幾年的表現來看,主題類景區越來越受到國內遊客的追捧。

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些景區中介服務平臺應運而生,它們大多用來幫助景區分銷門票以及提供一些後期服務(住宿、餐飲等等)。

旅遊景區的下游最終指向遊客,景區通過中介服務平臺讓遊客的出行方式更加簡便。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2、景區消費需求持續旺盛

旅遊景區是業發展的最核心要素,是旅遊消費活動的最終載體。旅遊景區的數量和品質直接影響到一個地區或者國家旅遊業的發展水平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景區作為居民從事旅遊活動的最終載體,與酒店、旅行社等旅遊要素比,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在觀光遊階段,景區是最核心的載體;在休閒度假遊階段,景區的分量雖然有所弱化,但也是決定該休閒度假區域是否具有較強吸引客流的關鍵要素。

在我國,景區仍是人們外出旅遊的首選。當人均收入達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旅遊需求快速增加,旅遊需求劇增。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轉變,旅遊消費日趨大眾化,我國的高人口基數帶來龐大旅遊消費需求。2018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28元,增速為6.5%。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除去國內人均收入的提高給旅遊業帶來的巨大需求,國家層面上的政策也通過規範旅遊市場、加強景點及交基礎設施建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等措施來進一步激發國內旅遊消費市場。

《2018年全國旅遊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預期目標是強力推進優質旅遊,不斷深化全域旅遊,穩健實施“三步走”戰略,使得旅遊對消費、投資、扶貧和富民的拉動促進效應更加明顯以及旅遊業提質增效升級向更高層次邁進,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髮揮更大作用,廣大遊客的旅遊體驗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國內基礎交通設施日漸完善,推動旅遊業快速發展。其中以長三角、珠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為代表的五大城市群3-5小時交通圈輻射範圍不斷擴大,便捷的交通推動了地區觀光、休閒度假旅遊需求的持續增長。《2017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到2017年底,全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2.5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65萬公里,覆蓋90%以上的20萬以上城鎮人口城市。

高鐵成2018年節假日遊客出行交通首選,高鐵出行使得遊客旅行時間大幅變短,出行成本大幅下降,地區間通達性明顯增加,推動旅遊由“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拓展轉變,為各地旅遊經濟轉型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3、資產輸出與需求變化有待同步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旅遊景區的盈利幾乎全部來自門票收入,旅遊景區的門票價格,政府對其價格上調幅度有嚴格限制,2013 年《旅遊法》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實行政府定價,嚴格控制價格上漲。

景區的客流量存在天花板,主要體現在:

第一,旅遊景區因其自然屬性,每日接待遊客數量又有限制,特別在旺季時期,部分遊客當天可能就無法參觀景區;

第二,景區每天接待的遊客數量又受天氣影響較大,惡劣天氣會使參觀遊客數量驟減。

結合上面兩個原因得出景區客流量已達瓶頸,加上門票提價空間小,盈利模式單一,自身盈利模式就存在瓶頸,從下圖可以看出,2013-2017年各上市旅遊景區遊客接待數量趨於平穩,因此景區轉型是發展必然趨勢。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國內景區企業想要擴容,投資開發新項目,但一般重資產項目有建設週期,並且跨度一般較長。由於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迅速,企業一般很難把控市場的需求偏好,如果按照現今的旅遊熱點來規劃,可能過幾年之後,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已發生變化,新建的項目持續變現能力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景區資源的擴張。

因此,我國各大旅遊景區需通過戰略部署來使得其資產輸出與消費者需求變化做到同步,這樣才會使其新建項目持續變現能力增強。

4、消費升級 景區產業鏈延伸成主流

隨著國內旅遊模式由觀光到休閒度假再到IP消費的轉變,2020年我國中產階級將達7億人,為消費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相應的旅遊產品也不斷升級。

因此,國內各大上市景區企業紛紛開始進行轉型升級以順應整個行業的發展,其中包括中青旅烏村、黃山旅遊、峨眉山佈局茶葉、演藝和養生等項目。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同時,隨著消費升級,景區不再是單一的靠門票、索道之類的收入,而是有了更多二次消費的挖掘空間。

如新上市旅遊公司天目湖旗下的2個主要觀光型產品:山水園景區二次消費佔園區收入比接近四成,主要內容包括遊船、狀元閣、海洋世界等;南山竹海園區二次消費超過門票收入2倍,主要消費項目為索道、竹筏、小鳥天堂等。由此可以得出,公司在拓展產業鏈之後具有較強的挖掘二次消費的能力。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5、項目投資集中度越來越高

《2018旅遊經濟運行盤點系列報告:旅遊產業》顯示,2018年全年,國內旅遊產業較為景氣,產業創新更加活躍。純玩無購物、高端酒店、專屬導遊、精緻小團、定製遊成為2018年國內遊關鍵詞。與文化和旅遊融合相關的投資併購增加,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商業技術將更多城鄉居民休閒資源轉化成群眾喜愛的文化和旅遊產品。隨著2018年旅遊景區加速轉型升級,景區觀光旅遊和休閒度假並重,傳統業態和新業態齊升。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2009年以前,景區類旅遊公司投資項目集中度相對較低,景區運營公司偏向於自然景區類運營企業,投資項目也主要用於景區設施的改造與拓展。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2010-2015年,景區類公司投資項目集中度有所提升,投資項目漸漸開始拓寬公司景區核心業務,以此來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以及遊客的二次消費力度。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2016-2018年景區類公司的投資項目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投資項目也從單純地拓寬公司業務領域漸漸向通過與行業其他公司成立新型合資公司來整合更多資源轉變,從而使得公司不僅增強了遊客的二次消費力度,也可以間接提高公司的市場佔有率。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6、上市企業多為國企 行業壁壘較高

景區類上市公司由於資源屬性,多為國企,目前僅三特索道、宋城演藝、天目湖以及最新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麗江旅遊為民企。

景區類上市企業由於資源壟斷(多為山嶽型景區)或者品牌優勢(宋城演藝)而具備較高的壁壘,這也是上市公司發展的根本。目前國內一些優質景區(如宋城、中青旅、大連聖亞等)通過成功的產品塑造,走上品牌和管理共同輸出之路。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7、景區企業將深耕細分市場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旅遊業發展最快、受益人口最多、輻射帶動力最強的國家之一。2017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為50.0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6%。2018年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28.2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3%。

中國旅遊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從小眾市場向大眾化轉變、從單一入境遊向出入境旅遊並重格局轉變,旅遊業發展面由局部擴展到全國,形成了國家與地方、政府與企業、社會共同推進的大格局。

因此,隨著居民可支配性經濟收入的持續增長,居民旅遊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的持續高漲,旅遊景區作為旅遊核心吸引物和重要目的地,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收藏 | 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全景圖譜

隨著我國景區旅遊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國內消費升級的快速發展,景區企業也將逐漸深耕細分市場。包括:

  • 中國特色冰雪旅遊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 避暑旅遊由概念成為政府、企業共識和行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 夫子廟等景區為代表的研學遊持續升溫;
  • 主題公園為滿足國民大眾旅遊體驗需求持續發力;
  • 旅遊演藝行業龍頭在深耕國內的同時,嘗試海外發展;
  • 特色小鎮迎來轉型期,迴歸理性,健康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已獲授權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景區開發運營模式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封圖來源攝圖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