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栽培技術的生長週期短、產量大、提高了黃精 的生產量

黃精 種植業 農資 三農 青錢柳 青錢柳 2017-08-28

怎樣提高黃精種子或根莖的發芽率?黃精栽培技術

黃精多是野生,也有家種,其原植物主要分為黃精、多花黃精、滇黃精三種。黃精分布我國北方諸省區以及安徽、浙江和甘肅、前蘇聯遠東地區。多花黃精主要分佈於我國南部諸省,陝西,甘肅及東北地區南部。滇黃精分佈於我國貴州、雲南、廣西、四川等地。黃精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華藥典》記載有;滇黃精、黃精、多花黃精三種,均以乾燥的根莖入藥,按形狀不同,習稱“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其藥材性狀上有如下區別:“大黃精”,呈肥厚肉質的結節塊狀或連珠狀,結節可達10cm以上,直徑3~6cm,厚2~3cm,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具環節,有皺紋及鬚根痕,結節上側莖痕呈圓盤狀。周圍凹入,中部突出。散生多數維管束小點,質硬而韌,斷面淡黃色至黃色,角質,微帶焦糖氣,昧甜,嚼之有粘性。“雞頭黃精”呈結節狀圓柱形,長3~10cm,直徑0.5~1. 5cm,結節長2~4cm,一端常膨大,略呈圓錐形。形如雞頭,有短分支,表面白色或灰黃色,半透明,有縱皺紋,莖痕圓形,直徑5~8cm。“姜形黃精”:呈長條結節塊狀,長短不等,常數個塊狀結節相連,圓盤狀莖痕突起,直徑0.8~1. 5cm。黃精的適應性很強,能耐寒冬,南弱可栽種,喜陰溼,耐寒性強,在幹燥地區生長不良,在溼潤蔭的環境生長良好,生長環境選擇性強,喜生於土壤肥沃,表層水分充足,上層透光性強的林緣,草叢或林下開闊地帶,在粘重,土薄、幹早、積水、低窪、石子多的地方不宜種植。

黃精栽培技術的生長週期短、產量大、提高了黃精 的生產量

黃精栽培技術的生長週期短、產量大、提高了黃精 的生產量

黃精種子呈圓珠形,種子堅硬,種臍明顯,呈深褐色,千粒重33g左右。室溫乾燥貯藏的種子發芽率低,低溫砂藏和冷凍砂藏的種子發芽率高,有利於種胚發育,打破種子休眠,縮短髮芽時間,發芽整齊,種子適宜發芽溫度25~27攝氏度,在常溫下乾燥貯藏發芽率62%,拌溼沙在1~7℃下貯藏發芽率高達96。所以黃精種子必須經過處理後,才能用於播種。

1)、選擇比較溼潤肥沃的林間地或山地,林緣地最為合適,整地時對土壤深翻30cm以上,整平耙細後作畦,畦面寬1. 2m,畦長10~15m,畦面高出地平面10~15m,在畦內施足底肥,優質腐熟農家肥4000kg/畝,均勻施入畦床土嚷內,再深翻30cm,使肥土充分混合,再進行整平耙細後待播:

2)、黃精繁殖採用種子繁殖或根莖繁殖方式

a、種子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二年生值株留種,加強田間管理,秋季漿果變黑成熟時採集,並在入冬前對生值株留種進行溼沙低溫處理,在院落向陽背風處挖一深坑,深40cm,寬30cm,將1份種子與3份細砂充分混拌均勻,砂的溼度以手握之成團,落地即散,指間不滴水為度,將混種溼砂放入坑內,中央放高秸杆便於通氣,然後用細砂覆蓋,保持坑內溼潤,待第二年春季4月初取出種子,篩去溼砂播種,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cm開溝深3~5cm,將處理好催芽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土厚度2.5~3cm,稍加踩壓,保持土壤溼潤,土地墒情差地塊,播種後燒一次透水,然後插拱條,扣塑料農膜,加強拱棚苗床管理,及時通風、煉苗,等苗高3cm時,晝敞夜覆,逐漸撤掉拱棚;

b、根莖繁殖,在留種栽田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秋季或早春挖取根狀莖,秋季挖需妥善保存,早春採挖直接栽取5~7cm長小段,芽段2~3節。繁殖用根莖先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泡6小時,再用萘乙酸2000倍液浸種30分鐘陰乾,立即進行栽種,春栽在4月上旬進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cm開橫溝,溝深8- 10cm,將種根芽眼向上,順壟溝擺放,每隔10~12cm平放一段,覆蓋細肥土5~6cm厚,踩壓緊實,對土壤墒情差田塊,栽後澆一次透水,北方地區移栽時間多在4月初進行,在整好的種植地塊上,按行距30cm,株距15cm挖穴,穴深15cm,穴底挖鬆整平,畝施有機基肥3000kg、餅肥100kg,磷鉀複合肥50kg,然後將育成苗栽入穴內,每穴2株,覆土壓緊,澆透水一次,再次進行封穴,確保成活率;

黃精栽培技術的生長週期短、產量大、提高了黃精 的生產量

c.採收、以10月底至立冬之前採收,採收後及時去掉莖葉,抖淨泥土,削掉鬚根,用清水洗淨,晾晒之七八成幹,然後在蒸籠內蒸10~20分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