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新一季《極限挑戰》開播後,沒有黃渤。

評論區都炸了:黃渤去哪兒了?

一個多月後,答案揭曉:他去錄製新的綜藝《忘不了餐廳》

究竟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讓黃渤放棄《極限挑戰》的4800萬片酬,甘願去當一個配角呢?

黃渤是《忘不了餐廳》的店長,但主角不是他,而是五位老人。

他們從1500多位老人中被挑選出來,代表一個龐大又容易被忽略的群體——阿爾茨海默症。

換一種更通俗的說法,就是老年痴呆症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黃渤陪老人們做“忘不了”愛心操

數據顯示,中國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有1000多萬,居世界之首。

該病的症狀,除了健忘、失憶、認知障礙,還有情緒失控、性情大變等。

爆款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患的就是這種病,“胡鬧”到讓子女崩潰大哭。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或許正因為如此,黃渤才決定以配角的身份錄製這檔公益節目,讓更多人關注到認知障礙和痴呆症的群體,也向觀眾傳達一個信息:家人陪伴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有人評價這檔節目說,衝著笑黃渤去,最後哭著打五星。

但我們今天主要想聊的,不是黃渤,不是《忘不了餐廳》,也不是老年痴呆症,而是隱藏在背後更深刻的話題:

外出打拼還是陪伴父母?

01

隨著《忘不了餐廳》走紅,#外出拼搏還是陪伴父母#悄悄上了熱搜榜。

有網友在話題下評論說: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容易兩難。

一句話戳中無數80、90後的痛點。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這一屆年輕人,其實從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起,就算是背井離鄉了。

站在事業的十字路口,我們又面臨一個問題:遠方還是故鄉,六便士還是月光?

大城市意味著更好的資源,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因為想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但這也意味著可能遠離家人。

回到家鄉工作,可能現實裝不下夢想,可能不甘和委屈,但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至少離他們近一點。

總有人要離巢,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闖蕩一番終究欲壑難平。

父母雖然萬般不捨,但他們還是努力說服自己,因為他們也希望孩子有一番作為,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們能做的就是手放開,讓魚兒獨自遊,讓鳥兒出去飛。

於是骨肉被分隔兩地,世界越來越大,家庭卻越來越小;信息越來越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想接父母到身邊,可現實卻很殘酷。

帶老人一起生活,首先要有足夠大的房子,也將承擔更多壓力。

追求自己的生活,多少都會犧牲父母的情感和生活質量。

當然,也有父母不願跟子女一起生活的,因為怕拖累了孩子。

這也是這代獨生子女父母尷尬的地方,既要照顧好上面的老人,也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

02

年輕人選擇在大城市打拼,也很難。

不得不居住在逼仄的空間裡,忍受漫長、忙碌而壓抑的通勤過程。在現實的重壓下,親情被不斷擠壓。

偶爾也會渴望家的溫暖,摸到的卻是現實冰冷的床。

朋友圈發美食和笑臉的背後,也並不是沒有悲傷,房價高高在上,職場競爭激烈,只好拼命追趕,不作出一番成績感覺自己都沒臉見父母。

看似光鮮、瀟灑的生活,背後其實很矛盾,也很脆弱。

父母一般也不願打擾我們的生活,總是報以笑聲,卻從不說“常回家看看”。

可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總是很容易忽視了父母正在快速老去的現實,總覺得不用著急,來日方長。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可是,真的來日方長嗎?

有人做過“那個瞬間突然覺得父母老了?”的街頭調查,得到的答案讓人心酸:

大概是我媽不會用微信,教了很久也不會的時候吧;

高冷的爸爸,跟我視頻的頻率越來越高,其實只是簡單的聊聊天;

第一次幫我媽染頭髮,才發現髮根有很多白的;

跟父母搭地鐵時,有年輕人給他們讓座,心裡卻突然不是個滋味;

爸爸做了很多年的飯,有天突然一個菜放了兩次鹽,一個菜沒放鹽;

很長時間沒回家,有次回到家發現,茶几上滿滿都是藥品。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有時候忽然覺得,父母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爸媽年紀漸長身體日漸衰弱,如果哪天他們不在了怎麼辦?

很多人不願去想,也不敢去想。

03

不管敢不敢想,現實已經擺在那。

網上流傳的一張名為《獨生子》的照片,擊中了很多人。

這是一張細思極恐的照片,讓人突然意識到,父母的養老問題,不遠了。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獨生子》

有網友分享他的“北漂”經歷:

在大城市的這些年,每次家裡主動來電就心慌,害怕是壞消息,害怕聽到父母病了,受傷了,然後無人照料……

那麼我就得拋下工作,回到千里之外的家帶他們住院,照顧他們。

可是,我又不想面對小縣城那些人世和規則,還有醫療條件也跟不上,想想就心慌……

其實這段心情的背後,還有關於錢的問題。

記得柳巖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提到父親病重時情緒崩潰。

但當說到自己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為父親提供最好的醫療時,她又充滿堅定,感到欣慰。

後來父親去世,她發了一條微博,可見心裡已經沒有遺憾,因為她盡責盡孝了。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柳巖曾說:“如果親人健在,有什麼都給他們吧。”

想必這也是子女最大的安慰,就是親尚在,子能養。

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病重的老人為了不拖累子女,死活拒絕治療,甚至離家出走,不知所蹤。

想想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那得有多遺憾、多悲哀啊。

年輕人為什麼要努力賺錢?

因為金錢的重要性,總是在親人生病時才放到最大化。

我們拼盡全力,就是不想對父母無能為力。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可是話說回來,我們總是為計劃和夢想忙碌,而忽略了家中的“空巢老人”。

忙到沒時間打電話,更沒時間回家,為了工作也不敢、不捨得回家。

山西省曾公佈過一份“意見”, 其中父母住院子女可享每年最多15天的照料假。

對此,有人雙手鼓掌,有人則心有憂慮:有些人請假超過三天,就要擔心飯碗,沒了飯碗又怎麼陪伴父母呢?

於是又對自己說,來日方長,等賺夠了錢吧……

04

很多子女就這樣堅信著來日方長,肆無忌憚的消耗著有限的親情。

心裡總想著,爸媽總在那兒,以後有的是機會陪伴相處。

然而,那些只有逢年過節才回家的人,還能陪在父母身邊多久?

我偷偷算了一筆賬:

假如一年裡只有10天回家陪伴父母,一天能相處11個小時;

假如父母今年60歲,假設設活到85歲;

那麼算下來,我們能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有2750個小時,也就是114天

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算法,這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是所謂的“來日方長”。

這不是販賣焦慮,是很現實的問題。

雖然這種算法得出的答案不是人人適用,也未必準確,但現實情況依然很真實,那就是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真不多了。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美國作家威爾在《生命最後的讀書會》裡寫到一句話:如果陪伴父母與追求人生不能兩全,你會如何選擇?

這本書是作者與母親的親身經歷,威爾處於事業晉升期,母親卻查出了癌症晚期,他最終選擇了放棄事業,陪伴母親走完最後的時光。

書的最後,那位熱愛閱讀的母親,還頗有洞見地說了一個道理:

我們看到的每一本書,都可能是最後一本,每一次對話,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最後一次”的道理我們聽了很多遍,可發生時仍揪心不已。

今年春節,我一位上海的朋友接父母到城裡一起過年。全家人還在看春晚,老家來電說姥姥病危。

一小時後他們趕到了浦東機場,再過五個小時他們回到了南方的小城,可還是沒能看姥姥最後一眼……

父母責怪自己離開老家,朋友卻在心裡想,當父母老去時,我能陪在左右嗎?

沒人想看到父母老去,然而誰都阻止不了這天的到來。

親情在倒計時,永別有時候說來就來。

05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往往忽略了時間的殘酷。

等到我們意識到的時候,或許已經來不及了。

從電視新聞上的一幕幕,我們也看到了“空巢老人”的困境。

2015年3月,延安市一位獨居老人在家因臥床吸菸引發火災,不幸遇難;

2015年11月,長沙市一名95歲的抗戰老兵,因忍受不了孤獨,從3樓跳下身亡;

2016年11月,西安城南一小區裡,一名70多歲的老人離世半個月後才被發現……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很多人都曾許下“孝敬父母”的心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必有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是也有很多人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那年,季羨林接到老母親病危的消息,日夜兼程回到家,等待他的卻是冰冷的棺材。

這時候鄰居告訴他,他母親曾說“羨林出去了就不回來,真後悔當年讓他出去”。

季羨林聽了,扶在母親的棺材上痛哭昏迷。

後來他曾在文章裡懺悔:

看到母親的棺材,看到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

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如今,華為撐起國貨半邊天,但被稱為“狠人”“鐵人”的任正非,心裡也有軟肋。

當初在接到母親被車撞的消息後,任正非馬上從國外趕回來,可回到時母親已經不行了……

後來每每提到母親,任正非總是悔恨不已:

“我真後悔沒有在伊朗給媽媽打一個電話……”

“我心想伊朗條件這麼差,我一打電話她又嘮叨,反正過不了幾天就見面了,就沒有打……”

“如果我真打了,拖延她一兩分鐘出門,也許她就躲過了這場劫難……”

06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趁他們還健在,如果有條件守在他們身邊,就給他們最好的吧。

至親之情確實不應該是看著彼此漸行漸遠的背影,而應該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可畢竟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養兒防老,兒卻遠在千里之外”,多數時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或許有時也可以跟父母說一句:

“爸媽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家,拿起工作又陪不了你們。”

我想父母是理解的,若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骨肉分離,到千里之外去奔波呢?

如果沒有條件守在他們身邊,有空就常回家看看吧,日常多打幾個問候電話。

就像宋祖兒對話題#外出拼搏還是陪伴父母#的理解,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那份掛念。

黃渤放棄4800萬片酬去“養老”,戳中千萬人的痛點

孔子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後半句是說,如果子女要遠遊,也該要有一個明確的、讓父母放心的去處。

在今天看來,這個“方”更應該理解為,如果不能經常陪伴父母,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努力賺錢是必須的,但願你的成長速度,趕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子女還要正確的看待、瞭解衰老,機能的衰退、沒有子女的陪伴,都會影響到父母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就像前文提到的老年痴呆症,我們最需要經常關注的,是父母的身體狀況,給老人多一些理解、包容和關懷。

另外,教他們上網,帶他們旅遊,接觸新鮮事物,考慮他們真正的精神需求等,正在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不論是何種情況,好好待父母,珍惜每一段陪伴的時光吧。

但願我們的親情,都不留下遺憾。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