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為媒項目為本 13萬株牡丹“紅了”榆中旅遊

牡丹 黃河 青城山 蘭州新聞網 2017-05-18
鮮花為媒項目為本 13萬株牡丹“紅了”榆中旅遊鮮花為媒項目為本 13萬株牡丹“紅了”榆中旅遊鮮花為媒項目為本 13萬株牡丹“紅了”榆中旅遊

和平牡丹園牡丹競相開放□資料照片

【本報訊】初夏驕陽百花豔,遊人醉賞豔牡丹。12日上午,榆中和平牡丹園成了花的世界、人的海洋。為期3天的以“眾芳唯牡丹,花開動和平”為主題的2017年蘭州·和平第二屆牡丹文化旅遊節暨榆中鄉村休閒旅遊在和平牡丹園開幕。園內260畝共760個品種13萬株牡丹已全面進入怒放期。另外,和平菜籽山還有上千畝牡丹將於6月上旬進入盛開期。屆時,連片的牡丹將是又是一個新視界。”和平鎮鎮長金剛對記者介紹說,牡丹園現有野生牡丹資源圃30畝,引種栽培全國野生牡丹9種4個變型;各種花卉樹木530種。和平牡丹與洛陽牡丹、菏澤牡丹並稱為全國三大牡丹基地。1999年,和平牡丹園先後被國家林業局和國家花協確定為“牡丹資源圃”及“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之一。

從4月29日到5月14日期間,短短的15天內,榆中和平鎮沉浸在花的海洋中:無論是臥龍山上如雪的梨花,還是官灘溝夢幻般的“光電”之花,不管是雍容華貴的牡丹,還是馬家山上的杏花,這個春夏之交的和平是醉了,以花為媒比肩接踵萬客來,滿山飄香你忙我閒人氣旺。

另外,4月29日,和平鎮首屆梨花節在和平村臥龍山召開。“臥龍村以前是出了名的貧困村,自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以來,鎮黨委、鎮政府積極幫助村鎮產業轉型發展,為百姓免費引進梨樹、蘋果樹種苗,在全村推廣種植既有觀賞價值又有高產量的梨樹和果樹。”臥龍社社長楊積髮指著臥龍山漫山怒放的梨花告訴記者,13年了,這千畝梨樹、果樹不僅每年為百姓帶來萬元果實收入,更重要的是,隨著春天的到來,花引遊客,一直到深秋季節,農家樂遊客帶來的收入也非常可觀。記者在新規劃修建的梨園看到,園裡亭臺樓榭間,行列整齊的梨花壓枝欲低;健身廣場鑼鼓喧天,歌鼓齊弦的農村舞蹈……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豔含香,風姿綽約,真有“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比肩接踵的遊客在花陰下歡聚,青年男女漫步於鄉間小路,看搖曳的花影婀娜多姿。

5月12日,2017年蘭州和平第二屆牡丹文化旅遊節在和平牡丹園啟幕。初夏的牡丹園,各色牡丹花沿山梯次競相綻放、花香瀰漫。

據瞭解,2017和平牡丹文化旅遊節以“眾芳唯牡丹,花開動和平”為主題,秉承“以花為媒,展示形象,擴大交流,推動發展”的宗旨,以文化搭臺,旅遊唱戲,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參與,努力打造和平牡丹的品牌形象,全方位展現“隴佑名山,問道興隆;黃河文化,拜水青城;黃土風情,都市花園”形象定位,加快推進榆中縣文化旅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蘭州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楊貴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