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醫院組成了以齊振德、黃澤主、王道理、解悟非領導的四個搶救組,設了四張手術檯,對傷者進行緊急搶救。當時為了搶救傷者,醫護人員顧不得吃飯,實在餓了,就一邊手術,一邊用吸管喝點熱牛奶。

經過48小時的連續作戰,共搶救83名傷員脫離危險。又經過48天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傷員全部出院回家。七院高尚的醫德醫風受到了湖北、河南兩省各級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河南唐河縣、湖北鄖陽地區、十堰、襄陽市等單位先後向九七醫院贈送了“軍隊的好後勤,人民的好醫院”等多面錦旗。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醫院組成了以齊振德、黃澤主、王道理、解悟非領導的四個搶救組,設了四張手術檯,對傷者進行緊急搶救。當時為了搶救傷者,醫護人員顧不得吃飯,實在餓了,就一邊手術,一邊用吸管喝點熱牛奶。

經過48小時的連續作戰,共搶救83名傷員脫離危險。又經過48天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傷員全部出院回家。七院高尚的醫德醫風受到了湖北、河南兩省各級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河南唐河縣、湖北鄖陽地區、十堰、襄陽市等單位先後向九七醫院贈送了“軍隊的好後勤,人民的好醫院”等多面錦旗。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89年4月,鄖陽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倒春寒,降下了罕見的大雪。總後3611工廠家屬廠發生廠房垮塌、人員重傷事故,接到求助電話,院領導帶領醫務人員冒著風雪,趕赴20公里外的3611工廠救治傷員,由於救治及時,傷員脫離生命危險。此事受到總後軍需生產部和3611工廠的表揚和感謝。

在當年三線建設中,七院人憑藉高超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風尚,贏得了工廠職工和地方百姓的高度讚譽。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醫院組成了以齊振德、黃澤主、王道理、解悟非領導的四個搶救組,設了四張手術檯,對傷者進行緊急搶救。當時為了搶救傷者,醫護人員顧不得吃飯,實在餓了,就一邊手術,一邊用吸管喝點熱牛奶。

經過48小時的連續作戰,共搶救83名傷員脫離危險。又經過48天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傷員全部出院回家。七院高尚的醫德醫風受到了湖北、河南兩省各級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河南唐河縣、湖北鄖陽地區、十堰、襄陽市等單位先後向九七醫院贈送了“軍隊的好後勤,人民的好醫院”等多面錦旗。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89年4月,鄖陽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倒春寒,降下了罕見的大雪。總後3611工廠家屬廠發生廠房垮塌、人員重傷事故,接到求助電話,院領導帶領醫務人員冒著風雪,趕赴20公里外的3611工廠救治傷員,由於救治及時,傷員脫離生命危險。此事受到總後軍需生產部和3611工廠的表揚和感謝。

在當年三線建設中,七院人憑藉高超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風尚,贏得了工廠職工和地方百姓的高度讚譽。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000年以來,我院醫護人員陸續選拔為湖北省衛生廳外援醫療隊成員:婦產科專家蘆揚清同志被選為外援北非阿爾及利亞醫療隊成員,婦科醫生劉敏、手術室護士侯平莉等同志成為援藏醫療隊員。這是七院的光榮,也是對多年來七院人堅持弘揚老軍工的優良傳統,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豐碩回報。

講述人:張誼昌

張誼昌,原武漢3303工廠職工醫院眼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妻子張克娜,內兒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內兒科主任醫師。1971年初,夫妻自願支援三線建設,一家人調往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工作。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醫院組成了以齊振德、黃澤主、王道理、解悟非領導的四個搶救組,設了四張手術檯,對傷者進行緊急搶救。當時為了搶救傷者,醫護人員顧不得吃飯,實在餓了,就一邊手術,一邊用吸管喝點熱牛奶。

經過48小時的連續作戰,共搶救83名傷員脫離危險。又經過48天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傷員全部出院回家。七院高尚的醫德醫風受到了湖北、河南兩省各級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河南唐河縣、湖北鄖陽地區、十堰、襄陽市等單位先後向九七醫院贈送了“軍隊的好後勤,人民的好醫院”等多面錦旗。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89年4月,鄖陽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倒春寒,降下了罕見的大雪。總後3611工廠家屬廠發生廠房垮塌、人員重傷事故,接到求助電話,院領導帶領醫務人員冒著風雪,趕赴20公里外的3611工廠救治傷員,由於救治及時,傷員脫離生命危險。此事受到總後軍需生產部和3611工廠的表揚和感謝。

在當年三線建設中,七院人憑藉高超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風尚,贏得了工廠職工和地方百姓的高度讚譽。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000年以來,我院醫護人員陸續選拔為湖北省衛生廳外援醫療隊成員:婦產科專家蘆揚清同志被選為外援北非阿爾及利亞醫療隊成員,婦科醫生劉敏、手術室護士侯平莉等同志成為援藏醫療隊員。這是七院的光榮,也是對多年來七院人堅持弘揚老軍工的優良傳統,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豐碩回報。

講述人:張誼昌

張誼昌,原武漢3303工廠職工醫院眼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妻子張克娜,內兒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內兒科主任醫師。1971年初,夫妻自願支援三線建設,一家人調往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工作。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1年初,為了響應國家建設三線的號召,我和妻子帶著孩子來到鄂西北總後均縣生產基地2397籌建處工作。當時,七院還在建設中,我們一邊為職工看病,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基建。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醫院組成了以齊振德、黃澤主、王道理、解悟非領導的四個搶救組,設了四張手術檯,對傷者進行緊急搶救。當時為了搶救傷者,醫護人員顧不得吃飯,實在餓了,就一邊手術,一邊用吸管喝點熱牛奶。

經過48小時的連續作戰,共搶救83名傷員脫離危險。又經過48天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傷員全部出院回家。七院高尚的醫德醫風受到了湖北、河南兩省各級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河南唐河縣、湖北鄖陽地區、十堰、襄陽市等單位先後向九七醫院贈送了“軍隊的好後勤,人民的好醫院”等多面錦旗。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89年4月,鄖陽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倒春寒,降下了罕見的大雪。總後3611工廠家屬廠發生廠房垮塌、人員重傷事故,接到求助電話,院領導帶領醫務人員冒著風雪,趕赴20公里外的3611工廠救治傷員,由於救治及時,傷員脫離生命危險。此事受到總後軍需生產部和3611工廠的表揚和感謝。

在當年三線建設中,七院人憑藉高超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風尚,贏得了工廠職工和地方百姓的高度讚譽。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000年以來,我院醫護人員陸續選拔為湖北省衛生廳外援醫療隊成員:婦產科專家蘆揚清同志被選為外援北非阿爾及利亞醫療隊成員,婦科醫生劉敏、手術室護士侯平莉等同志成為援藏醫療隊員。這是七院的光榮,也是對多年來七院人堅持弘揚老軍工的優良傳統,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豐碩回報。

講述人:張誼昌

張誼昌,原武漢3303工廠職工醫院眼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妻子張克娜,內兒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內兒科主任醫師。1971年初,夫妻自願支援三線建設,一家人調往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工作。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1年初,為了響應國家建設三線的號召,我和妻子帶著孩子來到鄂西北總後均縣生產基地2397籌建處工作。當時,七院還在建設中,我們一邊為職工看病,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基建。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當年,官兵一致,幹勁十足。記得為修建家屬區到醫院的那段水泥路,院黨委動員全院職工自己動手,年過半百的副院長範永安和副政委吳序楨都是老八路出身,他們身先士卒扛水泥、運砂石、打石頭,全院職工不分職務大小,大家擰成一股繩、克服重重困難,很短時間裡就建成了一條質量過硬的公路,後來一直沿用至今。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醫院組成了以齊振德、黃澤主、王道理、解悟非領導的四個搶救組,設了四張手術檯,對傷者進行緊急搶救。當時為了搶救傷者,醫護人員顧不得吃飯,實在餓了,就一邊手術,一邊用吸管喝點熱牛奶。

經過48小時的連續作戰,共搶救83名傷員脫離危險。又經過48天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傷員全部出院回家。七院高尚的醫德醫風受到了湖北、河南兩省各級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河南唐河縣、湖北鄖陽地區、十堰、襄陽市等單位先後向九七醫院贈送了“軍隊的好後勤,人民的好醫院”等多面錦旗。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89年4月,鄖陽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倒春寒,降下了罕見的大雪。總後3611工廠家屬廠發生廠房垮塌、人員重傷事故,接到求助電話,院領導帶領醫務人員冒著風雪,趕赴20公里外的3611工廠救治傷員,由於救治及時,傷員脫離生命危險。此事受到總後軍需生產部和3611工廠的表揚和感謝。

在當年三線建設中,七院人憑藉高超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風尚,贏得了工廠職工和地方百姓的高度讚譽。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000年以來,我院醫護人員陸續選拔為湖北省衛生廳外援醫療隊成員:婦產科專家蘆揚清同志被選為外援北非阿爾及利亞醫療隊成員,婦科醫生劉敏、手術室護士侯平莉等同志成為援藏醫療隊員。這是七院的光榮,也是對多年來七院人堅持弘揚老軍工的優良傳統,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豐碩回報。

講述人:張誼昌

張誼昌,原武漢3303工廠職工醫院眼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妻子張克娜,內兒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內兒科主任醫師。1971年初,夫妻自願支援三線建設,一家人調往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工作。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1年初,為了響應國家建設三線的號召,我和妻子帶著孩子來到鄂西北總後均縣生產基地2397籌建處工作。當時,七院還在建設中,我們一邊為職工看病,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基建。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當年,官兵一致,幹勁十足。記得為修建家屬區到醫院的那段水泥路,院黨委動員全院職工自己動手,年過半百的副院長範永安和副政委吳序楨都是老八路出身,他們身先士卒扛水泥、運砂石、打石頭,全院職工不分職務大小,大家擰成一股繩、克服重重困難,很短時間裡就建成了一條質量過硬的公路,後來一直沿用至今。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圖為副院長範永安下水泥包


那時候條件艱苦,生活簡樸,思想單純。因為七院規模小,沒有建學校,醫院的孩子們就近在3545廠子弟學校讀書。到3545子弟學校要翻過一座大山,碰到雨雪天氣,孩子們上山下山經常摔的鼻青眼腫的。有一次,我愛人就約合了幾個學生家長,扛著鐵杴和十字鎬到山上挖臺階,從山腳挖到山頂,又從山頂挖到對面山下,一步一個臺階的挖好。回家後,我看到她的手上磨出了血泡,也沒聽她吭一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醫院還沒有液化氣,做飯燒水全靠燒柴燒煤球,上班忙起來就沒辦法了,全靠公休日去山上撿柴,自己做煤球。有一回,駐武當山遇真宮的鐵道兵一師醫院有幾十個扁桃腺炎患者,一師醫院領導請我們去給他們做扁桃體切除手術,說好做一天時間,結果做了三天半,每天都要做五六十例。幾天後回到家裡,看見愛人帶著孩子在樓下做煤球,臉上黑一道白一道的,搞成了大花臉。從不落淚的我,眼淚禁不住掉下來了,她這個從小生活在武漢市的城裡人,也無怨無悔地變成了山裡人。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醫院組成了以齊振德、黃澤主、王道理、解悟非領導的四個搶救組,設了四張手術檯,對傷者進行緊急搶救。當時為了搶救傷者,醫護人員顧不得吃飯,實在餓了,就一邊手術,一邊用吸管喝點熱牛奶。

經過48小時的連續作戰,共搶救83名傷員脫離危險。又經過48天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傷員全部出院回家。七院高尚的醫德醫風受到了湖北、河南兩省各級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河南唐河縣、湖北鄖陽地區、十堰、襄陽市等單位先後向九七醫院贈送了“軍隊的好後勤,人民的好醫院”等多面錦旗。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89年4月,鄖陽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倒春寒,降下了罕見的大雪。總後3611工廠家屬廠發生廠房垮塌、人員重傷事故,接到求助電話,院領導帶領醫務人員冒著風雪,趕赴20公里外的3611工廠救治傷員,由於救治及時,傷員脫離生命危險。此事受到總後軍需生產部和3611工廠的表揚和感謝。

在當年三線建設中,七院人憑藉高超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風尚,贏得了工廠職工和地方百姓的高度讚譽。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000年以來,我院醫護人員陸續選拔為湖北省衛生廳外援醫療隊成員:婦產科專家蘆揚清同志被選為外援北非阿爾及利亞醫療隊成員,婦科醫生劉敏、手術室護士侯平莉等同志成為援藏醫療隊員。這是七院的光榮,也是對多年來七院人堅持弘揚老軍工的優良傳統,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豐碩回報。

講述人:張誼昌

張誼昌,原武漢3303工廠職工醫院眼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妻子張克娜,內兒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內兒科主任醫師。1971年初,夫妻自願支援三線建設,一家人調往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工作。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1年初,為了響應國家建設三線的號召,我和妻子帶著孩子來到鄂西北總後均縣生產基地2397籌建處工作。當時,七院還在建設中,我們一邊為職工看病,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基建。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當年,官兵一致,幹勁十足。記得為修建家屬區到醫院的那段水泥路,院黨委動員全院職工自己動手,年過半百的副院長範永安和副政委吳序楨都是老八路出身,他們身先士卒扛水泥、運砂石、打石頭,全院職工不分職務大小,大家擰成一股繩、克服重重困難,很短時間裡就建成了一條質量過硬的公路,後來一直沿用至今。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圖為副院長範永安下水泥包


那時候條件艱苦,生活簡樸,思想單純。因為七院規模小,沒有建學校,醫院的孩子們就近在3545廠子弟學校讀書。到3545子弟學校要翻過一座大山,碰到雨雪天氣,孩子們上山下山經常摔的鼻青眼腫的。有一次,我愛人就約合了幾個學生家長,扛著鐵杴和十字鎬到山上挖臺階,從山腳挖到山頂,又從山頂挖到對面山下,一步一個臺階的挖好。回家後,我看到她的手上磨出了血泡,也沒聽她吭一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醫院還沒有液化氣,做飯燒水全靠燒柴燒煤球,上班忙起來就沒辦法了,全靠公休日去山上撿柴,自己做煤球。有一回,駐武當山遇真宮的鐵道兵一師醫院有幾十個扁桃腺炎患者,一師醫院領導請我們去給他們做扁桃體切除手術,說好做一天時間,結果做了三天半,每天都要做五六十例。幾天後回到家裡,看見愛人帶著孩子在樓下做煤球,臉上黑一道白一道的,搞成了大花臉。從不落淚的我,眼淚禁不住掉下來了,她這個從小生活在武漢市的城裡人,也無怨無悔地變成了山裡人。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院職工參加義務勞動


那時候醫院條件簡陋,憑著敢於擔當的精神在工作。1976年夏天,醫院收治了一位眼睛被鉛彈打了的青少年,這個孩子有十二三歲,右眼被氣槍打了。孩子的母親帶著孩子跑遍了十堰的大醫院,都被婉拒了,無奈只好到七院來試試。我當時是負責眼科的主治醫師,接到任務後,先看了病情,孩子的眼底嚴重充血,右眼腫大,幾乎看不見東西。再看看拍攝的X光片顯示的鉛彈位置,一時感覺到很棘手。當時醫院設備簡陋,除了一臺X光機,既沒有B超,更沒有核磁共振成像設備,完全不具備安全取彈的手術條件。時值夏季,如果不盡快取出鉛彈,孩子的眼睛將會失明,事關孩子一輩子的大事。我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為孩子取出鉛彈,保護好孩子的眼睛。於是,我想盡辦法,決定利用三角函數精確計算出鉛彈的確切方位,用兩根銀針刺進去固定住鉛彈位置,再施行手術。經過兩天的精心準備和一個小時的手術,終於成功地取出了鉛彈,孩子的眼睛保住了。

"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文 | 鄧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方針指引下,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號召下,數以千計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及醫務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一身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鄂西北的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為鄖陽地區(今十堰市)的三線建設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原總後勤部在全國佈局的五大軍需生產片區之一,均縣片區包括3541、3545、3602、3607和3611等五家軍需工廠,另外還配備了一家番號為2397的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在鄂西北三線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保障作用。

以下為小編根據親自採訪的實錄,整理撰寫的發生在2397軍工醫院的往事。

講述人:張志運

張志運,河南駐馬店人,1961年入伍到廣州軍區55軍,1971年轉業到武漢3303工廠,1975年調入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歷任第七醫院政治處幹事、總務科長、襄陽雲興服裝公司總經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5年,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我從武漢3303工廠醫院調到總後均縣生產基地第七軍工醫院(以下簡稱七院)工作。雖未趕上參加七院的基本建設,但也親歷了七院的發展過程和很多感人的事蹟。

當年的七院條件艱苦,職工家屬做飯燒水還得上山砍柴。醫院為了儘快解決職工燒氣問題,派我四處打聽消息。後來,通過鐵道兵一師的一位轉業幹部的關係,找到荊門石化煉油廠才弄回了乾淨清潔的液化氣,解決了職工的生活困難。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那些年,我常年在外跑後勤物資供應。職工吃不到肉,我就找關係,走後門到河南南陽市冷凍廠拉豬下水,拉牛排骨,即便這些東西人家也捨不得多給。有一次,我聽當地住院的老鄉說浪河黃龍山的野物多,價格便宜。我找到黃龍山當地的獵戶,讓他們去山上打野雞、野豬、黃麂子,收購這些野物回來放進凍庫,逢年過節分給職工加餐。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由於七院位於316國道旁邊,地方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受傷人員很多送到七院搶救。七院發揮內科、外科和骨傷科的技術優勢,發揚軍工醫院的良好風尚,使傷者的治癒率達到82%,受到地方群眾的一致好評。

記得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醫院接到武當山管理局的求援電話,河南唐河縣一輛滿載遊客的大客車在武當山翻車,車上有42名遊客危在旦夕。電話就是命令,院黨委立即向全院發出緊急搶救的動員令,不到十分鐘,一輛救護車和一輛滿載搶救器械和醫護人員的卡車開往武當山的出事地點。全院職工聞風而動,下夜班的、休假的、病休的、出差剛回來的職工,迅速組成搶救隊伍投入戰鬥。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檢查傷病員


緊接著第二天,還未喘過氣,醫院又接到求救,在醫院緊鄰的316國道饒祖鋪地段,一輛滿載67名遊客的汽車翻下山溝。兩起交通事故接踵而至,這在九七醫院是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當時,我在擔任後勤總務科長,看到傷者住滿了病房,連走廊裡都是傷員,根據兩起事故的死傷者多、無處安置的情況,經請示院領導,我帶人騰出醫院小禮堂,找來床板搭建臨時床位,安置部分傷病員及陸續到來的死傷者家屬;增加後勤食堂的接待能力,派人出去大量採購蔬菜食品,儘量滿足在院的各類人員的用餐需求。在太平間裡,面對橫七豎八擺著的20多具遺體,沒人敢進去,我忍著福爾馬林的強烈氣味,在一位老同志的幫忙下,將20多具遺體一具具擺放整齊,進行清理、編號,並用一塊塊白布蓋上,也算是給死者家屬一個安慰。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醫院組成了以齊振德、黃澤主、王道理、解悟非領導的四個搶救組,設了四張手術檯,對傷者進行緊急搶救。當時為了搶救傷者,醫護人員顧不得吃飯,實在餓了,就一邊手術,一邊用吸管喝點熱牛奶。

經過48小時的連續作戰,共搶救83名傷員脫離危險。又經過48天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傷員全部出院回家。七院高尚的醫德醫風受到了湖北、河南兩省各級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河南唐河縣、湖北鄖陽地區、十堰、襄陽市等單位先後向九七醫院贈送了“軍隊的好後勤,人民的好醫院”等多面錦旗。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89年4月,鄖陽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倒春寒,降下了罕見的大雪。總後3611工廠家屬廠發生廠房垮塌、人員重傷事故,接到求助電話,院領導帶領醫務人員冒著風雪,趕赴20公里外的3611工廠救治傷員,由於救治及時,傷員脫離生命危險。此事受到總後軍需生產部和3611工廠的表揚和感謝。

在當年三線建設中,七院人憑藉高超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風尚,贏得了工廠職工和地方百姓的高度讚譽。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000年以來,我院醫護人員陸續選拔為湖北省衛生廳外援醫療隊成員:婦產科專家蘆揚清同志被選為外援北非阿爾及利亞醫療隊成員,婦科醫生劉敏、手術室護士侯平莉等同志成為援藏醫療隊員。這是七院的光榮,也是對多年來七院人堅持弘揚老軍工的優良傳統,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豐碩回報。

講述人:張誼昌

張誼昌,原武漢3303工廠職工醫院眼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妻子張克娜,內兒科醫生,總後第七醫院內兒科主任醫師。1971年初,夫妻自願支援三線建設,一家人調往均縣總後第七軍工醫院工作。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1971年初,為了響應國家建設三線的號召,我和妻子帶著孩子來到鄂西北總後均縣生產基地2397籌建處工作。當時,七院還在建設中,我們一邊為職工看病,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基建。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當年,官兵一致,幹勁十足。記得為修建家屬區到醫院的那段水泥路,院黨委動員全院職工自己動手,年過半百的副院長範永安和副政委吳序楨都是老八路出身,他們身先士卒扛水泥、運砂石、打石頭,全院職工不分職務大小,大家擰成一股繩、克服重重困難,很短時間裡就建成了一條質量過硬的公路,後來一直沿用至今。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圖為副院長範永安下水泥包


那時候條件艱苦,生活簡樸,思想單純。因為七院規模小,沒有建學校,醫院的孩子們就近在3545廠子弟學校讀書。到3545子弟學校要翻過一座大山,碰到雨雪天氣,孩子們上山下山經常摔的鼻青眼腫的。有一次,我愛人就約合了幾個學生家長,扛著鐵杴和十字鎬到山上挖臺階,從山腳挖到山頂,又從山頂挖到對面山下,一步一個臺階的挖好。回家後,我看到她的手上磨出了血泡,也沒聽她吭一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醫院還沒有液化氣,做飯燒水全靠燒柴燒煤球,上班忙起來就沒辦法了,全靠公休日去山上撿柴,自己做煤球。有一回,駐武當山遇真宮的鐵道兵一師醫院有幾十個扁桃腺炎患者,一師醫院領導請我們去給他們做扁桃體切除手術,說好做一天時間,結果做了三天半,每天都要做五六十例。幾天後回到家裡,看見愛人帶著孩子在樓下做煤球,臉上黑一道白一道的,搞成了大花臉。從不落淚的我,眼淚禁不住掉下來了,她這個從小生活在武漢市的城裡人,也無怨無悔地變成了山裡人。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院職工參加義務勞動


那時候醫院條件簡陋,憑著敢於擔當的精神在工作。1976年夏天,醫院收治了一位眼睛被鉛彈打了的青少年,這個孩子有十二三歲,右眼被氣槍打了。孩子的母親帶著孩子跑遍了十堰的大醫院,都被婉拒了,無奈只好到七院來試試。我當時是負責眼科的主治醫師,接到任務後,先看了病情,孩子的眼底嚴重充血,右眼腫大,幾乎看不見東西。再看看拍攝的X光片顯示的鉛彈位置,一時感覺到很棘手。當時醫院設備簡陋,除了一臺X光機,既沒有B超,更沒有核磁共振成像設備,完全不具備安全取彈的手術條件。時值夏季,如果不盡快取出鉛彈,孩子的眼睛將會失明,事關孩子一輩子的大事。我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為孩子取出鉛彈,保護好孩子的眼睛。於是,我想盡辦法,決定利用三角函數精確計算出鉛彈的確切方位,用兩根銀針刺進去固定住鉛彈位置,再施行手術。經過兩天的精心準備和一個小時的手術,終於成功地取出了鉛彈,孩子的眼睛保住了。

三線口述史  ▏這家軍工醫院 曾經是鄂西北老百姓的白衣衛士

2397醫生正在搶救傷員


此後,七院的名聲鵲起,周邊各地的群眾都慕名而來看病,甚至遠在陝西安康的病人都來到醫院看病。

回望過去在山裡的歲月,有苦有樂,有失有得,精神享受大於物質享受。即使條件再艱苦,但我們每一次的奉獻都會有成就感。

免責聲明

1、凡本號註明“原創”的作品,版權均屬於“三線那些事兒”,未經本號授權不得轉載。已經本號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三線那些事兒”。

2、凡本號註明“來源: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保護和發掘、利用三線文化和遺址,“回憶三線往事、弘揚三線精神”。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聯繫“三線那些事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