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國際合作成績斐然

核技術 物理 經濟 美國 人民網 2017-06-11
中國科技國際合作成績斐然

大亞灣核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由中國科學家領銜,七個國家和地區的約四十個機構參與其中。圖為相關實驗設備。

中國科技國際合作成績斐然中國科技國際合作成績斐然

(科技部官網)

近日,中國設計的實驗裝置搭載“獵鷹9”火箭抵達國際空間站。中方科研人員藉助商業合作模式,成功繞過“沃爾夫條款”,與美國同行攜手探索太空。而其後召開的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傳出消息:計劃於2018年發射的中國嫦娥四號將搭載荷蘭、德國等4國的科學載荷飛赴月球,進行科學探測。

這些都彰顯了中國科學家在全球化風起雲湧的“地球村”時代,順應發展潮流,積極參與和大力推動國際科技合作,與國際科技同行一同努力,為推進對世界的認知作出自己的貢獻。

“大科學”合作為引領

既然參與,就要儘可能作出更大貢獻,儘可能發揮更大作用。這是中國在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中一直秉持的原則。要做到這一點不易,但是中國科學家已經從近年的實踐中找到了充足的信心,他們在一些國際大科學計劃中,不僅完成了自己承擔的任務,而且還發揮組織引領作用。

今年4月,人類表型組研究國際合作計劃(國際大科學計劃之一,被認為將破解人類生老病死的密碼),進入全面啟動前的最後階段,該計劃由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教授等中國學者主持,數百位全球科學家參與。此前,中國科學家已經領銜參與一些國際大科學計劃項目。比如,大亞灣核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該實驗從全球8個實驗方案中脫穎而出,形成了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領導,世界7個國家和地區的40個機構組成的國際合作研究隊伍。2012年3月,實驗團隊宣佈,發現一種新的中微子震盪,贏得國際物理學界高度肯定。美國知名科學家羅伯特·麥基翁認為,該發現可以說是有史以來來自中國的最重要的物理(實驗)結果。

被稱為“人造太陽”的國際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是目前我國以平等、全權夥伴身份參加的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計劃。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是參與該計劃的中國工作組的重要單位之一。據該所應用超導工程技術研究室主任武玉介紹,中方在該合作計劃中承擔的項目多和超導、電源相關。目前,中國自主發展的大型超導導體技術和質量體系通過國際組織的評估,並且在ITER計劃中首次完成大型產品交付,產品實現100%國產化,產品合格率100%。中國科學家在參與ITER建設的同時,已開始規劃建設未來的中國核聚變工程實驗堆。據透露,該實驗堆總體設計方案完成,目前正在開展預研工作。可以預見,中國科學家將在為人類可控核聚變,和平利用核能國際大科學計劃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卓越貢獻。

三時期發展“步步高”

國際合作與交流是科技領域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在當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正如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曾指出的那樣,科技發展的動力在於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撞擊。通過廣泛深入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充分吸納他人的智慧與技術優勢,這符合科學技術本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自主創新要建立在不斷擴大和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戰略思想之上。

結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程如煙研究員的分析,我們大體上可以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國際合作與交流發展歷程分為三個時期。

一是恢復期(1978-1985年)。在1978年3月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提出“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和技術交流”“邀請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來華講學”“加強我駐外機構的科技調研工作”等。在此時期,中國確定了該階段國際科技合作的具體方針,調整了對科技外事工作的歸口管理,建立了引進人才工作管理體制,加強了駐外機構的科技調研。

二是全面發展期(1985-2000年)。《1986—2000年科技發展規劃》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和技術引進的政策措施,指出要進一步抓緊組織制定統一的技術引進政策和規劃等。在這一時期,國際科技合作政策進一步加強和規範了技術引進工作;加強對合辦研究開發機構的指導和管理;做出了積極加入國際科技組織的決定;規範了國際科技合作交流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等。

三是大幅躍升期(2000年至今)。我國確立了“互利共贏”,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政策方針。在此時期,國際科技合作政策表現出四大特點:從國家戰略層面上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加大國際科技合作力度,設立國際科技合作專項經費;積極參與並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援助。

政府間民間相映生輝

據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葉冬柏介紹,中國科技國際合作與交流事業經過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發展,已經取得重大成就。他列舉了一系列相關統計數據。截至目前,中國與約160個國家和地區有科技合作關係,已經簽訂超過110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加入了200多個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組織,向全球70多個駐外使領館派駐了約150名科技外交官。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開啟了9大創新對話機制(中美、中歐、中德、中法、中以、中巴(西)、中俄、中加以及中國和比利時),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了6大科技夥伴計劃(中國非洲、中國東盟、中國南亞、上合組織國家、拉美國家、阿拉伯國家),基本實現了對發展中國家的全球覆蓋。

葉冬柏指出,我國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空前活躍,在國際舞臺上,我們表現出積極進取精神,主動提出合作與交流的新主張、新倡議和新方案。致力於打造國際科技交往中“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的新格局。對今年著力推動的相關工作,葉冬柏表示,中國將在2016年發佈《科技創新共塑未來·德國戰略》經驗基礎上,將與英國、意大利、以色列等國家制定國別合作戰略。根據計劃,中歐科技創新合作將迎來數場重要活動,包括第三次中歐創新合作對話、第二次中法創新對話、中國與德國工業4.0開展深度對接、中國高新區與意大利產業集群對接合作等。

中國在積極開拓和利用傳統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平臺的同時,也在構建和打造新的平臺。而“開放包容,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無疑是惠及沿線各國科技創新的最佳平臺之一。在5月中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宣佈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承諾在未來5年內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學家來華從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訓5000人次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投入運行50家聯合實驗室。倡導沿線國家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

促進中外民間科技合作與交流是我國科技對外開放的重要維度。中國科協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近年來加大力度,支持和幫助中國科學家參與國際科技組織活動並擔任職務,支持和鼓勵學會在華舉辦高水平國際組織系列會議。在各類企業層面,一大批中外科技工作者走出國門,實現跨國流動,既加深了人文交流,又促進了創新創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