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類電影史上,黑澤明就是一個傳奇。斯皮爾伯格說:“黑澤明是我的啟蒙恩師,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科波拉說:“如果能和黑澤明一起拍電影,我寧願當一個助理。”

近日,《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日本青春電影物語》的新書籤售會在上海舉行,《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音樂製作人苗傑、電影學者周天一在新書發佈會上與讀者分享關於黑澤明、日本青春片不得不說的故事。

"

在人類電影史上,黑澤明就是一個傳奇。斯皮爾伯格說:“黑澤明是我的啟蒙恩師,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科波拉說:“如果能和黑澤明一起拍電影,我寧願當一個助理。”

近日,《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日本青春電影物語》的新書籤售會在上海舉行,《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音樂製作人苗傑、電影學者周天一在新書發佈會上與讀者分享關於黑澤明、日本青春片不得不說的故事。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黑澤明與他的“導演影迷們”

這位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電影導演一生經歷傳奇,巔峰時期幾乎每年都會有佳作問世的他在1960年代中期因受電視行業影響而步入創作低谷,選擇過自殺,其職業生涯甚至被好萊塢製片方以神經衰弱為理由所拋棄,經過十年跌宕,1976年憑藉電影《德爾蘇·烏扎拉》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晚期更是奉上《影武者》《亂》《夢》等佳作。為其傾倒的電影導演包括斯皮爾伯格以及馬丁·斯科塞斯,甚至張藝謀導演去年上映的電影作品《影》也是向其致敬的產物。

1990年,黑澤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98年,他的逝世標誌著大製片廠時代的傳統電影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日本媒體評價曾這樣評價說:“在黑澤明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富士山、藝伎和櫻花;從他開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黑澤明、索尼和本田。”

《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在現場向讀者們介紹了這位“電影天皇”的生平: 1910年,黑澤明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從小家教很嚴,父親不但讓他學劍道,還讓他學書法,而他卻對繪畫非常感興趣,同時也鼓勵孩子們看電影。黑澤明最早的觀影體驗是在幼兒園時期觀看的喜劇電影《怪盜吉格瑪》。黑澤明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是伴隨著無聲電影的成熟期而成長的。這裡所說的成熟期是指伴隨著歐美電影製作數量的增加,無聲電影呈現出了多樣化的題材,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視覺表現力的也進一步深化。

黑澤明在自傳《蛤蟆的油》裡列舉出的電影有美國武打系列片《虎的足跡》《哈里根·哈奇》《鐵爪》《深夜的人》等,還有威廉·S.哈特主演的早期西部片。黑澤明尤其對威廉·S.哈特的印象頗為深刻,他是這樣形容哈特的:“久久難忘的是這部影片表現出的錚錚鐵漢的氣魄,以及男子漢的氣味兒。”哈特在影片中呈現出的這種氣質與黑澤成為導演後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1943年)頗為相符。

"

在人類電影史上,黑澤明就是一個傳奇。斯皮爾伯格說:“黑澤明是我的啟蒙恩師,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科波拉說:“如果能和黑澤明一起拍電影,我寧願當一個助理。”

近日,《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日本青春電影物語》的新書籤售會在上海舉行,《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音樂製作人苗傑、電影學者周天一在新書發佈會上與讀者分享關於黑澤明、日本青春片不得不說的故事。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黑澤明與他的“導演影迷們”

這位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電影導演一生經歷傳奇,巔峰時期幾乎每年都會有佳作問世的他在1960年代中期因受電視行業影響而步入創作低谷,選擇過自殺,其職業生涯甚至被好萊塢製片方以神經衰弱為理由所拋棄,經過十年跌宕,1976年憑藉電影《德爾蘇·烏扎拉》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晚期更是奉上《影武者》《亂》《夢》等佳作。為其傾倒的電影導演包括斯皮爾伯格以及馬丁·斯科塞斯,甚至張藝謀導演去年上映的電影作品《影》也是向其致敬的產物。

1990年,黑澤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98年,他的逝世標誌著大製片廠時代的傳統電影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日本媒體評價曾這樣評價說:“在黑澤明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富士山、藝伎和櫻花;從他開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黑澤明、索尼和本田。”

《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在現場向讀者們介紹了這位“電影天皇”的生平: 1910年,黑澤明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從小家教很嚴,父親不但讓他學劍道,還讓他學書法,而他卻對繪畫非常感興趣,同時也鼓勵孩子們看電影。黑澤明最早的觀影體驗是在幼兒園時期觀看的喜劇電影《怪盜吉格瑪》。黑澤明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是伴隨著無聲電影的成熟期而成長的。這裡所說的成熟期是指伴隨著歐美電影製作數量的增加,無聲電影呈現出了多樣化的題材,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視覺表現力的也進一步深化。

黑澤明在自傳《蛤蟆的油》裡列舉出的電影有美國武打系列片《虎的足跡》《哈里根·哈奇》《鐵爪》《深夜的人》等,還有威廉·S.哈特主演的早期西部片。黑澤明尤其對威廉·S.哈特的印象頗為深刻,他是這樣形容哈特的:“久久難忘的是這部影片表現出的錚錚鐵漢的氣魄,以及男子漢的氣味兒。”哈特在影片中呈現出的這種氣質與黑澤成為導演後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1943年)頗為相符。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上中學的黑澤明,其理想是成為一名畫家。他參加過一個叫做“無產者藝術家聯盟”的組織(該組織經常談及革命話題),並參與了《無產者新聞》這份報紙的相關工作。後因為不想讓家人擔心,而離開了該組織。初中畢業後,黑澤明仍然熱衷於繪畫,甚至有作品參加全國性美術展覽,18歲入選日本畫界新人展“二科會”。

黑澤明非常喜歡去影院看電影,這是受作為電影弁士的哥哥的影響(譯者注:弁士是日本無聲電影時期,在電影上映現場為觀眾進行劇情解說的人)。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映畫的前身)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在山本嘉次郎的培養下,黑澤明很快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剪輯、配音導演等工作。1936年,黑澤明完成了自己編劇的首篇劇本《達摩寺裡的德國人》,經山本嘉次郎推薦,發表於《電影評論》。隨後,又相繼創作了多部劇本。

1943年,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影片上映後打破票房紀錄,黑澤明由此受到關注。1948年,拍攝了犯罪電影《泥醉天使》。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獲得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張愉認為,黑澤明的作品例如《生之慾》《紅鬍子》等都蘊含著很強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色彩,這種對於生命的熱情跨越國境打動觀眾心房,其電影具有明確的故事主題和善與惡的對立,使得觀眾比較容易理解。

“‘對立’關係明確是古典主義劇作法,也就是好萊塢電影模式,這種劇作模式不分國籍和年齡比較容易被大眾所理解。這也是黑澤明藝術性與娛樂性兼備,並能贏得大眾喜愛的原因。黑澤明電影的主題具有超越時代、社會、國境的象徵性與暗示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羅生門》。《羅生門》中沒有具體的主題和正統的敘事,取而代之的是觀眾們可以自由地進行解釋與判斷,這是一部可以脫離日本特定的國家歷史與文化而可以獨立存在的作品。影片《影舞者》則是以哲學問答的方式,在結尾處展現出空洞的虛無感(《亂》的結尾也同樣表現出了這種虛無感)。這種表達方式穿越時空,引起了對現代國際紛爭抱以緊張、苦惱、空虛感的歐洲觀眾的共鳴。”張愉向讀者們分析。

"

在人類電影史上,黑澤明就是一個傳奇。斯皮爾伯格說:“黑澤明是我的啟蒙恩師,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科波拉說:“如果能和黑澤明一起拍電影,我寧願當一個助理。”

近日,《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日本青春電影物語》的新書籤售會在上海舉行,《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音樂製作人苗傑、電影學者周天一在新書發佈會上與讀者分享關於黑澤明、日本青春片不得不說的故事。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黑澤明與他的“導演影迷們”

這位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電影導演一生經歷傳奇,巔峰時期幾乎每年都會有佳作問世的他在1960年代中期因受電視行業影響而步入創作低谷,選擇過自殺,其職業生涯甚至被好萊塢製片方以神經衰弱為理由所拋棄,經過十年跌宕,1976年憑藉電影《德爾蘇·烏扎拉》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晚期更是奉上《影武者》《亂》《夢》等佳作。為其傾倒的電影導演包括斯皮爾伯格以及馬丁·斯科塞斯,甚至張藝謀導演去年上映的電影作品《影》也是向其致敬的產物。

1990年,黑澤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98年,他的逝世標誌著大製片廠時代的傳統電影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日本媒體評價曾這樣評價說:“在黑澤明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富士山、藝伎和櫻花;從他開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黑澤明、索尼和本田。”

《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在現場向讀者們介紹了這位“電影天皇”的生平: 1910年,黑澤明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從小家教很嚴,父親不但讓他學劍道,還讓他學書法,而他卻對繪畫非常感興趣,同時也鼓勵孩子們看電影。黑澤明最早的觀影體驗是在幼兒園時期觀看的喜劇電影《怪盜吉格瑪》。黑澤明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是伴隨著無聲電影的成熟期而成長的。這裡所說的成熟期是指伴隨著歐美電影製作數量的增加,無聲電影呈現出了多樣化的題材,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視覺表現力的也進一步深化。

黑澤明在自傳《蛤蟆的油》裡列舉出的電影有美國武打系列片《虎的足跡》《哈里根·哈奇》《鐵爪》《深夜的人》等,還有威廉·S.哈特主演的早期西部片。黑澤明尤其對威廉·S.哈特的印象頗為深刻,他是這樣形容哈特的:“久久難忘的是這部影片表現出的錚錚鐵漢的氣魄,以及男子漢的氣味兒。”哈特在影片中呈現出的這種氣質與黑澤成為導演後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1943年)頗為相符。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上中學的黑澤明,其理想是成為一名畫家。他參加過一個叫做“無產者藝術家聯盟”的組織(該組織經常談及革命話題),並參與了《無產者新聞》這份報紙的相關工作。後因為不想讓家人擔心,而離開了該組織。初中畢業後,黑澤明仍然熱衷於繪畫,甚至有作品參加全國性美術展覽,18歲入選日本畫界新人展“二科會”。

黑澤明非常喜歡去影院看電影,這是受作為電影弁士的哥哥的影響(譯者注:弁士是日本無聲電影時期,在電影上映現場為觀眾進行劇情解說的人)。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映畫的前身)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在山本嘉次郎的培養下,黑澤明很快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剪輯、配音導演等工作。1936年,黑澤明完成了自己編劇的首篇劇本《達摩寺裡的德國人》,經山本嘉次郎推薦,發表於《電影評論》。隨後,又相繼創作了多部劇本。

1943年,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影片上映後打破票房紀錄,黑澤明由此受到關注。1948年,拍攝了犯罪電影《泥醉天使》。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獲得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張愉認為,黑澤明的作品例如《生之慾》《紅鬍子》等都蘊含著很強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色彩,這種對於生命的熱情跨越國境打動觀眾心房,其電影具有明確的故事主題和善與惡的對立,使得觀眾比較容易理解。

“‘對立’關係明確是古典主義劇作法,也就是好萊塢電影模式,這種劇作模式不分國籍和年齡比較容易被大眾所理解。這也是黑澤明藝術性與娛樂性兼備,並能贏得大眾喜愛的原因。黑澤明電影的主題具有超越時代、社會、國境的象徵性與暗示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羅生門》。《羅生門》中沒有具體的主題和正統的敘事,取而代之的是觀眾們可以自由地進行解釋與判斷,這是一部可以脫離日本特定的國家歷史與文化而可以獨立存在的作品。影片《影舞者》則是以哲學問答的方式,在結尾處展現出空洞的虛無感(《亂》的結尾也同樣表現出了這種虛無感)。這種表達方式穿越時空,引起了對現代國際紛爭抱以緊張、苦惱、空虛感的歐洲觀眾的共鳴。”張愉向讀者們分析。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音樂也是電影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為鏡頭語言做了鋪陳、渲染、補充與延伸,音樂製作人苗傑向現場觀眾分析了黑澤明電影的配樂技巧:“黑澤明嘗試了在重點突出的傷感場景裡採用輕鬆的帶有反差效果的音樂,他認為這種沒把音樂放到多數人認為該放的地方是打破常規的,應該更多的是為音樂與畫面製造對比而不是音樂與畫面相和諧。他一貫主張電影音樂與畫面不應只是相加的關係,而必須是相乘的關係,也許他向來偏愛的對位法即可對此作出說明。”

“《羅生門》的電影音樂中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不論畫面內外,不存在現實聲音的客觀音樂,只讓主觀音樂作為電影音樂存在,”苗傑說。

《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一書來源於早稻田大學電影大師課程,由十二位教授與業界學者深度解讀電影大師黑澤明的影像世界。本書由張愉導師、早稻田大學教授巖本憲兒與武田潔前後兩任日本影像學會會長執筆,《羅生門》的音樂、《七武士》的常民構造、《野良犬》的都市影像、《白痴》的狂歡化、《續姿三四郎》的幽鬼的肖像、《亂》中的能與狂言、《夢》中的梵高、《八月狂想曲》中的生與死……十二部“黑澤明”如何看懂?本書為讀者提供了廣闊的視野。

電影學者周天一則為讀者們分享了《日本青春電影物語》一書中的日本青春電影創作脈絡,包括六大部分:反思與痛苦中的青春萌芽、反思與痛苦中的青春萌芽、激昂歲月的終點、退潮的年代——殘酷青春的散場、新的序章——愛與希望的登場、步履不停的青春絮語。

“這本書探究了日本青春電影的源起、發展與成熟的過程。通過對於日本青春電影的演變歷史和日本社會環境的分析,嘗試勾勒出日本青春電影與每一代青年真實生活狀態之間的動態關係,”周天一說,日本青春片作為一種類型電影為世界觀眾所熟知,實際上也緣於時代背景的造就。

"

在人類電影史上,黑澤明就是一個傳奇。斯皮爾伯格說:“黑澤明是我的啟蒙恩師,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科波拉說:“如果能和黑澤明一起拍電影,我寧願當一個助理。”

近日,《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日本青春電影物語》的新書籤售會在上海舉行,《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音樂製作人苗傑、電影學者周天一在新書發佈會上與讀者分享關於黑澤明、日本青春片不得不說的故事。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黑澤明與他的“導演影迷們”

這位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電影導演一生經歷傳奇,巔峰時期幾乎每年都會有佳作問世的他在1960年代中期因受電視行業影響而步入創作低谷,選擇過自殺,其職業生涯甚至被好萊塢製片方以神經衰弱為理由所拋棄,經過十年跌宕,1976年憑藉電影《德爾蘇·烏扎拉》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晚期更是奉上《影武者》《亂》《夢》等佳作。為其傾倒的電影導演包括斯皮爾伯格以及馬丁·斯科塞斯,甚至張藝謀導演去年上映的電影作品《影》也是向其致敬的產物。

1990年,黑澤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98年,他的逝世標誌著大製片廠時代的傳統電影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日本媒體評價曾這樣評價說:“在黑澤明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富士山、藝伎和櫻花;從他開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黑澤明、索尼和本田。”

《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在現場向讀者們介紹了這位“電影天皇”的生平: 1910年,黑澤明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從小家教很嚴,父親不但讓他學劍道,還讓他學書法,而他卻對繪畫非常感興趣,同時也鼓勵孩子們看電影。黑澤明最早的觀影體驗是在幼兒園時期觀看的喜劇電影《怪盜吉格瑪》。黑澤明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是伴隨著無聲電影的成熟期而成長的。這裡所說的成熟期是指伴隨著歐美電影製作數量的增加,無聲電影呈現出了多樣化的題材,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視覺表現力的也進一步深化。

黑澤明在自傳《蛤蟆的油》裡列舉出的電影有美國武打系列片《虎的足跡》《哈里根·哈奇》《鐵爪》《深夜的人》等,還有威廉·S.哈特主演的早期西部片。黑澤明尤其對威廉·S.哈特的印象頗為深刻,他是這樣形容哈特的:“久久難忘的是這部影片表現出的錚錚鐵漢的氣魄,以及男子漢的氣味兒。”哈特在影片中呈現出的這種氣質與黑澤成為導演後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1943年)頗為相符。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上中學的黑澤明,其理想是成為一名畫家。他參加過一個叫做“無產者藝術家聯盟”的組織(該組織經常談及革命話題),並參與了《無產者新聞》這份報紙的相關工作。後因為不想讓家人擔心,而離開了該組織。初中畢業後,黑澤明仍然熱衷於繪畫,甚至有作品參加全國性美術展覽,18歲入選日本畫界新人展“二科會”。

黑澤明非常喜歡去影院看電影,這是受作為電影弁士的哥哥的影響(譯者注:弁士是日本無聲電影時期,在電影上映現場為觀眾進行劇情解說的人)。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映畫的前身)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在山本嘉次郎的培養下,黑澤明很快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剪輯、配音導演等工作。1936年,黑澤明完成了自己編劇的首篇劇本《達摩寺裡的德國人》,經山本嘉次郎推薦,發表於《電影評論》。隨後,又相繼創作了多部劇本。

1943年,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影片上映後打破票房紀錄,黑澤明由此受到關注。1948年,拍攝了犯罪電影《泥醉天使》。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獲得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張愉認為,黑澤明的作品例如《生之慾》《紅鬍子》等都蘊含著很強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色彩,這種對於生命的熱情跨越國境打動觀眾心房,其電影具有明確的故事主題和善與惡的對立,使得觀眾比較容易理解。

“‘對立’關係明確是古典主義劇作法,也就是好萊塢電影模式,這種劇作模式不分國籍和年齡比較容易被大眾所理解。這也是黑澤明藝術性與娛樂性兼備,並能贏得大眾喜愛的原因。黑澤明電影的主題具有超越時代、社會、國境的象徵性與暗示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羅生門》。《羅生門》中沒有具體的主題和正統的敘事,取而代之的是觀眾們可以自由地進行解釋與判斷,這是一部可以脫離日本特定的國家歷史與文化而可以獨立存在的作品。影片《影舞者》則是以哲學問答的方式,在結尾處展現出空洞的虛無感(《亂》的結尾也同樣表現出了這種虛無感)。這種表達方式穿越時空,引起了對現代國際紛爭抱以緊張、苦惱、空虛感的歐洲觀眾的共鳴。”張愉向讀者們分析。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音樂也是電影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為鏡頭語言做了鋪陳、渲染、補充與延伸,音樂製作人苗傑向現場觀眾分析了黑澤明電影的配樂技巧:“黑澤明嘗試了在重點突出的傷感場景裡採用輕鬆的帶有反差效果的音樂,他認為這種沒把音樂放到多數人認為該放的地方是打破常規的,應該更多的是為音樂與畫面製造對比而不是音樂與畫面相和諧。他一貫主張電影音樂與畫面不應只是相加的關係,而必須是相乘的關係,也許他向來偏愛的對位法即可對此作出說明。”

“《羅生門》的電影音樂中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不論畫面內外,不存在現實聲音的客觀音樂,只讓主觀音樂作為電影音樂存在,”苗傑說。

《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一書來源於早稻田大學電影大師課程,由十二位教授與業界學者深度解讀電影大師黑澤明的影像世界。本書由張愉導師、早稻田大學教授巖本憲兒與武田潔前後兩任日本影像學會會長執筆,《羅生門》的音樂、《七武士》的常民構造、《野良犬》的都市影像、《白痴》的狂歡化、《續姿三四郎》的幽鬼的肖像、《亂》中的能與狂言、《夢》中的梵高、《八月狂想曲》中的生與死……十二部“黑澤明”如何看懂?本書為讀者提供了廣闊的視野。

電影學者周天一則為讀者們分享了《日本青春電影物語》一書中的日本青春電影創作脈絡,包括六大部分:反思與痛苦中的青春萌芽、反思與痛苦中的青春萌芽、激昂歲月的終點、退潮的年代——殘酷青春的散場、新的序章——愛與希望的登場、步履不停的青春絮語。

“這本書探究了日本青春電影的源起、發展與成熟的過程。通過對於日本青春電影的演變歷史和日本社會環境的分析,嘗試勾勒出日本青春電影與每一代青年真實生活狀態之間的動態關係,”周天一說,日本青春片作為一種類型電影為世界觀眾所熟知,實際上也緣於時代背景的造就。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黑澤明在影武者片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