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職業坐家3976

職業坐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應該是地球磁場中軸,鐵圍山是磁場環繞地球部分裡的範艾倫帶,北鬱單曰洲應該在地心世界,南閻浮提應該指赤道附近的印度,非洲,中國應該屬於東勝神州,美洲應該屬於西牛賀洲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職業坐家3976

職業坐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應該是地球磁場中軸,鐵圍山是磁場環繞地球部分裡的範艾倫帶,北鬱單曰洲應該在地心世界,南閻浮提應該指赤道附近的印度,非洲,中國應該屬於東勝神州,美洲應該屬於西牛賀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發佈於 2017-07-06

贊同 4​

7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職業坐家3976

職業坐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應該是地球磁場中軸,鐵圍山是磁場環繞地球部分裡的範艾倫帶,北鬱單曰洲應該在地心世界,南閻浮提應該指赤道附近的印度,非洲,中國應該屬於東勝神州,美洲應該屬於西牛賀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發佈於 2017-07-06

贊同 4​

7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匿名用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長阿含經世記經雲:

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職業坐家3976

職業坐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應該是地球磁場中軸,鐵圍山是磁場環繞地球部分裡的範艾倫帶,北鬱單曰洲應該在地心世界,南閻浮提應該指赤道附近的印度,非洲,中國應該屬於東勝神州,美洲應該屬於西牛賀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發佈於 2017-07-06

贊同 4​

7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匿名用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長阿含經世記經雲:

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編輯於 2016-06-03

贊同 4​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職業坐家3976

職業坐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應該是地球磁場中軸,鐵圍山是磁場環繞地球部分裡的範艾倫帶,北鬱單曰洲應該在地心世界,南閻浮提應該指赤道附近的印度,非洲,中國應該屬於東勝神州,美洲應該屬於西牛賀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發佈於 2017-07-06

贊同 4​

7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匿名用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長阿含經世記經雲:

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編輯於 2016-06-03

贊同 4​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臺城柳

2 人贊同了該回答

其實須彌山一共三座,有時橫向有時縱向。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西方三聖的體現形式。現在天文學實際上能觀察到須彌山。天文學已經發現到一個位置星星突然都不見了,天文專家叫宇宙牆。實際上就是被須彌山擋住了。

編輯於 2018-12-04

贊同 2​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職業坐家3976

職業坐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應該是地球磁場中軸,鐵圍山是磁場環繞地球部分裡的範艾倫帶,北鬱單曰洲應該在地心世界,南閻浮提應該指赤道附近的印度,非洲,中國應該屬於東勝神州,美洲應該屬於西牛賀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發佈於 2017-07-06

贊同 4​

7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匿名用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長阿含經世記經雲:

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編輯於 2016-06-03

贊同 4​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臺城柳

2 人贊同了該回答

其實須彌山一共三座,有時橫向有時縱向。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西方三聖的體現形式。現在天文學實際上能觀察到須彌山。天文學已經發現到一個位置星星突然都不見了,天文專家叫宇宙牆。實際上就是被須彌山擋住了。

編輯於 2018-12-04

贊同 2​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智證

須彌山佛國網www.dishendashi.org 南無諦深大師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諦深大師開示:什麼是須彌山

今天是釋迦佛成道日,是日緣分吉祥,為了這些緣分師父便忙,由於末法時妄法熾盛,毗尼難續故,師父怕他們,今年就沒與大家一起海會布法。明輪至時,妙湛寺毗尼燈殿落成,師父再與菩薩祥會。

因妙湛寺有一閣殿是從須彌甘露頂閣殿抄建,今日又有皈依弟子問及須彌山,師父一併給菩薩們講說須彌山事要。

善知識,須彌山乃於釋迦佛因地修道之萬億大阿僧祗之處時,由善現如來起,圓滿照分,照分之後,所成之十方世界之中,識心分別有相體相之總廓體,已由人之算數無量大劫至於當今之,十方世界之依成緣分。

善知識,以吾諦深淨眼觀之,須彌山之大,若以人眼求視,恰如細菌求見宇宙之見而難見之見。

善知識,譬如:人道之當今世界科學所探之宇宙,僅銀河系恆星數量便難以計數,實則,每一日月,稱為一個世界。而須彌山下方之南詹部洲,就有十萬八千上土州別,一百零五萬中土州別,一十二萬下土州別。其南閻浮提位於南詹部洲西南。

南詹部洲業相體,呈上兩邊高中間低,平緩順勢;下邊呈中間微凸,兩端一端扁削一端三旋狀。是州各方,以阿僧祗劫記日,日有所變。

善知識,是中之南閻浮提,則多處均有日月草木世界,每一世界均有山川河流,大海冰凌。

善知識,南閻浮提中處,是釋迦如來所成挲婆國土。挲婆世界多處大海,山川相映。

善知識,須彌山正峰,有甘露寺,日夜甘露傾海下施,至於四天王天處,已無豪分。而至於山下方,若以人心思量,無始劫難思至。

善知識,佛法真實不虛,若以罪孽想,判別佛說法,是人狂妄輩,不能見真諦,更何知有佛。若於佛說事,靜心受佛教,斷滅罪孽想,一念隨所見,十方剎那現。無須求知之。

善知識,放下諸罪,嚴淨毗尼,彈指能見佛。諦深2016,1,17日示。

發佈於 2019-03-19

贊同​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職業坐家3976

職業坐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應該是地球磁場中軸,鐵圍山是磁場環繞地球部分裡的範艾倫帶,北鬱單曰洲應該在地心世界,南閻浮提應該指赤道附近的印度,非洲,中國應該屬於東勝神州,美洲應該屬於西牛賀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發佈於 2017-07-06

贊同 4​

7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匿名用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長阿含經世記經雲:

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編輯於 2016-06-03

贊同 4​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臺城柳

2 人贊同了該回答

其實須彌山一共三座,有時橫向有時縱向。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西方三聖的體現形式。現在天文學實際上能觀察到須彌山。天文學已經發現到一個位置星星突然都不見了,天文專家叫宇宙牆。實際上就是被須彌山擋住了。

編輯於 2018-12-04

贊同 2​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智證

須彌山佛國網www.dishendashi.org 南無諦深大師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諦深大師開示:什麼是須彌山

今天是釋迦佛成道日,是日緣分吉祥,為了這些緣分師父便忙,由於末法時妄法熾盛,毗尼難續故,師父怕他們,今年就沒與大家一起海會布法。明輪至時,妙湛寺毗尼燈殿落成,師父再與菩薩祥會。

因妙湛寺有一閣殿是從須彌甘露頂閣殿抄建,今日又有皈依弟子問及須彌山,師父一併給菩薩們講說須彌山事要。

善知識,須彌山乃於釋迦佛因地修道之萬億大阿僧祗之處時,由善現如來起,圓滿照分,照分之後,所成之十方世界之中,識心分別有相體相之總廓體,已由人之算數無量大劫至於當今之,十方世界之依成緣分。

善知識,以吾諦深淨眼觀之,須彌山之大,若以人眼求視,恰如細菌求見宇宙之見而難見之見。

善知識,譬如:人道之當今世界科學所探之宇宙,僅銀河系恆星數量便難以計數,實則,每一日月,稱為一個世界。而須彌山下方之南詹部洲,就有十萬八千上土州別,一百零五萬中土州別,一十二萬下土州別。其南閻浮提位於南詹部洲西南。

南詹部洲業相體,呈上兩邊高中間低,平緩順勢;下邊呈中間微凸,兩端一端扁削一端三旋狀。是州各方,以阿僧祗劫記日,日有所變。

善知識,是中之南閻浮提,則多處均有日月草木世界,每一世界均有山川河流,大海冰凌。

善知識,南閻浮提中處,是釋迦如來所成挲婆國土。挲婆世界多處大海,山川相映。

善知識,須彌山正峰,有甘露寺,日夜甘露傾海下施,至於四天王天處,已無豪分。而至於山下方,若以人心思量,無始劫難思至。

善知識,佛法真實不虛,若以罪孽想,判別佛說法,是人狂妄輩,不能見真諦,更何知有佛。若於佛說事,靜心受佛教,斷滅罪孽想,一念隨所見,十方剎那現。無須求知之。

善知識,放下諸罪,嚴淨毗尼,彈指能見佛。諦深2016,1,17日示。

發佈於 2019-03-19

贊同​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知乎用戶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這世界上有許多悲劇發生,很多無辜的生命慘死

我們人類科技在進步,以後會有越來越少的悲劇

已經發生的悲劇,是不是會永遠存在?

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希望已經發生的悲劇,被轉化?

或者它自己轉化。

轉化到哪裡去呢?我想就是須彌山。

古代人沒有飛機,所以古代人看天上雲層連綿,覺得有仙界有天堂存在。

這些古代人相信這個,在死前也相信著這個。

而我做過飛機,我在飛機看窗戶外面的雲層,知道原來沒有仙界沒有天堂。

我看了晚霞

覺得很像一座山,你們覺得像嗎?

我說明一下,不是晚霞的某一朵雲像一座三角形的山,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整面天空都只不過是山的一部分,是山上的森林和平原和江河等等的地貌

沒錯,我是說,這些森林和平原和江河都在這座山上

看一下

"

網絡文章來源於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1012

Exotic Saudade

神祕的永恆之美、哲學藝術宗教科學

8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佛出世不壞世間法”,這條佛教學的基礎原則決定了佛陀絕不會給你講能讓你去通過外在手段驗證的事情或者是預言的,意味著在人類誕生到毀滅短暫的歷史區間內是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叫作“須彌山”的實物的。在印度的佛學院已經把須彌山的圖畫撤下,從文字非法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知識更像在講生命的層次,而非講宇宙的構造,那個年代印度眾生認為宇宙就是須彌山,是那個時代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人類的對銀河系的認識至今是侷限的,所以佛陀在那個年代也不可能去給人按“原原本本的樣子”講,因為講出來你也只能想象,凡是想象的東西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對於一萬年後的人類而言,現在人的宇宙模型就跟古人的須彌山差不多。

即便某種須彌山真的存在,應該是和經上的“方便說法”很不同的,個人認為這個是藉助以前印度諸宗教原有的說法而給出的方便說,因為當時人們對須彌山的概念根深蒂固,所以就將就這個其他宗教的模型給他們講,講個大概就行了不求準確。一是為了方便記憶,二是為了便於古印度人理解。須彌山模型的主要意義是對三界和天道從修證、心境水平上進行一個層次劃分,而不是想告訴地球人地球周圍是些什麼,切莫主次顛倒。

同樣類似須彌山的還有“閻浮提”也是借用印度人古代對他們這塊土地的稱呼,既然“四大部洲”圍繞中間旋轉,那一個“洲”必然不是像地球上的印度這塊土地而飛在空中。佛說小千世界有約一千個“日月”同時出現的地方,這點很玄妙,銀河系的太陽是遠遠超過一千個的,但既然佛說“日月”,就必然不是天文學概念而就是人那時說的日月,故“日”並非現代科學所指的“恆星”,因為沒有地球就沒有當時“太陽是恆星”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的概念,當時日月的概念不如現天文學寬泛。而佛說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同時又說一切“世界種”有無數種形狀,再結合當今科學觀測後者是更結合實際的,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四大洲”也是類比的方便說,不同的小千世界應該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佛不可能給你一一講完也沒必要給你說他們都不同免得你陷入無限的空洞遐想。而藏傳佛教經典《時輪金剛》中的四大部洲模型和我們看到的佛經又不一樣,一個洲下面還繼續有中洲和小洲。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用它來計算日食、月食等現象也是很精確的,而佛經上的什麼五大元素、金輪、地輪之類的抽象概念雖然很奇妙,但更像只是和科學的分類標準不一樣,比如正方體可以定義為“八條稜都等長的立方體”,也可以定義為“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立方體”,科學和佛經只是分類不同,一個以量子為最小類別而另一個以五大分類,但必須承認的是,佛經中的數字大多不是精確數字,而且佛經中的分類相對於科學來說簡化了很多東西,從物質世界的現象來看,科學的分類是比佛經更接近本質的,但假如我們人類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呢?那我們整個物理化學體系就得以另外一種分類標準來闡述了。在過去的兩百年科學的詞典已經更新很多次了。

那麼根據人類的觀測尺度,銀河系是比較像一個小千世界的,銀河系中間是什麼呢,一個核球,以及中間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依靠黑洞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圍繞中間旋轉,從側面看,銀河系中間並沒有什麼物質以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大山”形狀出現。而核球附近有很多和太陽一樣的恆星,為“日月星宿天”的處所倒是有可能的,但中間的黑洞在目前的物理學裡是個極其詭異但也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的地方。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而四大部洲呢?這個倒還有比較像的,如下圖所示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因為四大部洲是我們“人道”的,所以他如果存在我們是一定能看到的,而佛經上講某些層次的“天人”和“餓鬼”的世界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日宮天子這種恆星上的生命,如果存在他肯定不是我們人的肉體這種形態,而是一種不依靠化學反應供能、不吃東西、直接吸取能量的生命體。雖然佛經上講我們看不到有些天人,但他們一定也是有身體結構組織形式和物理性結構的,不可能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不穩定的幻象一樣的世界。天人一動念即來各種食物和衣服,應該是對這種生命的複雜機制的比喻。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中千世界比小千世界更大一個尺度,如果按這種邏輯延伸上去則是星系團或者比這更大,但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又不太對,因為佛經中所記載的這種世界的尺度結構並非完全從大小的角度在講,如:

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可以看出這種世界尺度並非單純指大小,而我們的宇宙存在可觀測宇宙與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高維度低維度等抽象性的特徵,所以佛經上所指的這種世界觀,更像是從實際觀測和抽象意義上結合起來講的,大尺度的世界對小尺度的世界存在包含關係,但並非一定是一種空間大小的包含關係。

然後佛經又講,仞利天以下為“地居天”,居住於地上。其上的均為“空居天”,“空居天居雲處”,和當今物理語言最接近的“居雲處”意思,即該種生命構成並非三維的,其某些生理特徵不受到三維空間位置差異的限制,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盤,和佛經上說的這個空居天居“雲”處幾乎是同一個抽象意思,即既是聚合的,又是分散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地居天”則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必須居住在引力維持的一個環境裡,他們離大地太遠也會死亡。空居天既然不受三維空間的位置限制,那麼他們肯定以一種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存在,生命體是聚合和分散統一起來的,人類更偏向於聚合,天人偏向於分散,這種有能力突破空間限制的他們到底居留於怎樣的一種空間結構中呢?能否用大小衡量?不得而知。也許他們也有肉身居留在固定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講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小尺度關係,但他們隨心念也能去到其它地方,說明他們身體的虛的一部分以高維度的形式散佈於整個三維空間,這時候又不能以大小來衡量,只能說“XX上覆XX為XX世界”。這則是從分類學的角度講。

而我們可以看到,“彌勒內院非天道所攝”是因為其本身不是物質世界,而在須彌山上居然“放逸天非天道所攝”,假如放逸天真的居住在某個“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須彌山上,而天道不能獲取任何信息,也是很不符合佛教的世界觀的,如果須彌山是一種我們人類所理解的“物質”結構,天道應該是能感受到的。

綜上所述,須彌山應該是借用印度之前宗教的說法修正後的一個比喻說法,而非一個實有的存在,倘若真要給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結合現代科學觀測去給一個定義,也許從以地球為觀測中心一層層往外擴展是比較接近的,因為宇宙大爆炸之初留下來的東西有很多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離我們人類達100億光年距離以上,那裡可能存在一些我們周圍看不到的現象,那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需要依賴太陽、遠遠大於太陽而且自己就能發出超過太陽430萬億倍的天體,但可觀測宇宙之外呢?所以此事難以用科學解釋,科學自身都沒有透徹瞭解宇宙。佛所證悟的體驗並非用肉眼看到,也存在如何分類、定義基本概念和闡述方式的差別,束縛於空洞的文字之中,不到證悟之前不敢妄下定論。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幾乎古來無人,大多數只是阿羅漢和初地附近菩薩,在彌勒佛降生前永遠沒有解答,這隻能是一個遺憾吧,很多人也是從求知的角度走上學佛的,在這條路上須彌山存不存在並不需要關心。

編輯於 2019-01-17

贊同 86​

28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guisheng lin

cpa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我們看不到是因為質量太大,空間已經扭曲了。

須彌山那麼大的質量,在我們的視角來看,是黑洞的可能性很大。

原來平整的空間,被各種扭曲,暗物質的存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後各種扭曲後,原來很近的地方,看起來也很遠。

佛教的觀點,心物不二。外界只是心的投影。

這宇宙從原子到星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轉動的構造的。

人心也一樣,也是圍繞著我執來轉動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兩個人的世界有共同的地方時,這兩個人的世界就會融合在一起,比如你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喜歡你。。。當融合的世界越來越多時,心外的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堅固,這時就會有真實存在一個外部客觀世界的錯覺。

就象有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遊戲一樣,遊戲的世界只是在每個人的電腦中,玩的人越多,裡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堅固,但其實只是所有玩遊戲的電腦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須彌山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推動的,每個人的世界的起點都一致的,都是真心自性,都是一念無明,生出我執,然後貪嗔痴出現,推動力出現,一開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強烈,然後世界就越來越複雜。世界的中心,就是無始以來的貪嗔痴形成的須彌山,每個人都一樣。當這些人的世界開始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須彌山就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須彌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的投影,心裡有,外界也一定有。

發佈於 2018-07-07

贊同 10​

5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慕容玉京

網絡小說重度沉迷者/勸分專業戶/溫和女權/溫和皇漢/……

7 人贊同了該回答

真的存在。

佛陀經常會說的一個比喻是“如須彌山,如大海水,如恆河沙”,而大海水和恆河沙我們都見過。

須彌山,也許今天的名字不叫須彌山;也許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的觀測手段尚且觀測不到;也許我們一直沒搞清楚須彌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

發佈於 2015-12-22

贊同 7​

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劉行三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娑婆使人愁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存在啊。

但是境界不到是看不見的。

或者說,僅憑眼睛也是看不見的。

編輯於 2017-11-12

贊同 4​

2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護法居士

釋迦弟子 受持如來正法速證解脫

10 人贊同了該回答

你站在須彌山上說須彌山不存在?

發佈於 2015-07-31

贊同 10​

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alphago

都是月亮惹的禍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只是當時印度人的世界觀,現在可以證明其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地獄、欲界天、阿修羅都依須彌山而有,如果須彌山不存在,人們勢必會問:欲界天在哪裡?畢竟,佛教徒最低期望,也都是希望往生兜率天、忉利天的。

問題很嚴重,所以論證須彌山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先看古代版的須彌山: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這幅圖反應的世界觀符合古人的觀測水平,也容易理解。

欲界天位於須彌山頂,四大天王居半山腰,地獄在須彌山地下。太陽和月亮長得一般大,像兩個盤子一樣的掛在天空。

四大洲分佈在須彌山四方,被香水海包圍。

整個世界又被鐵圍山包裹。

按照經書,阿修羅族居於海底,阿修羅王跟帝釋經常打戰。阿修羅王身高能過須彌山,還能手擒日月,使得日全食事件發生。龍擺尾助攻時,還能夠發生大海嘯。

這說明了幾點:

1.修羅道跟欲界天道處於同一空間。

2.修羅王是住在地球上的,否則不可能和日月發生關係。

3.修羅王跟須彌山一樣高大。

唯一的硬傷就是與科學事實不符合,但現在依然有人堅定的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不見而已,如果有神通的高人,就能夠看見。

但問題是哪怕我們承認神通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但其說法至少也要能自圓其說,不能違背既定事實。

下面腦洞來了:

說法一:

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銀河系一共有5條懸臂圍繞中間旋轉,如果上面除了地球以外另外還有3個懸臂上有其他的人類居住,那麼則很有可能是佛經上講的“四大部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矛盾處:

1.阿修羅身過須彌山,不只一部經這麼說。如果把須彌山設定為銀河系中心,圍繞銀河系的恆星分部設定為香水海,那阿修羅就是星系級的生物了。其一個揮手,必然是幾萬光年的距離。一場大戰,必然把整個銀河系弄得一團糟。

2.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就是細胞上的一個病毒。

這樣級別的存在,居然跑到自己細胞裡面去聽一個病毒講經說法?還摻合他們的是非當護法,不可思議!

3.而且,阿修羅都這麼大,四大天王想必尺寸也不小,至少也是星系級的存在吧?

然而,經中說四大天王經常巡視人間,也不知四大天王是怎麼在眾多細胞中找到這麼一顆特別的,然後對其上的病毒產生特殊感情的?

其所在的羅剎族還經常吃人,也不知是怎麼吃的?

如此體量的阿修羅王,又是如何手遮日月的?

說法三:

其實銀河系就是南瞻部洲,須彌山就是宇宙中心。

矛盾之處:

同上,不過阿修羅變成了宇宙級的存在。

說法四:

須彌山就是地球兩極的磁場

矛盾之處:

1.地磁場有兩端,為何另一端沒有天人?

2.你們把須彌山弄這麼高,而修羅王身過須彌山,地球不夠他站的啊?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綜上,越描越漏洞多,倒不如干脆承認須彌山不存在,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方便說。

然而,

因為須彌山不存在,住在須彌山上的欲界天自然也不存在。

因為欲界天不存在,因此與欲界天對立的修羅道不存在,天龍八部等護法也不存在,天道的各種菩薩也會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須彌山必須得存在,否則六道廢了兩道,六道輪迴就不能成立了。

編輯於 2018-02-24

贊同 6​

13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狒狒之敵

巨乘法師,看我的提問和文章瞭解真正的狒教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去讀讀兒童啟蒙讀物--皇帝的新衣

人類之愚昧與宇宙一樣是無限的。

發佈於 2018-12-04

贊同 1​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職業坐家3976

職業坐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須彌山應該是地球磁場中軸,鐵圍山是磁場環繞地球部分裡的範艾倫帶,北鬱單曰洲應該在地心世界,南閻浮提應該指赤道附近的印度,非洲,中國應該屬於東勝神州,美洲應該屬於西牛賀洲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發佈於 2017-07-06

贊同 4​

7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匿名用戶

4 人贊同了該回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長阿含經世記經雲:

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編輯於 2016-06-03

贊同 4​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收起​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臺城柳

2 人贊同了該回答

其實須彌山一共三座,有時橫向有時縱向。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西方三聖的體現形式。現在天文學實際上能觀察到須彌山。天文學已經發現到一個位置星星突然都不見了,天文專家叫宇宙牆。實際上就是被須彌山擋住了。

編輯於 2018-12-04

贊同 2​

1 條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智證

須彌山佛國網www.dishendashi.org 南無諦深大師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諦深大師開示:什麼是須彌山

今天是釋迦佛成道日,是日緣分吉祥,為了這些緣分師父便忙,由於末法時妄法熾盛,毗尼難續故,師父怕他們,今年就沒與大家一起海會布法。明輪至時,妙湛寺毗尼燈殿落成,師父再與菩薩祥會。

因妙湛寺有一閣殿是從須彌甘露頂閣殿抄建,今日又有皈依弟子問及須彌山,師父一併給菩薩們講說須彌山事要。

善知識,須彌山乃於釋迦佛因地修道之萬億大阿僧祗之處時,由善現如來起,圓滿照分,照分之後,所成之十方世界之中,識心分別有相體相之總廓體,已由人之算數無量大劫至於當今之,十方世界之依成緣分。

善知識,以吾諦深淨眼觀之,須彌山之大,若以人眼求視,恰如細菌求見宇宙之見而難見之見。

善知識,譬如:人道之當今世界科學所探之宇宙,僅銀河系恆星數量便難以計數,實則,每一日月,稱為一個世界。而須彌山下方之南詹部洲,就有十萬八千上土州別,一百零五萬中土州別,一十二萬下土州別。其南閻浮提位於南詹部洲西南。

南詹部洲業相體,呈上兩邊高中間低,平緩順勢;下邊呈中間微凸,兩端一端扁削一端三旋狀。是州各方,以阿僧祗劫記日,日有所變。

善知識,是中之南閻浮提,則多處均有日月草木世界,每一世界均有山川河流,大海冰凌。

善知識,南閻浮提中處,是釋迦如來所成挲婆國土。挲婆世界多處大海,山川相映。

善知識,須彌山正峰,有甘露寺,日夜甘露傾海下施,至於四天王天處,已無豪分。而至於山下方,若以人心思量,無始劫難思至。

善知識,佛法真實不虛,若以罪孽想,判別佛說法,是人狂妄輩,不能見真諦,更何知有佛。若於佛說事,靜心受佛教,斷滅罪孽想,一念隨所見,十方剎那現。無須求知之。

善知識,放下諸罪,嚴淨毗尼,彈指能見佛。諦深2016,1,17日示。

發佈於 2019-03-19

贊同​

添加評論

分享

收藏

感謝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知乎用戶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這世界上有許多悲劇發生,很多無辜的生命慘死

我們人類科技在進步,以後會有越來越少的悲劇

已經發生的悲劇,是不是會永遠存在?

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希望已經發生的悲劇,被轉化?

或者它自己轉化。

轉化到哪裡去呢?我想就是須彌山。

古代人沒有飛機,所以古代人看天上雲層連綿,覺得有仙界有天堂存在。

這些古代人相信這個,在死前也相信著這個。

而我做過飛機,我在飛機看窗戶外面的雲層,知道原來沒有仙界沒有天堂。

我看了晚霞

覺得很像一座山,你們覺得像嗎?

我說明一下,不是晚霞的某一朵雲像一座三角形的山,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整面天空都只不過是山的一部分,是山上的森林和平原和江河等等的地貌

沒錯,我是說,這些森林和平原和江河都在這座山上

看一下

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