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30年高中後,我忍不住給中國父母提幾個建議!

好好學習 數學 他們的世界 教育 高考學習簡單有效 2018-11-30

各位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

孩子進入高中之後,您一定是充滿期待並心懷忐忑的吧!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配合學校和老師,讓孩子發揮出他應有的聰明才智,在愉快的氛圍中健康成長,並取得優異成績呢?

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什麼固定的公式或者答案的問題。但是,我作為一個教齡已經二十七年的數學教師,陪伴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風風雨雨一路走來,有一些經驗和體會想在這裡與家長交流,下面就你們最關心的兩個問題,即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學業成績,給各位家長一些建議。

教了30年高中後,我忍不住給中國父母提幾個建議!


“態度決定一切!”,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往往不是他的學習基礎,也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態度,也就是他的心理狀態。高中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衝動,敏感,熱情有餘而判斷力不足,他們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甚至出現逆反心理。

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謹慎選擇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他們進行有效溝通,讓孩子們適時解惑,順利成長!

1.信任是最強大的動力 。

我們不要因為對孩子存在過高的期望而最終逼得孩子失去應有的自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要期望孩子瞬間就能攀登高峰,路,總要一步一步地走,我們要有耐心陪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

“你的努力我能看到!”,這才是家長應該常做的,絕不是永無止境的不滿足,孩子考了三十名,還希望考二十名,考了二十名還要求前十名,孩子真的很累,而且優異的成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一個勁地用一些狠話“激勵”,而要多一些理解和讚揚!

有個男孩子,非常聰明,但是不肯好好學習,我找他談話,鼓勵他說:“只要每天努力一點點,下次考試就能進步幾個名次”,他冷淡地說:“那有什麼用,我無論考多少名,我媽都不會滿意的,她會有更高的要求”;還有一個女孩找我訴苦說:“我心裡很難過,我跟媽媽說:一輪複習開始了,我從現在開始要努力學習!我媽媽接著來了一句:我才不相信你呢,你什麼時候說話算數過”。這個孩子立刻陷入沮喪。

或許,這個孩子曾經並不怎麼努力,可是,我更相信她是真的想開始努力學習了,雖然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但她下決心的那一刻一定是真的,為什麼不肯用另一種態度相信她呢。

家長完全可以說:“我相信你,寶貝,加油!”那將是另一個效果。作為老師,我只能告訴孩子:“你媽媽那是激勵你的,她只是擔心你沒有足夠的恆心堅持下去,其實,聽到你要努力學習!她比誰都高興!”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被信任都是最大的動力!我曾經讓班裡的學生們自己辦了一份數學報《非常1+2》,他們有的負責插圖,有的負責謄寫,有的負責排版,各顯身手,把報紙辦的有聲有色,學生們寫的小論文有的在雜誌上發表,令許多老師都感到很驚訝,其實,你只要給孩子一片藍天,他們就一定能展翅飛翔!

2.少說多聽,做孩子的朋友 。

有的家長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居高臨下地對孩子指指點點,覺得自己啥都明白啥都懂啥都正確,而孩子哪兒哪兒都不完美都有欠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不肯再和你好好交流,於是,你就很難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也就無法跟孩子溝通。

其實,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不能要求他像大人那樣成熟那樣老練,更不能要求他像大人那樣有足夠強的自控力,孩子有孩子的特點,我們要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理解他的心情他的困惑他的煩惱,永遠不要用不屑的語氣小瞧孩子跟你說的任何事情

因為,在你眼裡的那些小事,在孩子的世界裡或許就是了不起的大事,我們要認真傾聽,然後再尋找機會因勢利導。

就在今天下午,我問辦公室的同事,如果讓你給高中學生家長一些建議,你們以為那些建議最好?

老師們不謀而合,異口同聲地說:多做少說,注意傾聽,做孩子的朋友。 我還記得曾經看過一句話:“溝通並不是說服”,所以,當我們和孩子因為某些事情意見不一致時,要擺平心態,放下身段,好好溝通,而不是想方設法去說服他,當你利用家長的身份和威嚴最終強制性“說服”他的時候,你贏了反而是輸了。

被父母尊重和理解的孩子,永遠是最積極最上進最幸福的孩子!他們的世界裡永遠不會有孤單,他們永遠有堅強的後盾,這樣的孩子,前程怎麼會差呢?

3.要善於讚揚孩子。

被讚揚、被賞識、被認可是一個人最深層次的需求,所以,不要只看到孩子的不足,更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有時候,讚揚比批評更容易達到預期效果。

有一次上課的時候,我正在講一道數學題,有個男孩子在下面和周圍的同學交頭接耳地亂說話,而且,我每講一句話的時候,他就小聲在下面接話,我有些生氣,想停下講課批評他幾句,但是,一轉念,我換了一種方式。我說:“某某同學一看就是個非常聰明的同學,反應真快啊,我說什麼他都能馬上反應過來,像他這樣的孩子只要肯努力,數學一定能學的非常好!”我說完之後,他竟然臉紅了,而且馬上坐的端端正正認真聽課。關鍵是, 從那以後,他突然變得很願意學數學,我對他也時常鼓勵,有一次他數學考的不太好,還私下裡跟課代表說:我很對不起數學老師。

我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簡單粗暴地大聲批評和指責他,其實原本我是想那麼做的,幸虧在瞬息之間我換了語氣換了方式,一念之間,相差何止千里。

還有一個男孩子,高二時文理分班,調到我們班裡,他媽媽跟我說:“我兒子頭上長了三個頭旋,是個標準的不聽話的熊孩子,嫌我跟老師打電話,把我手機摔壞三個了,我不求他成才,能成人就行了。”

我聽了之後,直接跟家長不樂意了,怎麼能這麼說自己的兒子呢?就算全世界都看不上咱家兒子,當爹當孃的也要看上才行啊!

第二天,還沒打上課鈴我就來到教室,特意看了看那個男孩,很巧,那個男孩走到講臺上找東西,我問他:“你是從哪一個班調過來的?上課能聽懂嗎?”他說“我從八班來的,我學習不好,有很多都聽不懂。”我笑著對他說:“你還挺誠實啊!誠實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品德,學習不好不要緊,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有不會的我來幫你,好不好?”他很開心地大聲說“好的,老師。”從此他真的很努力的學習,我也有意識的經常在課堂上提問他一些簡單的問題,他只要答對了,我就真誠地表揚他,一旦他點鬆勁,我就找他聊一聊鼓勵他。

後來,他考入了青島的一所高校,查出成績的那一天,他媽媽給我打電話,是哭著給我報喜的。

其實,孩子最珍惜的,真的是親人的欣賞和認可,而不是你給他吃最好的用最好的,更不是每天的嘮叨和指責。當然,善於表揚絕不是虛情假意地廉價表揚,現在,被“捧殺”的孩子比被“棒殺”的孩子要多的多。我們要用自己的慧眼看到孩子身上真正閃光的地方,然後再予以表揚,才真正有效。

4.要捨得批評孩子。

我發現有很多家長“不敢”批評孩子,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孩子錯了,也不敢說什麼,因為怕孩子不高興。

我們確實要尊重孩子,信任和讚賞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可是,他們畢竟年齡小,自制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差,受到的各種誘惑多,當他們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就該嚴厲地批評指正,這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些事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父母該堅持原則的時候必須毫不猶豫地堅持,你可以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各種特長和愛好,允許交自己喜歡的朋友,但是,無論怎麼玩都不能耽誤正常的學習,無論有多少理由和藉口,荒廢學業永遠都是不允許的。

我們不能讓孩子在家裡即是無法無天的“霸王”,又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巨嬰”,他有他的應該享受的權利,但也有他應該擔負的義務,責任和擔當是孩子必須具有的品質。

5.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我見過很多的家長,不肯用心陪伴孩子,發現孩子成績下滑,就給孩子找個輔導班,覺得只要自己捨得花錢,就算是盡心了。小學初中時把孩子塞到助學園,有人看著寫作業,高中的時候,給找各種輔導班。

其實,讓孩子發生根本改變的絕對不是補習班,你見過幾個孩子是在補習班裡變得出類拔萃的?你只是花錢買一份心安罷了。

當然,如果孩子因為某些客觀原因落下一些課程,是可以補習一下的,或者有些孩子突然“洗心革面”想好好學習,但基礎太差,所以找人補習一段時間也算正常,但補習絕不是長久之計,也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父母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陪伴不是約束和干涉,不是時時待在孩子身邊,而是你的心要始終和孩子的心息息相通。這個世界上,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與交流,所以,無論多忙,都要留出一些時間用心陪伴我們的孩子。

教了30年高中後,我忍不住給中國父母提幾個建議!


進入高中之後,除了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能很多的家長會更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畢竟,三年之後考入一個理想的大學是所有家長共同的心願,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取得優異成績呢?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1.幫助孩子做好初高中的銜接。

由初中到高中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很多學生會一時適應不了這些變化而使得學習成績出現下滑,過去的尖子生也可能變為學習的中等生甚至成為差生,所以,了解並適應初高中的變化,做好初高中的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

(1)環境與心理的變化。

對高一新生來講,環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同學、新教師、新教材、新校園……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讀小學、初中的孩子大部分自制力較差,生活上學習上始終處在父母的監督之下,而對高一新生來講,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家長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這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自覺意識和自控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些孩子在初中一直處在優越的環境中,受到家長老師的寵慣和讚揚,然而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尤其發現比自己強的人很多,初中的那份“優越感”蕩然無存,於是從自信走向了自疑或自卑,學習成績自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複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他們一下子覺得自由了,產生了“鬆口氣”想法,於是被束縛的玩心全釋放出來,入學後無緊迫感,往往放鬆對學習的要求,等他們發現自己成績下降時,半個學期下去了,再想追趕就困難了。

(2)教材的變化。

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討論字母的取值範圍對結果的影響,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另外,由於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為了應對高考,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並沒有降低。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後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學法的變化。

到了高中,由於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能力。

因此,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於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獨立完成作業。然而,剛入學的高一新生,由於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很多孩子繼續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導致基礎知識不牢,完成當天作業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複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的時間,致使學習欠賬較多,這顯然不利於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成績的提高。

以上這些因素都將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家長要重視初高中的銜接問題,首先,讓孩子端正心態,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有刻苦努力的昂揚鬥志,不偷懶,不耍聰明,不走捷徑,要知道,“勤奮才是最好的捷徑!”

其次,假期中要提前讓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預習,把初中沒有學習而高中又要用到的一些知識補習一下,為順利度過高中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聽講、及時複習、獨立作業、勤于思考,善於求教、系統小結和課外拓展等方面。

(1)重視預習,帶著疑問聽課。

雖然很多學生做不到提前預習,但是事情正是因為難能才可貴,提前預習是為了上課時更輕鬆,更有目的,使學習效率更高。另外,在求教別人問題的時候,自己最好也有個思路,當問題解決時,可以對比下自己為什麼想錯了,這對學習非常有裨益。

(2)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最關鍵因素,注意力就是口、眼、耳、鼻、手“五覺”協調的能力。學生不能專心致志有始有終的聽課,課堂上東張西望,說話走神,愛插話,做作業磨蹭拖沓效率低下,自控力差無法安靜,凡此種種,均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導致的結果必定是學習成績不理想。

(3)勤思考,善歸納。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可見思考的重要性。思考是人們鞏固已有知識,發現新問題,掌握規律的必然途徑。在學習上,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不但要勤于思考問題,還要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對於學過的知識,要注意消化,善於歸納,不放過一個含糊不清的問題。對自己的知識體系經常進行梳理,使歸納出來的方法,能夠解決新的問題。

(4)有記課堂筆記的習慣,課後要翻看。

記筆記的目的就是給思考問題和掌握知識留下線索,如果只看重記筆記,而忽略聽講的話,還不如不記,聽講並理解知識永遠是課堂學習的重中之重。

在記筆記的時候,要撿重點記,記規律、記難點、記疑點,會記筆記的人,很可能是學習非常好的學生,因為他知道什麼是重點。

(5)注意精做練習題。

做練習題是對知識點的回顧和深入。凡做題時,要注意讀題、審題,分析已知與未知的內在聯繫,注意和知識點聯繫起來。做題不是目的,因此也不要搞題海戰術,做題在少而精。

所謂的“精”就是做一道題,掌握這一類題的解決方法,並做到舉一反三。要習慣使用“集錯本”,分析出原因以警示自己,做到不讓錯誤重複犯兩次。

(6)目標明確,持之以恆。

人貴有志,學貴有恆,做什麼事都要有恆心,學習也一樣。在每學期的開始都要給自己制定一份計劃,並努力完成。另外也要充分的估計到自己的實際,不要訂立超過自己能力的目標,這樣不但完成不了任務,而且容易使人灰心,以至產生消極的情緒。

學習的過程都是很艱辛的,家長們要充分體諒孩子,並適時鼓勵孩子,給他們足夠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在未來三年的時間裡和孩子並肩作戰!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老師和家長一樣,會傾盡全力陪著孩子一起努力奮鬥!勇攀人生理想的最高峰!加油!

以上內容源自網絡,部分作了修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