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漢朝 劉邦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英布 燈右讀史 2018-12-06

一個王朝建立後,隨之而來的必然是論功行賞,漢高祖劉邦也面臨著這個問題。除了蕭何、曹參、張良這些有功之臣因公封侯外,劉邦還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平心而論,辛苦得來的天下,誰都想將其牢牢把握在手中,但是彼時戰國七雄的時代結束不久,連西楚霸王項羽當年也是分封了大批諸侯,分封制的概念還是相當深入人心的。特別是自己的帝位也是在大家的幫襯下才得到的,因此儘管心中有多少不情願,劉邦還是分封了七個異姓王。這樣一來,大家都是皆大歡喜。只是七位諸侯王在受封時恐怕都並沒有預料到自己今後的人生走向,後來劉邦在平定他們後與大臣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後來除了呂后時期、王莽時期和曹操時期外,這個盟約一直被忠實的執行,下面讓我們瞭解一下這七位異姓王的結局: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白馬

一、韓王信:這個韓王名叫韓信,但並不是我們熟知的那個用兵如神的韓信,二人恰好同名同姓,但是這個韓信同樣憑藉自己的家世和實力躋身諸侯王的行列,不過為了避免混淆,名氣小一些的韓信就被稱作韓王信了。他是戰國時期韓襄王的庶孫,跟隨張良一起投奔了劉邦,被任命為韓太尉,率軍攻取韓國的故地,並被許諾將來封為韓王。事成後劉邦便正式冊封其為韓王,都城最終遷到了馬邑。韓信的封地靠近匈奴,多次發生交戰。他也因此派使者同匈奴求和,結果劉邦懷疑其私通匈奴,也有借題發揮的意思,便派人責備他。韓信恐懼,便投降匈奴,之後多次作為嚮導帶兵進攻漢朝。後來在戰鬥中被漢將柴武斬殺,兒子韓頹當和孫子韓嬰後來重新投奔了漢朝,韓頹當還因為平定七國之亂有功被封為弓高侯。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韓王信劇照

二、趙王張耳:秦末參加農民起義軍,先後擁立將軍武臣、趙國宗室趙歇為趙王。項羽分封諸侯時封其為常山王。後投奔劉邦,與韓信一起背水一戰,大破趙軍,最終被立為趙王。不久病亡,兒子張敖繼位,娶了劉邦和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女兒張嫣後來還嫁給了惠帝。在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時,劉邦經過趙國,張敖執子婿禮接待,態度恭敬,劉邦卻傲慢非常。這激怒了趙臣貫高、趙午等人,想要刺殺劉邦,被張敖制止。後來事情敗露,劉邦想借機除去張敖,被貫高拼死保全。張敖改封宣平侯,後來病逝。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張敖像

三、淮南王英布:早年因為犯法被判處黥刑(在臉上刺字並塗墨),因而又被稱為黥布,秦末漢初之際的名將,跟隨項羽作戰,參加了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等重要戰鬥,常常作為先鋒。後來被項羽封為九江王。後來被劉邦的使者隨何說動,叛楚歸漢,被項羽擊敗去投奔劉邦。開始被劉邦的傲慢態度激怒,旋即又被賓館中奢華的待遇打動。參與了擊殺項羽的垓下之戰,被封為淮南王。後來韓信、彭越等人相繼遇害,英布便有兔死狐悲之意,加緊防範,後來因被人告發而反叛。劉邦於是御駕親征,二人都是進行了人生中最後一次戰鬥。英布排軍佈陣,一如項羽,但未料到劉邦會親征,大戰之下敗逃,被長沙王吳回引誘,在番陽被殺。而劉邦也在征戰中受傷,不久後去世。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英布像

四、楚王韓信:早年貧苦,被人侮辱看輕,後投奔項羽也是默默無聞。於是又歸順劉邦,仍然沒有閃光。只有夏侯嬰、蕭何等人看重他。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到南鄭上任,部下紛紛逃亡,韓信感到自身不被重用,便也逃走了,被蕭何月下追回,並由此向劉邦進言,為韓信登壇拜將。韓信為劉邦制定作戰方略,東征伐楚。隨後為劉邦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代表作有平定趙國的背水一戰,平定齊國的七十餘城。滅齊後向劉邦提出做代理齊王的請求,劉邦大怒,但在張良、陳平的提示下正式冊封韓信為齊王,引領各路人馬發動垓下之戰,韓信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項羽軍心,最終獲勝。但旋即被劉邦趁熟睡時單騎奪兵權,改封為楚王。謀士蒯通曽勸其自立,與楚、漢三分天下,但韓信因劉邦對其待遇深重而作罷。後來又被劉邦以偽遊雲夢之計逮捕,降為淮陰侯。終因結連陳豨謀反被告發,為呂后和蕭何誘捕,被殺於長樂宮,並誅殺三族。臨亡感慨不用蒯通之策。當時劉邦正在外平叛,歸來後又驚又喜於心頭第一大患得除。聽說蒯通之事後又想烹殺之,被蒯通以各為其主的論點說服。韓信已死,但聲威一直受後世尊崇,被尊稱為“兵仙”。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韓信像

五、樑王彭越:是與韓信齊名的名將,早年於魏地起名響應陳勝、吳廣起義。後來追隨劉邦,被封為魏相,平定魏地,在側後方襲擊項羽,開展游擊戰,配合劉邦的正面攻勢。在垓下之戰前,劉邦約定其獲勝可封樑王(戰國時魏國都城在大梁,因此魏王也被稱為樑王),於是彭越出兵,會合各路諸侯取得勝利,正式成為樑王。陳豨造反時拒絕劉邦的徵兵請求,只派部將前往而被猜忌,加上被手下太僕告發,被劉邦廢為庶人,流放到蜀地。路上遇到呂后,便流淚分辯,希望呂后能為之說情回到家鄉昌邑。呂后表面答應,暗中卻進言劉邦要以絕後患。於是彭越最終被誅殺,三族被滅。其人頭被砍下示眾,傳說屍體也被剁成肉醬,分發給尚存的各路諸侯。是結局最為悽慘的異姓諸侯王。只有好友欒布不顧劉邦禁令,為之哭泣,仗義進言,才使得彭越人頭最終入土為安。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彭越像

六、燕王臧荼、盧綰:燕王先後經歷了兩人,其中臧荼本是秦末燕王韓广部將,後被項羽封為燕王。後來歸順劉邦,因劉邦捕殺項羽舊部的態度而恐懼反叛,被劉邦親征斬殺。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臧荼像

孫女臧兒的長女叫王娡,機緣巧合下生下了漢武帝劉徹。而臧荼死後,劉邦又改立盧綰為燕王。盧燕王和劉邦可是發小的關係,二人還同日出生,做了同學。盧綰一直追隨劉邦左右,恩寵待遇可以說沒人可以比得上,成為燕王后也可以說是劉邦最為放心的諸侯王了,可惜還是因為陳豨事件沒能善終。說起陳豨,也是早年就跟隨劉邦起兵,算的上是劉邦愛將,楚漢相爭時負責鎮守後方,平定天下後又趕赴邊境,監守趙、代之地的邊防部隊。但因為豢養賓客被趙相周昌舉報,加上其他不法事被調查,便自立為代王,結連匈奴起兵反叛。這一下便起到了蝴蝶效應——韓信被告發參與叛亂而被殺,彭越沒有親自帶兵出征援助也被殺,只有盧綰親自率軍援助,算是雪中送炭。但在平叛過程中,他派張勝出使匈奴以破壞他們與匈奴的聯盟,張勝反而揹著他與匈奴結好,並反過來說服盧綰,暗中與匈奴、陳豨聯合以養寇自重。後來事情敗露,盧綰在面對朝廷的大軍時聽說劉邦生病,還帶著他的家屬親信等共數千騎,在長城下等候,希望劉邦病癒之後,親自入長安謝罪解釋,以期得到寬大處理。 然而很快劉邦駕崩,盧綰也只好帶領眾人逃亡到匈奴。被封為東胡廬王,最終病死在匈奴。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盧綰劇照

七、長沙王吳芮:秦末漢初之際的百越部落首領,吳王夫差之後,被秦朝封為番君,使之成為番(今鄱陽)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後來響應秦末農民起義,威震江南一帶。還將女兒嫁給了還是義軍將領的英布,這也是在本文開頭部分,他的後人吳回後來能夠誘殺英布的原因之一。被項羽封為衡山王。最終在張良的影響下最終投奔了劉邦,被封為長沙王,因轄區遠離戰火,便將精力投身於開發生產,獎勵農桑中去。同時低調行事,消除劉邦的猜忌,最終於四十歲時病逝,長沙王的爵位也一直傳了五代才因為沒有嫡系子孫而國除,是唯一一個能夠平安善終的異姓諸侯王。

劉邦分封的七大異姓王簡介:僅有一王善終

吳芮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