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

在秦漢時期的名將中,白起與韓信是軍事史上的兩座高峰,他們用兵如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代表了各自時代的軍事指揮藝術的最高峰。歷史上人們稱白起為“殺神”,因為他一生征戰攻殺的六國軍隊數量太多,韓信則被稱為“兵仙”是為了表現他出神入化的用兵才能。至於這兩位誰的用兵智慧更高,誰的作戰能力更強,雖歷來爭論不休,但始終也沒有定論。我們不妨假設,若劉邦沒有韓信的幫助,他能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如果秦昭襄王沒有白起,那秦國最後又會怎樣?

"

在秦漢時期的名將中,白起與韓信是軍事史上的兩座高峰,他們用兵如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代表了各自時代的軍事指揮藝術的最高峰。歷史上人們稱白起為“殺神”,因為他一生征戰攻殺的六國軍隊數量太多,韓信則被稱為“兵仙”是為了表現他出神入化的用兵才能。至於這兩位誰的用兵智慧更高,誰的作戰能力更強,雖歷來爭論不休,但始終也沒有定論。我們不妨假設,若劉邦沒有韓信的幫助,他能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如果秦昭襄王沒有白起,那秦國最後又會怎樣?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後,劉邦僥雖然幸保全了性命,但卻被封到了許多人眼中的邊荒之地,巴蜀與漢中,成為漢王。若按當初楚懷王與一眾將領約定的“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本該要做關中王的,這其中的落差讓劉邦的許多將士無法接受,因此出現了大規模逃散的現象,連劉邦最為依賴的謀士張良,此時也離開了漢軍,前往韓國為相,漢軍部眾離心,人人思歸,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直到“蕭何月下追韓信”,漢王拜韓信為大將軍,一切才開始發生變化。

"

在秦漢時期的名將中,白起與韓信是軍事史上的兩座高峰,他們用兵如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代表了各自時代的軍事指揮藝術的最高峰。歷史上人們稱白起為“殺神”,因為他一生征戰攻殺的六國軍隊數量太多,韓信則被稱為“兵仙”是為了表現他出神入化的用兵才能。至於這兩位誰的用兵智慧更高,誰的作戰能力更強,雖歷來爭論不休,但始終也沒有定論。我們不妨假設,若劉邦沒有韓信的幫助,他能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如果秦昭襄王沒有白起,那秦國最後又會怎樣?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後,劉邦僥雖然幸保全了性命,但卻被封到了許多人眼中的邊荒之地,巴蜀與漢中,成為漢王。若按當初楚懷王與一眾將領約定的“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本該要做關中王的,這其中的落差讓劉邦的許多將士無法接受,因此出現了大規模逃散的現象,連劉邦最為依賴的謀士張良,此時也離開了漢軍,前往韓國為相,漢軍部眾離心,人人思歸,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直到“蕭何月下追韓信”,漢王拜韓信為大將軍,一切才開始發生變化。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韓信拜將以後,為劉邦分析了天下局勢,堅定了與項羽爭天下的信念。公元前205年,韓信趁齊、楚大戰膠著之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奇兵還定三秦,打贏了楚漢之爭的第一仗。同年,劉邦乘項羽大軍在齊地苦戰之機,攻取了項羽大本營彭城,但因過於輕視項羽,被殺的大敗,漢軍折兵數十萬,元氣大傷,若非韓信在滎陽收攏殘兵,抵擋了楚軍的追殺,或許以後的漢朝就不存在了。之後,韓信與劉邦分兵,獨率一軍開闢北方戰場,在劉邦屢戰屢敗的同時,韓信這邊捷報頻傳,先後攻滅代國、趙國,招撫燕國,滅亡秦國,擊殺楚軍大將龍且,直至垓下全殲楚軍,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肯定無法建立漢朝,成為漢高祖。

"

在秦漢時期的名將中,白起與韓信是軍事史上的兩座高峰,他們用兵如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代表了各自時代的軍事指揮藝術的最高峰。歷史上人們稱白起為“殺神”,因為他一生征戰攻殺的六國軍隊數量太多,韓信則被稱為“兵仙”是為了表現他出神入化的用兵才能。至於這兩位誰的用兵智慧更高,誰的作戰能力更強,雖歷來爭論不休,但始終也沒有定論。我們不妨假設,若劉邦沒有韓信的幫助,他能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如果秦昭襄王沒有白起,那秦國最後又會怎樣?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後,劉邦僥雖然幸保全了性命,但卻被封到了許多人眼中的邊荒之地,巴蜀與漢中,成為漢王。若按當初楚懷王與一眾將領約定的“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本該要做關中王的,這其中的落差讓劉邦的許多將士無法接受,因此出現了大規模逃散的現象,連劉邦最為依賴的謀士張良,此時也離開了漢軍,前往韓國為相,漢軍部眾離心,人人思歸,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直到“蕭何月下追韓信”,漢王拜韓信為大將軍,一切才開始發生變化。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韓信拜將以後,為劉邦分析了天下局勢,堅定了與項羽爭天下的信念。公元前205年,韓信趁齊、楚大戰膠著之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奇兵還定三秦,打贏了楚漢之爭的第一仗。同年,劉邦乘項羽大軍在齊地苦戰之機,攻取了項羽大本營彭城,但因過於輕視項羽,被殺的大敗,漢軍折兵數十萬,元氣大傷,若非韓信在滎陽收攏殘兵,抵擋了楚軍的追殺,或許以後的漢朝就不存在了。之後,韓信與劉邦分兵,獨率一軍開闢北方戰場,在劉邦屢戰屢敗的同時,韓信這邊捷報頻傳,先後攻滅代國、趙國,招撫燕國,滅亡秦國,擊殺楚軍大將龍且,直至垓下全殲楚軍,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肯定無法建立漢朝,成為漢高祖。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與韓信一樣,白起是另一個時代最為出色的將領,他用自己一生的征戰,支撐起來秦昭襄王一生的功業。一般認為,秦昭襄王時期,是秦國與山東六國的決勝時期,正是在這一時期秦國確立對山東諸國的絕對優勢,將競爭對手們一個一個的打殘打弱。伊闕之戰,秦軍殲滅魏、韓聯軍二十四萬,鄢郢之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奪取江北大片土地,長平之戰,秦軍殲滅趙軍四十五萬。正是靠著這三場決戰,秦軍先後徹底削弱了魏、韓、楚、趙四國,形成了秦國一強獨霸的格局,至於燕齊兩國,經樂毅破齊和田單復齊也已是兩兩衰弱。

"

在秦漢時期的名將中,白起與韓信是軍事史上的兩座高峰,他們用兵如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代表了各自時代的軍事指揮藝術的最高峰。歷史上人們稱白起為“殺神”,因為他一生征戰攻殺的六國軍隊數量太多,韓信則被稱為“兵仙”是為了表現他出神入化的用兵才能。至於這兩位誰的用兵智慧更高,誰的作戰能力更強,雖歷來爭論不休,但始終也沒有定論。我們不妨假設,若劉邦沒有韓信的幫助,他能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如果秦昭襄王沒有白起,那秦國最後又會怎樣?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後,劉邦僥雖然幸保全了性命,但卻被封到了許多人眼中的邊荒之地,巴蜀與漢中,成為漢王。若按當初楚懷王與一眾將領約定的“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本該要做關中王的,這其中的落差讓劉邦的許多將士無法接受,因此出現了大規模逃散的現象,連劉邦最為依賴的謀士張良,此時也離開了漢軍,前往韓國為相,漢軍部眾離心,人人思歸,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直到“蕭何月下追韓信”,漢王拜韓信為大將軍,一切才開始發生變化。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韓信拜將以後,為劉邦分析了天下局勢,堅定了與項羽爭天下的信念。公元前205年,韓信趁齊、楚大戰膠著之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奇兵還定三秦,打贏了楚漢之爭的第一仗。同年,劉邦乘項羽大軍在齊地苦戰之機,攻取了項羽大本營彭城,但因過於輕視項羽,被殺的大敗,漢軍折兵數十萬,元氣大傷,若非韓信在滎陽收攏殘兵,抵擋了楚軍的追殺,或許以後的漢朝就不存在了。之後,韓信與劉邦分兵,獨率一軍開闢北方戰場,在劉邦屢戰屢敗的同時,韓信這邊捷報頻傳,先後攻滅代國、趙國,招撫燕國,滅亡秦國,擊殺楚軍大將龍且,直至垓下全殲楚軍,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肯定無法建立漢朝,成為漢高祖。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與韓信一樣,白起是另一個時代最為出色的將領,他用自己一生的征戰,支撐起來秦昭襄王一生的功業。一般認為,秦昭襄王時期,是秦國與山東六國的決勝時期,正是在這一時期秦國確立對山東諸國的絕對優勢,將競爭對手們一個一個的打殘打弱。伊闕之戰,秦軍殲滅魏、韓聯軍二十四萬,鄢郢之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奪取江北大片土地,長平之戰,秦軍殲滅趙軍四十五萬。正是靠著這三場決戰,秦軍先後徹底削弱了魏、韓、楚、趙四國,形成了秦國一強獨霸的格局,至於燕齊兩國,經樂毅破齊和田單復齊也已是兩兩衰弱。

劉邦沒有韓信戰勝不了項羽,那若秦昭襄王沒有白起,秦國會怎樣

有意思的是,秦昭襄王時期這幾場關乎秦國命運的大戰,主將竟無一例外的都是白起,也就是說秦昭襄王一生最顯著的功業,都是靠著白起完成的。雖然歷史不容假設,我們還是不禁要想,如果沒有白起,秦昭襄王會帶領秦國走向何方呢?是否還能取得由此輝煌的功績呢?又是否還能已然“威烈昭彰,天下為襄”呢?其實這個問題歷史已經替我們做了回答,長平之戰以後,秦昭襄王不顧白起的勸阻,強行發動了邯鄲之戰,結果被信陵君擊敗,折兵數十萬,失地三郡數十城,遭遇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前所未有的大敗。之後,秦昭襄王餘生六年,雖然還能屢屢戰勝列國,奪取了三晉的些許土地,但終究沒能更進一步,再創輝煌。

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上下恪守秦法,縱有一二主不肖,秦國依然能保持發展的勢頭,所以縱是沒有白起,秦昭襄王也不至於把秦國帶上末路,但還能否在這最為關鍵的決勝時期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就不得而知了。劉邦沒有秦國那樣數百年的傳承,根基遠遠沒有秦昭襄王深厚,所以沒有韓信,劉邦戰勝不了項羽,但秦昭襄王沒有白起,能否戰勝六國,卻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分享歷史知識,講述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歷史花布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