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宣中興:歷史上的漢宣帝到底有多牛?

漢宣帝 中國歷史 漢武帝 漢元帝 蕭家老大 2017-07-17

昭宣中興:歷史上的漢宣帝到底有多牛?

昭宣中興:歷史上的漢宣帝到底有多牛?

歷史上的漢宣帝劉詢到底有多牛?我們來看一看“昭宣中興”時期大漢王朝是個什麼樣子,就知道漢宣帝有多牛了。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他平生出名的典故有“故劍情深”“南園遺愛”“芒刺在背”;不太出名,但其實更牛的有兩件大事:一是徹底搞定匈奴,開闢西域都護府,二是設立常平倉,解決民生問題,文治武功他都佔齊了。

漢宣帝在位的時期,西漢國力達到最高峰,而物價卻最低,史稱“孝宣中興”,也有把宣帝朝與昭帝朝合在一起稱作“昭宣中興”。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故劍情深”“南園遺愛”和“芒刺在背”。

劉病已是衛子夫一系的後代,當初,他的祖父衛太子劉據,被小人江充陷害,在“巫蠱之禍”案中自殺,禍及滿門。劉病已作為叛逆之後,因為當時剛出生,未被處死,而是成了一個囚犯。後來,被漢武帝收養掖庭。武帝死後,劉病已生長民間,因為家貧無財無勢,豪門不願嫁女,便取了小官吏之女許平君為妻,兩人感情很好。

後來,漢昭帝去世,新繼位的昌邑王劉賀無德無行,不久就被權臣霍光廢棄,轉而迎立劉病已登基。這就是歷史上的漢宣帝劉詢。這一年,劉病已十七歲,正是青春好少年。據說,他半天就搞定了繼位登基的各種繁瑣禮儀,顯示出鳳子龍孫的神異天賦。

漢宣帝繼位後,一項重大任務是要迎娶皇后,大臣們爭先恐後為他物色新皇后,包括霍光之妻霍顯,也想把女兒霍成君嫁給他。這時候,霍光權勢滔天,已經到了讓漢宣帝感覺“芒刺在背”的程度,要把這些壓力頂回去,實在不容易。

平時,漢宣帝對霍光只能採取隱忍戰術,避免自己變成第二個昌邑王劉賀。但為了許平君,還是必須出來表態。

漢宣帝下詔說,我有一把微賤時的故劍,現在不見了,可我很想念它,下詔尋回。大臣們都是人精,自然讀懂了箇中意思,於是,紛紛改提立已封為婕妤的許平君為皇后,宣帝終於實現了對妻子的不離不棄的承諾。“故劍情深”就成了歷史上最浪漫的關於愛情和諾言的一道詔書。

許平君在歷史上有賢名,但好景不長,三年後,霍光之妻霍顯趁著她生孩子的時候,買通醫生毒死了她,對外說是難產而死。

宣帝將許平君葬於杜陵南園,娶了霍光之女霍成君為新皇后。本來霍顯還想讓霍成君毒死太子,但因為宮中防範嚴密,未能下手。

漢宣帝隱忍了五年,霍光去世後,霍家陰謀造反,宣帝滅了霍氏滿門,廢了霍皇后。十年之後,下令霍成君遷雲林館,廢皇后自殺。

漢宣帝百年之後,也葬於杜陵,只可惜宣帝生前英明,死後還是由兒子漢元帝拿主意,宣帝終未能與許後合葬。“南園遺愛”成為千古憾事。千古杜陵,至今尚在。

武功彪炳:設立西域都護府。漢宣帝時期,漢朝面積最大,直屬的六百多萬平方公里,加上西域都護府、北方鮮卑和匈奴故地,控制面積一說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一說二千五百六十萬平方公里。

漢朝疆土東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琉球群島及朝鮮半島中北部,包括九州島;北至北冰洋,西至中亞,西南至高黎貢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這時候的漢人,民族自信心也達到空前。

傳說中的漢宣定胡碑更是震撼人心。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在《後漢書。南匈奴列傳》中,班彪給劉秀的奏章中有“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這些句子,印證了那個彪悍逆天的鐵血時代。也留給後人無限遐想。

文治昌明:“霸王道雜之”。漢宣帝武功極盛,但他在位時期,漢朝卻不像武帝朝那樣民生凋敝、四海怨言,因為他有一套自己的治國思想,確實是個天生的帝王之材。

制度思想領先。可以說漢宣帝是一個披著儒家皮的法家,或者說實用主義者。就按照他教育兒子的話,“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霸道與王道並重,這就是漢宣帝的治國思想,確實也有實效。

在吏治上,漢宣帝也頗有辦法,通過整頓吏治、加強考核,達到了政治清明的效果。譬如,把官員“久任”的實施範圍,由朝廷大臣擴大到高級地方官員;又譬如,官員即便積有功勞、或有優異表現應該升遷,也不輕易提升調動,而是另外尋求對策,給良吏以物質、精神兩方面的獎勵和褒獎。這些做法,至今還是中國人的吏治寶典。

漢宣帝更有為政寬簡,懲治貪腐之事。除了採用能吏鎮壓豪強,更多次大赦天下。調整經策、整頓工商;抑制兼併,輕徭薄賦。就連赫赫有名的《史記》,也是在宣帝朝頒行的。

至此,西漢王朝的國力到達頂峰,而物價卻最低。民生休息,四海安靖。史稱“是故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

恩澤千古:設立“常平倉”。常平倉,是中國古代政府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置的糧倉。主要是運用價值規律來調劑糧食供應,充分發揮穩定糧食的市場價值的作用。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既避免了“穀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對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政權起到了積極作用,遇到大災之年,常平倉更是老百姓活命的指望,對於一個古代農耕文明來說,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

這個政策思想,起於戰國李悝,范蠡和管仲也有類似思想。但直到漢宣帝朝,正式創立平準法,設置常平倉。從此,此倉被歷代政府沿用,直到如今,仍然對糧食市場的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如果說,漢宣帝的赫赫武功是給後世留下一大片遼闊江山,熙熙文治是恩被漢朝百姓。那麼,常平倉等富有創造力的政治措施,則是澤被後世的壯舉。

這就我們英雄的先祖先賢,也是我國曆史上的真正大牛人。

(本篇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