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氣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氣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這一章老子從“無為”的 思想出發,提出了自己的“認識 論”和“實踐論”,從認識和實踐兩方面講道的起用方法,即“無為”。為學是“日益”,一天天增長;而為道則是“日損”,一天天去掉自己主觀的妄念、幻想,而接近於道的自然法則。把自己主觀性的東西損到了 “無”,就合於道了,合於道後做任何事包括取天下,都可以成功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在這一句中,老子主要闡述了為學和為道的不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他指出,為學就是堅持不懈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識是無限的,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所以我們對知識的探索也就永遠沒有盡頭。莊子也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指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對無限知識的追求中去。可見,縱然是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也不能把世間所有的知識學完。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因為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認識宇宙和人類社會,而知識能使人們的認識更接近於真理,所以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知識。不過,知識是無限的,這就好比我們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航行,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真理,只有“望理興嘆” 了。老子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理智地從對外界的追求轉向了對內在的追求。

無為不是無所事事,不作為,而是不妄為

為道則需要我們時刻剔除心中的雜念,保持一顆平常心,這個“平常心”指的就是道。如果人們在修道的過程中不斷摒棄心中的雜念,使私慾漸漸消除,最後就能達到無為的境界。前面說過,無為不是真正的無所事事,而是不妄為。不妄為也就是合乎了道的德行,如果做什麼事情都能合乎自然規律,那麼不妄為就變成了無所不為了。

“無為而無不為”這一思想貫穿於老子《道德經》的始終,它是老子提出的極富智慧的命題。儘管中國古代有很多學者也提出了 “無為”的主張,然而真正把“無為”的思想發揮到極致的只有老子。老子從哲學的高度來論證“無為”的社會意義。從表面上看,“無為”是消極的,是倒退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無為實際上是在發展變化中避開矛盾的對立面,使其暢通無阻,從而達到無慾無窮的境界。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即認識、掌握,在本章的最後,老子指出:治理國家,要經常保持清靜無為的態度。如果整治措施過於繁多,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修道的過程是漸漸減少私慾、返璞歸真的過程。統治者只要漸漸去掉多餘的慾望,與民休息,並能持之以恆,就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漢武帝晚年,任用酷吏,窮兵黷武,使西漢帝國元氣大傷,而昭、宣二帝革除武帝朝的弊政,實行休養生息的安民政策,使得漢武帝晚年的破敗景象大為改觀。

"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氣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這一章老子從“無為”的 思想出發,提出了自己的“認識 論”和“實踐論”,從認識和實踐兩方面講道的起用方法,即“無為”。為學是“日益”,一天天增長;而為道則是“日損”,一天天去掉自己主觀的妄念、幻想,而接近於道的自然法則。把自己主觀性的東西損到了 “無”,就合於道了,合於道後做任何事包括取天下,都可以成功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在這一句中,老子主要闡述了為學和為道的不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他指出,為學就是堅持不懈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識是無限的,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所以我們對知識的探索也就永遠沒有盡頭。莊子也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指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對無限知識的追求中去。可見,縱然是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也不能把世間所有的知識學完。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因為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認識宇宙和人類社會,而知識能使人們的認識更接近於真理,所以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知識。不過,知識是無限的,這就好比我們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航行,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真理,只有“望理興嘆” 了。老子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理智地從對外界的追求轉向了對內在的追求。

無為不是無所事事,不作為,而是不妄為

為道則需要我們時刻剔除心中的雜念,保持一顆平常心,這個“平常心”指的就是道。如果人們在修道的過程中不斷摒棄心中的雜念,使私慾漸漸消除,最後就能達到無為的境界。前面說過,無為不是真正的無所事事,而是不妄為。不妄為也就是合乎了道的德行,如果做什麼事情都能合乎自然規律,那麼不妄為就變成了無所不為了。

“無為而無不為”這一思想貫穿於老子《道德經》的始終,它是老子提出的極富智慧的命題。儘管中國古代有很多學者也提出了 “無為”的主張,然而真正把“無為”的思想發揮到極致的只有老子。老子從哲學的高度來論證“無為”的社會意義。從表面上看,“無為”是消極的,是倒退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無為實際上是在發展變化中避開矛盾的對立面,使其暢通無阻,從而達到無慾無窮的境界。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即認識、掌握,在本章的最後,老子指出:治理國家,要經常保持清靜無為的態度。如果整治措施過於繁多,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修道的過程是漸漸減少私慾、返璞歸真的過程。統治者只要漸漸去掉多餘的慾望,與民休息,並能持之以恆,就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漢武帝晚年,任用酷吏,窮兵黷武,使西漢帝國元氣大傷,而昭、宣二帝革除武帝朝的弊政,實行休養生息的安民政策,使得漢武帝晚年的破敗景象大為改觀。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漢昭帝(陸毅飾演)

漢昭帝名叫劉弗陵,他即位之後,針對武帝末年因重用酷吏、窮兵黷武等所造成的國力損耗、農民負擔沉重、社會矛盾激化的情況,七次頒佈減免田租、算賦(漢代對成年人所徵的丁口稅)、口賦(即通常說的的人頭稅)以及其他雜稅的詔令,六次頒佈照常貸給糧種和食物的詔令,使流亡農民陸續回到故鄉。另外規定,凡是郡國遭受地震、水旱災害,該地當年的租賦、徭役就全部免除。還下詔廢除苛捐雜稅,與民休息。經過昭帝的一番努力,武帝后期遺留下來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西漢王朝的衰退趨勢逐漸得到扭轉。史稱“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氣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這一章老子從“無為”的 思想出發,提出了自己的“認識 論”和“實踐論”,從認識和實踐兩方面講道的起用方法,即“無為”。為學是“日益”,一天天增長;而為道則是“日損”,一天天去掉自己主觀的妄念、幻想,而接近於道的自然法則。把自己主觀性的東西損到了 “無”,就合於道了,合於道後做任何事包括取天下,都可以成功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在這一句中,老子主要闡述了為學和為道的不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他指出,為學就是堅持不懈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識是無限的,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所以我們對知識的探索也就永遠沒有盡頭。莊子也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指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對無限知識的追求中去。可見,縱然是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也不能把世間所有的知識學完。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因為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認識宇宙和人類社會,而知識能使人們的認識更接近於真理,所以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知識。不過,知識是無限的,這就好比我們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航行,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真理,只有“望理興嘆” 了。老子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理智地從對外界的追求轉向了對內在的追求。

無為不是無所事事,不作為,而是不妄為

為道則需要我們時刻剔除心中的雜念,保持一顆平常心,這個“平常心”指的就是道。如果人們在修道的過程中不斷摒棄心中的雜念,使私慾漸漸消除,最後就能達到無為的境界。前面說過,無為不是真正的無所事事,而是不妄為。不妄為也就是合乎了道的德行,如果做什麼事情都能合乎自然規律,那麼不妄為就變成了無所不為了。

“無為而無不為”這一思想貫穿於老子《道德經》的始終,它是老子提出的極富智慧的命題。儘管中國古代有很多學者也提出了 “無為”的主張,然而真正把“無為”的思想發揮到極致的只有老子。老子從哲學的高度來論證“無為”的社會意義。從表面上看,“無為”是消極的,是倒退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無為實際上是在發展變化中避開矛盾的對立面,使其暢通無阻,從而達到無慾無窮的境界。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即認識、掌握,在本章的最後,老子指出:治理國家,要經常保持清靜無為的態度。如果整治措施過於繁多,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修道的過程是漸漸減少私慾、返璞歸真的過程。統治者只要漸漸去掉多餘的慾望,與民休息,並能持之以恆,就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漢武帝晚年,任用酷吏,窮兵黷武,使西漢帝國元氣大傷,而昭、宣二帝革除武帝朝的弊政,實行休養生息的安民政策,使得漢武帝晚年的破敗景象大為改觀。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漢昭帝(陸毅飾演)

漢昭帝名叫劉弗陵,他即位之後,針對武帝末年因重用酷吏、窮兵黷武等所造成的國力損耗、農民負擔沉重、社會矛盾激化的情況,七次頒佈減免田租、算賦(漢代對成年人所徵的丁口稅)、口賦(即通常說的的人頭稅)以及其他雜稅的詔令,六次頒佈照常貸給糧種和食物的詔令,使流亡農民陸續回到故鄉。另外規定,凡是郡國遭受地震、水旱災害,該地當年的租賦、徭役就全部免除。還下詔廢除苛捐雜稅,與民休息。經過昭帝的一番努力,武帝后期遺留下來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西漢王朝的衰退趨勢逐漸得到扭轉。史稱“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漢朝盛世“昭宣中興”

漢宣帝(陳曉飾演)

漢昭帝死後,宣帝劉詢即位。宣帝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他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諸如廢除一些苛法,屢次減免田租、算賦,招撫流亡百姓等,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繼續實行昭帝時的政策,劉詢早年生活在民間,深知吏治好壞對百姓的生存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的影響。他說“吏不廉平,則治道衰”。所以,他即位後,親自過問政事,恢復了漢初丞相既有職位又有實權的體制此外,他還特別重視地方官吏的選拔和考核,並下大力氣整飭吏治。

針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無)立錐之地”的現象,為制止土地兼併過重的現象,劉詢即位後,先後三次詔令把“貲(zī)百萬者”的豪強徙往平陵、杜陵等地,將其土地或充為公田,或配給無地、少地的貧民。他還把國家苑囿(yuàn yòu,畜養禽獸的圈地)或郡國的公田,借給少地或無地的貧民耕種,使他們儘可能地擺脫地主的控制,重新變為國家的編戶。

劉詢繼續奉行昭帝時期的輕徭薄賦政策。他即位不久,就免除了當年租稅。後又對遭受旱災、地震、病疾的地區,免除三年的租賦。公元前67年,他下令降低鹽價,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公元前55年,他下令減少天下口錢。公元前52年,又下令減少全國百姓算賦錢,每算減三十錢。公元前51年,又再次詔令免除當年田租。

在劉詢的大力倡導下,各級官吏都將勸課農桑、發展生產作為首要政務。劉詢還派農官蔡葵為“勸農使”,巡視全國,指導農業生產。劉詢統治後期,國內經濟繁榮,農業連年豐收,谷價創造了漢代的最低價。為防止谷賤傷民,劉詢特設立了 “常平倉”,以國家力量來干預糧食價格。如果糧食豐收,就以不太低的價格買進,等到饑荒時,則以原價售出。

漢宣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千秋。史書對漢宣帝大加讚賞:“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漢文帝)之時......孝宣之治,信賞必罰,文治武功,可謂中興”。

在漢昭帝、漢宣帝的治理下,一度風雨飄搖的西漢王朝轉危為安,漢朝又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吏稱其職,民安其業”的景象,史稱“昭宣中興”。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