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中國服裝第一街”的改革傳奇

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中國服裝第一街”的改革傳奇

原四季青地名取自中藥材冬青葉的別名,《本草綱目》用苦、澀、涼三字概括其藥性,若概括四季青的創業史,同樣貼切。

在一座棄用的停車場上起步,開業3天即遇冷,7天后遭遇商戶全面退租。經受過金融危機的洗禮,遭遇過網絡經濟的夾擊,在整體搬遷的流言中沉浮……是誰力挽狂瀾將它拯救於危局?又是誰一次次將它推向更高的巔峰?

現如今,四季青,早已經成為杭州專業服裝市場的著名商標,一張代表天堂杭州閃光的 “金名片”,所有杭州人身上撕不掉的 “身份籤”——無論走到哪一個城市,人們都會說,杭州我知道,東有四季青,西有美西湖。沒到過四季青,就不算到過杭州!

“紅黃赤橙青藍紫五彩繽紛,東南西北中萬商雲集”,凌晨4點的車水馬龍、在網絡瘋狂傳播的華服倩影,不知承載著多少有志者的拼搏與未來?

這是一個有關繁榮的故事,一部關於“中國服裝第一街”的改革傳奇。

一個契機:停車場停辦,四季青市場蹣跚起步

如果要說四季青服裝市場的故事,就要從那個叫“四季青”的停車場說起。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杭州市杭海路一帶發展尤其迅猛。1988年年底,清江路立交橋建成通車,原來的15畝停車場要改作他用。為推動集貿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城鄉物資交流,1989年2月,經杭州市江乾區人民政府同意,在原四季青停車場剩餘土地上開辦杭州四季青綜合交易市場,並於10月1日開張。市場由江乾區工商局和四季青鄉政府共同籌建,聯合管理。市場管委會由祝浩泉、吳錦富、王阿泉組成,杭州人祝浩泉任主任。

浙商創市歷來都是無中生有,從零起步,祝浩泉的創市之路更具典型意義。市場剛營業,困難迎面而來。當時,市場百餘攤位主要經營機電五金、土特產、乾鮮果品、服裝百貨等四大類商品,什麼都賣。多元經營,造成市場主業不突出,人氣不旺,生意清淡,很快難以為繼。

怎麼辦?以祝浩泉為首的市場管委會班子成員食不甘味,心急如焚。通過分析現狀,查找原因,研究取經,管委會很快找到癥結,但市場不搞“大雜燴”,搞什麼?於是,祝浩泉反覆進行市場調查,向個體戶討教,請工商部門幫助……

我國經過十年的改革開放,人民群眾已初步解決溫飽問題,隨著劉曉慶等影視劇明星的走紅,大眾對服裝需求迫切!幾經討論,祝浩泉最後決策:

搞服裝專業!並將其定位在中低檔,面向工薪階層和廣大農村。決心下定,立即行動。十幾天後,市場組成招商組,急赴溫州招商。為什麼去溫州招商?因為當時的溫州妙果寺服裝市場全國知名、一鋪難求,聚集了全國最時尚的服裝和最有經營頭腦的服裝商人。通過當地報紙宣傳,溫州鹿城工商局極力幫助,妙果寺市場支持和第一個報名的個體戶林金鬆牽線搭橋,終於以優惠條件引進趙金鳳等45位服裝個體戶。他們大都有較新的經營觀念、較強的經營能力和一定的資金實力,給早期四季青注入活力。

當年11月26日,市場經調整後重新開業。價廉物美的溫州服裝吸引眾多顧客,生意日漸興隆,四季青服裝馬上在杭城打出名氣。

為進一步突出主業,1990年9月7日,經江乾區人民政府同意,市場更名為“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當年成交額即達到6000萬元,以後幾年都是成倍增長。這期間,經過全體經營戶全力經營,市場逐步形成“品種多,款式新,價格低,質量好”的特色,國內外客商紛紛加盟,省內外客戶紛至沓來。市場逐步成為華東地區服裝批發中心和重要集散地。

一次飛躍:以質建場,“中國服裝第一街”崛起

市場的快速興旺,並沒有讓祝浩泉一班人感到滿足。“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後,杭州市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目標,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市場加快發展的機遇。咬定青山不放鬆,發展才是硬道理。一種強烈的幹事業、求發展的創業精神,時時激勵著我們。”

1993年至1995年這3年,市場全力以赴擴大規模,走上發展快車道。1994年,市場在原鄉政府地址建起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有三層營業房的新大樓。鄉政府為支持市場發展,毅然搬遷,讓出土地,從而使市場得以向東延伸,一年之間又增加630多個攤位。三年大擴容,至1995年,市場攤位從500多激增到1800多,年成交額也從6.4億元提高到38億元,由此迎來第一次飛躍。

1996年起,國家實行宏觀調控,經濟競爭加劇。面對新困難,祝浩泉引領市場根據中央“兩個根本轉變”方針,提出以質建場和品牌經營的新路子。這對市場來說,無異於第二次飛躍。

如何樹品牌?祝浩泉提出,“要提高優質品牌服裝比例,在四季青造一條名副其實的 ‘中國品牌服裝第一街’”。此後,四季青開始有意提高招商門檻,新商戶必須要有品牌,並有三年以上經營經驗。與此同時,開始在“仿名牌”上畫圈落墨,嚴查假冒現象,並幫助經營戶分析市場,引導他們走健康的經營之路。

在市場的引導下,不少經營戶開始自創品牌。市場裡一位普通經營戶從服裝販銷做起,如今已然買斷藍威龍、老合興等世界知名品牌,並以頂級“量體裁衣”為特色,大步走向高端市場。目前,不僅擁有自己的工廠,還開了品牌形象店,一套西服售價可達3000元到5萬元。

一場新徵程:二次創業,擁抱新時代!

繁華之上,何以復加?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杭州城市化推進摧枯拉朽,不斷成長的四季青逐漸面臨空間逼仄,猶如被困的巨人難以動彈。杭州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決戰東部”重大戰略決策。面對一個全新的開始,不少市場遲疑、觀望,但四季青二代掌門人、杭州四季青服裝集團總裁祝慧良帶頭響應,主動擁抱新時代。

2008年10月,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總投資6億元的四季青服裝大市場在九堡正式亮相。作為杭州市與江乾區“十一五”規劃項目和浙江省重點工程,市場所在九堡四季青服裝交易中心的啟航促進了杭州服裝產業鏈的升級。杭州從此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

地處杭州城東交通要地的新四季青時尚、現代、大氣,其率先入駐引領整個九堡區塊的變革和發展,加快城市東部商業繁榮的進程,承擔服裝行業樞紐重任。以打造全國最大的服飾交易中心為目標,祝慧良從市場佈局入手,同時,提高市場科學利用率,為本地加工服飾、廣東服飾、服裝經營大戶和品牌服飾區域代理準備充裕空間,後者擁有30~300平方米不等的大開間,以便品牌展示和新品發佈。

由此,四季青兩代掌門人一個地處城區,著眼以窗口看樣訂貨為主,走中高檔、精品化路線;一個地處九堡,秉承“中國服裝第一街”傳統,立足本地,對外輻射,不斷完善現代市場的多種功能,以期實現新老市場完美的錯位經營。

轉眼十年,孜孜以求專業化、品牌化、商場化,大浪淘沙,去粗取精,大市場集中了一大批實力商家,他們基本都是一級批發、原創設計男裝等,高雅的格調堪比杭州大廈、萬象城等杭城頂級商場。“希望讓更多品牌商可以零距離接觸到優秀男裝公司,希望讓更多優秀男裝公司服務更多連鎖企業,讓大家可以更多地分享資源,真正做到‘入一家,看千家’,真正做成一站式平臺,實現互惠互利!”祝慧良表示,“在這裡,每個品牌都是品位和品質的較量,每間店鋪都有自己的理念,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故事。”大市場以此為追求目標和最大特色,一步一步,讓“中國男裝何處尋,盡在九堡四季青”成為現實。

一種貢獻:衝浪者,網絡經濟的N種姿勢

在經歷傳統市場的黃金髮展期後,電子商務逐漸興起。人們的消費習慣一夜之間開始轉變。尤其是杭州作為移動支付之城,電子商務的發展何其迅猛。在網絡衝擊下,傳統線下服裝行業難免受到衝擊。

實際上,早在2002年,四季青就開始網絡經濟的探索,多年來經歷自主開發中外服裝網、四季青服裝網、四季青賣家摩街版、四季青買家分銷版等電商平臺工具。通過電商平臺工具,開展電子商務應用,打造O2O模式,解決在線展示交易、遠程採購結算、商戶交易管理等綜合需求管理。

2008年,在前期電子商務的探索基礎上,四季青集團開始與時俱進、主動出擊,組建四季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下半年起,四季青網上市場發展開始服裝行業互聯網化的深入在線直播的合作及嘗試,2017年,公司整合四季青服裝一條街的有效資源,通過對服裝業態的劃分,街區內資源(貨品及人員)的合理利用,並最終融合到以“網紅直播”為主的營銷渠道中,為四季青服裝產業的流通提供新的血脈。

祝慧良表示,經過四季青人的不斷探索、不懈努力,2018年4月,公司取得“四季青”淘寶直播機構的資質,從直播項目規劃開始,四季青建立一支專業團隊承接直播業務運作,包含招商、運營、客服、倉儲等淘寶直播業務所屬的所有電商崗位。到目前為止,市場內擁有10個直播間、3000平方米的物流倉儲中心、800平方米的商品樣衣展示中心。在四季青老市場和大市場採訪期間,各路淘寶直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據介紹,不少勤奮的“網紅”年收入超過200萬元,也為經營戶帶來數以億計的增收。

經過幾十年的艱苦鑄劍,經過服裝專業市場、網絡科技等產業的成功積澱,四季青服裝集團終於形成以“實體市場+電子商務”相融合的創新型商業模型。一個擁有3250多萬網商,海量信息和交易量的充滿想象力的大市場,一個全年、一天24小時無休的專業服裝市場,讓越來越多經營戶享受到新時代改革創新帶來的紅利。

(來源:市場導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