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州水,連杭昌

黃山,1988年始作地級政區名,至今僅31年,此前800多年一直稱之“徽州”。

徽州,地處東南丘陵北部,皖浙贛交匯處高地,是錢塘江水系和鄱陽湖水系東北片的發源地。

歷史上,經徽商努力,新安-錢塘連通了徽杭商貿,徽商助力杭州經濟,至今胡雪巖故居端坐杭州鬧市即是明證,以杭州為中轉,北上蘇魯,西入豫陝,並經沿海港口融入世界市場,形成徽杭水道,與徽杭古道共同構建徽杭水陸商道體系。

其實,放射狀的徽州諸水,均是徽商商道,聯接饒州(今上饒)和南昌(鄱陽湖)的徽饒水道,是兩地重要商貿通道,與徽杭水道齊名,因祁門的昌江,婺源的樂安江,祁紅得以經鄱贛發達的水陸交通網,南下兩廣,西進兩湖和川滇,加速沿線城鎮發展,“無徽不成鎮”不是虛名。

新安江、昌江、樂安江等水系連通了徽州與南昌(鄱陽湖)周邊和杭州周邊,促進了與兩地的經濟和文化往來,也為杭昌間聯繫提供了媒介機遇。

正如《休寧縣誌》記載“徽民寄命於商。而商之通於徽者取道有二:一從饒州鄱、浮,一從浙省杭、嚴,皆壤地相鄰,溪流一線,小舟如葉,魚貫尾銜,晝夜不息”。

由此,徽州驚現活路,徽商就此孕育,宋元展露,明清稱雄。

徽商持續反哺桑梓,具有典型徽州地域特色的民居、村落、城鎮興起不墜,催生了教育、園林、醫學、哲學、菜系等發展,徽文化就此奠定。

今天的歙縣古城、西遞宏村、棠樾牌坊群、屯溪老街,以及眾多水口園林、堰口古壩、古橋亭廊,還有靜臥徽州典籍,依存徽民心中的百樣非遺,更加構成徽文化的豐滿之身,博大之軀。


"

徽州水,連杭昌

黃山,1988年始作地級政區名,至今僅31年,此前800多年一直稱之“徽州”。

徽州,地處東南丘陵北部,皖浙贛交匯處高地,是錢塘江水系和鄱陽湖水系東北片的發源地。

歷史上,經徽商努力,新安-錢塘連通了徽杭商貿,徽商助力杭州經濟,至今胡雪巖故居端坐杭州鬧市即是明證,以杭州為中轉,北上蘇魯,西入豫陝,並經沿海港口融入世界市場,形成徽杭水道,與徽杭古道共同構建徽杭水陸商道體系。

其實,放射狀的徽州諸水,均是徽商商道,聯接饒州(今上饒)和南昌(鄱陽湖)的徽饒水道,是兩地重要商貿通道,與徽杭水道齊名,因祁門的昌江,婺源的樂安江,祁紅得以經鄱贛發達的水陸交通網,南下兩廣,西進兩湖和川滇,加速沿線城鎮發展,“無徽不成鎮”不是虛名。

新安江、昌江、樂安江等水系連通了徽州與南昌(鄱陽湖)周邊和杭州周邊,促進了與兩地的經濟和文化往來,也為杭昌間聯繫提供了媒介機遇。

正如《休寧縣誌》記載“徽民寄命於商。而商之通於徽者取道有二:一從饒州鄱、浮,一從浙省杭、嚴,皆壤地相鄰,溪流一線,小舟如葉,魚貫尾銜,晝夜不息”。

由此,徽州驚現活路,徽商就此孕育,宋元展露,明清稱雄。

徽商持續反哺桑梓,具有典型徽州地域特色的民居、村落、城鎮興起不墜,催生了教育、園林、醫學、哲學、菜系等發展,徽文化就此奠定。

今天的歙縣古城、西遞宏村、棠樾牌坊群、屯溪老街,以及眾多水口園林、堰口古壩、古橋亭廊,還有靜臥徽州典籍,依存徽民心中的百樣非遺,更加構成徽文化的豐滿之身,博大之軀。


安徽黃山,立志做杭州、南昌間的第三城

黃山與杭昌山水城鎮略圖(朱躍武制)

黃山之惑

古徽州,今黃山,山水形勝,文化薈萃,兩處世界遺產,一處世界地質公園,兩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古都大城者,國內城市難出其右,作為著名旅遊城市,還有三處國家5A級景區,排名全國第六,而國、省級文化和自然遺產更是不勝枚舉。

但黃山實力,現實骨感,擁山水精粹,納天地精華,卻長期低位徘徊,黃山發展之惑,難得其解?

黃山之惑,首先是定位之惑。

省市對黃山市的定位期待基本是區域中心,從皖南中心城市到皖浙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這是前互聯網時代的思維,互聯互通,圈群發展的今天,囿於一地,零和博弈的老大心態與時代似有漸行漸遠之勢。簡言之位置何在?

其次是路徑之惑。

拙文《寧杭角逐,皖南醒來》(點擊詳見)提出:“工業化時代,皖南成績不理想,不是不努力,是優勢未發揮,面對滬寧杭後工業時代的發展需求,以滿足美好生活為目標的期待,皖南資源稟賦的價值第一次成為競爭引擎”。黃山作為“典型”的皖南城市,一味以短板追求別人長板的工業化,城鎮化,實踐證明,不太理想。那麼,路在何方?

再次是盛名之惑,也可稱資源之惑。

徽文化的魅力,徽山水的美力,世界誇讚。然而,具有壟斷價值的文化和生態似乎未給黃山帶來多少真金白銀。新安江的一江碧水,從臨省只能換來一年兩、三億的補貼。傳承文化、保護生態,是否有用?資源何用?沒有財氣的名氣,價值幾何?這些疑問或已是黃山人的心底共鳴。

最後是壓力之惑。

黃山上下,壓力頗大,勿論富鄰杭州,僅視省內,黃山GDP長期倒數,近年來,似有穩居末位之虞。依靠文化和生態優勢,發展文化旅遊業,也未實現地域競爭力上揚,迷茫之下,壓力何解?現實中,似乎又回到“工業化”老路,黃山市高新區,歙縣開發區的產業結構似乎印證了地域焦慮。

黃山名,“字”帶“徽黃”

中國地級市,強勢存在,弱勢身份,於憲法,名不正言不順,其實力高不可攀時,堪比一省;弱不禁風時,不及一縣。

黃山,其中一員,與諸多地級市同命運,也難抵東部一縣,然黃山名“字”帶“徽黃”,細思有五:

徽商是黃山人的自豪和自信,其精神應成為自強自立的信仰,其內涵是打破士農工商的傳統認知,突破常規,以生存和發展為第一要務,拼搏強大。

當下,多元化的時代趨勢下,創新創造匹配徽商精神,條條大路通羅馬,是各地特色發展的重要信條,貴州大數據、德清鄉村旅遊、橫店影視,應是黃山的榜樣激勵。

而資源稟賦,無需贅言,是黃山定位和路徑審視的硬核支撐,金銀生態是城市當下,厚重文化是城市未來,世界價值、國際高度,於黃山絕不是孤芳自賞、更不會孤掌難鳴。

然而,要轉化黃山資源的價值優勢,離不開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級平臺,貢獻長三角責任擔當的黃山作為,黃山人需要徽商的精明。

雖無長三角城籍,但深度融杭正在力行,加之,“南昌大都市圈”也已圈近家門,昌景黃高鐵飛馳350指日可待,那麼,杭圈中的黃山,與南昌互為機會,不是痴人說夢。

杭昌間,第三城

“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40年後,有了新意——是“黃山”,而不僅是黃“山”。

第一,以杭州和南昌間第三城為目標定位,以皖南門戶城市擔負省內責任。

杭州和南昌各自強省會戰略需要黃山。杭州經黃山強化影響贛東北,南昌大都市圈更需開闢東北向發展通道,借黃山聯動杭州和長三角。

隨著昌景黃高鐵的推進,加之既有的杭黃高鐵,杭昌高鐵第二通道將會形成,杭州和南昌的各自願景更近現實。

與滬昆高鐵杭昌段的現代工業經濟帶相比,串聯文化和生態高地的杭黃昌高鐵沿線,山水秀美,文化深遠,世界品質,霸氣呈現,工業時代默默無聞,生態經濟是出路和未來,這也非常適合黃山。

現實中,與景德鎮相比,黃山綜合力佔上風,如此,黃山果斷定位杭昌間生態經濟帶第三城,前景樂觀,作為面向浙贛及海峽西岸和大灣區的黃山,自然是皖南門戶城市,與“皖南中心城市”的蕪湖錯位向前(點擊詳見《蕪湖進位,鼎足合寧》)。


"

徽州水,連杭昌

黃山,1988年始作地級政區名,至今僅31年,此前800多年一直稱之“徽州”。

徽州,地處東南丘陵北部,皖浙贛交匯處高地,是錢塘江水系和鄱陽湖水系東北片的發源地。

歷史上,經徽商努力,新安-錢塘連通了徽杭商貿,徽商助力杭州經濟,至今胡雪巖故居端坐杭州鬧市即是明證,以杭州為中轉,北上蘇魯,西入豫陝,並經沿海港口融入世界市場,形成徽杭水道,與徽杭古道共同構建徽杭水陸商道體系。

其實,放射狀的徽州諸水,均是徽商商道,聯接饒州(今上饒)和南昌(鄱陽湖)的徽饒水道,是兩地重要商貿通道,與徽杭水道齊名,因祁門的昌江,婺源的樂安江,祁紅得以經鄱贛發達的水陸交通網,南下兩廣,西進兩湖和川滇,加速沿線城鎮發展,“無徽不成鎮”不是虛名。

新安江、昌江、樂安江等水系連通了徽州與南昌(鄱陽湖)周邊和杭州周邊,促進了與兩地的經濟和文化往來,也為杭昌間聯繫提供了媒介機遇。

正如《休寧縣誌》記載“徽民寄命於商。而商之通於徽者取道有二:一從饒州鄱、浮,一從浙省杭、嚴,皆壤地相鄰,溪流一線,小舟如葉,魚貫尾銜,晝夜不息”。

由此,徽州驚現活路,徽商就此孕育,宋元展露,明清稱雄。

徽商持續反哺桑梓,具有典型徽州地域特色的民居、村落、城鎮興起不墜,催生了教育、園林、醫學、哲學、菜系等發展,徽文化就此奠定。

今天的歙縣古城、西遞宏村、棠樾牌坊群、屯溪老街,以及眾多水口園林、堰口古壩、古橋亭廊,還有靜臥徽州典籍,依存徽民心中的百樣非遺,更加構成徽文化的豐滿之身,博大之軀。


安徽黃山,立志做杭州、南昌間的第三城

黃山與杭昌山水城鎮略圖(朱躍武制)

黃山之惑

古徽州,今黃山,山水形勝,文化薈萃,兩處世界遺產,一處世界地質公園,兩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古都大城者,國內城市難出其右,作為著名旅遊城市,還有三處國家5A級景區,排名全國第六,而國、省級文化和自然遺產更是不勝枚舉。

但黃山實力,現實骨感,擁山水精粹,納天地精華,卻長期低位徘徊,黃山發展之惑,難得其解?

黃山之惑,首先是定位之惑。

省市對黃山市的定位期待基本是區域中心,從皖南中心城市到皖浙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這是前互聯網時代的思維,互聯互通,圈群發展的今天,囿於一地,零和博弈的老大心態與時代似有漸行漸遠之勢。簡言之位置何在?

其次是路徑之惑。

拙文《寧杭角逐,皖南醒來》(點擊詳見)提出:“工業化時代,皖南成績不理想,不是不努力,是優勢未發揮,面對滬寧杭後工業時代的發展需求,以滿足美好生活為目標的期待,皖南資源稟賦的價值第一次成為競爭引擎”。黃山作為“典型”的皖南城市,一味以短板追求別人長板的工業化,城鎮化,實踐證明,不太理想。那麼,路在何方?

再次是盛名之惑,也可稱資源之惑。

徽文化的魅力,徽山水的美力,世界誇讚。然而,具有壟斷價值的文化和生態似乎未給黃山帶來多少真金白銀。新安江的一江碧水,從臨省只能換來一年兩、三億的補貼。傳承文化、保護生態,是否有用?資源何用?沒有財氣的名氣,價值幾何?這些疑問或已是黃山人的心底共鳴。

最後是壓力之惑。

黃山上下,壓力頗大,勿論富鄰杭州,僅視省內,黃山GDP長期倒數,近年來,似有穩居末位之虞。依靠文化和生態優勢,發展文化旅遊業,也未實現地域競爭力上揚,迷茫之下,壓力何解?現實中,似乎又回到“工業化”老路,黃山市高新區,歙縣開發區的產業結構似乎印證了地域焦慮。

黃山名,“字”帶“徽黃”

中國地級市,強勢存在,弱勢身份,於憲法,名不正言不順,其實力高不可攀時,堪比一省;弱不禁風時,不及一縣。

黃山,其中一員,與諸多地級市同命運,也難抵東部一縣,然黃山名“字”帶“徽黃”,細思有五:

徽商是黃山人的自豪和自信,其精神應成為自強自立的信仰,其內涵是打破士農工商的傳統認知,突破常規,以生存和發展為第一要務,拼搏強大。

當下,多元化的時代趨勢下,創新創造匹配徽商精神,條條大路通羅馬,是各地特色發展的重要信條,貴州大數據、德清鄉村旅遊、橫店影視,應是黃山的榜樣激勵。

而資源稟賦,無需贅言,是黃山定位和路徑審視的硬核支撐,金銀生態是城市當下,厚重文化是城市未來,世界價值、國際高度,於黃山絕不是孤芳自賞、更不會孤掌難鳴。

然而,要轉化黃山資源的價值優勢,離不開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級平臺,貢獻長三角責任擔當的黃山作為,黃山人需要徽商的精明。

雖無長三角城籍,但深度融杭正在力行,加之,“南昌大都市圈”也已圈近家門,昌景黃高鐵飛馳350指日可待,那麼,杭圈中的黃山,與南昌互為機會,不是痴人說夢。

杭昌間,第三城

“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40年後,有了新意——是“黃山”,而不僅是黃“山”。

第一,以杭州和南昌間第三城為目標定位,以皖南門戶城市擔負省內責任。

杭州和南昌各自強省會戰略需要黃山。杭州經黃山強化影響贛東北,南昌大都市圈更需開闢東北向發展通道,借黃山聯動杭州和長三角。

隨著昌景黃高鐵的推進,加之既有的杭黃高鐵,杭昌高鐵第二通道將會形成,杭州和南昌的各自願景更近現實。

與滬昆高鐵杭昌段的現代工業經濟帶相比,串聯文化和生態高地的杭黃昌高鐵沿線,山水秀美,文化深遠,世界品質,霸氣呈現,工業時代默默無聞,生態經濟是出路和未來,這也非常適合黃山。

現實中,與景德鎮相比,黃山綜合力佔上風,如此,黃山果斷定位杭昌間生態經濟帶第三城,前景樂觀,作為面向浙贛及海峽西岸和大灣區的黃山,自然是皖南門戶城市,與“皖南中心城市”的蕪湖錯位向前(點擊詳見《蕪湖進位,鼎足合寧》)。


安徽黃山,立志做杭州、南昌間的第三城

杭黃昌生態文旅經濟成長帶(朱躍武制)

第二,堅定不移發展生態經濟和新型城鎮化當為路徑抉擇。

未來,需以區域一體和城市群、都市圈為背景和應對,緊密對接周邊強省會戰略,杭昌遠聯合,景(德鎮)衢(州)近互動,實現區域協同。

在全域旅遊發展模式的引領下,著眼高質量發展和美好生活滿足,挖掘文化和生態優勢,發展文化旅遊、度假休閒和養老養生為主的旅居產業,並完善支撐旅居產業鏈的現代農業和戰新產業,最終發展面向長三角的高品質現代生活服務業。

還要早日實現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突破,發展旅遊產業開發區,打造“品質生活之城”,應是黃山的希望之舉。

與此同時,夯實黃景(婺)黃高速通道和生態產業廊道,結合旅遊謀劃市域軌道交通,優化杭建(德)黃、杭臨(安)黃綜合交通文旅廊道;做強屯溪、徽州(區)主城區,提高主城區生活和旅居舒適度和文化性,並收納歙縣和休寧;還要從生態經濟規律出發,適時調整行政區劃,以此提升城市能級,實現人口和人才吸引,儘快彌補黃山常住人口不足,進而引智留智,用智造智,實現生態經濟的智力保障。

第三,將綠水青山的美麗生態變成金山銀山的美好生活。

以新安江水系和黃山山脈為代表的綠水青山,是黃山肩負本地和周邊生態安全和生存安全的生命之源,而實現高層次生態產品的供給和交易,或是綠水青山變現的不二選擇,更是迫在眉睫。

在宏觀生態安全保護基礎上,政府需考慮何種方式引入市場力量,將黃山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利好。

大好河山處處有之,而黃山生態的現實優勢是近鄰長三角品質生活對優質生態的追求,況且滬杭黃、寧宣黃,以及昌景黃的快捷進入性的助力,於此全方位考察黃山生態的價值產品就有了底氣。

以此出發,空氣、水、土壤、星空,這是長三角最基本的生態需求。此外將音體美融合生態,將立刻昇華音體美的水準,自駕,探險等正是黃山生態優勢和長三角需求趨勢的完美契合,“徽州十道”自駕遊產品正是先行實踐。還有黃山山水生態,與南昌大湖生態可以互補合作,錯位一體。

當然生態與文化旅遊結合也是出路之一,全域旅遊最“全域”的應是生態的全域,可見全域旅遊是黃山經濟社會發展一條可探索的道路,黃山應成為國家浙皖閩贛生態旅遊協作區的主角之一,而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黃山更應當人不讓。

第四,因應未來,實現徽文化的時代再造和價值服務。

張明敏的“長江、長城,黃山、黃河”,這是黃山文化的國家高度和民族象徵,黃山需要發力,其實黃帝之山本身就是民族高度,不應忽視。據此,推動黃山東亞文化之都的申請,可得希望。

而對於徽州之名的恢復,徽州地域的統一,筆者認為黃山上下勿需口舌之力,因文化競爭力、黃山(市)號召力、行政分割力三大阻力存在,績溪和婺源近期迴歸徽州較難,況且,現實中黃山徽文化的文化勢能尚未轉化成有效的發展動能,黃山GDP排位不佳,也是對徽文化的責難。

另一方面看,對於徽文化,黃山或要有全新思路,與其耿耿於懷行政上的統一,不如因應時代,思慮“黃山徽”如何與“宣城徽”和“上饒徽”面向未來,長期共存,協作應對,將有利於徽文化的開放和傳承,這何嘗不是“徽州”的一種迴歸呢?!

此外,當下徽州研究似乎集中於“是什麼”、“有什麼”的階段,而如何古為今用、怎麼實操轉化則論及不多,此種狀況於徽文化振興未必有益。

需要強調的是徽文化旅遊想象和努力的空間很大。現實中,徽州古村落旅遊,似有千村一面之趨勢,導遊講解於遊客而言幾乎是千篇一律。如若將古村落作為“舞臺”,側重徽文化體系某一方面,如徽菜、文獻、盆景、醫學的新意融入,產品策劃,達到可聽、看懂、好玩的效果,或許可得市場歡心。

經濟實力是最張揚的文化力,黃山穩居杭昌探花之際,即是“徽州”迴歸之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