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機場:多維發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航空 市場營銷 貨車 經濟 投資 中國航班 2018-12-03
湖南機場:多維發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2017年12月,湖南首條定期國際貨運航線——長沙至越南國際全貨航線開通;2018年7月,湖南首條定期洲際全貨機航線——長沙至北美哈利法克斯全貨機航線開通;9月,長沙至孟加拉國達卡、長沙至菲律賓馬尼拉全貨機航線開通......

今年1-10月,湖南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2.34萬噸,同比增長110.8%。

今年,湖南機場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在加快航空口岸持續發展的同時,提高站位,主動作為,以服務國家戰略為核心的大格局、大氣魄、大胸懷,著力抓重點、破難點、出亮點,圍繞“優流程、提時效、降成本”,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打造“作業效率高、通關時間短、機場收費低”的國際航空口岸新環境。

湖南機場:多維發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以服務為抓手,構建航空口岸新功能

長空競舞,蒼穹逐夢。在實現提效降費戰略轉型,一步步駛入發展快車道的征程中,湖南空港如何開啟加速跑?精細化管理手段和高質量人員素質是構建空港管理新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利劍”。

加強人員隊伍建設和管理。挑選精兵強將,組建國際貨物保障團隊,加強相關作業人員的培訓,多次進行崗位練兵,切實提高了作業效率。今年9月1日,將國際庫區裝卸業務進行外包,補充理貨操作人員,9月底補充至30人;新招國際貨運員、特種車駕駛員共15人,並對現有各崗位人員採取科學排班、適度加班的方式,有效緩解了因人手緊張影響理貨效率的問題。同時,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持續全面梳理、優化全貨機保障流程,強化現場管控,規定貨運兩級值班全過程參與每一個國際全貨機航班、每一票重點國際貨物保障。

優化工作節點管控和監督。“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自今年8月底開始,對所有國際到達航班貨站操作環節按時間節點進行專項統計,為優化、簡化貨物通關流程以及實現無縫對接提供數據分析和支撐。通過對“大通關指標考核”環境下屬於機場貨站的責任環節進行數據分析,現國際到達航班的平均理貨完成時間控制在6個小時以內。進境貨物到港後,及時電話通知貨主提貨;並按時向海關報告庫內存儲超3個月的貨物信息,儘量減少貨物在庫區停留時間。

“湖南空港保障難度最大的B747北美全貨機在國內屬一流水平。”空港實業負責人介紹。通過精細化管理,B747全貨機每班次裝卸機時長,由開始的平均163分鐘縮短到了123分鐘,效率提升25%;每班次理貨通關時長,由開始的平均300分鐘縮短到了180分鐘,效率提升40%;每班次從開啟貨艙門到貨主提貨時長,由開始的平均404分鐘縮短到了206分鐘,效率提升了49%,投入產出比明顯降低,資源利用率提升。

湖南機場:多維發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以運行為重點,提升航空口岸新效率

航線的延伸,空港的崛起,在方便人們出行、讓世界“變小”的同時,也為城市經濟發展搭建了新平臺。湖南空港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打造湖南對外開放的窗口,在降低收費標準的同時,空港堅持向效率要效益、向質量要發展。

高效率作業離不開硬件的支撐。2017年10月,空港啟動了一期貨站改造工程,將原國內、國際共同運營的一期貨站改造為全國際貨站,使國際貨郵吞吐量處理能力提升至9萬噸/年。此外,將國內貨站16號庫改造成海關監管區和24小時貨物存放區,供設備存放和貨物組板使用,為貨物通關提供了更寬裕的操作場地,作業效率和安全裕度同步提升。

“今年為國際貨站新購置叉車13臺、集裝器大拖盤69個、400個塑料托盤等,投資金額達261萬元,為貨物通關提供了足夠的設施設備。”空港實業負責人介紹。同時協調航空公司自行錄入預配艙單數據,自9月1日起開始實施,以提高艙單數據錄入的準確性和時效性。與安檢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實現國際進港庫門常態化開啟,從而加快貨物入庫操作時間。

9月11日1時56分,長沙機場迎來第二批999頭重達93噸的種豬入境,當日保障僅用時65分鐘,效率較上次提升了33%。11日凌晨3時,運輸企業安排的13臺提貨卡車陸續駛離長沙機場,將進境種豬發往全省各地。此次保障效率的再提升得到了省口岸辦、長沙海關和貨主的一致點贊。

下一步,將加快佔地面積約262.3畝的空港貨運中心建設,包括全國際貨運站、冷鏈物流倉庫、聯檢樓等基礎設施,為貨物通關提供更充足以及功能更完善的運營場地。同時加快推進區港一體化,將國際貨站部分功能前移至黃花綜保區,實現與綜保區的無縫對接,縮短貨物通關時間,實現貨物在7小時內從客艙到餐桌的完美蛻變。

湖南機場:多維發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以市場為導向,推動航空口岸新發展

“要提高認識,凝聚共識,以前瞻性、戰略性的眼光,加強口岸建設,提升口岸形象,優化營銷環境,健全口岸功能。”11月9日,已是初冬的長沙飄灑著朦朧細雨,室外寒意漸濃,而湖南機場集團會議室內則暖意融融,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語釋放出湖南機場口岸發展的新信號、新氣象和新方向。

戰略是行動的指路燈。湖南機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同時嚴格執行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的收費標準,基於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根據貨量貢獻權重對客戶採取階梯式收費。

拿年年有魚進出口有限公司來說,自今年7月21日開航以來,空港一直按貨物操作費0.8元/kg,貨物自提費用0.48元/kg的優惠價格收取。待其進出口貨量達到1000噸後,於8月9日調整為始發貨物操作費0.5元/kg,到達貨物自提費0.3元/kg執行,收費標準下降47%。預計到今年12月31日,按每週三班,每班進出口200噸估算,此航班優惠累計達560萬元。

航空經濟是市場經濟最敏感的神經和最活躍的主體之一。立收費新標準,用航空物流激活區域經濟活力,湖南空港從未止步。在滿足市場需求和對外開放需要的同時,通過科學測算,按貨機運輸噸位分級收費,對大貨主更有專門優惠。今年11月,在機場集團的科學部署下,空港實業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方案,進一步明確相關收費標準,繼續有針對性地下調運價。

價格的科學下調帶來的是為區域經濟發展賦能增效和實現湖南航空口岸的高質量發展。今年1-10月,湖南空港貨運實現營業收入11792萬元,同比增長28%;完成貨郵吞吐量9.8萬噸,同比增長20%,遠超中南地區1-10月7.2%的平均增長水平。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2.32 萬噸,同比增長114.2%。

時光的流轉,訴說著動人的故事。每一次微小的改變都折射著湖南空港發展的大趨勢,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刻錄著湖南機場建設一流機場集團的腳印。湖南機場將緊跟時代步伐,持續深耕主業,積極聚力增效,以旺盛的生命力成長為驅動城市轉型、促進經濟騰飛和推動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湖南機場集團 樑緒勇 張慧 供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