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海棠 張先 蘇軾 狗熊籃球 2017-04-03

一樹梨花上山的路總是很窄,彎彎曲曲地依著山石和松樹,默默地延伸到山頂。山頂,有一座窄小的寺廟,駐足向山下看去,空闊的山谷被一層薄薄的晨霧所渲染,谷底中的一切便不再是那麼的清晰。喝完無塵師傅種的山茶,就獨白下了山。

在山腳下,回望那山頂的寺廟早隱於樹影之中了。而山下的路,依舊是窄窄的,蜿蜒在嫩黃的油菜花間。在單調的嫩黃裡,突然,一樹盛開的梨花躍進眼前。白白的,冷冷的,柔柔的,微風拂過,嫩白的花瓣便如雪片似地紛紛飄落,宛若夢一樣地陡現到眼簾。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梨花的冷白,如同月夜突然飄起細雨,雨伴著柔風在屋簷凝成雨滴,接著,斷續地滴落空階之上,一份深刻的愁傷而靜美之嘆便從心頭逸出。記得唐朝的李重元曾寫道:“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如果說梨花與雨,是詩意的愁傷,是別意的痛楚與牽掛,那麼梨花與桃花在一起就十分的有趣味了。

在印象中,桃花有熱鬧與世俗的意趣,是農家房前屋後的景緻,是人與雞鴨共同穿行其間的樂事。記憶中的梨花與桃花,大約要數“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最有意思了。與柳永齊名的宋代詞人張先,有一別號:張三影。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他在詞的創作上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特別能以工巧之筆表現一種朦朧的美,並善於用“影”字。這些“影”字句,往往動中顯靜,以朦朧飄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寧謐的意境,如“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因而人稱“張三影”。可以說,張先生是一個浪漫得不得了的人,他的詞句也是浪漫柔情的,那些細緻入微的詞句會在不知不覺中讓你心醉意迷。

這位活了88歲的老先生在80歲時,又娶了一房小妾,這隻氣得朋友蘇東坡牙根癢癢,其實是被“嫉妒”酸壞了牙的。於是,蘇東坡在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後,就“酸酸的、甜甜的”寫下了一首諧謔的小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梨花指的是白髮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紅顏少婦,一個“壓”道盡無數未說之語!無獨有偶,清朝劉廷璣有年春天到淮北巡視,經過宿遷的一農民家時,發現園內梨花盛開,輕風吹過,如雪花一樣地飄飛,而梨樹下卻盛開著一小樹海棠,煞是紅豔,見此情景,他不禁為之失笑,於是想起一首關於老人納妾的絕句:“二八佳人七九郎,蕭蕭白髮伴紅妝。扶鳩笑入鴛幃裡,一樹梨花壓海棠。”(據《後漢書·禮儀志》:“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欲老人不噎也”,鳩鳥象徵著長生不老。)這與蘇軾意思相同,是“一樹梨花壓海棠”的老夫少妻,也是“老牛吃嫩草”的文雅的說法。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梨花,有時是悲冷意義的象徵。獨立於山路旁的梨樹,卻又總是很冷很溫柔地盛開著獨有的寂寞與詩意。在詩意的開放中,只有天空的蔚藍可以陪伴著它,只有那從石上靜靜流過的小溪可以為它歌唱。只有這樣,梨花的潔白與自在才不會被塵俗之氣所汙染,如此就好比夢中的雨聲不被人聲的痕跡所隱蔽,因為這是精神、生命的表徵,似乎要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精神才能更真切地體味其中的意味。這時,突兀在你眼前的梨花之韻才能清靈人心,並潛伏到你夢的深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