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迴應賣房保殼:剝離房產業務,加碼新能源投資

海馬汽車迴應賣房保殼:剝離房產業務,加碼新能源投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我們賣房發公告壓根沒有想到它會成為一個事,因為它面積很小,非常非常小。”7月8日的海馬全新戰略車型8S上市會上,海馬汽車總經理陳高潮對經濟觀察報首次迴應了“賣房上熱搜”的事件。過去一個月中,對海馬賣房應對退市危機的關注度,已經超過了這家車企花重金打造的全新車型8S的宣傳熱度,對此,陳高潮表示很無奈。

他解釋稱,這些房產大部分是單身員工的過渡房,每間房的面積就二十平米。“可能財報中出售房子的數量400套看著蠻嚇人的,實際你算算就知道,沒多少面積。”

“海馬正在對閒置資產進行剝離,後續還會有一系列的舉措。”陳高潮稱。而海馬也已經開始用實際行動證明,對房產的處置只是其資產重組“組合拳”中的一環。

7月6日,*ST海馬(1.980, -0.02, -1.00%)(000572)連發8條公告,宣佈了包括將海馬物業39%的股權轉讓給青風置業,以及成立新合資公司青雁科技投資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決議。這兩項資本層面“一破一立”的舉措,與海馬牽手京東推出核心產品8S、景柱迴歸亮相,以及聚焦戰略的發佈合在一起,構成了海馬全力改革的畫風。

賣房賣物業的“組合拳”

“一些閒置的資產為什麼不處理?不處理就會減值,房產以及產權出讓就是處理閒置或者是後面增值前景不是特別好的一些資產,這是組合拳。” 對於出售海馬物業股權,海馬汽車總經理陳高潮迴應稱。

由於連續兩年虧損,海馬汽車在今年4月受到退市預警,成為*ST海馬。作為應對,4月和5月,海馬兩次發佈擬出售房產的公告,在6月回覆深交所關於如何“摘星摘帽”的問詢時,海馬再次表示,將通過掛牌公開出售401套房產來補充流動資金。

公眾並不知曉這些房產的大小,根據公告,第一次掛牌出售的是上海與海南的共計117套房產;第二次掛牌出售的包括住宅269套,商鋪15套。

不過,儘管陳高潮表示大部分都是20平米的“小房子”,但海馬也在公告中表示,預計這番操作可獲得高達3.34億元的資產處置金額,影響公司歸母淨利潤約1.7億元。而此次對海馬物業的出售,將給海馬汽車帶來更多的流動資金補償。

公告稱,海馬物業是海馬汽車全資子公司海馬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海馬有限)的子公司,也即海馬汽車的“孫公司”。7月5日,海馬有限與青風置業在鄭州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前者以1.16億元的價格,將其所持有的海馬物業39%的股權轉讓給後者。青風置業與海馬汽車同屬一個控股股東——海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馬投資)。海馬投資旗下擁有汽車、金控、置業三大產業板塊,分別對應海馬汽車、海田金控、青風置業三家公司。

公告顯示,2015年5月成立的海馬物業從事房產租賃,主要收入為收取房屋租金,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海馬物業處於虧損狀態,淨資產為-804萬元,2018年營業收入為276.21萬元,淨利潤為-722.09萬元。今年營收狀況與去年持平,1-5月的淨利潤為-295.59萬元。海馬汽車在公告中表示,受房產行業的波動影響,未來海馬物業的年度租金收入有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

作為此次交易的鋪墊,今年3月7日,海馬有限與青風置業簽署了協議,後者向海馬物業增資1.8億元,獲得海馬物業61%的股權。通過本次增資,海馬物業前期為購置資產而向海馬汽車有限借的1.78 億元款項,也將得到償還。“海馬物業近年持續虧損,本次增資後,海馬物業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相應減少公司虧損”,海馬方面稱,本次交易將給公司帶來約 5000 萬元收益。

作為海馬汽車旗下三家子公司之一,海馬有限2018年虧損9.78億。另一家同樣以整車製造為主的子公司一汽海馬淨利潤虧損14.16億元。只有從事金融服務的子公司海馬財務在去年實現了1.27億的正向淨利潤。

在此次39%的股權轉讓後,海馬物業正式與海馬有限“斷絕關係”,成為青風置業的全資子公司。加上3月份的增資收益,以及400多套房帶來的出售預期,預計房產業務的剝離將給海馬汽車帶來超過3個億的營收。對於2018年淨虧16.37億元、毛利率在主流上市車企倒數第二的海馬來說,這幾筆資產變現的收入相當可觀。

“對於無效或者低效資產,我們將逐漸都進行清理,今後海馬汽車將聚焦汽車主業”,海馬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陳高潮則透露,海馬後面還有一系列的舉措,力爭做到資產輕量化,把更多的閒置資產盤活。

與此同時,隨著房產業的剝離,*ST海馬上市板塊中將只留下汽車主業。這一意圖在半個月的海馬上市公司更名中已經露出端倪。6月26日,*ST海馬宣佈中文名稱由“海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行業分析師指出,從集團公司變為股份有限公司,不排除為下一步資產重組作準備的意思。對此,上訴海馬汽車負責人表示,更名主要是為了簡化架構,淡化集團概念,突出對汽車主業的聚焦。

“今年的盈利肯定會有改觀”,上述海馬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盤活閒置資產,推出新品等各種解決預案都在做。包括日前上市的新產品海馬8S在內,今年還會推出的S5國六車,以及新能源車型等多款新品。

推出新能源投資平臺

7月5日,海馬還達成了另一起關聯交易,旗下兩家子公司——海馬有限與海馬(深圳)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海馬資本)擬共同投資2億元,設立“青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青雁科技)。雙方將以青雁科技為平臺,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及投資等相關領域開展相關合作。

公告稱,這起合作旨在發揮雙方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創新技術投資等領域的資源優勢,推動相關項目落地,拓展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而對於青雁科技是否會成為海馬旗下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主平臺,海馬相關高層表示還沒有更多信息可披露,針對該公司的具體戰略佈局將在不久後發佈。

值得注意的是,啟信寶數據顯示,已經有“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存在。企業變更信息顯示,該公司前身是1980年就註冊成立的“海馬商務汽車有限公司”。2017年12月8日,該公司更名為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同時,全資控股股東由海馬汽車集團變成海馬有限。2016年,海馬汽車還分別在深圳和鄭州註冊成立了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

對此,海馬方面表示,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目前負責海馬現有新能源車型的生產,定位是製造公司。至於在該公司和新成立的青雁科技會以何種關係存在,目前都尚未有定論。

與自主品牌已經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主業相比,海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呈現出落後之勢。在新能源產品上,資源並不豐富的海馬也並未在跑步前進。目前其主力產品是一款續航160公里的小型電動車愛尚EV,主要針對海馬總部所在地在河南省的市場需求,並未在全國鋪開銷售。今年將推出愛尚EV的升級版,仍然只鎖定中原市場。

除了在新能源投資上的嘗試,海馬在出行上也已進行了投資。針對海馬汽車大本營海南省的全面禁燃(燃油車)計劃。2018年10月,海馬資本與擁有河南股東背景的安徽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智行科技,小明出行的運營商)合作,成立海南海馬小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 “小明出行”的基礎上,推出了針對海南市場的新能源出行品牌——海馬小明。“這只是試水,限於海南市場,全國範圍的共享出行業務還沒有具體計劃可披露。”上述海馬高層表示。

(經濟觀察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