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哈爾濱市 沙曼赫伍 2019-04-05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菅草嶺這個名字,可能對於哈爾濱的80後90後們有一些陌生,那我們說一個街名:聯草街旭升街。應該不算陌生吧?是的,就是這一片區域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都叫做:菅草嶺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從母親廣場出發,一起聊聊這菅草嶺的左左右右,前生今世。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母親廣場壁畫


母親廣場,不少人還習慣稱這裡為:三角地。

現在的母親廣場是2000年建成的,三角地這個名字已經快消失了20年了,貌似還在昨天,母親廣場後面有一個黑色的大樓,這裡可是我國第一所焊接培訓中心,它是在1986年由聯邦德國援建的,無論是那個年代還是現在,哈爾濱的焊接教育和技術在全國也是獨樹一幟的。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焊接培訓中心遠眺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母親廣場

天冷路滑,我們進入菅草嶺之前,先在星光廠家屬區造上一碗麻辣面,抖擻上陣。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哈式麻辣面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母親廣場的左邊是鍋爐廠,右邊就是菅草嶺。

這裡早在1878年開始就有人居住了。從山東而來的楊姓夫婦便是這裡的一個居民,半年後,又陸續來了3戶人家組成小村子。當年這一帶因這一代長滿菅草,起名"菅草嶺",這一片地區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在70年代之前一直是一大片菜地。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菅草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水廠牆外,菅草街旁


在哈爾濱還沒有引進磨盤山水庫自來水的日子裡,正是這菅草嶺的水廠供養了香坊大部分和全動力區的用水。這裡也是鍋爐廠一新區,二新區和星光廠家屬樓的所在。成片的蘇式紅磚房屹立在這裡,就像那個年代的工人一樣,結實、樸素、默默無聞地給這個城市和國家輸送著這磚紅色的重工血液。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哈鍋宿舍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斑駁的星光大飯店招牌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菅草嶺地區的大市場

養活窮人的“動力破爛山”

從這裡往南走,原來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周圍人稱:破爛山。這裡堆積著大批的工業廢料,建築廢材。當年的一座破爛山不知道養活了多少附近的窮人,廢鋼筋頭、廢板材、廢塑料,“變廢為寶”在那個年代就像日常工作一樣天天的進行著,回首再看今天的這裡,只有一片片綠樹成蔭,高樓林立,地鐵三號線也在這如火如荼的修建著。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廢棄的星光廠廠房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寬闊鬆海路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地鐵三號線修建中

再往東南方向,有一個當年叫做“野豬林”的地方,不明出處,而這旁邊也就是當年著名的松江電機廠(動力分廠)和星光機器廠(後為輕型客車廠)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星光廠原貌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已廢棄的星光廠廠房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多福家園一側小路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進鄉街一角


老動力的軍工廠

松江電機廠(動力分廠)又名四二三廠,1951年建廠,是當年出名的軍工廠。80年代後期在確保軍工產品的同時,開始研製民用產品,鬆樂雙缸洗衣機、鬆樂啤酒這些耳熟能詳的產品都是由這裡生產的。現在這裡變成了勞動公園,成了附近退休的老工人和附近高層小區的“新動力人”們日常休閒的去處。這片熱土在新時代似乎又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勞動公園正門(原松江電機廠)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鬆樂啤酒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孫家站的往昔

孫家站,舊稱孫家驛,是修建拉濱鐵路線時,在此處建立的小站。小編在寫此文前特意來此處舊地重遊了一下,20年未見,這裡大變了模樣,如今林立的高樓結結實實地擋住了回憶的目光,平房、偏廈子、破煙囪已經不屬於這裡了。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孫家站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在日佔時期,由於平房“七三一部隊”的存在,從孫家站往南方向都是日本的"特別軍事區域"。在此居住的居民都要發給"特別居住證明書",如果外地人進入這一區域,都要辦理臨時居住證。居民出門時必須隨身攜帶,以便接受檢查,一旦發現沒有證件,便以嫌疑犯罪名逮捕。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可惡的731部隊


彼時火車從香坊站南行,一駛出孫家站,中國乘客必須立即拉上窗簾,任何人不準憑窗眺望,直至過了平房到達周家站後禁令方能解除。這段30公里長的警戒區域,老百姓稱之為"60裡地國境線"。民族自由與民族侵略的交替,尚不足百年,此間之壓迫與欺凌,建設與自強,我輩萬萬不可遺忘之。


「年輪·哈爾濱」老動力 之 菅草嶺的故事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於網絡,文字部分由本人蒐集編纂,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下一期更新:年輪·哈爾濱 楊馬架子的前生今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