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才會不同,學會直麵人生

很多東西是可以觸類旁通的,但有些事情則必然要去經歷。比如失戀,人生的第一次失戀總是讓人記憶深刻,在這個時間段一個人嚐盡辛酸苦辣,這些只有時間能化解,後來成了記憶,若是再見,便能一笑而過了。又如投資,沒經歷過的人躍躍欲試,經歷後,交了學費,才會放下。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人生可當首歌謠唱,總唱到醉人美麗地方”。歌詞寫得很美,有意境。保持好的心態去經歷,結局往往是好的。

多一種經歷,人生便多一種可能。

想起《血色浪漫》裡鍾躍民跟山區孩子的對話,長大幹什麼?放羊。放羊幹什麼,娶媳婦。娶媳婦幹什麼,生娃,生娃幹啥,放羊!那裡山區孩子在重複著先輩們的人生,我們可以笑他們,但我們自己呢,很多時候也是在重複,只不過是內容不一樣而已。

有些事情經歷過,才會成為人生的突破口。

以前李哥對我說過,你之所以做的不夠好,與你的能力、時間甚至意願都沒有必然的聯繫,而是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在阻攔你。

我常常在想這句話。這個深層次的東西是什麼?

可能是某種羞恥感,可能是某種害怕,害怕別人的評價和眼光,可能是也在求穩求安逸。然後很多事情不敢想,很多本可以做的也沒有去做。

總之,它和能力無關,而只和執念有關。

後來,做事情之前,我都要先跟自己對話,就是阻礙自己成長的根源是什麼?找到它,面對它,消滅它,然後勇往直前。

阻攔多數人前行的最大的那隻攔路虎通常是害怕,害怕是因為內心的恐懼,而恐懼是人的本能。人一害怕,就容易妥協,但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真正去面對這些害怕時,發現它們也就那樣,跟紙老虎差不多。

TED上有一個很牛逼的演講,正能量滿滿!視頻:珊達·瑞姆斯:對一切說"我可以"的一年


經歷了才會不同,學會直麵人生


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一個人害怕的事情太多了,早起,減肥,和美女帥哥搭訕,公眾演講等等。

TED演講者做了一個實驗,在一年的時間裡,去做她害怕的,不願做的事。

“想在公眾場合演講嗎?”“不,但我要去做”

“想上電視直播嗎?”“不,但我要去做”

“想演講表演嗎?”“不不不,但我一定要去做”。

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演講者做了所有令她害怕的事情,不斷對自己說“可以”,做完了她就不再害怕了,對公共演講的恐懼消失了,社交焦慮克服了。對自己說“可以”,直接面對,改變了她的生活,她的人生。

因為敢於對自己說“可以”的人太少了,所以那些勇敢的人都活成了我們的榜樣。

宋秦是我的高中同學,最近學了幾個月的畫畫,現在畫的也有模有樣的,別人問她,學了幹嗎,她說,好玩,有趣。

我看過她的畫,離專業的差的遠,但她可以自信地說,她會畫了。go哥呢,連畫筆都提不起來。

專業的畫畫需要勤奮,也需要天賦,很多人是有天賦的,但從來沒發掘過。

畫家畫的女人臉蛋未必漂亮,但是這個女人越看越有味道,核心是什麼?

是畫家的審美更勝一籌,加上畫家善於表達。

他們喜歡用細節來表現內在。

就是通過一些細微的筆觸表現出一個人的內涵所在。

非常有意思,普通人也可以去試試。

宋秦能歌善舞,對樂器也有研究。

她說,很多家長讓孩子學古箏,我不是很鼓勵孩子學古箏,因為古箏是古代樂器,是有缺陷,反慣性的,例如人手指習慣左右移動,但是古箏上下排列,不僅僅如此,演奏古箏,眼睛離不開絃線,因為絃線是飄的,不看就彈不準。而很多西洋樂器都是可以閉著眼睛演奏的。古樂存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節拍,音樂若是沒有節拍,那就完了,所以我認為古箏不能當成主樂器去學,音樂還是要面向未來,學鋼琴,小提琴這些更好。

很棒的建議。

go哥每次看到節目裡,一個幾歲的小孩像個夫子一樣在那背唐詩,做演講,就非常反感,這些東西都是反小孩子天性的,並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小時候能背很多唐詩又怎麼樣呢?背一些完全無法理解的東西,根本談不上喜歡,只是迎合了大人們的喜好而已,跟條件反射差不多。一些家長還要引以為榮。

還有小孩子選體育活動,要順著他們的生長髮育來,游泳,足球這些不錯,而單一的肢體運動就不好。

這些東西,大人要嗎自己去經歷,要嗎去找經驗豐富的人求經驗,蠻幹就不行了。

不管幹什麼,先去經歷,然後建立做事情的節奏感,有了節奏感,才會持久。go哥現在是慣性寫文了,早上越起越早,也棒!

寫作不是讓一個人收入變得更好或者更牛逼,而是讓一個人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也是個很好的人生經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