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陝西固原州下石城條載:“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也說了沒有文獻依據,只是傳說是秦所建,不敢肯定。現在還在說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的學者們,並無有理有據的文獻依據證明固原長城是秦所建。

而歷朝多部史籍記載證明,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時期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父,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1、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討伐玁狁勝利後所建。

據《詩經·小雅·出車》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西周王朝西北方的獫狁強大起來,威脅西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後,對獫狁進行討伐,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周宣王料民於大原,遷戎於大原。所謂遷戎於大原,即將戎(即獫狁)遷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寧夏固原地區建築了一道長城,即今寧夏固原長城。 固原朔方長城現存遺蹟,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是西周西北邊防長城的一部分,位於西周西北境。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陝西固原州下石城條載:“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也說了沒有文獻依據,只是傳說是秦所建,不敢肯定。現在還在說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的學者們,並無有理有據的文獻依據證明固原長城是秦所建。

而歷朝多部史籍記載證明,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時期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父,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1、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討伐玁狁勝利後所建。

據《詩經·小雅·出車》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西周王朝西北方的獫狁強大起來,威脅西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後,對獫狁進行討伐,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周宣王料民於大原,遷戎於大原。所謂遷戎於大原,即將戎(即獫狁)遷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寧夏固原地區建築了一道長城,即今寧夏固原長城。 固原朔方長城現存遺蹟,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是西周西北邊防長城的一部分,位於西周西北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漢書·匈奴傳》稱道: 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將以征伐之,詩人美大其功,曰:“薄伐獫允,至於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是時四夷賓服,稱為中興。

到了北魏時期,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的上奏,則將西周朔方長城與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時期的長城相提並論。

《文獻通考·四裔考》載:北魏皇興中(公元467一公元471年),蠕蠕犯塞,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給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上表說:“臣聞北狄悍愚……所長者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奪其所長,則雖眾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內逼。又狄散居野澤,隨水逐草,戰則與家產亞至,奔則與畜牧俱逃,,不齎資糧而飲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為邊患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非智術之不長,兵眾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

“皆同此役”就是說這四個偉大的君王和皇帝都建築了長城,都作為防狄重要的防禦工程。這也證明了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不是城堡。除了北魏徵南將軍刁雍,隋唐宋的史籍記載也表明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

《隋書·列傳·卷二十五》:“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 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臣聞古者 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築城萬里,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陝西固原州下石城條載:“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也說了沒有文獻依據,只是傳說是秦所建,不敢肯定。現在還在說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的學者們,並無有理有據的文獻依據證明固原長城是秦所建。

而歷朝多部史籍記載證明,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時期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父,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1、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討伐玁狁勝利後所建。

據《詩經·小雅·出車》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西周王朝西北方的獫狁強大起來,威脅西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後,對獫狁進行討伐,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周宣王料民於大原,遷戎於大原。所謂遷戎於大原,即將戎(即獫狁)遷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寧夏固原地區建築了一道長城,即今寧夏固原長城。 固原朔方長城現存遺蹟,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是西周西北邊防長城的一部分,位於西周西北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漢書·匈奴傳》稱道: 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將以征伐之,詩人美大其功,曰:“薄伐獫允,至於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是時四夷賓服,稱為中興。

到了北魏時期,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的上奏,則將西周朔方長城與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時期的長城相提並論。

《文獻通考·四裔考》載:北魏皇興中(公元467一公元471年),蠕蠕犯塞,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給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上表說:“臣聞北狄悍愚……所長者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奪其所長,則雖眾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內逼。又狄散居野澤,隨水逐草,戰則與家產亞至,奔則與畜牧俱逃,,不齎資糧而飲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為邊患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非智術之不長,兵眾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

“皆同此役”就是說這四個偉大的君王和皇帝都建築了長城,都作為防狄重要的防禦工程。這也證明了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不是城堡。除了北魏徵南將軍刁雍,隋唐宋的史籍記載也表明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

《隋書·列傳·卷二十五》:“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 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臣聞古者 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築城萬里,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唐太宗修緣邊障塞以備胡寇,下詔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繕治河上,漢室宏規;所以作固京畿,設險邊塞,式遏寇虐,隔礙華戎。”唐太宗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漢高祖修築沿河長城(繕治河上)等同,即說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唐德宗貞元八年中書侍郎陸贄上疏曰:“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親,亦無長勝之法。夏後以序戎而聖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業興,周城朔方而獫狁攘,秦築臨洮而宗社覆。”陸贄也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秦築臨洮等同,也說明了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陝西固原州下石城條載:“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也說了沒有文獻依據,只是傳說是秦所建,不敢肯定。現在還在說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的學者們,並無有理有據的文獻依據證明固原長城是秦所建。

而歷朝多部史籍記載證明,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時期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父,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1、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討伐玁狁勝利後所建。

據《詩經·小雅·出車》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西周王朝西北方的獫狁強大起來,威脅西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後,對獫狁進行討伐,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周宣王料民於大原,遷戎於大原。所謂遷戎於大原,即將戎(即獫狁)遷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寧夏固原地區建築了一道長城,即今寧夏固原長城。 固原朔方長城現存遺蹟,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是西周西北邊防長城的一部分,位於西周西北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漢書·匈奴傳》稱道: 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將以征伐之,詩人美大其功,曰:“薄伐獫允,至於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是時四夷賓服,稱為中興。

到了北魏時期,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的上奏,則將西周朔方長城與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時期的長城相提並論。

《文獻通考·四裔考》載:北魏皇興中(公元467一公元471年),蠕蠕犯塞,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給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上表說:“臣聞北狄悍愚……所長者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奪其所長,則雖眾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內逼。又狄散居野澤,隨水逐草,戰則與家產亞至,奔則與畜牧俱逃,,不齎資糧而飲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為邊患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非智術之不長,兵眾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

“皆同此役”就是說這四個偉大的君王和皇帝都建築了長城,都作為防狄重要的防禦工程。這也證明了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不是城堡。除了北魏徵南將軍刁雍,隋唐宋的史籍記載也表明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

《隋書·列傳·卷二十五》:“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 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臣聞古者 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築城萬里,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唐太宗修緣邊障塞以備胡寇,下詔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繕治河上,漢室宏規;所以作固京畿,設險邊塞,式遏寇虐,隔礙華戎。”唐太宗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漢高祖修築沿河長城(繕治河上)等同,即說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唐德宗貞元八年中書侍郎陸贄上疏曰:“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親,亦無長勝之法。夏後以序戎而聖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業興,周城朔方而獫狁攘,秦築臨洮而宗社覆。”陸贄也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秦築臨洮等同,也說明了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見宋《冊府元龜·備禦》載:“周文王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南仲為將卒往築城於朔方為軍壘,以御北狄之難,故作《出車》之詩日:‘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由此看出,宋代也知道周宣王修長城這事,只不過將周宣王錯寫為周文王。

2、要說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秦獻公也不會同意。

秦獻公曾從烏氏塞進入秦國,烏氏塞就是固原長城,比秦昭王築長城時間早了113年。《呂氏春秋·當賞》記載:“秦小主夫人用奄變,群賢不悅,自匿,百姓鬱怨非上。公子連亡在魏,聞之,欲入,因群臣與民從鄭所之塞。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義,不兩主。公子勉去矣’。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氏塞,菌改入之。夫人聞之,大駭,令吏興卒,奉命曰,‘寇在邊’。卒與吏其始發也,皆曰‘往擊寇’,中道因變,曰:‘非擊寇也,迎主君也。’公子連因與卒俱來,至雍,圍夫人,夫人自殺。公子連立,是為獻公。”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陝西固原州下石城條載:“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也說了沒有文獻依據,只是傳說是秦所建,不敢肯定。現在還在說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的學者們,並無有理有據的文獻依據證明固原長城是秦所建。

而歷朝多部史籍記載證明,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時期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父,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1、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討伐玁狁勝利後所建。

據《詩經·小雅·出車》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西周王朝西北方的獫狁強大起來,威脅西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後,對獫狁進行討伐,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周宣王料民於大原,遷戎於大原。所謂遷戎於大原,即將戎(即獫狁)遷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寧夏固原地區建築了一道長城,即今寧夏固原長城。 固原朔方長城現存遺蹟,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是西周西北邊防長城的一部分,位於西周西北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漢書·匈奴傳》稱道: 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將以征伐之,詩人美大其功,曰:“薄伐獫允,至於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是時四夷賓服,稱為中興。

到了北魏時期,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的上奏,則將西周朔方長城與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時期的長城相提並論。

《文獻通考·四裔考》載:北魏皇興中(公元467一公元471年),蠕蠕犯塞,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給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上表說:“臣聞北狄悍愚……所長者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奪其所長,則雖眾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內逼。又狄散居野澤,隨水逐草,戰則與家產亞至,奔則與畜牧俱逃,,不齎資糧而飲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為邊患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非智術之不長,兵眾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

“皆同此役”就是說這四個偉大的君王和皇帝都建築了長城,都作為防狄重要的防禦工程。這也證明了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不是城堡。除了北魏徵南將軍刁雍,隋唐宋的史籍記載也表明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

《隋書·列傳·卷二十五》:“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 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臣聞古者 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築城萬里,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唐太宗修緣邊障塞以備胡寇,下詔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繕治河上,漢室宏規;所以作固京畿,設險邊塞,式遏寇虐,隔礙華戎。”唐太宗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漢高祖修築沿河長城(繕治河上)等同,即說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唐德宗貞元八年中書侍郎陸贄上疏曰:“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親,亦無長勝之法。夏後以序戎而聖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業興,周城朔方而獫狁攘,秦築臨洮而宗社覆。”陸贄也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秦築臨洮等同,也說明了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見宋《冊府元龜·備禦》載:“周文王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南仲為將卒往築城於朔方為軍壘,以御北狄之難,故作《出車》之詩日:‘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由此看出,宋代也知道周宣王修長城這事,只不過將周宣王錯寫為周文王。

2、要說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秦獻公也不會同意。

秦獻公曾從烏氏塞進入秦國,烏氏塞就是固原長城,比秦昭王築長城時間早了113年。《呂氏春秋·當賞》記載:“秦小主夫人用奄變,群賢不悅,自匿,百姓鬱怨非上。公子連亡在魏,聞之,欲入,因群臣與民從鄭所之塞。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義,不兩主。公子勉去矣’。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氏塞,菌改入之。夫人聞之,大駭,令吏興卒,奉命曰,‘寇在邊’。卒與吏其始發也,皆曰‘往擊寇’,中道因變,曰:‘非擊寇也,迎主君也。’公子連因與卒俱來,至雍,圍夫人,夫人自殺。公子連立,是為獻公。”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秦獻公影視形象

公子連就是後來的秦獻公,當年公子連從秦國東境“鄭所之塞”入秦,被塞防官員拒絕,只好從北方的邊境長城焉氏塞進入了秦國,奪取了王位。“焉氏塞”漢代高誘註釋說:“右主然,秦守塞吏也。焉氏塞在安定之北。菌改,亦守塞吏也。”《史記·酈商列傳·索隱》說:烏氏“本作焉氏,音於然反。”《呂氏春秋》:“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支塞。高注,塞在安定,是焉氏即烏氏也。”也就是說這裡的焉氏塞即烏氏塞,亦即烏氏地區的長城。

今寧夏固原長城,東周至戰國時期稱烏氏塞。烏氏地區即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烏氏塞的所在位置古籍中也可以找到,《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四》載:“太子至烏氏,彭原太守李遵出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彭陽縣更名為彭原縣,所以此古籍中記載的彭原即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固原長城就在此經過,當年秦獻公穿越的烏氏塞就是今天的寧夏固原長城。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陝西固原州下石城條載:“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也說了沒有文獻依據,只是傳說是秦所建,不敢肯定。現在還在說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的學者們,並無有理有據的文獻依據證明固原長城是秦所建。

而歷朝多部史籍記載證明,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時期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父,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1、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討伐玁狁勝利後所建。

據《詩經·小雅·出車》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西周王朝西北方的獫狁強大起來,威脅西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後,對獫狁進行討伐,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周宣王料民於大原,遷戎於大原。所謂遷戎於大原,即將戎(即獫狁)遷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寧夏固原地區建築了一道長城,即今寧夏固原長城。 固原朔方長城現存遺蹟,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是西周西北邊防長城的一部分,位於西周西北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漢書·匈奴傳》稱道: 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將以征伐之,詩人美大其功,曰:“薄伐獫允,至於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是時四夷賓服,稱為中興。

到了北魏時期,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的上奏,則將西周朔方長城與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時期的長城相提並論。

《文獻通考·四裔考》載:北魏皇興中(公元467一公元471年),蠕蠕犯塞,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給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上表說:“臣聞北狄悍愚……所長者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奪其所長,則雖眾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內逼。又狄散居野澤,隨水逐草,戰則與家產亞至,奔則與畜牧俱逃,,不齎資糧而飲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為邊患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非智術之不長,兵眾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

“皆同此役”就是說這四個偉大的君王和皇帝都建築了長城,都作為防狄重要的防禦工程。這也證明了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不是城堡。除了北魏徵南將軍刁雍,隋唐宋的史籍記載也表明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

《隋書·列傳·卷二十五》:“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 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臣聞古者 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築城萬里,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唐太宗修緣邊障塞以備胡寇,下詔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繕治河上,漢室宏規;所以作固京畿,設險邊塞,式遏寇虐,隔礙華戎。”唐太宗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漢高祖修築沿河長城(繕治河上)等同,即說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唐德宗貞元八年中書侍郎陸贄上疏曰:“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親,亦無長勝之法。夏後以序戎而聖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業興,周城朔方而獫狁攘,秦築臨洮而宗社覆。”陸贄也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秦築臨洮等同,也說明了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見宋《冊府元龜·備禦》載:“周文王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南仲為將卒往築城於朔方為軍壘,以御北狄之難,故作《出車》之詩日:‘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由此看出,宋代也知道周宣王修長城這事,只不過將周宣王錯寫為周文王。

2、要說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秦獻公也不會同意。

秦獻公曾從烏氏塞進入秦國,烏氏塞就是固原長城,比秦昭王築長城時間早了113年。《呂氏春秋·當賞》記載:“秦小主夫人用奄變,群賢不悅,自匿,百姓鬱怨非上。公子連亡在魏,聞之,欲入,因群臣與民從鄭所之塞。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義,不兩主。公子勉去矣’。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氏塞,菌改入之。夫人聞之,大駭,令吏興卒,奉命曰,‘寇在邊’。卒與吏其始發也,皆曰‘往擊寇’,中道因變,曰:‘非擊寇也,迎主君也。’公子連因與卒俱來,至雍,圍夫人,夫人自殺。公子連立,是為獻公。”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秦獻公影視形象

公子連就是後來的秦獻公,當年公子連從秦國東境“鄭所之塞”入秦,被塞防官員拒絕,只好從北方的邊境長城焉氏塞進入了秦國,奪取了王位。“焉氏塞”漢代高誘註釋說:“右主然,秦守塞吏也。焉氏塞在安定之北。菌改,亦守塞吏也。”《史記·酈商列傳·索隱》說:烏氏“本作焉氏,音於然反。”《呂氏春秋》:“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支塞。高注,塞在安定,是焉氏即烏氏也。”也就是說這裡的焉氏塞即烏氏塞,亦即烏氏地區的長城。

今寧夏固原長城,東周至戰國時期稱烏氏塞。烏氏地區即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烏氏塞的所在位置古籍中也可以找到,《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四》載:“太子至烏氏,彭原太守李遵出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彭陽縣更名為彭原縣,所以此古籍中記載的彭原即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固原長城就在此經過,當年秦獻公穿越的烏氏塞就是今天的寧夏固原長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秦獻公(即公子連)從烏氏塞(固原長城)入秦奪位,說明秦昭王的前四代高祖秦獻公之前固原長城就早已存在,固原長城是秦昭王始築和秦始皇所修的論斷可以休矣!

3、文獻資料及固原出土文物也表明周人很早就活躍在寧夏固原地區,完全印證了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周宣王“料民於大原”之說。

先秦“北地郡”包括今寧夏固原、中衛、甘肅慶陽等地區,這一地區本屬西周故地。《史記·匈奴列傳》說:夏朝時,周人先祖“公劉失其稷官,變於西戎,邑於豳”。《括地誌》說:“寧、原、慶三州,秦北地郡,戰國及春秋時為義渠戎國之地,周先公劉、不窋居之,古西戎也。”“豳”即“邠”字,是說周人最早居住在今甘肅慶陽、寧夏固原地區。前面也說到周宣王時期對獫狁進行討伐,曾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

1981年固原縣文物站在中河鄉孫家莊發掘清理了西周成、康王時期的墓葬和車馬坑,出土青銅鼎、簋、車馬飾件等器物,證實了這裡是西周的勢力範圍。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陝西固原州下石城條載:“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也說了沒有文獻依據,只是傳說是秦所建,不敢肯定。現在還在說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的學者們,並無有理有據的文獻依據證明固原長城是秦所建。

而歷朝多部史籍記載證明,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時期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父,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1、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討伐玁狁勝利後所建。

據《詩經·小雅·出車》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西周王朝西北方的獫狁強大起來,威脅西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後,對獫狁進行討伐,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周宣王料民於大原,遷戎於大原。所謂遷戎於大原,即將戎(即獫狁)遷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寧夏固原地區建築了一道長城,即今寧夏固原長城。 固原朔方長城現存遺蹟,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是西周西北邊防長城的一部分,位於西周西北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漢書·匈奴傳》稱道: 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將以征伐之,詩人美大其功,曰:“薄伐獫允,至於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是時四夷賓服,稱為中興。

到了北魏時期,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的上奏,則將西周朔方長城與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時期的長城相提並論。

《文獻通考·四裔考》載:北魏皇興中(公元467一公元471年),蠕蠕犯塞,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給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上表說:“臣聞北狄悍愚……所長者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奪其所長,則雖眾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內逼。又狄散居野澤,隨水逐草,戰則與家產亞至,奔則與畜牧俱逃,,不齎資糧而飲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為邊患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非智術之不長,兵眾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

“皆同此役”就是說這四個偉大的君王和皇帝都建築了長城,都作為防狄重要的防禦工程。這也證明了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不是城堡。除了北魏徵南將軍刁雍,隋唐宋的史籍記載也表明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

《隋書·列傳·卷二十五》:“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 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臣聞古者 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築城萬里,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唐太宗修緣邊障塞以備胡寇,下詔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繕治河上,漢室宏規;所以作固京畿,設險邊塞,式遏寇虐,隔礙華戎。”唐太宗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漢高祖修築沿河長城(繕治河上)等同,即說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唐德宗貞元八年中書侍郎陸贄上疏曰:“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親,亦無長勝之法。夏後以序戎而聖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業興,周城朔方而獫狁攘,秦築臨洮而宗社覆。”陸贄也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秦築臨洮等同,也說明了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見宋《冊府元龜·備禦》載:“周文王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南仲為將卒往築城於朔方為軍壘,以御北狄之難,故作《出車》之詩日:‘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由此看出,宋代也知道周宣王修長城這事,只不過將周宣王錯寫為周文王。

2、要說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秦獻公也不會同意。

秦獻公曾從烏氏塞進入秦國,烏氏塞就是固原長城,比秦昭王築長城時間早了113年。《呂氏春秋·當賞》記載:“秦小主夫人用奄變,群賢不悅,自匿,百姓鬱怨非上。公子連亡在魏,聞之,欲入,因群臣與民從鄭所之塞。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義,不兩主。公子勉去矣’。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氏塞,菌改入之。夫人聞之,大駭,令吏興卒,奉命曰,‘寇在邊’。卒與吏其始發也,皆曰‘往擊寇’,中道因變,曰:‘非擊寇也,迎主君也。’公子連因與卒俱來,至雍,圍夫人,夫人自殺。公子連立,是為獻公。”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秦獻公影視形象

公子連就是後來的秦獻公,當年公子連從秦國東境“鄭所之塞”入秦,被塞防官員拒絕,只好從北方的邊境長城焉氏塞進入了秦國,奪取了王位。“焉氏塞”漢代高誘註釋說:“右主然,秦守塞吏也。焉氏塞在安定之北。菌改,亦守塞吏也。”《史記·酈商列傳·索隱》說:烏氏“本作焉氏,音於然反。”《呂氏春秋》:“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支塞。高注,塞在安定,是焉氏即烏氏也。”也就是說這裡的焉氏塞即烏氏塞,亦即烏氏地區的長城。

今寧夏固原長城,東周至戰國時期稱烏氏塞。烏氏地區即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烏氏塞的所在位置古籍中也可以找到,《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四》載:“太子至烏氏,彭原太守李遵出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彭陽縣更名為彭原縣,所以此古籍中記載的彭原即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固原長城就在此經過,當年秦獻公穿越的烏氏塞就是今天的寧夏固原長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秦獻公(即公子連)從烏氏塞(固原長城)入秦奪位,說明秦昭王的前四代高祖秦獻公之前固原長城就早已存在,固原長城是秦昭王始築和秦始皇所修的論斷可以休矣!

3、文獻資料及固原出土文物也表明周人很早就活躍在寧夏固原地區,完全印證了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周宣王“料民於大原”之說。

先秦“北地郡”包括今寧夏固原、中衛、甘肅慶陽等地區,這一地區本屬西周故地。《史記·匈奴列傳》說:夏朝時,周人先祖“公劉失其稷官,變於西戎,邑於豳”。《括地誌》說:“寧、原、慶三州,秦北地郡,戰國及春秋時為義渠戎國之地,周先公劉、不窋居之,古西戎也。”“豳”即“邠”字,是說周人最早居住在今甘肅慶陽、寧夏固原地區。前面也說到周宣王時期對獫狁進行討伐,曾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

1981年固原縣文物站在中河鄉孫家莊發掘清理了西周成、康王時期的墓葬和車馬坑,出土青銅鼎、簋、車馬飾件等器物,證實了這裡是西周的勢力範圍。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青銅馬車部件

1987年,寧夏中衛狼窩子坑的西周墓葬群出土銅柄鐵劍、青銅短劍、車馬飾具等文物400餘件,說明西周疆域已北越今六盤山,到達今寧夏黃河南岸的海原、中寧、中衛地區。根據出土青銅器及其他隨葬品的特徵推斷,該墓葬時代為西周早期,比周穆王時代還早,墓葬靠近固原長城內側,不僅說明固原地區已經是西周版圖,更重要的是為西周宣王在固原地區建築長城提供了疆域證據。

2017年,固原長城所在的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發現一處佔地60多萬平方米的大型商周遺址和西周墓葬群,從墓葬群中發掘出4架馬車,兩座殉葬的馬坑,4匹馬拉車屬於諸侯等級。該墓葬群證明,固原地區即西周朔方地區。固原出土的記銘烏氏、朝那鼎證實:固原長城東周至戰國時期稱烏氏塞,秦漢稱朝那塞,與古籍記載完全一致,並完全印證了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周宣王“料民於大原”之說。

"

提到長城,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也可能是巍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明長城。也許有人會想到非常古老的楚方城和齊長城,並認為它們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其實追根溯源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起來了,它就是寧夏固原長城。遺憾的是多數人已經將他遺忘了,認為他是秦長城,無意中將他的資歷降低了,其實它才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的長城之父!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現在很多學術著作、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都將寧夏固原長城認定是秦長城,但是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提供的佐證,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朝修築,而是更早的西周時期。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時期的長城,而不是學術界主流認定的秦長城。

從走向上來看, 寧夏固原長城從西吉縣向西出寧夏進入甘肅,經靜寧、通渭、隴西、渭源、臨洮,直抵洮河東岸;從彭陽縣向東,經彭陽縣城陽鄉、孟源鄉出寧夏境進入甘肅鎮原、環縣、華池入陝西,經吳旗、靖邊、榆林抵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到春秋時期,周朝防禦北方戎狄的軍事工事遺址,為西周周宣王時所築,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故塞”,與秦昭王所築的“故河南塞”和秦始皇命蒙恬所建的萬里長城是完全不同的長城。而問題就在這裡,當今很多學術著作和出版物為何都將這段長城認定是秦長城?無非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武斷採納。

1、依據1927年王國良著《中國長城沿革考》:“又考甘肅隆德縣城(今屬寧夏)西北六十里有長城,相傳為秦所築;甘肅固原西北十里有長城遺址,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然則秦長城西起於今甘肅岷縣,東行經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盤山而北走,再東經環縣而入陝西境,東過綏德,渡黃河,歷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關轉向東北,橫貫遼寧南部、平壤縣南可無疑了。……這堵長城,並非始皇一手造成,乃是把燕趙及秦本國舊有的長城作底子,補繕添築,聯成一氣,總其大成罷了。”

這裡我們注意到,王國良先生也並未肯定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否則怎麼會連續用了兩個相傳。“相傳為秦所築”,“相傳秦滅義渠戎後所築”,既然他都不敢肯定,後人怎麼敢以此為依據,豈不是誤人子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寧夏固原長城、秦昭王築“拒胡”長城和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地理位置也是不同的,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周宣王時期所建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先來看秦昭王築“拒胡”長城是怎麼回事。

《史記·匈奴列傳·卷一百十》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該長城可稱之為秦昭王“拒胡”長城。據《秦本紀》,秦昭王所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是在秦昭王據有隴西、北地、上郡之後修築的。

而秦始皇長城與秦昭王也不是同一道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始築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戰國秦、趙、魏、燕西北邊境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修補、增築、改築,構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萬里長城。《史記·匈奴列傳》:“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修築長城的指揮官蒙恬對秦昭王時修築的長城做了取捨,全部利用了隴西郡的傍洮、傍河長城,部分利用了北地郡的傍河南、傍河東長城,補築了從今寧夏黃河東岸長城連接趙國北河西部高闕長城,摒棄了秦昭王所築的北地郡黃河以東長城(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河東秦昭王長城)和秦惠文王時張儀始築的秦上郡長城(今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境內戰國秦長城)。

古籍記載與野外調查證實,西周周宣王、戰國秦昭王、秦朝秦始皇這三道長城的地理方位是:戰國秦昭王長城較之西周周宣王長城(今)向西南抵達今甘肅洮河、黃河內岸一線,向東北抵達今寧夏黃河內岸的中衛、靈武一線,折而東行鹽池、陝北定邊、靜邊、橫山、榆林一線。而秦始皇長城在戰國秦昭王長城的基礎上沿寧夏、內蒙古黃河內岸北上抵達陰山,折而東行至遼東一線。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可以看出無論是秦昭王還是秦始皇時期,不斷向北擴張,長城塞防也要同時跟進,不可能退縮回到西周朔方一線(今寧夏固原長城)秦國老地盤上去,歷史文獻也記載並佐證了寧夏固原長城並非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所修的長城。

依《水經注)的記載,固原長城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如果查下秦昭襄王伐滅義渠戎國後所佔領的隴西、北地、上郡的轄境範圍,就會發現秦昭襄王所築的“拒胡”長城根本就不在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秦昭王滅義渠戎國之前,秦的北部疆域已包括了遠在今固原長城東北、西南數百里的大片土地。滅義渠戎國後,今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同心、吳忠、靈武歸入秦國,這時所築的“拒胡”長城不是應該在新疆土上建,難道還要後退五百里?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而《讀史方輿紀要》:“蓋自秦至唐,御戎上策,恆在大河以北也。”就是說對付戎狄,秦至唐都在大河以北防禦,固原本就是戰國時候秦國舊疆,遠在大河之南;秦始皇統一六國,沿黃河築長城,怎麼會蠢到退回舊疆建什麼長城,打下來的江山不防守了嗎?

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獻都證明,固原長城被認為是秦長城都是與事實不符的

2、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引用未經校勘的《水經注》和孤證《元和郡縣圖志》。

明清時期流傳《水經注》未經校勘,誤刊“秦”字本就是不嚴謹。要知道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本並未說固原長城是戰國“秦”長城。《水經注·卷二·河水》原文是:“河水又東北逕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東北流, 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川水北出長城,城在縣北一十五里。......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看到了吧,原文是“北出長城”,不是“北出秦長城”。不僅是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原文沒說是秦長城,宋本《水經注》,明代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黃勉之本《水經注》、明抄本《水經注》都無此“秦”字。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對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明清以後流傳《水經注》進行了校勘,在其《水經注校》中進行了考訂,在該書夾註說“謝兆申雲:宋本無又字,而秦城字作長城”。這就是說,宋本《水經注》原文是“北出長城,而不是北出“秦”城或“秦”長城。為了學術的嚴謹性,王國維還使用明代《水經注》其它版本進行校勘,說道:“大典亦同,黃亦同,明抄本亦同。”說明《水經注》正確版本是沒有“秦”字的,更不用說是秦長城了。

而唯一能讓持固原長城是秦長城觀點的人,所依據的就是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了。《元和郡縣圖志》說:“原州平高縣······秦長城,在縣北十里。”這裡確實出現了“秦”字,所以很多人以此為依據,有固原秦長城之說。

但是,唐《元和郡縣圖志》之前的北魏《水經注》原文並無此“秦”字,《元和郡縣圖志》根據什麼而來的這個“秦”字呢?就連初唐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都說 “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文獻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傅奕是太史令,更加重視史實,學術態度嚴謹,他都沒說是秦長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未免有誤,退一步說,就算《元和郡縣圖志》有這個“秦”字,作為孤證,沒有其他歷史文獻佐證,也顯得蒼白無力,不足以證明寧夏固原長城就是秦長城。

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還是西周長城,古人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古時著名學者並未確定寧夏固原長城是何時所建,都力求嚴謹,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據,古今搞學術研究都是如此,古代很多有名的學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唐朝太史令,著名學者傅奕著有《高識論》十卷行於世。傅奕要比《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李吉甫早一百多年,傅奕說:“《易》稱王侯設險以固其國。築長城、修障塞,《易》之設險也。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這裡傅奕直接說不知道固原長城是哪個朝代建的,作為一個嚴謹的大學者注重實事求是。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陝西固原州下石城條載:“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也說了沒有文獻依據,只是傳說是秦所建,不敢肯定。現在還在說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的學者們,並無有理有據的文獻依據證明固原長城是秦所建。

而歷朝多部史籍記載證明,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時期所建,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父,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1、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是西周宣王討伐玁狁勝利後所建。

據《詩經·小雅·出車》載:“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西周王朝西北方的獫狁強大起來,威脅西周王朝。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後,對獫狁進行討伐,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周宣王料民於大原,遷戎於大原。所謂遷戎於大原,即將戎(即獫狁)遷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寧夏固原地區建築了一道長城,即今寧夏固原長城。 固原朔方長城現存遺蹟,位於今固原縣城“北一十五里”處,它在寧夏境內橫穿西吉、固原、彭陽三縣,長約四百里,是西周西北邊防長城的一部分,位於西周西北境。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漢書·匈奴傳》稱道: 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將以征伐之,詩人美大其功,曰:“薄伐獫允,至於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是時四夷賓服,稱為中興。

到了北魏時期,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的上奏,則將西周朔方長城與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時期的長城相提並論。

《文獻通考·四裔考》載:北魏皇興中(公元467一公元471年),蠕蠕犯塞,北魏徵南將軍刁雍給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上表說:“臣聞北狄悍愚……所長者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奪其所長,則雖眾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內逼。又狄散居野澤,隨水逐草,戰則與家產亞至,奔則與畜牧俱逃,,不齎資糧而飲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為邊患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良由倏忽無常故也……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傑,所以皆同此役者,非智術之不長,兵眾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

“皆同此役”就是說這四個偉大的君王和皇帝都建築了長城,都作為防狄重要的防禦工程。這也證明了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不是城堡。除了北魏徵南將軍刁雍,隋唐宋的史籍記載也表明周宣王建的就是長城。

《隋書·列傳·卷二十五》:“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 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臣聞古者 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築城萬里,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唐太宗修緣邊障塞以備胡寇,下詔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繕治河上,漢室宏規;所以作固京畿,設險邊塞,式遏寇虐,隔礙華戎。”唐太宗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漢高祖修築沿河長城(繕治河上)等同,即說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唐德宗貞元八年中書侍郎陸贄上疏曰:“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親,亦無長勝之法。夏後以序戎而聖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業興,周城朔方而獫狁攘,秦築臨洮而宗社覆。”陸贄也將周宣王城彼朔方與秦築臨洮等同,也說明了城彼朔方就是修築長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又見宋《冊府元龜·備禦》載:“周文王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南仲為將卒往築城於朔方為軍壘,以御北狄之難,故作《出車》之詩日:‘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由此看出,宋代也知道周宣王修長城這事,只不過將周宣王錯寫為周文王。

2、要說寧夏固原長城是秦長城,秦獻公也不會同意。

秦獻公曾從烏氏塞進入秦國,烏氏塞就是固原長城,比秦昭王築長城時間早了113年。《呂氏春秋·當賞》記載:“秦小主夫人用奄變,群賢不悅,自匿,百姓鬱怨非上。公子連亡在魏,聞之,欲入,因群臣與民從鄭所之塞。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義,不兩主。公子勉去矣’。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氏塞,菌改入之。夫人聞之,大駭,令吏興卒,奉命曰,‘寇在邊’。卒與吏其始發也,皆曰‘往擊寇’,中道因變,曰:‘非擊寇也,迎主君也。’公子連因與卒俱來,至雍,圍夫人,夫人自殺。公子連立,是為獻公。”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秦獻公影視形象

公子連就是後來的秦獻公,當年公子連從秦國東境“鄭所之塞”入秦,被塞防官員拒絕,只好從北方的邊境長城焉氏塞進入了秦國,奪取了王位。“焉氏塞”漢代高誘註釋說:“右主然,秦守塞吏也。焉氏塞在安定之北。菌改,亦守塞吏也。”《史記·酈商列傳·索隱》說:烏氏“本作焉氏,音於然反。”《呂氏春秋》:“公子連去,入翟從焉支塞。高注,塞在安定,是焉氏即烏氏也。”也就是說這裡的焉氏塞即烏氏塞,亦即烏氏地區的長城。

今寧夏固原長城,東周至戰國時期稱烏氏塞。烏氏地區即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烏氏塞的所在位置古籍中也可以找到,《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四》載:“太子至烏氏,彭原太守李遵出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彭陽縣更名為彭原縣,所以此古籍中記載的彭原即今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固原長城就在此經過,當年秦獻公穿越的烏氏塞就是今天的寧夏固原長城。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秦獻公(即公子連)從烏氏塞(固原長城)入秦奪位,說明秦昭王的前四代高祖秦獻公之前固原長城就早已存在,固原長城是秦昭王始築和秦始皇所修的論斷可以休矣!

3、文獻資料及固原出土文物也表明周人很早就活躍在寧夏固原地區,完全印證了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周宣王“料民於大原”之說。

先秦“北地郡”包括今寧夏固原、中衛、甘肅慶陽等地區,這一地區本屬西周故地。《史記·匈奴列傳》說:夏朝時,周人先祖“公劉失其稷官,變於西戎,邑於豳”。《括地誌》說:“寧、原、慶三州,秦北地郡,戰國及春秋時為義渠戎國之地,周先公劉、不窋居之,古西戎也。”“豳”即“邠”字,是說周人最早居住在今甘肅慶陽、寧夏固原地區。前面也說到周宣王時期對獫狁進行討伐,曾收復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寧夏固原地區。

1981年固原縣文物站在中河鄉孫家莊發掘清理了西周成、康王時期的墓葬和車馬坑,出土青銅鼎、簋、車馬飾件等器物,證實了這裡是西周的勢力範圍。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青銅馬車部件

1987年,寧夏中衛狼窩子坑的西周墓葬群出土銅柄鐵劍、青銅短劍、車馬飾具等文物400餘件,說明西周疆域已北越今六盤山,到達今寧夏黃河南岸的海原、中寧、中衛地區。根據出土青銅器及其他隨葬品的特徵推斷,該墓葬時代為西周早期,比周穆王時代還早,墓葬靠近固原長城內側,不僅說明固原地區已經是西周版圖,更重要的是為西周宣王在固原地區建築長城提供了疆域證據。

2017年,固原長城所在的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發現一處佔地60多萬平方米的大型商周遺址和西周墓葬群,從墓葬群中發掘出4架馬車,兩座殉葬的馬坑,4匹馬拉車屬於諸侯等級。該墓葬群證明,固原地區即西周朔方地區。固原出土的記銘烏氏、朝那鼎證實:固原長城東周至戰國時期稱烏氏塞,秦漢稱朝那塞,與古籍記載完全一致,並完全印證了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周宣王“料民於大原”之說。

中國最古老長城被人遺忘,比楚齊長城還早百年,當之無愧長城之父

朝那鼎

為什麼說寧夏固原長城是長城的源頭,或者說它是中國長城之父呢?2800多年前(公元前827一公元前781年),周宣王築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此後中國曆代大一統王朝,除了蒙元,幾乎都修築過長城。大漠南北、農耕民族和遊牧圍繞著長城不斷演繹著衝突和交流,融合與發展。

西周朔方長城,修築於公元前827一公元前781年。比修築於公元前688年或公元前678年的楚方城和修築於公元前685年的齊長城,還早100多年,說它是長城的老祖宗一點不為過。

由此可見,寧夏固原西周朔方長城始築於周宣王時期,作為最古老的長城的地位不容抹煞,諸多文獻史籍記載以及出土文物的強力證實,既有疆域證實又有實物證據,充分說明朔方長城(今寧夏固原長城)不是秦長城,而是西周長城,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長城。

參考資料:

《固原史話》

《固原文博探究》

《從寧夏尋找長城源流》

《寧夏地方史話叢書 青銅峽史話》

《寧夏曆史文化遺存和文物古蹟》

《大漠邊關訪古 兼談寧夏古史溯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