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此對聯一出,歷代文人雅士無不歎服,至今沒人對出下聯

古詩 蘇軾 國學 文學 謝根洪 2017-06-07

文/謝根洪

唐詩宋詞,號稱是中國文學藝術的兩座難以逾越的高峰,不論後世文人雅士如何努力,如何創造,從文學的深度和廣度上都不能超過唐宋兩代詩人詞客所締造的文學成就。蘇東坡此對聯一出,歷代文人雅士無不歎服,至今沒人對出下聯

網友可能會問,科學技術上,我們現代的科技水平已大大超過唐宋時期,而詩詞方面的水平卻遠遠落後唐宋,至於為什麼?不是今天所能探討的。

如果說宋詞是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那麼蘇東坡絕對是這座高峰上耀眼的明珠。蘇東坡的詞,開創中國詞壇新的流派——豪放派,在蘇東坡之前,全是纏綿悱惻、柔弱似水的婉約派詞曲,蘇東坡的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後,宋詞的氣象為之一振,詞風變得豪邁高亢,風韻濃厚,別具特色。蘇東坡此對聯一出,歷代文人雅士無不歎服,至今沒人對出下聯

當然,蘇東坡是填詞髙手,對於出對聯,那就大巫見小巫了,小兒科,民間流傳許多蘇東坡與友人以聯會友的故事,其中,蘇東坡就出過一副上聯,1000多年後,至今無人對出,堪稱是“天下第一上聯”。蘇東坡此對聯一出,歷代文人雅士無不歎服,至今沒人對出下聯

據記載,蘇軾在杭州任知府時,閒來無事,與一班文人墨客遊覽西湖。他們乘興上了一條客舟,只見一位侍女提著一個錫壺給蘇東坡他們倒酒,這時,侍女不小心把錫壺掉到西湖裡,此時,蘇東坡才思奔湧,便吟出上聯:提錫壺,遊西湖,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蘇東坡此對聯一出,歷代文人雅士無不歎服,至今沒人對出下聯

此上聯一出,歷代文人雅士紛紛摩拳擦掌,使盡自己的畢生才學,獻上無數下聯,但一千多年過去,所對出的下聯都不令人滿意,不是欠缺工整,就是平仄不合,就算平仄合韻,又欠缺實地取材的妙境。下面摘錄一些人文雅士和網友對得好的下聯以供賞讀:

罵丫頭,偷鴨頭,丫頭吃鴨頭,掐痛丫頭

攜四書,進私熟,四書在私熟,似熟?私熟

拎汗衫,逛寒山,汗衫遺寒山,憾哉!汗衫

闖北京,無背景,北京有背景,倍敬北京

捧玉杯,觀御碑,玉杯碰御碑,欲悲玉杯

坐武夷,觀武藝,武夷觀武藝,勿疑武藝

夢崮鄉,還故鄉,崮鄉在故鄉,孤想故崮鄉

系銅鈴,賞銅陵,銅鑽失銅陵,同憐銅鈴

把酒樽,贊九尊,酒樽奉九尊,就鑽酒樽

聽物理,墜霧裡,霧裡看物理,勿理物理

背溼樵,過石橋,溼樵落石橋,拾樵溼樵

陪明主,閱名著,明主贊名著,命註名著

遇同仁,逛銅仁,同仁噴銅仁,痛忍同仁

吃核桃,逛河套,核桃丟河套,何討核桃

穿烏衣,過武夷,烏衣棄武夷,無矣烏衣

攜美元,逛梅園,美元遺梅園,沒緣美元

擎酒碗,過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

眼近視,找進士,近視考進士,盡是近視

跨欄柵,上南山,欄柵倒南山,難拴欄柵

畫娥眉,畫峨嵋,娥眉比峨嵋,我美娥眉

……

網友們個個是人才呀,不要擔心中國傳統文藝後繼無人了,國家之幸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