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是近代出產大師最多的年代,在民國眾多大師級人物中,陳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還曾被公認為是中國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師。

世人皆知陳寅恪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導師。

中學文憑,在當時和今日社會要找到一份正經工作尚艱難,要混進大學校園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但這個看起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民國。

讓陳寅恪這塊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華國學院的邀請,而這邀請背後則與戊戌變法領導者、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引薦有關。

梁啟超長陳寅恪17歲,但他卻一直對這個晚輩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向清華校長直接推薦陳寅恪做清華導師時,校長面對這樣“三無”的被推薦人很有些無奈地說:

“陳寅恪 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

梁啟超聽到校長的質疑後有些急了,不等校長說完他便大喊道:

“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嗎? 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

直到此時,校長才開始意識到梁啟超推薦的這個人絕非等閒。1925年,36歲的陳寅恪便收到了清華的邀請。

"

民國是近代出產大師最多的年代,在民國眾多大師級人物中,陳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還曾被公認為是中國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師。

世人皆知陳寅恪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導師。

中學文憑,在當時和今日社會要找到一份正經工作尚艱難,要混進大學校園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但這個看起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民國。

讓陳寅恪這塊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華國學院的邀請,而這邀請背後則與戊戌變法領導者、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引薦有關。

梁啟超長陳寅恪17歲,但他卻一直對這個晚輩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向清華校長直接推薦陳寅恪做清華導師時,校長面對這樣“三無”的被推薦人很有些無奈地說:

“陳寅恪 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

梁啟超聽到校長的質疑後有些急了,不等校長說完他便大喊道:

“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嗎? 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

直到此時,校長才開始意識到梁啟超推薦的這個人絕非等閒。1925年,36歲的陳寅恪便收到了清華的邀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作為最高學府,清華對導師的甄選自然極其嚴格,所以後來清華肯定曾對陳寅恪做過嚴苛的考察。但至於具體,如今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陳寅恪最終得到了清華的極度禮遇。

至於,“沒學歷、沒著作、沒經驗”的陳寅恪為何能得梁啟超如此推崇、並最終得到清華的禮遇,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陳寅恪生於1890年,祖籍湖南長沙。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而父親則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

陳寅恪自幼嗜書如命,他在詩文上表現出的天賦讓父輩欣慰不已,自然他也是父輩“變法救國”理想的寄託人。

因著這種寄託,12歲這年,陳寅恪便隨哥哥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裡,他竟與大自己9歲的大文豪魯迅成為了同學。也是這段經歷,讓魯迅對他有了極深的好印象。

這裡的“好印象”自然是指陳寅恪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大約也是後來魯迅在文裡罵盡所有人卻唯獨不罵陳寅恪的原因所在了。魯迅對陳寅恪雖不似梁啟超這般推崇,但從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小同學很尊崇。

3年後,因足疾發作陳寅恪不得不返回了國內。歸國後,陳寅恪進入了上海復旦公學學習。在這裡他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張學歷證書,陳寅恪自己回憶時說:它相當於中學學歷。

21歲這年,陳寅恪開始自費留學,這期間,他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四年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陳寅恪歸國。

再四年後,陳寅恪得到了一次官費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機會,這一年已經到了1918年,此時的陳寅恪也已經29歲。

"

民國是近代出產大師最多的年代,在民國眾多大師級人物中,陳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還曾被公認為是中國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師。

世人皆知陳寅恪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導師。

中學文憑,在當時和今日社會要找到一份正經工作尚艱難,要混進大學校園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但這個看起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民國。

讓陳寅恪這塊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華國學院的邀請,而這邀請背後則與戊戌變法領導者、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引薦有關。

梁啟超長陳寅恪17歲,但他卻一直對這個晚輩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向清華校長直接推薦陳寅恪做清華導師時,校長面對這樣“三無”的被推薦人很有些無奈地說:

“陳寅恪 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

梁啟超聽到校長的質疑後有些急了,不等校長說完他便大喊道:

“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嗎? 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

直到此時,校長才開始意識到梁啟超推薦的這個人絕非等閒。1925年,36歲的陳寅恪便收到了清華的邀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作為最高學府,清華對導師的甄選自然極其嚴格,所以後來清華肯定曾對陳寅恪做過嚴苛的考察。但至於具體,如今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陳寅恪最終得到了清華的極度禮遇。

至於,“沒學歷、沒著作、沒經驗”的陳寅恪為何能得梁啟超如此推崇、並最終得到清華的禮遇,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陳寅恪生於1890年,祖籍湖南長沙。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而父親則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

陳寅恪自幼嗜書如命,他在詩文上表現出的天賦讓父輩欣慰不已,自然他也是父輩“變法救國”理想的寄託人。

因著這種寄託,12歲這年,陳寅恪便隨哥哥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裡,他竟與大自己9歲的大文豪魯迅成為了同學。也是這段經歷,讓魯迅對他有了極深的好印象。

這裡的“好印象”自然是指陳寅恪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大約也是後來魯迅在文裡罵盡所有人卻唯獨不罵陳寅恪的原因所在了。魯迅對陳寅恪雖不似梁啟超這般推崇,但從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小同學很尊崇。

3年後,因足疾發作陳寅恪不得不返回了國內。歸國後,陳寅恪進入了上海復旦公學學習。在這裡他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張學歷證書,陳寅恪自己回憶時說:它相當於中學學歷。

21歲這年,陳寅恪開始自費留學,這期間,他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四年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陳寅恪歸國。

再四年後,陳寅恪得到了一次官費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機會,這一年已經到了1918年,此時的陳寅恪也已經29歲。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清華四大導師

29歲,在民國已經屬於大齡,但為了求學,陳寅恪卻絲毫未把婚姻放在眼裡。與同時期留學途中忙著戀愛的徐志摩、胡適等不同的是,留學期間,陳寅恪的眼睛從沒有離開過書本。

32歲這年,在哈佛跟隨籃曼教授學了梵文和巴利文後,陳寅恪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他還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

這期間,通過日夜苦讀、多方積蓄後,陳寅恪掌握了22門語言,他還學了物理、數學,研讀了《資本論》。文字從來是研究史學的工具,陳寅恪掌握的22門語言如翅膀一般,為他在史學上的“致遠方”提供了便利。

相比同時期僅在國外留學四年左右的留學生,陳寅恪的留學經歷著實有些駭人:

從1902年到1925年,陳寅恪在國外的留學時間總計是17年(加上日本三年)!這個時間是普通留學生留學時間的四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陳寅恪17年留學生涯的足跡踏遍了西方各國!

17年,陳寅恪的留學足跡從日本到德國到瑞士、後又去法國、美國,最後再回到德國。

對了,17年間,他從未乾過學問之外的任何事!這樣的陳寅恪,整個民國,誰人可比?

那麼為何陳寅恪留學17年卻沒有拿到一張博士文憑呢?答案在多年後,陳寅恪與侄子陳封雄的一次對話中被解開了。當被侄子問到學歷問題時,陳寅恪淡淡道:

“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這段聽來雲淡風輕的話裡,透露出的,是陳寅恪“為學問而學問”的治學態度。他的這段話,真真打臉瞭如今無數為文憑而學問的學子!

"

民國是近代出產大師最多的年代,在民國眾多大師級人物中,陳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還曾被公認為是中國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師。

世人皆知陳寅恪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導師。

中學文憑,在當時和今日社會要找到一份正經工作尚艱難,要混進大學校園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但這個看起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民國。

讓陳寅恪這塊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華國學院的邀請,而這邀請背後則與戊戌變法領導者、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引薦有關。

梁啟超長陳寅恪17歲,但他卻一直對這個晚輩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向清華校長直接推薦陳寅恪做清華導師時,校長面對這樣“三無”的被推薦人很有些無奈地說:

“陳寅恪 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

梁啟超聽到校長的質疑後有些急了,不等校長說完他便大喊道:

“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嗎? 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

直到此時,校長才開始意識到梁啟超推薦的這個人絕非等閒。1925年,36歲的陳寅恪便收到了清華的邀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作為最高學府,清華對導師的甄選自然極其嚴格,所以後來清華肯定曾對陳寅恪做過嚴苛的考察。但至於具體,如今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陳寅恪最終得到了清華的極度禮遇。

至於,“沒學歷、沒著作、沒經驗”的陳寅恪為何能得梁啟超如此推崇、並最終得到清華的禮遇,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陳寅恪生於1890年,祖籍湖南長沙。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而父親則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

陳寅恪自幼嗜書如命,他在詩文上表現出的天賦讓父輩欣慰不已,自然他也是父輩“變法救國”理想的寄託人。

因著這種寄託,12歲這年,陳寅恪便隨哥哥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裡,他竟與大自己9歲的大文豪魯迅成為了同學。也是這段經歷,讓魯迅對他有了極深的好印象。

這裡的“好印象”自然是指陳寅恪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大約也是後來魯迅在文裡罵盡所有人卻唯獨不罵陳寅恪的原因所在了。魯迅對陳寅恪雖不似梁啟超這般推崇,但從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小同學很尊崇。

3年後,因足疾發作陳寅恪不得不返回了國內。歸國後,陳寅恪進入了上海復旦公學學習。在這裡他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張學歷證書,陳寅恪自己回憶時說:它相當於中學學歷。

21歲這年,陳寅恪開始自費留學,這期間,他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四年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陳寅恪歸國。

再四年後,陳寅恪得到了一次官費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機會,這一年已經到了1918年,此時的陳寅恪也已經29歲。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清華四大導師

29歲,在民國已經屬於大齡,但為了求學,陳寅恪卻絲毫未把婚姻放在眼裡。與同時期留學途中忙著戀愛的徐志摩、胡適等不同的是,留學期間,陳寅恪的眼睛從沒有離開過書本。

32歲這年,在哈佛跟隨籃曼教授學了梵文和巴利文後,陳寅恪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他還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

這期間,通過日夜苦讀、多方積蓄後,陳寅恪掌握了22門語言,他還學了物理、數學,研讀了《資本論》。文字從來是研究史學的工具,陳寅恪掌握的22門語言如翅膀一般,為他在史學上的“致遠方”提供了便利。

相比同時期僅在國外留學四年左右的留學生,陳寅恪的留學經歷著實有些駭人:

從1902年到1925年,陳寅恪在國外的留學時間總計是17年(加上日本三年)!這個時間是普通留學生留學時間的四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陳寅恪17年留學生涯的足跡踏遍了西方各國!

17年,陳寅恪的留學足跡從日本到德國到瑞士、後又去法國、美國,最後再回到德國。

對了,17年間,他從未乾過學問之外的任何事!這樣的陳寅恪,整個民國,誰人可比?

那麼為何陳寅恪留學17年卻沒有拿到一張博士文憑呢?答案在多年後,陳寅恪與侄子陳封雄的一次對話中被解開了。當被侄子問到學歷問題時,陳寅恪淡淡道:

“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這段聽來雲淡風輕的話裡,透露出的,是陳寅恪“為學問而學問”的治學態度。他的這段話,真真打臉瞭如今無數為文憑而學問的學子!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而,在文憑與學問相沖突時,陳寅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問,而非那一紙文憑。

相比之下,陳寅恪“為知識不為名利,為學術不為學位”的求學態度,真真讓人欽佩。後來,陳封雄將陳寅恪的答案告訴姑夫俞大維時,這位哈佛博士很感慨地嘆到:

“寅恪的想法是對的,所以他是大學問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學位,但我的學問不如他。”

留學17年歸國後的陳寅恪,未帶回一紙文憑,卻帶回了真正的學問。但頗有些讓世人難以相信的是,在各國遊學多年歸國後的陳寅恪與那些在西方學習幾年後歸國的學子截然不同:國學基礎深厚的他,在各國遊學完後帶回來的竟是東方學。

陳寅恪歸國後告訴世人:

“在世界學術中,中國文化的地位很高,中國傳統文化有其深遠的價值。”

這樣的吶喊,與當時國內批判傳統文化、打倒孔家店自是完全不一樣。但在大潮面前,陳寅恪始終堅定自己的想法,在那個推崇西方文化、流行白話文的年代,陳寅恪大概生出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靈魂號哭。

"

民國是近代出產大師最多的年代,在民國眾多大師級人物中,陳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還曾被公認為是中國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師。

世人皆知陳寅恪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導師。

中學文憑,在當時和今日社會要找到一份正經工作尚艱難,要混進大學校園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但這個看起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民國。

讓陳寅恪這塊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華國學院的邀請,而這邀請背後則與戊戌變法領導者、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引薦有關。

梁啟超長陳寅恪17歲,但他卻一直對這個晚輩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向清華校長直接推薦陳寅恪做清華導師時,校長面對這樣“三無”的被推薦人很有些無奈地說:

“陳寅恪 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

梁啟超聽到校長的質疑後有些急了,不等校長說完他便大喊道:

“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嗎? 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

直到此時,校長才開始意識到梁啟超推薦的這個人絕非等閒。1925年,36歲的陳寅恪便收到了清華的邀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作為最高學府,清華對導師的甄選自然極其嚴格,所以後來清華肯定曾對陳寅恪做過嚴苛的考察。但至於具體,如今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陳寅恪最終得到了清華的極度禮遇。

至於,“沒學歷、沒著作、沒經驗”的陳寅恪為何能得梁啟超如此推崇、並最終得到清華的禮遇,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陳寅恪生於1890年,祖籍湖南長沙。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而父親則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

陳寅恪自幼嗜書如命,他在詩文上表現出的天賦讓父輩欣慰不已,自然他也是父輩“變法救國”理想的寄託人。

因著這種寄託,12歲這年,陳寅恪便隨哥哥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裡,他竟與大自己9歲的大文豪魯迅成為了同學。也是這段經歷,讓魯迅對他有了極深的好印象。

這裡的“好印象”自然是指陳寅恪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大約也是後來魯迅在文裡罵盡所有人卻唯獨不罵陳寅恪的原因所在了。魯迅對陳寅恪雖不似梁啟超這般推崇,但從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小同學很尊崇。

3年後,因足疾發作陳寅恪不得不返回了國內。歸國後,陳寅恪進入了上海復旦公學學習。在這裡他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張學歷證書,陳寅恪自己回憶時說:它相當於中學學歷。

21歲這年,陳寅恪開始自費留學,這期間,他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四年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陳寅恪歸國。

再四年後,陳寅恪得到了一次官費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機會,這一年已經到了1918年,此時的陳寅恪也已經29歲。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清華四大導師

29歲,在民國已經屬於大齡,但為了求學,陳寅恪卻絲毫未把婚姻放在眼裡。與同時期留學途中忙著戀愛的徐志摩、胡適等不同的是,留學期間,陳寅恪的眼睛從沒有離開過書本。

32歲這年,在哈佛跟隨籃曼教授學了梵文和巴利文後,陳寅恪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他還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

這期間,通過日夜苦讀、多方積蓄後,陳寅恪掌握了22門語言,他還學了物理、數學,研讀了《資本論》。文字從來是研究史學的工具,陳寅恪掌握的22門語言如翅膀一般,為他在史學上的“致遠方”提供了便利。

相比同時期僅在國外留學四年左右的留學生,陳寅恪的留學經歷著實有些駭人:

從1902年到1925年,陳寅恪在國外的留學時間總計是17年(加上日本三年)!這個時間是普通留學生留學時間的四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陳寅恪17年留學生涯的足跡踏遍了西方各國!

17年,陳寅恪的留學足跡從日本到德國到瑞士、後又去法國、美國,最後再回到德國。

對了,17年間,他從未乾過學問之外的任何事!這樣的陳寅恪,整個民國,誰人可比?

那麼為何陳寅恪留學17年卻沒有拿到一張博士文憑呢?答案在多年後,陳寅恪與侄子陳封雄的一次對話中被解開了。當被侄子問到學歷問題時,陳寅恪淡淡道:

“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這段聽來雲淡風輕的話裡,透露出的,是陳寅恪“為學問而學問”的治學態度。他的這段話,真真打臉瞭如今無數為文憑而學問的學子!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而,在文憑與學問相沖突時,陳寅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問,而非那一紙文憑。

相比之下,陳寅恪“為知識不為名利,為學術不為學位”的求學態度,真真讓人欽佩。後來,陳封雄將陳寅恪的答案告訴姑夫俞大維時,這位哈佛博士很感慨地嘆到:

“寅恪的想法是對的,所以他是大學問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學位,但我的學問不如他。”

留學17年歸國後的陳寅恪,未帶回一紙文憑,卻帶回了真正的學問。但頗有些讓世人難以相信的是,在各國遊學多年歸國後的陳寅恪與那些在西方學習幾年後歸國的學子截然不同:國學基礎深厚的他,在各國遊學完後帶回來的竟是東方學。

陳寅恪歸國後告訴世人:

“在世界學術中,中國文化的地位很高,中國傳統文化有其深遠的價值。”

這樣的吶喊,與當時國內批判傳統文化、打倒孔家店自是完全不一樣。但在大潮面前,陳寅恪始終堅定自己的想法,在那個推崇西方文化、流行白話文的年代,陳寅恪大概生出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靈魂號哭。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胡適與陳寅恪

這樣的堅持,與他寫在王國維墓碑上的那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是一種呼應。

留學歸國三年後,陳寅恪才與30歲的唐篔在上海結婚。想來,如若不是因為此時他在學問研究上有了進展,此時他是定不會考慮婚嫁之事的,畢竟,在陳寅恪眼裡,世間事沒有任何一樣能與他的學問相提並論。

“學貫中西”四個字,是當時人們用來形容自西方留學歸國學子的話,然而,當這四個字被用到陳寅恪身上時,卻似乎沒有任何人敢與他並排。畢竟,之於真正的中西合璧,無人敢出陳寅恪之右。

清華,是陳寅恪一生才學得以迅速被施展的大舞臺。也正是經由這個舞臺上的陳寅恪,無數真正的人才被推向了世界。

清華講課期間,陳寅恪源源不斷地將自己的學問輸送給學生。他上課旁徵博引,其思想更是如火花一般噴湧。上過他課的學生幾乎沒有不為他傾倒的,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學生幾乎都成為了後來的大家。

後來的語言學家王力、敦煌學家姜亮夫、歷史學家謝國楨、考古學家徐中舒、文獻學家蔣天樞等等,都是陳寅恪的弟子。陳寅恪曾在講到教學時說:

“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

陳寅恪的學生,均無一例外地做到了他的精髓。這是陳寅恪的大幸,也是時代的大幸。

教授學生之外,陳寅恪一刻也未曾停止過他對學問的深究,即便那個年代他一直處在戰火中。陳寅恪之被賦予如此多的好評、受到如此大的禮遇,絕與他在任何艱難中都堅持治學的精神分不開。

"

民國是近代出產大師最多的年代,在民國眾多大師級人物中,陳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還曾被公認為是中國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師。

世人皆知陳寅恪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導師。

中學文憑,在當時和今日社會要找到一份正經工作尚艱難,要混進大學校園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但這個看起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民國。

讓陳寅恪這塊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華國學院的邀請,而這邀請背後則與戊戌變法領導者、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引薦有關。

梁啟超長陳寅恪17歲,但他卻一直對這個晚輩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向清華校長直接推薦陳寅恪做清華導師時,校長面對這樣“三無”的被推薦人很有些無奈地說:

“陳寅恪 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

梁啟超聽到校長的質疑後有些急了,不等校長說完他便大喊道:

“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嗎? 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

直到此時,校長才開始意識到梁啟超推薦的這個人絕非等閒。1925年,36歲的陳寅恪便收到了清華的邀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作為最高學府,清華對導師的甄選自然極其嚴格,所以後來清華肯定曾對陳寅恪做過嚴苛的考察。但至於具體,如今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陳寅恪最終得到了清華的極度禮遇。

至於,“沒學歷、沒著作、沒經驗”的陳寅恪為何能得梁啟超如此推崇、並最終得到清華的禮遇,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陳寅恪生於1890年,祖籍湖南長沙。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而父親則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

陳寅恪自幼嗜書如命,他在詩文上表現出的天賦讓父輩欣慰不已,自然他也是父輩“變法救國”理想的寄託人。

因著這種寄託,12歲這年,陳寅恪便隨哥哥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裡,他竟與大自己9歲的大文豪魯迅成為了同學。也是這段經歷,讓魯迅對他有了極深的好印象。

這裡的“好印象”自然是指陳寅恪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大約也是後來魯迅在文裡罵盡所有人卻唯獨不罵陳寅恪的原因所在了。魯迅對陳寅恪雖不似梁啟超這般推崇,但從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小同學很尊崇。

3年後,因足疾發作陳寅恪不得不返回了國內。歸國後,陳寅恪進入了上海復旦公學學習。在這裡他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張學歷證書,陳寅恪自己回憶時說:它相當於中學學歷。

21歲這年,陳寅恪開始自費留學,這期間,他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四年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陳寅恪歸國。

再四年後,陳寅恪得到了一次官費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機會,這一年已經到了1918年,此時的陳寅恪也已經29歲。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清華四大導師

29歲,在民國已經屬於大齡,但為了求學,陳寅恪卻絲毫未把婚姻放在眼裡。與同時期留學途中忙著戀愛的徐志摩、胡適等不同的是,留學期間,陳寅恪的眼睛從沒有離開過書本。

32歲這年,在哈佛跟隨籃曼教授學了梵文和巴利文後,陳寅恪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他還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

這期間,通過日夜苦讀、多方積蓄後,陳寅恪掌握了22門語言,他還學了物理、數學,研讀了《資本論》。文字從來是研究史學的工具,陳寅恪掌握的22門語言如翅膀一般,為他在史學上的“致遠方”提供了便利。

相比同時期僅在國外留學四年左右的留學生,陳寅恪的留學經歷著實有些駭人:

從1902年到1925年,陳寅恪在國外的留學時間總計是17年(加上日本三年)!這個時間是普通留學生留學時間的四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陳寅恪17年留學生涯的足跡踏遍了西方各國!

17年,陳寅恪的留學足跡從日本到德國到瑞士、後又去法國、美國,最後再回到德國。

對了,17年間,他從未乾過學問之外的任何事!這樣的陳寅恪,整個民國,誰人可比?

那麼為何陳寅恪留學17年卻沒有拿到一張博士文憑呢?答案在多年後,陳寅恪與侄子陳封雄的一次對話中被解開了。當被侄子問到學歷問題時,陳寅恪淡淡道:

“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這段聽來雲淡風輕的話裡,透露出的,是陳寅恪“為學問而學問”的治學態度。他的這段話,真真打臉瞭如今無數為文憑而學問的學子!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而,在文憑與學問相沖突時,陳寅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問,而非那一紙文憑。

相比之下,陳寅恪“為知識不為名利,為學術不為學位”的求學態度,真真讓人欽佩。後來,陳封雄將陳寅恪的答案告訴姑夫俞大維時,這位哈佛博士很感慨地嘆到:

“寅恪的想法是對的,所以他是大學問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學位,但我的學問不如他。”

留學17年歸國後的陳寅恪,未帶回一紙文憑,卻帶回了真正的學問。但頗有些讓世人難以相信的是,在各國遊學多年歸國後的陳寅恪與那些在西方學習幾年後歸國的學子截然不同:國學基礎深厚的他,在各國遊學完後帶回來的竟是東方學。

陳寅恪歸國後告訴世人:

“在世界學術中,中國文化的地位很高,中國傳統文化有其深遠的價值。”

這樣的吶喊,與當時國內批判傳統文化、打倒孔家店自是完全不一樣。但在大潮面前,陳寅恪始終堅定自己的想法,在那個推崇西方文化、流行白話文的年代,陳寅恪大概生出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靈魂號哭。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胡適與陳寅恪

這樣的堅持,與他寫在王國維墓碑上的那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是一種呼應。

留學歸國三年後,陳寅恪才與30歲的唐篔在上海結婚。想來,如若不是因為此時他在學問研究上有了進展,此時他是定不會考慮婚嫁之事的,畢竟,在陳寅恪眼裡,世間事沒有任何一樣能與他的學問相提並論。

“學貫中西”四個字,是當時人們用來形容自西方留學歸國學子的話,然而,當這四個字被用到陳寅恪身上時,卻似乎沒有任何人敢與他並排。畢竟,之於真正的中西合璧,無人敢出陳寅恪之右。

清華,是陳寅恪一生才學得以迅速被施展的大舞臺。也正是經由這個舞臺上的陳寅恪,無數真正的人才被推向了世界。

清華講課期間,陳寅恪源源不斷地將自己的學問輸送給學生。他上課旁徵博引,其思想更是如火花一般噴湧。上過他課的學生幾乎沒有不為他傾倒的,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學生幾乎都成為了後來的大家。

後來的語言學家王力、敦煌學家姜亮夫、歷史學家謝國楨、考古學家徐中舒、文獻學家蔣天樞等等,都是陳寅恪的弟子。陳寅恪曾在講到教學時說:

“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

陳寅恪的學生,均無一例外地做到了他的精髓。這是陳寅恪的大幸,也是時代的大幸。

教授學生之外,陳寅恪一刻也未曾停止過他對學問的深究,即便那個年代他一直處在戰火中。陳寅恪之被賦予如此多的好評、受到如此大的禮遇,絕與他在任何艱難中都堅持治學的精神分不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中山大學的陳寅恪小道

因為陳寅恪在清華俸祿極高,於是他便得以一心在教學之外進行研究,這自然也為他的再次發光發熱提供了可能。

隨著陳寅恪無數著作的問世,他的名氣越來越大。此時的他,真正全面論證了梁啟超那句“我的著作等身卻不及他300字有價值”。

1937年,陳寅恪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歷史學科學研究獎,這個獎自 1928 年設立以來,獲得個人獎勵的只有八人,陳寅恪便是其中之一,他還是史上唯一的文科獲選者。

正是在陳寅恪獲獎的這年,因為抗戰爆發北平淪陷,陳寅恪攜妻開始流亡。這期間,他的藏書雖經他千方保護,卻也終究沒能逃過戰火。這批藏書之毀於戰火,對陳寅恪的打擊相當深重。

陳寅恪做學問的方式不是做卡片或者筆記,而是在書上隨讀隨記,也就是古人說的“眉批”,眉批上寫滿了他的思考、見解和引證,這是他學術研究的基礎。

可偏偏,這些珍貴的藏書都在戰火中被燒燬了。這意味著,往後他的學術研究,將主要依靠他積攢的記憶了。

這般毀滅性的打擊,換做旁人估計早已崩潰,可陳寅恪卻在一臉凝重中接受了這個事實。隨後,他便開始在幾乎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撰述了兩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這兩部書,都是後來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著作。這兩部鉅著在得到國內首肯的同時,也得到了國際學界的肯定。因為這兩部鉅著,《劍橋中國史》在提到陳寅恪時,給予了異乎尋常的褒獎,以下是原話部分:

“他提出的關於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觀點,遠比以往發表的任何觀點扎實、嚴謹和令人信服。”

然而,這些驕人的戰績背後,始終隱藏著危險,因為陳寅恪在惡劣條件下的苦鑽,很快,他的視力開始急劇下降。也正是在此時,陳寅恪收到了牛津大學聘請他出任中文教授的聘書。這是牛津大學近300年來第一次在中國聘請教授,而且還是以極高的薪資。

"

民國是近代出產大師最多的年代,在民國眾多大師級人物中,陳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還曾被公認為是中國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師。

世人皆知陳寅恪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導師。

中學文憑,在當時和今日社會要找到一份正經工作尚艱難,要混進大學校園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但這個看起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民國。

讓陳寅恪這塊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華國學院的邀請,而這邀請背後則與戊戌變法領導者、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引薦有關。

梁啟超長陳寅恪17歲,但他卻一直對這個晚輩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向清華校長直接推薦陳寅恪做清華導師時,校長面對這樣“三無”的被推薦人很有些無奈地說:

“陳寅恪 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

梁啟超聽到校長的質疑後有些急了,不等校長說完他便大喊道:

“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嗎? 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

直到此時,校長才開始意識到梁啟超推薦的這個人絕非等閒。1925年,36歲的陳寅恪便收到了清華的邀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作為最高學府,清華對導師的甄選自然極其嚴格,所以後來清華肯定曾對陳寅恪做過嚴苛的考察。但至於具體,如今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陳寅恪最終得到了清華的極度禮遇。

至於,“沒學歷、沒著作、沒經驗”的陳寅恪為何能得梁啟超如此推崇、並最終得到清華的禮遇,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陳寅恪生於1890年,祖籍湖南長沙。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而父親則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

陳寅恪自幼嗜書如命,他在詩文上表現出的天賦讓父輩欣慰不已,自然他也是父輩“變法救國”理想的寄託人。

因著這種寄託,12歲這年,陳寅恪便隨哥哥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裡,他竟與大自己9歲的大文豪魯迅成為了同學。也是這段經歷,讓魯迅對他有了極深的好印象。

這裡的“好印象”自然是指陳寅恪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大約也是後來魯迅在文裡罵盡所有人卻唯獨不罵陳寅恪的原因所在了。魯迅對陳寅恪雖不似梁啟超這般推崇,但從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小同學很尊崇。

3年後,因足疾發作陳寅恪不得不返回了國內。歸國後,陳寅恪進入了上海復旦公學學習。在這裡他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張學歷證書,陳寅恪自己回憶時說:它相當於中學學歷。

21歲這年,陳寅恪開始自費留學,這期間,他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四年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陳寅恪歸國。

再四年後,陳寅恪得到了一次官費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機會,這一年已經到了1918年,此時的陳寅恪也已經29歲。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清華四大導師

29歲,在民國已經屬於大齡,但為了求學,陳寅恪卻絲毫未把婚姻放在眼裡。與同時期留學途中忙著戀愛的徐志摩、胡適等不同的是,留學期間,陳寅恪的眼睛從沒有離開過書本。

32歲這年,在哈佛跟隨籃曼教授學了梵文和巴利文後,陳寅恪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他還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

這期間,通過日夜苦讀、多方積蓄後,陳寅恪掌握了22門語言,他還學了物理、數學,研讀了《資本論》。文字從來是研究史學的工具,陳寅恪掌握的22門語言如翅膀一般,為他在史學上的“致遠方”提供了便利。

相比同時期僅在國外留學四年左右的留學生,陳寅恪的留學經歷著實有些駭人:

從1902年到1925年,陳寅恪在國外的留學時間總計是17年(加上日本三年)!這個時間是普通留學生留學時間的四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陳寅恪17年留學生涯的足跡踏遍了西方各國!

17年,陳寅恪的留學足跡從日本到德國到瑞士、後又去法國、美國,最後再回到德國。

對了,17年間,他從未乾過學問之外的任何事!這樣的陳寅恪,整個民國,誰人可比?

那麼為何陳寅恪留學17年卻沒有拿到一張博士文憑呢?答案在多年後,陳寅恪與侄子陳封雄的一次對話中被解開了。當被侄子問到學歷問題時,陳寅恪淡淡道:

“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這段聽來雲淡風輕的話裡,透露出的,是陳寅恪“為學問而學問”的治學態度。他的這段話,真真打臉瞭如今無數為文憑而學問的學子!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而,在文憑與學問相沖突時,陳寅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問,而非那一紙文憑。

相比之下,陳寅恪“為知識不為名利,為學術不為學位”的求學態度,真真讓人欽佩。後來,陳封雄將陳寅恪的答案告訴姑夫俞大維時,這位哈佛博士很感慨地嘆到:

“寅恪的想法是對的,所以他是大學問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學位,但我的學問不如他。”

留學17年歸國後的陳寅恪,未帶回一紙文憑,卻帶回了真正的學問。但頗有些讓世人難以相信的是,在各國遊學多年歸國後的陳寅恪與那些在西方學習幾年後歸國的學子截然不同:國學基礎深厚的他,在各國遊學完後帶回來的竟是東方學。

陳寅恪歸國後告訴世人:

“在世界學術中,中國文化的地位很高,中國傳統文化有其深遠的價值。”

這樣的吶喊,與當時國內批判傳統文化、打倒孔家店自是完全不一樣。但在大潮面前,陳寅恪始終堅定自己的想法,在那個推崇西方文化、流行白話文的年代,陳寅恪大概生出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靈魂號哭。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胡適與陳寅恪

這樣的堅持,與他寫在王國維墓碑上的那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是一種呼應。

留學歸國三年後,陳寅恪才與30歲的唐篔在上海結婚。想來,如若不是因為此時他在學問研究上有了進展,此時他是定不會考慮婚嫁之事的,畢竟,在陳寅恪眼裡,世間事沒有任何一樣能與他的學問相提並論。

“學貫中西”四個字,是當時人們用來形容自西方留學歸國學子的話,然而,當這四個字被用到陳寅恪身上時,卻似乎沒有任何人敢與他並排。畢竟,之於真正的中西合璧,無人敢出陳寅恪之右。

清華,是陳寅恪一生才學得以迅速被施展的大舞臺。也正是經由這個舞臺上的陳寅恪,無數真正的人才被推向了世界。

清華講課期間,陳寅恪源源不斷地將自己的學問輸送給學生。他上課旁徵博引,其思想更是如火花一般噴湧。上過他課的學生幾乎沒有不為他傾倒的,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學生幾乎都成為了後來的大家。

後來的語言學家王力、敦煌學家姜亮夫、歷史學家謝國楨、考古學家徐中舒、文獻學家蔣天樞等等,都是陳寅恪的弟子。陳寅恪曾在講到教學時說:

“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

陳寅恪的學生,均無一例外地做到了他的精髓。這是陳寅恪的大幸,也是時代的大幸。

教授學生之外,陳寅恪一刻也未曾停止過他對學問的深究,即便那個年代他一直處在戰火中。陳寅恪之被賦予如此多的好評、受到如此大的禮遇,絕與他在任何艱難中都堅持治學的精神分不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中山大學的陳寅恪小道

因為陳寅恪在清華俸祿極高,於是他便得以一心在教學之外進行研究,這自然也為他的再次發光發熱提供了可能。

隨著陳寅恪無數著作的問世,他的名氣越來越大。此時的他,真正全面論證了梁啟超那句“我的著作等身卻不及他300字有價值”。

1937年,陳寅恪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歷史學科學研究獎,這個獎自 1928 年設立以來,獲得個人獎勵的只有八人,陳寅恪便是其中之一,他還是史上唯一的文科獲選者。

正是在陳寅恪獲獎的這年,因為抗戰爆發北平淪陷,陳寅恪攜妻開始流亡。這期間,他的藏書雖經他千方保護,卻也終究沒能逃過戰火。這批藏書之毀於戰火,對陳寅恪的打擊相當深重。

陳寅恪做學問的方式不是做卡片或者筆記,而是在書上隨讀隨記,也就是古人說的“眉批”,眉批上寫滿了他的思考、見解和引證,這是他學術研究的基礎。

可偏偏,這些珍貴的藏書都在戰火中被燒燬了。這意味著,往後他的學術研究,將主要依靠他積攢的記憶了。

這般毀滅性的打擊,換做旁人估計早已崩潰,可陳寅恪卻在一臉凝重中接受了這個事實。隨後,他便開始在幾乎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撰述了兩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這兩部書,都是後來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著作。這兩部鉅著在得到國內首肯的同時,也得到了國際學界的肯定。因為這兩部鉅著,《劍橋中國史》在提到陳寅恪時,給予了異乎尋常的褒獎,以下是原話部分:

“他提出的關於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觀點,遠比以往發表的任何觀點扎實、嚴謹和令人信服。”

然而,這些驕人的戰績背後,始終隱藏著危險,因為陳寅恪在惡劣條件下的苦鑽,很快,他的視力開始急劇下降。也正是在此時,陳寅恪收到了牛津大學聘請他出任中文教授的聘書。這是牛津大學近300年來第一次在中國聘請教授,而且還是以極高的薪資。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遺憾的是,因為戰亂,陳寅恪未能成行。陳寅恪缺席後,牛津一直虛位等待他。二戰結束後,牛津大學更是再次向陳寅恪發出了邀請。

然而此時的陳寅恪依舊未應邀前往牛津,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也與他此時雙目失明有關。

雙目失明這年,陳寅恪已經54歲了,失明,是晚年陳寅恪做學問的最大障礙。但這僅僅是“障礙”,這個障礙並未能真正阻止陳寅恪做學問。

實際上,這期間的陳寅恪在妻子幫助下不僅堅持做學問還堅持給學生上課。

只是,這以後,他的學生便也都有了遺憾。他們回憶說:

“以前陳寅恪教授上課到深處,他會長時間緊閉雙眼。但他眼睛失明之後,再也沒有人看見他閉著眼睛講課。他永遠睜大著眼睛,一如我們今天見到的他晚年的照片,目光如炬。 ”

更讓人欽佩不已的是,失明後的陳寅恪還在妻子幫助下,堅持在黑暗中寫下了百萬字的著作。

陳寅恪病中的堅持研究學問,無疑加速了他的死亡。1969年10月7日,他終因心力衰竭,伴以腸梗阻、腸麻痺辭世了。這年,陳寅恪年79歲。

陳寅恪死後,他被世人稱作為“永不熄滅的學術之光 ”,今天,他為世人留下的語言學、宗教學、突厥學、藏學、敦煌學、蒙史、明清史、隋唐史、魏晉南北朝等等的研究成果,將一直影響著後世。

"

民國是近代出產大師最多的年代,在民國眾多大師級人物中,陳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還曾被公認為是中國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師。

世人皆知陳寅恪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導師。

中學文憑,在當時和今日社會要找到一份正經工作尚艱難,要混進大學校園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但這個看起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民國。

讓陳寅恪這塊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華國學院的邀請,而這邀請背後則與戊戌變法領導者、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引薦有關。

梁啟超長陳寅恪17歲,但他卻一直對這個晚輩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向清華校長直接推薦陳寅恪做清華導師時,校長面對這樣“三無”的被推薦人很有些無奈地說:

“陳寅恪 一無大部頭的著作,二無博士學位,國學研究院的導師,怎麼能連這些都沒有呢?”

梁啟超聽到校長的質疑後有些急了,不等校長說完他便大喊道:

“沒有學銜,沒有著作,就不能當國學院的教授嗎? 我梁啟超雖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沒有陳先生三百字有價值。”

直到此時,校長才開始意識到梁啟超推薦的這個人絕非等閒。1925年,36歲的陳寅恪便收到了清華的邀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作為最高學府,清華對導師的甄選自然極其嚴格,所以後來清華肯定曾對陳寅恪做過嚴苛的考察。但至於具體,如今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陳寅恪最終得到了清華的極度禮遇。

至於,“沒學歷、沒著作、沒經驗”的陳寅恪為何能得梁啟超如此推崇、並最終得到清華的禮遇,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陳寅恪生於1890年,祖籍湖南長沙。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而父親則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

陳寅恪自幼嗜書如命,他在詩文上表現出的天賦讓父輩欣慰不已,自然他也是父輩“變法救國”理想的寄託人。

因著這種寄託,12歲這年,陳寅恪便隨哥哥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裡,他竟與大自己9歲的大文豪魯迅成為了同學。也是這段經歷,讓魯迅對他有了極深的好印象。

這裡的“好印象”自然是指陳寅恪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大約也是後來魯迅在文裡罵盡所有人卻唯獨不罵陳寅恪的原因所在了。魯迅對陳寅恪雖不似梁啟超這般推崇,但從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小同學很尊崇。

3年後,因足疾發作陳寅恪不得不返回了國內。歸國後,陳寅恪進入了上海復旦公學學習。在這裡他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張學歷證書,陳寅恪自己回憶時說:它相當於中學學歷。

21歲這年,陳寅恪開始自費留學,這期間,他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四年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陳寅恪歸國。

再四年後,陳寅恪得到了一次官費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機會,這一年已經到了1918年,此時的陳寅恪也已經29歲。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清華四大導師

29歲,在民國已經屬於大齡,但為了求學,陳寅恪卻絲毫未把婚姻放在眼裡。與同時期留學途中忙著戀愛的徐志摩、胡適等不同的是,留學期間,陳寅恪的眼睛從沒有離開過書本。

32歲這年,在哈佛跟隨籃曼教授學了梵文和巴利文後,陳寅恪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他還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

這期間,通過日夜苦讀、多方積蓄後,陳寅恪掌握了22門語言,他還學了物理、數學,研讀了《資本論》。文字從來是研究史學的工具,陳寅恪掌握的22門語言如翅膀一般,為他在史學上的“致遠方”提供了便利。

相比同時期僅在國外留學四年左右的留學生,陳寅恪的留學經歷著實有些駭人:

從1902年到1925年,陳寅恪在國外的留學時間總計是17年(加上日本三年)!這個時間是普通留學生留學時間的四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陳寅恪17年留學生涯的足跡踏遍了西方各國!

17年,陳寅恪的留學足跡從日本到德國到瑞士、後又去法國、美國,最後再回到德國。

對了,17年間,他從未乾過學問之外的任何事!這樣的陳寅恪,整個民國,誰人可比?

那麼為何陳寅恪留學17年卻沒有拿到一張博士文憑呢?答案在多年後,陳寅恪與侄子陳封雄的一次對話中被解開了。當被侄子問到學歷問題時,陳寅恪淡淡道:

“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這段聽來雲淡風輕的話裡,透露出的,是陳寅恪“為學問而學問”的治學態度。他的這段話,真真打臉瞭如今無數為文憑而學問的學子!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而,在文憑與學問相沖突時,陳寅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問,而非那一紙文憑。

相比之下,陳寅恪“為知識不為名利,為學術不為學位”的求學態度,真真讓人欽佩。後來,陳封雄將陳寅恪的答案告訴姑夫俞大維時,這位哈佛博士很感慨地嘆到:

“寅恪的想法是對的,所以他是大學問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學位,但我的學問不如他。”

留學17年歸國後的陳寅恪,未帶回一紙文憑,卻帶回了真正的學問。但頗有些讓世人難以相信的是,在各國遊學多年歸國後的陳寅恪與那些在西方學習幾年後歸國的學子截然不同:國學基礎深厚的他,在各國遊學完後帶回來的竟是東方學。

陳寅恪歸國後告訴世人:

“在世界學術中,中國文化的地位很高,中國傳統文化有其深遠的價值。”

這樣的吶喊,與當時國內批判傳統文化、打倒孔家店自是完全不一樣。但在大潮面前,陳寅恪始終堅定自己的想法,在那個推崇西方文化、流行白話文的年代,陳寅恪大概生出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靈魂號哭。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胡適與陳寅恪

這樣的堅持,與他寫在王國維墓碑上的那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是一種呼應。

留學歸國三年後,陳寅恪才與30歲的唐篔在上海結婚。想來,如若不是因為此時他在學問研究上有了進展,此時他是定不會考慮婚嫁之事的,畢竟,在陳寅恪眼裡,世間事沒有任何一樣能與他的學問相提並論。

“學貫中西”四個字,是當時人們用來形容自西方留學歸國學子的話,然而,當這四個字被用到陳寅恪身上時,卻似乎沒有任何人敢與他並排。畢竟,之於真正的中西合璧,無人敢出陳寅恪之右。

清華,是陳寅恪一生才學得以迅速被施展的大舞臺。也正是經由這個舞臺上的陳寅恪,無數真正的人才被推向了世界。

清華講課期間,陳寅恪源源不斷地將自己的學問輸送給學生。他上課旁徵博引,其思想更是如火花一般噴湧。上過他課的學生幾乎沒有不為他傾倒的,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學生幾乎都成為了後來的大家。

後來的語言學家王力、敦煌學家姜亮夫、歷史學家謝國楨、考古學家徐中舒、文獻學家蔣天樞等等,都是陳寅恪的弟子。陳寅恪曾在講到教學時說:

“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

陳寅恪的學生,均無一例外地做到了他的精髓。這是陳寅恪的大幸,也是時代的大幸。

教授學生之外,陳寅恪一刻也未曾停止過他對學問的深究,即便那個年代他一直處在戰火中。陳寅恪之被賦予如此多的好評、受到如此大的禮遇,絕與他在任何艱難中都堅持治學的精神分不開。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中山大學的陳寅恪小道

因為陳寅恪在清華俸祿極高,於是他便得以一心在教學之外進行研究,這自然也為他的再次發光發熱提供了可能。

隨著陳寅恪無數著作的問世,他的名氣越來越大。此時的他,真正全面論證了梁啟超那句“我的著作等身卻不及他300字有價值”。

1937年,陳寅恪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歷史學科學研究獎,這個獎自 1928 年設立以來,獲得個人獎勵的只有八人,陳寅恪便是其中之一,他還是史上唯一的文科獲選者。

正是在陳寅恪獲獎的這年,因為抗戰爆發北平淪陷,陳寅恪攜妻開始流亡。這期間,他的藏書雖經他千方保護,卻也終究沒能逃過戰火。這批藏書之毀於戰火,對陳寅恪的打擊相當深重。

陳寅恪做學問的方式不是做卡片或者筆記,而是在書上隨讀隨記,也就是古人說的“眉批”,眉批上寫滿了他的思考、見解和引證,這是他學術研究的基礎。

可偏偏,這些珍貴的藏書都在戰火中被燒燬了。這意味著,往後他的學術研究,將主要依靠他積攢的記憶了。

這般毀滅性的打擊,換做旁人估計早已崩潰,可陳寅恪卻在一臉凝重中接受了這個事實。隨後,他便開始在幾乎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撰述了兩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這兩部書,都是後來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著作。這兩部鉅著在得到國內首肯的同時,也得到了國際學界的肯定。因為這兩部鉅著,《劍橋中國史》在提到陳寅恪時,給予了異乎尋常的褒獎,以下是原話部分:

“他提出的關於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觀點,遠比以往發表的任何觀點扎實、嚴謹和令人信服。”

然而,這些驕人的戰績背後,始終隱藏著危險,因為陳寅恪在惡劣條件下的苦鑽,很快,他的視力開始急劇下降。也正是在此時,陳寅恪收到了牛津大學聘請他出任中文教授的聘書。這是牛津大學近300年來第一次在中國聘請教授,而且還是以極高的薪資。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遺憾的是,因為戰亂,陳寅恪未能成行。陳寅恪缺席後,牛津一直虛位等待他。二戰結束後,牛津大學更是再次向陳寅恪發出了邀請。

然而此時的陳寅恪依舊未應邀前往牛津,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也與他此時雙目失明有關。

雙目失明這年,陳寅恪已經54歲了,失明,是晚年陳寅恪做學問的最大障礙。但這僅僅是“障礙”,這個障礙並未能真正阻止陳寅恪做學問。

實際上,這期間的陳寅恪在妻子幫助下不僅堅持做學問還堅持給學生上課。

只是,這以後,他的學生便也都有了遺憾。他們回憶說:

“以前陳寅恪教授上課到深處,他會長時間緊閉雙眼。但他眼睛失明之後,再也沒有人看見他閉著眼睛講課。他永遠睜大著眼睛,一如我們今天見到的他晚年的照片,目光如炬。 ”

更讓人欽佩不已的是,失明後的陳寅恪還在妻子幫助下,堅持在黑暗中寫下了百萬字的著作。

陳寅恪病中的堅持研究學問,無疑加速了他的死亡。1969年10月7日,他終因心力衰竭,伴以腸梗阻、腸麻痺辭世了。這年,陳寅恪年79歲。

陳寅恪死後,他被世人稱作為“永不熄滅的學術之光 ”,今天,他為世人留下的語言學、宗教學、突厥學、藏學、敦煌學、蒙史、明清史、隋唐史、魏晉南北朝等等的研究成果,將一直影響著後世。

學歷極低的陳寅恪:他為何被稱作中國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陳寅恪的一生,是沒有被“學歷”耽誤的一生。說來,他的未被學問耽誤離不開那個特殊時代的“保護”。在那個叫做民國的年代裡,世人看重的從來不是表面而是內核,也正因此,那個年代才有那麼多如陳寅恪一般的“三無”大師走出。

陳寅恪之外,中學沒畢業的錢穆先後破格被聘為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的教授,後來發了光熱的他,還被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

相比之下,初中畢業的華羅庚學歷就更低了。他的被髮掘,是因為他發表在雜誌上的一篇小文被清華數學系主任熊慶看到了。

當熊主任聽說華羅庚只上過初中,還是一個雜貨店店員時,他並未評論任何,只是在稱奇的同時將他破例請到了清華。經由這個舞臺,雜貨店店員華羅庚後來成了中國最偉大的數學家。

在他們之外,同樣學歷極低卻成為民國大師的還有:劉半農、沈從文、金克木、啟功等等。

這些群體的出現,不得不讓世人確信:他們之成為大師,與那個開放、包容的年代息息相關。

倘若,才高八斗的陳寅恪、華羅庚等未能順利進入清華,他們的一生還能發光發熱到如此嗎?在今時這個“用人惟學歷論”、“成才惟學歷論”的年代,若真有如陳寅恪、華羅庚這樣的“三無”天才,他們又會是怎樣的際遇?

本原創文相關參考書目:

《百年風雅》劉宜慶

《陳寅恪的學說》劉夢溪

《陳寅恪的最後20年》 陸鍵東等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