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實用周易指南—易傳》——天地饋贈萬物賴以生存的時空

國學 老子 莊子 易經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2017-08-29

作者:楊本樞

13.《實用周易指南—易傳》——天地饋贈萬物賴以生存的時空

原文: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解讀: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這是對《易經》的高度讚揚,《易經》又廣又大。達到什麼程度呢?《系傳》用了極為形象的比喻加以詳述,說它遠吧,可謂是無邊無際;說它近吧,可謂是地上掉根針都能夠聽得見,螞蟻產的卵都能夠看得見;說它無所不包吧,天地之間萬象百態都囊括其中。“以言乎”翻譯成現代文是“說”的意思。

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繫辭》挑選出乾坤兩卦進行表述,目的是為了說明“易”的特性。乾卦代表著天,坤卦代表著地,天地之靜是本體,天地之動是運用。

天之靜的“靜也專”是極致的靜,沒有絲毫的聲音,可謂是地上掉根針都能夠聽得見。地之靜的“靜也翕”是需要藉助於外力的作用才能夠達到的靜,表達的是大地收攏的狀態。天之靜是一種張揚式的靜態,因為天的陽氣在上升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擴散、擴散、再擴散,表達了陽剛之美。地之靜是一種收斂式的靜態,因為地的陰氣在下降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收斂、收斂、再收斂,表達了陰柔之美。

天地之靜在老子的文章中都有表達,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這種虛與靜的狀態指的是天空。老子還說,“將欲翕之,必固張之。”這裡的“翕”雖說是指人的行為,其原理卻是來源於地。

天之動的“動也直”是想表達高遠的意境,我們用肉眼仰觀天文,您會對天空有什麼樣的感覺?莊子說“大鵬鳥摶扶搖直上九萬里”,我們認為莊子喜歡誇張表述,實質則是當時的人們對於天空高遠、不可測的特性的肯定。經常坐飛機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當飛機進入幾千米高空時候,耳朵突然間就什麼都聽不見了,這種暫時性失聰是高空壓力的作用下造成的,古人看到的是飛禽飛入高遠的天空,至於天空到底有多遠是個未知數。

地之動的“動也闢”是想表達大地的寬廣。“闢”原義是開的意思,大地的本性是謙卑、收斂,但是,大地體現在用上卻是廣大無邊,只有這樣,天地配合起來才能夠衣養萬物。所以,我們經常把大地比喻成母親,有句歌詞“您用博大的胸懷哺育我們成長。”這就是大地的物理特性,古人已經看到了地球的寬廣。《繫辭》把大地的本性歸納為收斂,把大地的用途歸納為寬廣。

乾坤合起來是天地,天地配合則是潛力無限,無窮無盡。用一個詞語形容則是“廣大”。

13.《實用周易指南—易傳》——天地饋贈萬物賴以生存的時空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這句話是想說明一個道理:生活在地球上的萬物是多麼的幸運啊!天地賦予您廣大的空間,可以容納萬物;天地之間充盈的氣體千變萬化,形成春夏秋冬寒來暑往的四時交替,為人類提供了循環往復,用之不竭的時間。除此之外,天地還饋贈給萬物最寶貴的禮物——日月,使晝夜得以更替,使萬物得以勞作與休息,這種“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自然法則保存了人類及其他萬物的生命的延續。

所以,人類應該感謝天地的慷慨,將天地所具備的“元亨利貞”的四種美德發揚光大,這也是簡易的本質所在。

13.《實用周易指南—易傳》——天地饋贈萬物賴以生存的時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