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被誤讀了2000年!

國學 孔子 論語 創業 夕拾說 夕拾說 2017-08-19

“父母在,不遠遊。”

——《論語·里仁》

小時候看古裝劇,總是會從不同朝代扮相的角色嘴裡,聽到這句話。當角色講到這句話時,場景大體會有這麼幾種:

暫離別:雖然古人講“父母在,不遠遊”,但理想和使命召喚著我,我不得不做出決定,暫別家鄉,離別父母和妻兒。

回憶苦:我離開家鄉已經若干年了,時常在夢中想念父母,離別的時候他們身體還很硬朗,十幾年過去,只有通信往來,都不知道他們的身體還好嗎?都說“父母在,不遠遊”,我對不住父母!

歸鄉淚:離鄉多年終於回家,撲倒在父母(或父母遺像)面前,痛哭流涕,陳述自己的不孝。都說“父母在,不遠遊”,孩兒不孝,這次回來一定好好侍奉雙親!

證忠孝:朋友或合夥人喊著出去創業、鬧革命、打江山,直接拒絕顯得自己不夠Man。於是搬出孔子教義,“父母在,不遠遊”,抱歉,哥們要在家贍養父母,照顧妻兒,耕作家裡的幾十畝農田。

看過了這麼多場景後,自己也被深深影響,以至於當成人後要選擇到外地讀書的時候,果斷選了個離家最近的城市的學校,儘管這個學校看起來挺一般。

幾年之後,通讀《論語》,才讀到這句話的後半句。

完整句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方”有好幾種解釋,官方版解釋為方向、目標。按照這個解釋,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文是:

“父母健在時,以居住在父母周邊,方便孝敬父母為首要。如果要離家遠行,那一定是因為確實有了明確的人生和事業目標。”

這個翻譯乍看正確,其實邏輯很有問題。孔子是把“孝”和“敬”排在所有優良品德之首的,怎麼會鼓勵年輕人說,你只要有了篤定的目標,就可以拋棄對父母的贍養呢?

當時我還沒有太多生活閱歷,只是保留了這一絲質疑。

後來有機緣再次閱讀《論語》的時候,突然悟到,這句話裡的“方”,應該用意譯,理解為規律、規範。

規範什麼呢?是規範聯繫的頻率、規範溝通的節奏。

按這個理解,我再把這句話重新翻譯:

“父母健在時,以居住在父母周邊,方便孝敬父母為首要。如果要離家遠行,應該定期向父母彙報近況,保持聯繫(不要讓父母為此擔心)。”

這樣來讀,是不是瞬間通了?

並且,按照這樣的理解,就很容易解釋歷史上發生過的諸多現象。

比如:很多學者都有和父母、兄弟、子女保持書信聯繫的習慣,最著名的書信匯編有《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

再比如:很多熱血青年抗戰報國,在臨上戰場前,會集體給父母、家人寫告別信,也就是遺囑,有部分流傳甚廣的遺囑,在董卿製作的《朗讀者》節目中曾被反覆朗讀過。

作為讀者,我們會怎麼評價他們離家的行為呢?

我想,我們一定不會因為他們的離別而說他們不孝,反而會因為這些有規律的聯繫(書信),感受到他們的大愛和大孝。

這,才是孔子講這句話的真諦!

而作為經常出差,或長期離鄉的我們,“有方”不是告訴父母、家人,我們的事業多麼偉大,我們的創業行為怎樣改變世界,而是定期一個電話,每天幾分鐘微信,定期更新朋友圈,讓父母和家人不要牽掛。

您說,對嗎?

孔子|“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被誤讀了2000年!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文章為夕拾原創,轉載請註明。

感謝關注“夕拾說”,和夕拾君一起不求正“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