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想要過好一生,四句話就夠了'

"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據說,這句話是千年前宋朝的唐子西在蜀道館舍壁間所見,並不知是何人所書。

思如野火,生生不息,孔子一生都在堅持理想,雖四處碰壁,卻從未放棄。

從一個普通人,到聖人,乃至萬世師表,凡足跡所踏之處,特立獨行,卻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

談理想:吾十五而志於學

自古以來,但凡留名者,皆有些故事,聖人孔子也不例外。

據說,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戰場上威名赫赫的猛將,奈何一直沒有兒子,便娶了妾室,好不容易生下兒子孟皮,卻又是個腿有殘疾的孩子。

到了晚年,叔梁紇又娶了年輕的顏徵在,67歲的他,終於盼來了一個四肢健全的兒子。

只可惜,孔子在三歲的時候,叔梁紇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他與年紀輕輕的母親顏徵在。

"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據說,這句話是千年前宋朝的唐子西在蜀道館舍壁間所見,並不知是何人所書。

思如野火,生生不息,孔子一生都在堅持理想,雖四處碰壁,卻從未放棄。

從一個普通人,到聖人,乃至萬世師表,凡足跡所踏之處,特立獨行,卻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

談理想:吾十五而志於學

自古以來,但凡留名者,皆有些故事,聖人孔子也不例外。

據說,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戰場上威名赫赫的猛將,奈何一直沒有兒子,便娶了妾室,好不容易生下兒子孟皮,卻又是個腿有殘疾的孩子。

到了晚年,叔梁紇又娶了年輕的顏徵在,67歲的他,終於盼來了一個四肢健全的兒子。

只可惜,孔子在三歲的時候,叔梁紇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他與年紀輕輕的母親顏徵在。

孔子:想要過好一生,四句話就夠了

凡是論起女子,必然會談及她對家庭的影響:

若是一個女子聰慧又有見地,大多能給家庭帶來和諧,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獨具一格、頗有深意,顏徵在就是這樣一位不凡的女子。

她出身於士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出自書香門第。

傳說,她自小就崇拜叔梁紇,所以,哪怕是做妾,哪怕是年齡確有差距,她都願意嫁給叔梁紇,可見,這個女子從小就頗有主見。

叔梁紇去世後,他的妻子對待孔子與顏徵在的態度更加凶橫,於是,不滿二十歲的顏徵在毅然把孔子帶離夫家,孤兒寡母搬到了曲阜城,住進了一條叫闕里的小巷。

那時候的孔子還不是孔子,他被喚作孔丘,在那個時代,家中若是沒有成年的男子,生活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是母親顏徵在獨自一人撐起了家中生活的重擔。

不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孔丘也是力所能及,零敲碎打,幫助母親。

他曾對子貢說過:“我少年時貧賤,為了謀生,所以學會了許多技藝。”

即使生活這般艱難,母親顏徵在也是對孔丘耳提面命,希望他發憤努力,多思多學,早日能夠獨當一面,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當時的士族世家,多以禮、樂來教導子女,顏徵在深諳引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在給孔丘買的玩具上都下足了功夫。

清代鄭環在《孔子世家考》裡記載說:“聖母豫市禮器,以供嬉戲。”

顏徵在給孔丘買的玩具就是禮器,潛移默化之下,他玩著玩著就變成了禮樂方面的“專家”了。

在十五歲的時候,孔丘便有了自己的人生宣言:“吾十五而志於學。”

可見,通慧性靈,篤志好學的孔子,在一位偉大母親的啟蒙下,早早開始了自己人生的規劃。

往後餘生,他孜孜不倦,向著人生和學問的深度掘進。

談教育:因材施教,學習樂矣

好景不長,操勞過度的顏徵在,在孔子17歲那年便離開了人世,可憐的孔子只能一邊謀生,一邊堅持學習。

不久後,他進入太廟,協助禮儀,遇見不明白的問題,也不怕別人嘲笑,只要有機會,就向懂得的人請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他看來,懂得好問,而且不恥下問,才算得是真正的智慧。

除此之外,孔子還多次外出求學,拓寬視野,增長學識,但凡能提高學問,孔子可謂是用盡全力。

不懈的努力再加上過人的天賦,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孔子終於可以自豪地說“三十而立”了。

所以,三十歲的時候,有志於學的孔子,究竟立了何業呢?

原來,他放棄了仕途,找到了實現自我的最佳途徑:那就是辦私學。

這既能解決溫飽問題又能教學相長、提高社會地位,對於他而言,實在是兩全其美的事。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孔子杏壇講學,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最為出色的是“孔門十哲”。

想必,他之所以能培養出那麼多賢才,還被後人稱之為萬世師表,大概與他獨特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不無關係,比如說:

有一天,子路問他:“老師,最近,我聽到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兒,是不是要馬上行動呢?”

孔子想了想,讓子路回去請示過父兄再說。

過了幾天,學生冉求跑來問了孔子同樣的問題,這一次,孔子卻讓冉求馬上行動,不要猶豫。

恰好這兩次對話,學生公西華都在場,他對此十分疑惑:同樣的問題,為何老師會有不同的答案呢?

孔子微笑道:“冉求做事常常過分猶豫而畏縮不前,所以要鼓勵他;子路勇氣逼人而行動莽撞,所以要讓他三思而後行。”

可見,孔子實在是教育界的絕對開創者,兩千多年前就知道要因材施教,懂得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據說,這句話是千年前宋朝的唐子西在蜀道館舍壁間所見,並不知是何人所書。

思如野火,生生不息,孔子一生都在堅持理想,雖四處碰壁,卻從未放棄。

從一個普通人,到聖人,乃至萬世師表,凡足跡所踏之處,特立獨行,卻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

談理想:吾十五而志於學

自古以來,但凡留名者,皆有些故事,聖人孔子也不例外。

據說,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戰場上威名赫赫的猛將,奈何一直沒有兒子,便娶了妾室,好不容易生下兒子孟皮,卻又是個腿有殘疾的孩子。

到了晚年,叔梁紇又娶了年輕的顏徵在,67歲的他,終於盼來了一個四肢健全的兒子。

只可惜,孔子在三歲的時候,叔梁紇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他與年紀輕輕的母親顏徵在。

孔子:想要過好一生,四句話就夠了

凡是論起女子,必然會談及她對家庭的影響:

若是一個女子聰慧又有見地,大多能給家庭帶來和諧,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獨具一格、頗有深意,顏徵在就是這樣一位不凡的女子。

她出身於士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出自書香門第。

傳說,她自小就崇拜叔梁紇,所以,哪怕是做妾,哪怕是年齡確有差距,她都願意嫁給叔梁紇,可見,這個女子從小就頗有主見。

叔梁紇去世後,他的妻子對待孔子與顏徵在的態度更加凶橫,於是,不滿二十歲的顏徵在毅然把孔子帶離夫家,孤兒寡母搬到了曲阜城,住進了一條叫闕里的小巷。

那時候的孔子還不是孔子,他被喚作孔丘,在那個時代,家中若是沒有成年的男子,生活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是母親顏徵在獨自一人撐起了家中生活的重擔。

不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孔丘也是力所能及,零敲碎打,幫助母親。

他曾對子貢說過:“我少年時貧賤,為了謀生,所以學會了許多技藝。”

即使生活這般艱難,母親顏徵在也是對孔丘耳提面命,希望他發憤努力,多思多學,早日能夠獨當一面,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當時的士族世家,多以禮、樂來教導子女,顏徵在深諳引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在給孔丘買的玩具上都下足了功夫。

清代鄭環在《孔子世家考》裡記載說:“聖母豫市禮器,以供嬉戲。”

顏徵在給孔丘買的玩具就是禮器,潛移默化之下,他玩著玩著就變成了禮樂方面的“專家”了。

在十五歲的時候,孔丘便有了自己的人生宣言:“吾十五而志於學。”

可見,通慧性靈,篤志好學的孔子,在一位偉大母親的啟蒙下,早早開始了自己人生的規劃。

往後餘生,他孜孜不倦,向著人生和學問的深度掘進。

談教育:因材施教,學習樂矣

好景不長,操勞過度的顏徵在,在孔子17歲那年便離開了人世,可憐的孔子只能一邊謀生,一邊堅持學習。

不久後,他進入太廟,協助禮儀,遇見不明白的問題,也不怕別人嘲笑,只要有機會,就向懂得的人請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他看來,懂得好問,而且不恥下問,才算得是真正的智慧。

除此之外,孔子還多次外出求學,拓寬視野,增長學識,但凡能提高學問,孔子可謂是用盡全力。

不懈的努力再加上過人的天賦,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孔子終於可以自豪地說“三十而立”了。

所以,三十歲的時候,有志於學的孔子,究竟立了何業呢?

原來,他放棄了仕途,找到了實現自我的最佳途徑:那就是辦私學。

這既能解決溫飽問題又能教學相長、提高社會地位,對於他而言,實在是兩全其美的事。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孔子杏壇講學,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最為出色的是“孔門十哲”。

想必,他之所以能培養出那麼多賢才,還被後人稱之為萬世師表,大概與他獨特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不無關係,比如說:

有一天,子路問他:“老師,最近,我聽到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兒,是不是要馬上行動呢?”

孔子想了想,讓子路回去請示過父兄再說。

過了幾天,學生冉求跑來問了孔子同樣的問題,這一次,孔子卻讓冉求馬上行動,不要猶豫。

恰好這兩次對話,學生公西華都在場,他對此十分疑惑:同樣的問題,為何老師會有不同的答案呢?

孔子微笑道:“冉求做事常常過分猶豫而畏縮不前,所以要鼓勵他;子路勇氣逼人而行動莽撞,所以要讓他三思而後行。”

可見,孔子實在是教育界的絕對開創者,兩千多年前就知道要因材施教,懂得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孔子:想要過好一生,四句話就夠了


其實,除了嚴謹教學,孔子還提倡快樂學習的理念。

他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又說:“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亦樂在其中矣。”

這樣觀點穿越千年,仍然歷久彌新:

一個人不僅要敏而好學,樂於實踐,最關鍵的,是要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如此,才能把學問長久鑽研下去。

談處事:凡事靠自己,多為他人想

說起處事,孔子也頗有研究,比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又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

這些短小的語言,都包含著孔子與人交往中,異於常人的智慧。

有一天,孔子要出門,恰逢天在下雨,孔子的車上又沒有能遮雨的車蓋。

於是,有個弟子就建議說:“卜商有個車蓋,可以找他借用一下。”

在我們看來,哪怕不是師生,借個車蓋避雨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何況是孔子自己的學生呢?

但孔子卻搖了搖頭,沒有接納弟子的建議。

他說:“卜商這個人,非常吝嗇財物,我向他借車蓋,如果他不借給我,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如果借給了我,他肯定要心疼。”

孔子心裡想的唸的,不是自己會不會被淋溼,而是如果這麼做,會不會讓卜商為難。

孔子的智慧在於,凡事多為他人想一點,不去揭別人的短處,讓他人為難,更多的時候,要學會把他人的長處引出來。

他還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是要靠自己去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求助於別人。

懂得磨礪自己,不麻煩別人,這樣不可謂不是通透。


"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據說,這句話是千年前宋朝的唐子西在蜀道館舍壁間所見,並不知是何人所書。

思如野火,生生不息,孔子一生都在堅持理想,雖四處碰壁,卻從未放棄。

從一個普通人,到聖人,乃至萬世師表,凡足跡所踏之處,特立獨行,卻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

談理想:吾十五而志於學

自古以來,但凡留名者,皆有些故事,聖人孔子也不例外。

據說,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戰場上威名赫赫的猛將,奈何一直沒有兒子,便娶了妾室,好不容易生下兒子孟皮,卻又是個腿有殘疾的孩子。

到了晚年,叔梁紇又娶了年輕的顏徵在,67歲的他,終於盼來了一個四肢健全的兒子。

只可惜,孔子在三歲的時候,叔梁紇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他與年紀輕輕的母親顏徵在。

孔子:想要過好一生,四句話就夠了

凡是論起女子,必然會談及她對家庭的影響:

若是一個女子聰慧又有見地,大多能給家庭帶來和諧,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獨具一格、頗有深意,顏徵在就是這樣一位不凡的女子。

她出身於士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出自書香門第。

傳說,她自小就崇拜叔梁紇,所以,哪怕是做妾,哪怕是年齡確有差距,她都願意嫁給叔梁紇,可見,這個女子從小就頗有主見。

叔梁紇去世後,他的妻子對待孔子與顏徵在的態度更加凶橫,於是,不滿二十歲的顏徵在毅然把孔子帶離夫家,孤兒寡母搬到了曲阜城,住進了一條叫闕里的小巷。

那時候的孔子還不是孔子,他被喚作孔丘,在那個時代,家中若是沒有成年的男子,生活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是母親顏徵在獨自一人撐起了家中生活的重擔。

不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孔丘也是力所能及,零敲碎打,幫助母親。

他曾對子貢說過:“我少年時貧賤,為了謀生,所以學會了許多技藝。”

即使生活這般艱難,母親顏徵在也是對孔丘耳提面命,希望他發憤努力,多思多學,早日能夠獨當一面,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當時的士族世家,多以禮、樂來教導子女,顏徵在深諳引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在給孔丘買的玩具上都下足了功夫。

清代鄭環在《孔子世家考》裡記載說:“聖母豫市禮器,以供嬉戲。”

顏徵在給孔丘買的玩具就是禮器,潛移默化之下,他玩著玩著就變成了禮樂方面的“專家”了。

在十五歲的時候,孔丘便有了自己的人生宣言:“吾十五而志於學。”

可見,通慧性靈,篤志好學的孔子,在一位偉大母親的啟蒙下,早早開始了自己人生的規劃。

往後餘生,他孜孜不倦,向著人生和學問的深度掘進。

談教育:因材施教,學習樂矣

好景不長,操勞過度的顏徵在,在孔子17歲那年便離開了人世,可憐的孔子只能一邊謀生,一邊堅持學習。

不久後,他進入太廟,協助禮儀,遇見不明白的問題,也不怕別人嘲笑,只要有機會,就向懂得的人請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他看來,懂得好問,而且不恥下問,才算得是真正的智慧。

除此之外,孔子還多次外出求學,拓寬視野,增長學識,但凡能提高學問,孔子可謂是用盡全力。

不懈的努力再加上過人的天賦,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孔子終於可以自豪地說“三十而立”了。

所以,三十歲的時候,有志於學的孔子,究竟立了何業呢?

原來,他放棄了仕途,找到了實現自我的最佳途徑:那就是辦私學。

這既能解決溫飽問題又能教學相長、提高社會地位,對於他而言,實在是兩全其美的事。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孔子杏壇講學,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最為出色的是“孔門十哲”。

想必,他之所以能培養出那麼多賢才,還被後人稱之為萬世師表,大概與他獨特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不無關係,比如說:

有一天,子路問他:“老師,最近,我聽到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兒,是不是要馬上行動呢?”

孔子想了想,讓子路回去請示過父兄再說。

過了幾天,學生冉求跑來問了孔子同樣的問題,這一次,孔子卻讓冉求馬上行動,不要猶豫。

恰好這兩次對話,學生公西華都在場,他對此十分疑惑:同樣的問題,為何老師會有不同的答案呢?

孔子微笑道:“冉求做事常常過分猶豫而畏縮不前,所以要鼓勵他;子路勇氣逼人而行動莽撞,所以要讓他三思而後行。”

可見,孔子實在是教育界的絕對開創者,兩千多年前就知道要因材施教,懂得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孔子:想要過好一生,四句話就夠了


其實,除了嚴謹教學,孔子還提倡快樂學習的理念。

他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又說:“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亦樂在其中矣。”

這樣觀點穿越千年,仍然歷久彌新:

一個人不僅要敏而好學,樂於實踐,最關鍵的,是要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如此,才能把學問長久鑽研下去。

談處事:凡事靠自己,多為他人想

說起處事,孔子也頗有研究,比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又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

這些短小的語言,都包含著孔子與人交往中,異於常人的智慧。

有一天,孔子要出門,恰逢天在下雨,孔子的車上又沒有能遮雨的車蓋。

於是,有個弟子就建議說:“卜商有個車蓋,可以找他借用一下。”

在我們看來,哪怕不是師生,借個車蓋避雨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何況是孔子自己的學生呢?

但孔子卻搖了搖頭,沒有接納弟子的建議。

他說:“卜商這個人,非常吝嗇財物,我向他借車蓋,如果他不借給我,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如果借給了我,他肯定要心疼。”

孔子心裡想的唸的,不是自己會不會被淋溼,而是如果這麼做,會不會讓卜商為難。

孔子的智慧在於,凡事多為他人想一點,不去揭別人的短處,讓他人為難,更多的時候,要學會把他人的長處引出來。

他還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是要靠自己去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求助於別人。

懂得磨礪自己,不麻煩別人,這樣不可謂不是通透。


孔子:想要過好一生,四句話就夠了


拿到現代說,可不就是一個成年人應當具備的獨立能力與處事的良方嗎?

《左傳》上有這麼一句話:“北方之君子,明於知禮義,而陋於知人心。”

北方的君子,說的就是孔子,他不僅明禮儀,而且知人心,雙管齊下,在為人處世這件事上,自然得體而不得人怨。

說白了,艱難的人生,需要慈悲的情懷,適度的寬容,以及站在別人角度考慮問題的態度,這才是與人相處的上上策。

談人生:適度彈性,為生活做減法

據說,孔子是見過老子的,他向老子求過學問,那時候,孔子還年輕,身上難免有些傲氣與過度的慾望。

老子就告訴孔子說,雖然志向遠大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件好事,但太驕傲了不好,太傲慢了不好,太鋒芒畢露了也不好。

人生需要適度的彈性,適度的退守,適度的淡泊。

後來,孔子骨子裡便有了這股從容淡定。

有一次,孔子帶弟子去魯桓公的廟裡參觀,看到了一個宥坐之器傾斜在一邊。

孔子轉身讓弟子們往裡面裝水,當水裝到一半的時候,這個宥坐之器端端正正地立了起來。

孔子讓他們繼續往裡面裝水,等到水滿的時候,這個宥坐之器一下子就倒了,原本裝在裡面的水,也全都灑掉了。

於是,孔子對弟子們說:“你們要引以為戒,因為萬物都是這樣,一旦自滿,一旦驕傲,就很容易被傾覆。”

子路便問,究竟如何才能讓人生完滿並保持不傾覆呢?

孔子說:“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說白了,孔子的意思是,人生要學會做減法,充滿彈性的人生,才不會被傾覆。

的確,我們總想著往人生中填充什麼,實際上,人生更重要的是捨得做減法。

六十而耳順的孔子,大抵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學,也為後世千秋萬代留下了無比璀璨的精神文化。

學者鮑鵬山說:“孔子,以他的力量提升了我們的民族。”

正如歌中所唱:“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眾香拱之,幽幽其芳;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參考文獻:

1.鮑鵬山.《孔子是怎麼煉成的》

2.霧滿攔江.《一個理想青年的奮鬥》

3.蔡希勤.《孔子的故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