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國學堂|對聯文化|行者適之

國學 孫悟空 陳寅恪 胡適 家長國學堂 2017-06-08

文/漁歌子

家長國學堂|對聯文化|行者適之

對聯,是中國最獨特的一種文學形式,廣佈於廟堂和江湖,長期流行於文人圈和民間,是一個人學養、智慧、才情的瞬間爆發。

一年一度高考季,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考的是語文科。高考作文考什麼,每年都爭論不休,每年又值得期待,誰讓我們這個民族有這麼濃重的文學趣味和情懷呢!

家長國學堂,我們今天學習一副國學大師陳寅恪為清華大學選拔學生而擬寫的對聯,感受其延續中華傳統文化之良苦用心。


行者適之

陳寅恪

孫行者;

胡適之。


大凡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陳寅恪為清華大學出的“對對子”考題,即屬此類。

1932年,清華大學舉行新生入學考試,時任國文系主任的劉文典邀請他最為佩服的清華國學院導師陳寅恪為國文考試代擬考題。據說陳寅恪已經定於次日前往北戴河休養,於是匆匆擬就一份空前絕後的大學入學考試國文試題:這份題只有兩個內容,一題是作文《夢遊清華園記》;一題是“對對子”,上聯為“孫行者”。

這篇命題作文顯然是一篇想象作文,人人都可以盡情發揮。惟“對對子”一題,讓天下報考清華的學子,幾乎都陷於絕境,據說有一半以上學生絞盡腦汁之後交了白卷。對出下聯“胡適之”而獲得滿分的,只有一人,這就是後來成為著名的語言學家的周祖謨。下聯以“祖沖之”或“王引之”為對的,也視為及格。其餘以“唐三藏”、“沙和尚”、“豬八戒”作答的,統統列為不及格。

於是天下譁然。很多人撰文批評清華食古不化,在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的背景下,逆流而上,又走上覆古的老路,故意用對聯來難為天下學子,引發了一場大爭論。最終還是陳寅恪出面,對為什麼選擇“對對子”的形式考試,作了一番解釋,這場“風波”才算平息下來。

在陳寅恪的解釋文章裡,他講了一副對聯的妙用,可以從四個方面對學生測試:一、測試考生能否區分虛字和實字及其應用(即虛詞和實詞);二、測試考生能否區分平仄聲(平仄聲韻);三、測試考生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讀書視野和詞彙量);四、考察考生思想條理(思維的邏輯性和創造性)。這四點,在這副對聯裡確實得到了充分體現。

上聯“孫行者”,下聯“胡適之”。“孫”對“胡”,是名詞對名詞,姓氏相對;“行”對“適”,是動詞對動詞,行走對前往;“者”對“之”,是虛詞對虛詞,二者為傳統“之乎者也”之二,正好相對。這是虛實詞關係。

上聯“孫行者”,下聯“胡適之”,平仄也正好相對,非常諧和。這是平仄音韻。

上聯之“孫”,與下聯之“胡”,合起來正好是“猢猻”。這一點,陳後來也有更具體的解釋。1965年,76歲的陳寅恪追憶昔日命題,“其對子之題為‘孫行者’,因蘇東坡詩有 ‘前生恐是盧行者,後學過呼韓退之’。‘韓盧’為犬名,‘行’與‘退’皆步履進退之動詞,‘者’與‘之’俱為虛字。東坡此聯可稱極中國對仗文學之能事”,又說,“寅恪所以以‘孫行者’為對子之題者,實欲應試者以‘胡適之’對‘孫行者”。蓋猴猻乃猿猴,而‘行者’與‘適之’意義音韻皆可相對……”所以“孫行者”對“胡適之”,乃從“盧行者”對“韓退之”演化而來,只是更加巧不可言。這就是讀書之多少。

上聯“孫行者”,下聯“胡適之”,合起來還有猢猻一路胡行而去,到底要奔向何方呢?這既是孫行者的寫照,也隱含了對中國文化何處去的擔憂。這可能才是這副對聯最深刻和最深沉的地方。

五四運動,以新文化的旗號,拉開了中國又一次西化的序幕,這一次走得更遠,甚至直接走到了“打倒孔家店”。僅僅過了十來年,傳統讀書人從童蒙時都會玩的對對子游戲,國人竟然已經都不會玩了。這份試題誕生的1932年,正是日本侵佔東北的第二年,中華民族又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也許國學大師陳寅恪正是思考著中國向何處去,中國文化向何處去,才開出了這道“對聯”怪題,向國人敲起文化血脈已然退化到極點而亟待復興的警鐘。但是大討論的發生,正說明了一個大不幸:他的良苦用心,有幾人理解呢?


家國天下,家學即國學,國學亦家學。

家長國學堂,與熱愛國學的家長朋友一道,每日花幾分鐘時間,細品國學滋味,同享傳統文化,點點滋潤,日日更新,並與子女在互動互助中共同提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