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格局分化,長安、長城、上汽等品牌將搶奪現代等韓系車市場

國產車 上汽集團 奇瑞 韓國汽車 汽扯扒談 2017-06-25

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國內汽車市場在3-4月走弱後,廠家進行積極調整,5月份乘用車市場迎來小幅回暖。中國汽車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74.1萬輛,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4.8%,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而率先對低迷市場做出反應的是長安汽車,在5月27日宣佈官方降價,全系降價4000元到1.8萬元,多款主力車型降價幅度在1萬元以上。

自主品牌格局分化,長安、長城、上汽等品牌將搶奪現代等韓系車市場

韓系車銷量大幅下滑 自主品牌搶市場

成年人的世界講究的是利益。“貼錢賣車”,對經銷商,降價必然導致利潤的下滑,對廠家來說,更不願虧了老本,去打賠本的價格戰。作為自主領域全面撒網的銷量一哥,有人說長安此次迫不及待官降是因為4月銷量低迷所以慌不擇食要保持自主一哥顏面,還有人說是長安深謀遠慮下設的一個陷阱,率先在自主品牌裡打“官降潮”去進一步搶佔市場,到底意欲何為?

自主品牌格局分化,長安、長城、上汽等品牌將搶奪現代等韓系車市場

受市場整體低迷影響,4、5這兩個月大多數汽車廠商都承受著巨大的銷售壓力,可以看到長安汽車4月產銷快報顯示,其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6.17萬輛,同比下滑了27.61%,環比下跌幅度高達60%,下跌勢頭明顯。而五月份,長安汽車觸底反彈,環比出現了大幅度的上升。也就是說,降價還未實施時銷量已經開始回升了。

自主品牌格局分化,長安、長城、上汽等品牌將搶奪現代等韓系車市場

長安汽車官方降價也就並非簡單“救市”了,而意欲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今年1-5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為26.2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8%,其單月銷量連續數月出現同比下滑,由1月7.65萬臺跌至5月的3.5萬臺,其中2-5月銷量還出現了罕見的同比下跌。對於連續四年在華銷量都超過100萬輛的北京現代而言,以往單月銷量都在8-10萬輛區間波動,今年壓力巨大,據瞭解北京現代要下調今年的銷量目標。目前來看,韓系車短期內恢復元氣的可能性不大,讓出的市場份額,如果自主品牌不好好爭取的話,勢必會被日系品牌蠶食掉。

自主品牌格局分化,長安、長城、上汽等品牌將搶奪現代等韓系車市場

當然,除了搶奪市場外,長安汽車官降也對其他自主品牌造成壓力。對此,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 “長安降價肯定會讓競爭對手有一些壓力,包括其他自主品牌企業。”

自主品牌陣營開始分化 淘汰或將開始

最近兩年,自主品牌整體狀況已經明顯好轉,已經開始與合資品牌分庭抗禮了,尤其是SUV市場,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不過品牌分化已經日益明顯,處於第一陣營的上汽、吉利、長安、長城、廣汽等品牌,依靠SUV的成功布局,已經與其他自主品牌拉開差距。

自主品牌格局分化,長安、長城、上汽等品牌將搶奪現代等韓系車市場

其中,吉利汽車同比增長94%,以8.68萬輛躍居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位置,1~5月,吉利汽車總銷量為44.2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89%。長城汽車則以7.31萬輛排名第二。而上汽5月份,實現銷量40,026輛,同比增長121.99%,1-5月累計銷量已達2016年總銷量的62%,今年超額完成銷量目標基本已成定局。

自主品牌格局分化,長安、長城、上汽等品牌將搶奪現代等韓系車市場

而曾經的位列第一陣營的奇瑞汽車明顯風光不在,五月份僅有艾瑞澤5月銷量破萬臺,而SUV車型表現不佳,已經被吉利、上汽等品牌甩在了身後。而廣汽集團自主品牌5月銷量為4.57萬輛,同比增長也接近60%,潛力不小。如果市場環境繼續轉差的話,部分競爭力不強的自主品牌生存壓力將會更大。

自主品牌格局分化,長安、長城、上汽等品牌將搶奪現代等韓系車市場

相比產品力強大的合資品牌,不少自主品牌打的就是低廉的性價比,如果此次長安銷量靠全系列官降搶佔了市場,生存艱難的自主品牌,勢必開始降價潮,這種態勢一旦全面爆發,首先被淘汰的將會是那些靠山寨抄襲逆向研發,產銷量極低的邊緣廠商。從自主品牌長遠發展來看,不如在研發、設計、售後創新上真正下功夫,“美的是商品,廉的是價格”,就像引爆熱銷“互聯網汽車”的榮威RX5、名爵ZS、榮威i6以及廣汽傳祺GS4、GS8、吉利博越3.0等系列車型,不靠官降,都能贏得個盆滿缽滿。

借用《那年青春正好》——只有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那在汽車產業,只有產品過硬的車,才有市場。畢竟,只有符合市場需求,不斷提升服務品牌知名度和消費者滿意度,質量過硬產品,才是車企長遠發展之道,才能在市場走的更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