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狹窄30-40%應該怎麼辦?聽聽心內科醫生怎麼說

朋友今年40歲,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既往吸菸喝酒多年。2年前體檢做了一個冠脈CTA檢查,發現前降支狹窄50-75%,之前無胸悶、胸痛、氣短不適,總覺得不放心,後來做了一個運動平板實驗陰性,讓他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吃了一段時間後,並沒有堅持繼續用藥。

冠脈狹窄30-40%應該怎麼辦?聽聽心內科醫生怎麼說

因為前降支是非常重要的一根血管,一旦出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又考慮到冠脈CTA並不是十分的精準,作為心內科醫生的我也是一直猶豫,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有必要進行造影嗎?甚至有些懷疑冠脈CTA,冠脈堵了就要規律用藥,不堵就不需要用藥,運動平板陰性,40歲的年齡,真的有些尷尬,萬一堵得厲害,又不用藥,猝死的風險會很大。而就在最近兄弟醫院一個著名的心內科醫生卻因為心梗猝死,而罪犯血管就是前降支,思來想去和朋友溝通幾次,還是考慮做個冠脈造影吧。

冠脈狹窄30-40%應該怎麼辦?聽聽心內科醫生怎麼說

提前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安排住院,化驗檢查,終於進行了冠脈造影,前降支近中段狹窄30-40%,右冠脈慢血流。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還好堵得不多,不需要支架,但終究是堵了,算不算冠心病?接下來應該怎麼辦?有沒有風險?我想這些問題,是我這個朋友的疑問,也是讀者朋友的疑問。所以藉此文章進行一下科普。

冠脈狹窄30-40%應該怎麼辦?聽聽心內科醫生怎麼說

首先冠脈狹窄30-40%算不上冠心病,冠心病冠脈狹窄要≥50%,小於50%狹窄只能稱之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那麼夠不上冠心病是不是就不用管它了呢?舉個簡單例子:就像家裡的下水管一樣,剛開始新房的時候,水管通暢的,幾乎可以說幾十隨便造,一時半會也堵不了,但是一旦時間長了,就會不通暢了,再不注意就會有油脂、垃圾啊掛在狹窄處,久而久之就會完全堵塞。同樣道理冠脈狹窄30-40%,如果再不注意就會很容易加重狹窄。曾有一個多年糖尿病患者,2年前血前降支狹窄50%,血糖未好好控制,私自把阿司匹林、他汀也都停了,不到2年時間頻發心絞痛,再造影前降支進展至80%,放了2枚支架。

冠脈狹窄30-40%應該怎麼辦?聽聽心內科醫生怎麼說

所以冠脈狹窄50%以下,也是需要堅持服用藥物的,最基礎的用藥就是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100毫克1/日(建議晨起空腹),他汀類藥物(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因為口服阿司匹林需要警惕出血情況,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所以再次提醒阿司匹林腸溶片一定要空腹服用,如果本來胃就不要可以家用抑酸藥物(某某拉唑),注意觀察有無黑便,服用他汀類藥物要注意肝腎功能,初次口服他汀類藥物,建議可1-3個月複查肝腎功能,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之後可6個月監測一次肝腎功能,當然要戒菸限酒,注意清淡飲食,控制血脂,特別是應用他汀類藥物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將至1.8mmol/l。

冠脈狹窄30-40%應該怎麼辦?聽聽心內科醫生怎麼說

再說50%以下狹窄的冠脈粥樣硬化是不是就沒有風險了呢?可以說冠脈狹窄嚴重風險當然要比狹窄50%大,其實只要有斑塊狹窄就有可能會出現斑塊的破裂,一旦斑塊破裂大量血小板會在出血部位聚集,形成大量血栓,也會出現急性心肌梗死。這種斑塊其實就像是火山,火山不穩定就容易爆發,怎麼把活火山變成死火山呢?就要靠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把這種斑塊穩定住,從而避免危險的發生。

還是就是冠脈慢血流的問題,就是指冠狀動脈血流緩慢,遠端發生血流灌注延遲的現象。

主要有以下危險因素

  1. 吸菸
  2. 肥胖
  3.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4. 高尿酸血癥

可能發病機制包括

  1. 微血管病變
  2. 血管內皮功能受損
  3.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早期表現
  4. 血管炎症反應及血小板的增多
冠脈狹窄30-40%應該怎麼辦?聽聽心內科醫生怎麼說

冠脈50%以下狹窄,需要用藥,毋庸置疑,同時還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恐慌,保持良好心態,也許80歲以後狹窄仍是50%以下,甚至狹窄會小於當前,也未嘗不可能。

往後餘生,有藥有我,你看可妥?

冠脈狹窄30-40%應該怎麼辦?聽聽心內科醫生怎麼說

亮哥簡介

2005年畢業於華北煤炭醫學院(現為華北理工大學)。曾在急診科、急診監護室、綜合內科工作,精通內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目前所在科室:心血管內科。職稱:主治醫師。

關注健康,關注亮哥。您的健康,我的心願!感謝閱讀、點贊、評論、轉發!

閱讀並點贊,人生更燦爛。

點贊並收藏,今後更輝煌。

收藏並轉發,健康進萬家。

轉發並關注,我為您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