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廣德 清朝 安徽 南宋 日本 馬鞍山 聚焦廣德 2019-08-18
"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皖南山地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帶,南部以低山為主,海拔500以上山峰約30多座,四合鄉的馬鞍山是全市最高峰,海拔為863米;北部以丘陵為主,僅皖、蘇、浙接壤處有低山蜿蜒,新杭鎮磚橋的五峰巖主峰西東嶺海拔571.1米是北部最高點。廣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廣德的山上留下了許多贊詩,關於歌詠廣德的山的詩太多,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小編只能忍痛割愛,選取比較代表性作品,一座山只配一首詩——

"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皖南山地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帶,南部以低山為主,海拔500以上山峰約30多座,四合鄉的馬鞍山是全市最高峰,海拔為863米;北部以丘陵為主,僅皖、蘇、浙接壤處有低山蜿蜒,新杭鎮磚橋的五峰巖主峰西東嶺海拔571.1米是北部最高點。廣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廣德的山上留下了許多贊詩,關於歌詠廣德的山的詩太多,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小編只能忍痛割愛,選取比較代表性作品,一座山只配一首詩——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軍克廣德,下榻橫山的祠山時寫下了《幸祠山》: “天下英靈第一山,白雲為闕石為關。 高臺近鬥當空出,老樹如龍挾雨還。 兵革屢經香火舊,鬼人常護道人閒。 從軍幸得來瞻此,揮指干戈動笑顏。”

明朝南汝人、刑部主事、曾任廣德知府的吳同春《遊笄山》:“傍晚看山露未晞,溪流曲曲過柴扉,人行水上山成畫,樹列雲間地作圍。江左薄書知何補,潯南花月竟須稀,攜琴載酒他年事,猶憶偷閒上翠微。”

"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皖南山地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帶,南部以低山為主,海拔500以上山峰約30多座,四合鄉的馬鞍山是全市最高峰,海拔為863米;北部以丘陵為主,僅皖、蘇、浙接壤處有低山蜿蜒,新杭鎮磚橋的五峰巖主峰西東嶺海拔571.1米是北部最高點。廣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廣德的山上留下了許多贊詩,關於歌詠廣德的山的詩太多,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小編只能忍痛割愛,選取比較代表性作品,一座山只配一首詩——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軍克廣德,下榻橫山的祠山時寫下了《幸祠山》: “天下英靈第一山,白雲為闕石為關。 高臺近鬥當空出,老樹如龍挾雨還。 兵革屢經香火舊,鬼人常護道人閒。 從軍幸得來瞻此,揮指干戈動笑顏。”

明朝南汝人、刑部主事、曾任廣德知府的吳同春《遊笄山》:“傍晚看山露未晞,溪流曲曲過柴扉,人行水上山成畫,樹列雲間地作圍。江左薄書知何補,潯南花月竟須稀,攜琴載酒他年事,猶憶偷閒上翠微。”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南宋詩人喻良能(1120-?)曾經任廣德縣尉,到靈山遊玩後留下《靈山寺》:“松竹聲中寺,山深人跡稀。石從林背出,雲向屋頭飛。野鹿寒仍聚,棲禽暮自歸。怪來襟袖冷,濃翠溼征衣。”

明萬曆年間廣德知州段猷顯的《登白茅山》:“萬里長空霽色開,單車行縣此登臺。敢雲梟雁雲中下,且喜桑麻雨後栽。繞經黃花爭爛發,橫空白鳥獨飛來。鬆陰未轉日方午,暫引香醪慰客懷。”

"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皖南山地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帶,南部以低山為主,海拔500以上山峰約30多座,四合鄉的馬鞍山是全市最高峰,海拔為863米;北部以丘陵為主,僅皖、蘇、浙接壤處有低山蜿蜒,新杭鎮磚橋的五峰巖主峰西東嶺海拔571.1米是北部最高點。廣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廣德的山上留下了許多贊詩,關於歌詠廣德的山的詩太多,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小編只能忍痛割愛,選取比較代表性作品,一座山只配一首詩——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軍克廣德,下榻橫山的祠山時寫下了《幸祠山》: “天下英靈第一山,白雲為闕石為關。 高臺近鬥當空出,老樹如龍挾雨還。 兵革屢經香火舊,鬼人常護道人閒。 從軍幸得來瞻此,揮指干戈動笑顏。”

明朝南汝人、刑部主事、曾任廣德知府的吳同春《遊笄山》:“傍晚看山露未晞,溪流曲曲過柴扉,人行水上山成畫,樹列雲間地作圍。江左薄書知何補,潯南花月竟須稀,攜琴載酒他年事,猶憶偷閒上翠微。”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南宋詩人喻良能(1120-?)曾經任廣德縣尉,到靈山遊玩後留下《靈山寺》:“松竹聲中寺,山深人跡稀。石從林背出,雲向屋頭飛。野鹿寒仍聚,棲禽暮自歸。怪來襟袖冷,濃翠溼征衣。”

明萬曆年間廣德知州段猷顯的《登白茅山》:“萬里長空霽色開,單車行縣此登臺。敢雲梟雁雲中下,且喜桑麻雨後栽。繞經黃花爭爛發,橫空白鳥獨飛來。鬆陰未轉日方午,暫引香醪慰客懷。”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廣德州丞潘鼐《羲蒼奇絕》(詠今東亭鄉羲蒼山):“碧澗穿蒼岫,雲泉出翠微,境奇禽鳥適,山險蕨薇肥,洗藥真人去,聞簫玉女歸,何時登絕山獻,長嘯振塵衣。”

清代王家相《石佛撐雲》(詠今盧村鄉石佛山):“卓錫峰頭便是家,儼然色相破雲霞。因緣秋後看楓葉,機括春前示雨花。面壁有形參九載,傳燈無話演三車。補天未煉留完質,點首皈依避女媧。”

"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皖南山地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帶,南部以低山為主,海拔500以上山峰約30多座,四合鄉的馬鞍山是全市最高峰,海拔為863米;北部以丘陵為主,僅皖、蘇、浙接壤處有低山蜿蜒,新杭鎮磚橋的五峰巖主峰西東嶺海拔571.1米是北部最高點。廣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廣德的山上留下了許多贊詩,關於歌詠廣德的山的詩太多,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小編只能忍痛割愛,選取比較代表性作品,一座山只配一首詩——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軍克廣德,下榻橫山的祠山時寫下了《幸祠山》: “天下英靈第一山,白雲為闕石為關。 高臺近鬥當空出,老樹如龍挾雨還。 兵革屢經香火舊,鬼人常護道人閒。 從軍幸得來瞻此,揮指干戈動笑顏。”

明朝南汝人、刑部主事、曾任廣德知府的吳同春《遊笄山》:“傍晚看山露未晞,溪流曲曲過柴扉,人行水上山成畫,樹列雲間地作圍。江左薄書知何補,潯南花月竟須稀,攜琴載酒他年事,猶憶偷閒上翠微。”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南宋詩人喻良能(1120-?)曾經任廣德縣尉,到靈山遊玩後留下《靈山寺》:“松竹聲中寺,山深人跡稀。石從林背出,雲向屋頭飛。野鹿寒仍聚,棲禽暮自歸。怪來襟袖冷,濃翠溼征衣。”

明萬曆年間廣德知州段猷顯的《登白茅山》:“萬里長空霽色開,單車行縣此登臺。敢雲梟雁雲中下,且喜桑麻雨後栽。繞經黃花爭爛發,橫空白鳥獨飛來。鬆陰未轉日方午,暫引香醪慰客懷。”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廣德州丞潘鼐《羲蒼奇絕》(詠今東亭鄉羲蒼山):“碧澗穿蒼岫,雲泉出翠微,境奇禽鳥適,山險蕨薇肥,洗藥真人去,聞簫玉女歸,何時登絕山獻,長嘯振塵衣。”

清代王家相《石佛撐雲》(詠今盧村鄉石佛山):“卓錫峰頭便是家,儼然色相破雲霞。因緣秋後看楓葉,機括春前示雨花。面壁有形參九載,傳燈無話演三車。補天未煉留完質,點首皈依避女媧。”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合肥人趙對溦任廣德州學正,《萬桂山》:“ 月影當空露氣涼,宵來忽綻一枝香。兒童不識秋風苦,誇向山頭折桂忙。”

清代潘鼐《五老摩空》(詠新杭鎮磚橋五老山):“萬仞凌霄漢,巍峨未可攀。雪花裝鶴髮,霞彩渥童顏。歲月容長懶,乾坤許共閒。問年都不答,昂首五雲間。”

"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皖南山地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帶,南部以低山為主,海拔500以上山峰約30多座,四合鄉的馬鞍山是全市最高峰,海拔為863米;北部以丘陵為主,僅皖、蘇、浙接壤處有低山蜿蜒,新杭鎮磚橋的五峰巖主峰西東嶺海拔571.1米是北部最高點。廣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廣德的山上留下了許多贊詩,關於歌詠廣德的山的詩太多,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小編只能忍痛割愛,選取比較代表性作品,一座山只配一首詩——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軍克廣德,下榻橫山的祠山時寫下了《幸祠山》: “天下英靈第一山,白雲為闕石為關。 高臺近鬥當空出,老樹如龍挾雨還。 兵革屢經香火舊,鬼人常護道人閒。 從軍幸得來瞻此,揮指干戈動笑顏。”

明朝南汝人、刑部主事、曾任廣德知府的吳同春《遊笄山》:“傍晚看山露未晞,溪流曲曲過柴扉,人行水上山成畫,樹列雲間地作圍。江左薄書知何補,潯南花月竟須稀,攜琴載酒他年事,猶憶偷閒上翠微。”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南宋詩人喻良能(1120-?)曾經任廣德縣尉,到靈山遊玩後留下《靈山寺》:“松竹聲中寺,山深人跡稀。石從林背出,雲向屋頭飛。野鹿寒仍聚,棲禽暮自歸。怪來襟袖冷,濃翠溼征衣。”

明萬曆年間廣德知州段猷顯的《登白茅山》:“萬里長空霽色開,單車行縣此登臺。敢雲梟雁雲中下,且喜桑麻雨後栽。繞經黃花爭爛發,橫空白鳥獨飛來。鬆陰未轉日方午,暫引香醪慰客懷。”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廣德州丞潘鼐《羲蒼奇絕》(詠今東亭鄉羲蒼山):“碧澗穿蒼岫,雲泉出翠微,境奇禽鳥適,山險蕨薇肥,洗藥真人去,聞簫玉女歸,何時登絕山獻,長嘯振塵衣。”

清代王家相《石佛撐雲》(詠今盧村鄉石佛山):“卓錫峰頭便是家,儼然色相破雲霞。因緣秋後看楓葉,機括春前示雨花。面壁有形參九載,傳燈無話演三車。補天未煉留完質,點首皈依避女媧。”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合肥人趙對溦任廣德州學正,《萬桂山》:“ 月影當空露氣涼,宵來忽綻一枝香。兒童不識秋風苦,誇向山頭折桂忙。”

清代潘鼐《五老摩空》(詠新杭鎮磚橋五老山):“萬仞凌霄漢,巍峨未可攀。雪花裝鶴髮,霞彩渥童顏。歲月容長懶,乾坤許共閒。問年都不答,昂首五雲間。”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清天津知府張光藻,《太首山晚眺》(太首山,今四合泰山)“ 高嶺接天上,夕照下林端。萬壑樹已暝,一峰光自寒。 鐘聲出寺遠,石磴到山寬。 歸路逢僧話,茲遊興未闌。”

元大德七年(1303),日本名僧入中土,至廣德州北之橫嶺(今新杭鎮橫崗五老山之一),嶺之陽五峰森列,愛其地勝,遂結庵焚修焉,《日出扶桑是我家》:“ 日出扶桑是我家,隨波逐浪到中華。 眼前光景般般別,惟有寒梅一樣花。 ”

"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皖南山地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帶,南部以低山為主,海拔500以上山峰約30多座,四合鄉的馬鞍山是全市最高峰,海拔為863米;北部以丘陵為主,僅皖、蘇、浙接壤處有低山蜿蜒,新杭鎮磚橋的五峰巖主峰西東嶺海拔571.1米是北部最高點。廣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廣德的山上留下了許多贊詩,關於歌詠廣德的山的詩太多,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小編只能忍痛割愛,選取比較代表性作品,一座山只配一首詩——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軍克廣德,下榻橫山的祠山時寫下了《幸祠山》: “天下英靈第一山,白雲為闕石為關。 高臺近鬥當空出,老樹如龍挾雨還。 兵革屢經香火舊,鬼人常護道人閒。 從軍幸得來瞻此,揮指干戈動笑顏。”

明朝南汝人、刑部主事、曾任廣德知府的吳同春《遊笄山》:“傍晚看山露未晞,溪流曲曲過柴扉,人行水上山成畫,樹列雲間地作圍。江左薄書知何補,潯南花月竟須稀,攜琴載酒他年事,猶憶偷閒上翠微。”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南宋詩人喻良能(1120-?)曾經任廣德縣尉,到靈山遊玩後留下《靈山寺》:“松竹聲中寺,山深人跡稀。石從林背出,雲向屋頭飛。野鹿寒仍聚,棲禽暮自歸。怪來襟袖冷,濃翠溼征衣。”

明萬曆年間廣德知州段猷顯的《登白茅山》:“萬里長空霽色開,單車行縣此登臺。敢雲梟雁雲中下,且喜桑麻雨後栽。繞經黃花爭爛發,橫空白鳥獨飛來。鬆陰未轉日方午,暫引香醪慰客懷。”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廣德州丞潘鼐《羲蒼奇絕》(詠今東亭鄉羲蒼山):“碧澗穿蒼岫,雲泉出翠微,境奇禽鳥適,山險蕨薇肥,洗藥真人去,聞簫玉女歸,何時登絕山獻,長嘯振塵衣。”

清代王家相《石佛撐雲》(詠今盧村鄉石佛山):“卓錫峰頭便是家,儼然色相破雲霞。因緣秋後看楓葉,機括春前示雨花。面壁有形參九載,傳燈無話演三車。補天未煉留完質,點首皈依避女媧。”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合肥人趙對溦任廣德州學正,《萬桂山》:“ 月影當空露氣涼,宵來忽綻一枝香。兒童不識秋風苦,誇向山頭折桂忙。”

清代潘鼐《五老摩空》(詠新杭鎮磚橋五老山):“萬仞凌霄漢,巍峨未可攀。雪花裝鶴髮,霞彩渥童顏。歲月容長懶,乾坤許共閒。問年都不答,昂首五雲間。”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清天津知府張光藻,《太首山晚眺》(太首山,今四合泰山)“ 高嶺接天上,夕照下林端。萬壑樹已暝,一峰光自寒。 鐘聲出寺遠,石磴到山寬。 歸路逢僧話,茲遊興未闌。”

元大德七年(1303),日本名僧入中土,至廣德州北之橫嶺(今新杭鎮橫崗五老山之一),嶺之陽五峰森列,愛其地勝,遂結庵焚修焉,《日出扶桑是我家》:“ 日出扶桑是我家,隨波逐浪到中華。 眼前光景般般別,惟有寒梅一樣花。 ”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清代李國相《三峰疊翠》(“三峰”是指盧村鄉笄山的主峰和它的左右二峰):“突兀雲開百雉聯,振衣極目戍樓邊。縈紆一水澄秋影,飄渺三山入暮煙。雨過嵐光青到地,風清黛色碧參天。蓬蓬勃勃蒼冥裡,知有英華育後賢。”(收集整理:徐厚冰)

"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皖南山地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帶,南部以低山為主,海拔500以上山峰約30多座,四合鄉的馬鞍山是全市最高峰,海拔為863米;北部以丘陵為主,僅皖、蘇、浙接壤處有低山蜿蜒,新杭鎮磚橋的五峰巖主峰西東嶺海拔571.1米是北部最高點。廣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廣德的山上留下了許多贊詩,關於歌詠廣德的山的詩太多,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小編只能忍痛割愛,選取比較代表性作品,一座山只配一首詩——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軍克廣德,下榻橫山的祠山時寫下了《幸祠山》: “天下英靈第一山,白雲為闕石為關。 高臺近鬥當空出,老樹如龍挾雨還。 兵革屢經香火舊,鬼人常護道人閒。 從軍幸得來瞻此,揮指干戈動笑顏。”

明朝南汝人、刑部主事、曾任廣德知府的吳同春《遊笄山》:“傍晚看山露未晞,溪流曲曲過柴扉,人行水上山成畫,樹列雲間地作圍。江左薄書知何補,潯南花月竟須稀,攜琴載酒他年事,猶憶偷閒上翠微。”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南宋詩人喻良能(1120-?)曾經任廣德縣尉,到靈山遊玩後留下《靈山寺》:“松竹聲中寺,山深人跡稀。石從林背出,雲向屋頭飛。野鹿寒仍聚,棲禽暮自歸。怪來襟袖冷,濃翠溼征衣。”

明萬曆年間廣德知州段猷顯的《登白茅山》:“萬里長空霽色開,單車行縣此登臺。敢雲梟雁雲中下,且喜桑麻雨後栽。繞經黃花爭爛發,橫空白鳥獨飛來。鬆陰未轉日方午,暫引香醪慰客懷。”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廣德州丞潘鼐《羲蒼奇絕》(詠今東亭鄉羲蒼山):“碧澗穿蒼岫,雲泉出翠微,境奇禽鳥適,山險蕨薇肥,洗藥真人去,聞簫玉女歸,何時登絕山獻,長嘯振塵衣。”

清代王家相《石佛撐雲》(詠今盧村鄉石佛山):“卓錫峰頭便是家,儼然色相破雲霞。因緣秋後看楓葉,機括春前示雨花。面壁有形參九載,傳燈無話演三車。補天未煉留完質,點首皈依避女媧。”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合肥人趙對溦任廣德州學正,《萬桂山》:“ 月影當空露氣涼,宵來忽綻一枝香。兒童不識秋風苦,誇向山頭折桂忙。”

清代潘鼐《五老摩空》(詠新杭鎮磚橋五老山):“萬仞凌霄漢,巍峨未可攀。雪花裝鶴髮,霞彩渥童顏。歲月容長懶,乾坤許共閒。問年都不答,昂首五雲間。”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清天津知府張光藻,《太首山晚眺》(太首山,今四合泰山)“ 高嶺接天上,夕照下林端。萬壑樹已暝,一峰光自寒。 鐘聲出寺遠,石磴到山寬。 歸路逢僧話,茲遊興未闌。”

元大德七年(1303),日本名僧入中土,至廣德州北之橫嶺(今新杭鎮橫崗五老山之一),嶺之陽五峰森列,愛其地勝,遂結庵焚修焉,《日出扶桑是我家》:“ 日出扶桑是我家,隨波逐浪到中華。 眼前光景般般別,惟有寒梅一樣花。 ”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清代李國相《三峰疊翠》(“三峰”是指盧村鄉笄山的主峰和它的左右二峰):“突兀雲開百雉聯,振衣極目戍樓邊。縈紆一水澄秋影,飄渺三山入暮煙。雨過嵐光青到地,風清黛色碧參天。蓬蓬勃勃蒼冥裡,知有英華育後賢。”(收集整理:徐厚冰)

廣德,山不在高,有詩則靈

聲明:本文中圖片與正文無關,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立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